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经营决策 第一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第二节品种决策第三节产品组合优化决策第四节生产组织决策第五节定价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2 决策是管理的心脏 管理是一系列决策组成的 管理就是决策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 西蒙 3 导入案例 咖喱屋是市中心一家以其独特的咖喱饭出名的印度餐馆 该餐馆只供应咖喱套餐 并有各种不同样式以适应不同的口味 不管分量是多少 一律以标准价6 00元出售 咖喱屋每天业务量水平是200份 提供每份饭的单位变动成本是2 50元 餐馆每天经营固定成本是500元 但是咖喱屋每天正常可使用生产能力是250份 4 最近 该咖喱屋拒绝了一份商学院的订单 该订单要求按每天每盒4 00元提供100份 商学院负责人很恼火 因为他看到该咖喱屋在此之前曾接受过一个特别的一次性总额为200元 数量为50份的订单 于是前往咖喔屋责问 算一算我们为每份饭支付了多少 想一想你们在做什么 难道你们没有商业头脑吗 5 问题 该咖喱屋经理是否应接受该订单 想一想为什么他接受了数量为50份的订单 而拒绝了商学院的订单呢 如若接受 应再具备什么条件 6 第一节产品功能成本决策 一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概念二 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 一 产品功能成本决策的概念 是将产品的功能与成本相对比 寻找降低产品成本途径的管理活动 保证质量 改进产品设计结构 降低成本 1 产品的功能 产品所承担的职能或所起的作用 2 产品的成本 为获得产品一定的功能所必须支出的费用 3 产品的价值 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关系 第六章经营决策 价值系数的含义 When价值系数 1 说明功能与成本相当 价值系数 1 说明成本偏低 或功能过剩 价值系数 1 说明成本偏高 或功能不足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 功能不变 降低成本 成本不变 提高功能 提高功能 降低成本 成本略有上升 功能大幅提高 功能略有下降 成本大幅降低 第六章经营决策 二 功能成本决策的步骤 选择分析对象 围绕分析对象收集资料 功能评价 试验与提案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一 选择分析对象一般原则 1 产量大的产品 积累每一产品的成本降低额 2 结构复杂 零部件多的产品 简化结构 减少零部件的种类或数量 3 体积大 重量大的产品 缩小体积 减轻重量 4 设计已久 技术落后的产品 改进产品设计 5 畅销产品 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 第六章经营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6 原设计问题比较多的产品 改进设计的潜力大 7 工艺复杂 工序繁多的产品 简化工艺 减少工序 8 材料利用率低的产品 提高材料利用率 降低材料成本 9 零部件消耗量大 占成本比重大 的产品 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优化结构 10 废品率高 退货多 用户意见大的产品 提高质量 降低废品损失的可能 二 围绕分析对象收集各种资料1 产品的需求状况 如 用户对产品性能及成本的要求 销售结构及数量的预期值 价格水平 2 产品的竞争状况 如 竞争对手的数量 分布 能力 产品设计的特点及推销渠道等 3 产品设计 工艺加工状况 4 经济分析资料 如 产品成本构成 成本水平 消耗定额 生产指标等 5 国内同类型产品的其他有关资料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三 功能评价功能评价的基本步骤 功能评价 确定价值系数 按价值系数分配目标成本 进行功能评价 确定重点分析对象 功能评价系数 目前成本系数 确定目标成本与目前成本的差值 评分法强制确定法 产品 价值系数低降低成本潜力大 改善期望值 第六章经营决策 1 评分法按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重要程度打分 确定不同方案的价值系数 选择最优方案 P150例6 1 第六章经营决策 2 强制确定法又称FD法 一对一比较法 将产品主要零件排成图表 然后以一个零件对另一个零件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 重要的打1分 次要的打0分 假定参加对比的零件有n个 则n个零件功能总分数为 计算某个零件的功能系数为 第六章经营决策 P151例6 2 第六章经营决策 四 试验与提案 方案评价1 评价方案的技术可行性 2 评价方案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和影响的社会可行性 3 评价方案的经济可行性 方案的经济评价 主要是以成本为代表的可行性研究 围绕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一 生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二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三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四 半成品 或联产品 