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郑静PPT课件.ppt_第1页
围手术期郑静PPT课件.ppt_第2页
围手术期郑静PPT课件.ppt_第3页
围手术期郑静PPT课件.ppt_第4页
围手术期郑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 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 直至基本康复 包括手术前 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 手术能治疗疾病 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 患者接受手术 要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任何手术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和生理负担 因此 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 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1 1 主要内容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围手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围手术期应急预案及流程 2 2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一 手术前护理1 协助医生准确及时地做好病人的全面检查 如手术前需做血 尿 便常规 出凝血时间 血型及肝 肾 心 肺功能等检查 并在手术前一日完成所有术前检查 同时检查报告单回病历 责任护士查看检查结果 并告知患者 对异常结果及时告知主管医生2 心理护理 评估病人的身心状况 减轻术前害怕 紧张 焦虑 恐惧等心理问题 增加病人参与治疗和护理的意识 建立面对现实 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 利于机体的康复 3 皮肤准备 彻底清洁皮肤 防止切口感染 病人应剪指 趾 甲 洗