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第二节品种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P153例6 3某企业生产甲 乙两种产品 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可投产丙产品或丁产品 企业目前固定成本为1800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作出应投产哪种产品的决策 一 生产何种新产品的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采用贡献毛益总额法 1800 方案1 甲 乙两种产品的利润 1800 600 1800 600 元 方案2 甲 乙 丙三种产品的利润 1800 600 540 1800 1140 元 方案3 甲 乙 丁三种产品的利润 1800 600 960 1800 1560 元 方案3与方案2的利润之差1560 1140 420 元 方案3有利 第六章经营决策 P154例6 4某企业生产甲 乙两种产品 企业目前固定成本为1800元 现有剩余生产能力 可投产丙产品或丁产品 但需增加专属设备 若投产丙产品 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80元 若投产丁产品 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650元 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作出应投产哪种产品的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采用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法 方案1 甲 乙两种产品的利润 1800 600 1800 600 元 方案2 甲 乙 丙三种产品的利润 1800 600 360 1800 960 元 方案3 甲 乙 丁三种产品的利润 1800 600 310 1800 910 元 方案2与方案3的利润之差960 910 50 元 方案2有利 第六章经营决策 例某企业生产甲 乙 丙 丁四种产品 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 作出亏损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 二 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丁生产 多得利润1200元 乙应停产 丁继续生产 解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三 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 一 外购不减少固定成本的决策分析方法 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 比较外购的单位增量成本 单价 与自制的单位增量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进行决策 When外购单价自制单位变动成本 应该自制 P158例6 8生产需用A零件58000件 若自制 单位成本78元 其中 单位变动成本60元 若外购 单价65元 自制或外购 分析 外购单价65元 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0元 应该自制 节约成本 65 60 58000 290000 元 第六章经营决策 二 自制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分析方法 剩余生产能力不能转移 自制需要增加专属设备 增加专属固定成本 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或差量分析法 P158例6 9生产需用B零件860件 外购单价8 4元 现有剩余生产能力可自制 单位变动成本6元 但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200元 应自制或外购 分析 1 差量分析法 结论 差量成本 0 自制有利 第六章经营决策 2 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结论 需用量860件 500件 应自制 第六章经营决策 存在销售折扣或折让时 需考虑外购价格的变动 P159例6 10生产需用某种零件 若自制 单位变动成本1元 并需购置一台设备 年折旧2200元 若外购 供货商规定 一次购货在3000件以下 单价2元 一次购货超过3000件 单价1 55元 应自制或外购 分析 分段计算成本无差别点 1 3000件以下 2 3000件以上 2200件以下2200件 3000件3000件 4000件4000件以上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 第六章经营决策 40006000 1200080004000 0 Y 2200 1 X Y 2x Y 1 55x 3000 2200 6000 4650 2200件以下2200件 3000件3000件 4000件4000件以上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外购有利区自制有利区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业务量 件 成本 元 三 外购时有租金收入的决策分析方法 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比较外购与自制方案时 应将租金收入或转产贡献毛益作为自制的机会成本 进行决策 采用差量分析法 P160例6 11生产需用C零件5000件 若自制 单位变动成本10元 若外购 单价12元 闲置设备可以对外出租 年租金收入3200元 自制或外购 分析 结论 差量成本 0 自制有利 第六章经营决策 四 不分配订购费用 准备费用的决策自制 生产成本及生产准备费用 保管费用 视为固定费用 外购 购买成本及订购费用 保管费用 视为固定费用 第六章经营决策 四 半成品 或联产品 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一 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P162例6 13某企业年产甲产品3800件 每件变动成本16元 每件固定成本1元 售价24元 如果对甲产品继续加工成乙产品 售价可提高到30元 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4元 另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800元 要求 作出继续加工或直接出售的决策 分析 采用差量分析法 第六章经营决策 二 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P163例6 14甲产品售价200元 单位变动成本140元 继续加工可分离出A B两种产品 A产品售价160元 B产品售价240元 B产品可进一步加工成子产品 售价360元 需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2元 是否深加工 分析 单位边际贡献 0 方案可行 第六章经营决策 第三节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通过计算 分析进而作出各种产品应生产多少才能使得各个生产因素得到合理 充分的利用 并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决策 多品种生产 各种资源有限 如 机器设备 人工 原材料等 优化各种产品的生产组合 决策方法 1 逐次测算法2 图解法3 单纯形法 第六章经营决策 35 一 逐次测算法 是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制因素等数据资料 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 在此基础上 经过逐步测算 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 P164例6 15 36 二 图解法 y B 第四节生产组织决策 一 最优生产批量决策二 生产工艺决策三 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四 赶工决策五 生产作业中的成本决策 第六章经营决策 38 一 最优生产批量的决策 最优的生产批量应该是生产准备成本与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时的生产批量 生产准备成本是每批产品生产开始前因进行准备工作而发生的成本 在正常的情况下 每次变更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生产准备成本基本是相等的 年准备成本总额与生产批次成正比 与生产批量成反比 生产批次越多 年准备成本就越高 反之 就越低 储存成本是指为储存零部件及产品而发生的仓库及其设备的折旧费 保险费 保管人员工资 维修费 损失等费用的总和 第六章经营决策 39 储存成本与生产批量成正比 而与生产批次成反比 如何确定生产批量和生产批次 使年准备成本与年储存成本之和最低 就是最优生产批量决策要解决的问题 一 一种零配件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公式 40 年准备成本 12 A 全年生产量 Q 生产批量 A Q 生产批次 S 每批准备成本 X 每日产量 Y 每日耗用量 C 单位年储存成本 T 总成本 41 注 仅包括年储存成本和年准备成本 P168例6 17 42 二 几种零部件轮换分批生产的经济批量决策 1 原理根据各种零件或产品的年准备成本之和与年储备成本之和相等时年成本合计最低的原理 确定各种零部件或产品共同的最优生产批次 再据以分别计算各种零部件或产品的经济生产批量 N 共同的生产批次 一种零部件年调整成本 NS 43 各种零部件的年储存成本 P172例6 18 44 二 生产工艺决策 生产工艺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 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 同一种产品或零件 往往可以按不同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 一般而言 生产工艺越先进 其固定成本越高 单位变动成本越低 而生产工艺落后时 其固定成本较低 但单位变动成本却较高 在生产工艺决策中 产量就成为最佳的判断标准 采用成本无差别点分析法 P173例6 19 45 三 根据成本分配生产任务的决策 该决策是解决当一种零部件或产品可以有多种设备加工 或由多个车间生产时 由哪种设备或车间加工最有利的问题 一 根据相对成本分配生产任务有些零部件可以在不同的类型 不同精密度的设备上生产时 可以运用相对成本分析方法将各种零部件的生产任务分配给各个车间或各种设备 从而降低各种零部件的总成本 相对成本 是指在一种设备上可以加工几种零部件时 以某一种零部件的单位成本为基数 一般为1 将其他各种零部件的单位成本逐一与之相比而得到的系数 倍数 一般而言 零部件应该交由相对成本较低的设备去加工 P174例6 20 46 二 根据单位变动成本分配增产任务 当生产任务增加而各生产能力又有剩余时 就存在着如何将增产任务在各车间分配的问题 为了达到使总成本最低的目的 应以单位变动成本作为判别标准 将增产任务分配给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的车间 注 不能以单位成本作为判别标准 因为各车间的固定成本 作为与决策无关的成本不予以考虑 P176例6 21 47 四 赶工决策 一 成本计划评审法原理1 问题的提出对某些一次性的工程或生产任务而言 缩短工作时间 提前完成任务 不仅能够降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而且可以获得额外受益 但提前完工往往需要追加一定的费用 这就需要在增加收益和增加成本之间寻求给企业带来最大利益的结合点 这就是赶工决策 2 赶工决策的方法即控制时间又控制成本的成本计划评审法 3 成本评审法的基本要点将一项工程或生产项目分解为前后连接的若干工作 或作业 并预计他们所需的正常时间 赶工时间 正常成本和赶工成本 以求在赶工安排中提高经济效益 48 4 赶工时间 指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时间 5 赶工成本 指尽可能提前完成任务所需的全部成本 6 网络图 2 3 1 t 3 t 6 t 5 7 关键路线 即所有加工线路中所需时间最长的加工线路 49 绘制网络图时应注意的几点 1 应根据工程或项目的内在工艺联系 合理安排先后顺序 务使网络图真实反映整个工艺流程 2 网络图不能出现闭环路线 3 任何一条箭线的首尾都应有点 50 二 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工作原则 1 成本评审计划法的前提 是以提前完工的时间与因完工而增加的成本之间存着线性关系为前提的 2 成本斜率 即提前一个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51 3 工作原则 1 应在关键路线上寻找需要赶工的工作 2 如果同时存在几条关键路线 应在这几条关键路线上同时安排赶工 并且提前同样长的时间 3 安排赶工时 应先安排成本斜率低的工作 后安排成本斜率较高的工作 4 安排赶工的工作的成本斜率原则上应低于提前完成整个项目一天的得益额 三 成本计划评审法的应用P178例6 22 52 五 生产作业中的成本决策 P181例6 23 53 第五节定价决策 一 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二 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三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四 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五 产品寿命周期与价格策略 一 影响价格的基本因素1 成本因素2 需求因素3 商品的市场周期因素4 竞争因素5 科学技术因素6 相关工业产品的销售量 二 企业价格制定的目标1 追求最大利润2 实现一定的投资利润率3 保持和提高市场占有率4 稳定的价格5 应付和防止竞争 第六章经营决策 55 三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 二 损益平衡法 三 边际成本定价法 四 非标准产品的定价法 五 特别订货定价法 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单价 以单位预计成本 或目标成本 为基础 加上一定数额的利润和销售税金 1 计划成本定价法 单位产品利润 单价 1 销售税率 单位成本 P185例6 24企业计划投资300万元生产甲产品 要求资金利润率为25 市场调查 产品预计销售50万件 成本500万元 销售税率10 计算 单位成本 500 50 10 元 件 单位利润 300 25 50 1 5 元 件 第六章经营决策 2 成本利润率定价法 续例 企业计划投资300万元生产甲产品 要求资金利润率为25 市场调查 产品预计销售50万件 成本500万元 销售税率10 计算 单位成本 500 50 10 元 件 成本利润率 300 25 500 15 单位预测利润 单位预测成本 成本利润率 第六章经营决策 3 销售利润率定价法 单位利润 单价 销售利润率 续例 企业计划投资300万元生产甲产品 要求资金利润率为25 市场调查 产品预计销售50万件 成本500万元 销售税率10 计算 预测利润总额 300 25 75 万元 预测销售收入 500 75 1 10 638 89 万元 销售利润率 75 638 89 11 74 第六章经营决策 二 损益平衡法在保本价格的基础上 适当调整价格水平 确定有盈利的合理价格 损益平衡点价格 又称保本价格 是产销量一定时产品价格的最低限度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三 边际成本定价法利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入时 利润最大的原理制定最优产品价格 最优单价 边际利润 0的价格 步骤 1 建立数学模型或函数表达式 收入函数 Y f p f p x 成本函数 Y g x 利润函数 Y f p g x 2 对上述函数求导数 3 令利润导数为0 求出函数极大值 其价格为最优 第六章经营决策 四 非标准产品的定价法1 固定价格合同无论产品实际成本如何 完工后均按合同中规定的固定价格进行结算 2 成本加成合同按合同规定的内容 成本在合理和允许的范围内实报实销 并根据实际和合理的成本利润率 计算卖方应得利润 P189例6 27 假设合同规定的成本利润率为9 完工后的实际成本为20000元 则产品价格 20000 20000 9 21800 元 若实际成本为30000元 则产品价格 30000 30000 9 32700 元 第六章经营决策 62 3 成本加固定费合同按合同规定 价格由实际成本和固定费用两部分组成 若实际成本只包括生产成本 则固定费用相当于毛利 若实际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则固定费用相当于营业净利 4 奖励合同这类合同中明确规定了预算成本和固定费用的数额 并言明 若实际成本超过预算成本时 可以实报实销 若成本有节约 则按合同规定的比例 由双方分享 P189例6 28 63 五 特别订货定价法1 只利用暂时闲置的生产能力而不减少正常销售时特别订货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增加利润 特别订货单位贡献毛益 特别订货数量例题 P190例6 292 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 并暂时减少部分正常销售 以接受特别订货时 64 例题 P191例6 30 3 利用暂时闲置的生产能力转产其它产品 需增加专属固定成本时 例题 P191例6 31 65 四 以需求为基础的定价决策 一 弹性定价法通过预测需求价格弹性进行产品价格的制定 需求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 是指需求数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反映价格变动引起需求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P193例32 34 二 根据线性需求函数制定产品价格根据线性需求函数的分析和计算预测和制定产品最优价格 线性需求函数 有些产品的需求与价格呈反向变动 其反向变动关系往往表现为一种线性函数关系 P197例6 35 66 三 反向定价法是指企业不以产品成本为依据 而是在预测市场可接受的需求价格 零售价格 限度内 逆向预测和制定经营者价格 批发价格 生产者价格 出厂价格 及生产成本 计算公式 五 产品寿命周期与价格策略 一 产品寿命周期及其测定方法产品寿命周期 产品从投入市场到退出市场为止的整个过程 四个阶段 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时间 0 销售量 投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第六章经营决策 产品寿命周期的测定方法 绘图法和销售增长率测定法 1 绘图法将产品的历史产销量资料按时间顺序逐一描点 连点成线 得出绘图时为止的寿命周期曲线 判断产品所处阶段 2 销售增长率测定法比较销售增长率判断产品所处阶段 第六章经营决策 69 销售增长率测定法 1 投入期 销售量增长缓慢 销售增长率较小 2 成长期 销售量急剧上升 销售增长率较大 3 成熟期 销售量增长趋缓 销售增长率较小 4 衰退期 销售量开始减少 销售增长率出现负值 判断标准 When0 销售增长率 0 1 投入期或成熟期 销售增长率 0 1 成长期 销售增长率 0 衰退期 二 产品寿命周期的阶段价格策略 1 投入期的价格策略 1 撇脂策略 高价投入市场 辅以高促销手段 获取高额利润 随销路扩大逐渐降价 2 渗透策略 低价投放市场 辅以高促销手段 尽快打开销路 夺取市场份额 2 成长期的价格策略采用目标价格策略 修正预测值 确定最优价格 使该阶段的目标利润率高于整个寿命期里的平均利润率 第六章经营决策 3 成熟期的价格策略采用竞争价格策略 降低成本 确定降价幅度 维持原有的市场占有率 4 衰退期的价格策略 1 维持价格策略基本维持原有价格水平 不作较大幅度的降价 辅之以数量折扣 馈赠礼品等手段 尽量延长产品寿命期 2 变动成本策略以单位变动成本作为最低价格 防止销量减少 取得贡献毛益 第六章经营决策 三 其他价格策略1 心理价格策略 1 尾数定价 2 整数定价 3 声望定价 4 心理折扣定价 5 习惯性定价 第六章经营决策 2 折扣定价策略 1 数量折扣 2 现金折扣 3 交易折扣 4 季节性折扣3 综合定价策略针对相关商品进行定价策略 相关商品的定价 1 为具有互补关系的相关商品定价 2 为具有配套关系的相关商品定价 3 销售商品与服务维修的定价 第六章经营决策 74 思考题 1 生产经营决策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各有哪些优缺点 它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活动现场直播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片式电位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知识内容订阅与推送API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影视取景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股票投资与风险管理大模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数字低空工作组 DLA WG策划方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讲解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试卷提供答案解析附完整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超硬复合材料项目建议书
- 2025年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内蒙古大学校园引才笔试备考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外科面试题目及答案
- 翻越您的浪浪山新学期开学第一课+课件
- 《不懂就问》教学课件
- 重症肺炎的体位管理
- 2025年干粉砂浆添加剂市场需求分析
- 2025年国企应聘测试题及答案
- 《创新创业基础 第2版》 课件 第1章 认识创业
- 鼾症的健康讲座:认识、预防与治疗
- 学堂在线 极区航海导航保障 期末考试答案
- 音乐种类介绍
- 无人机培训招生宣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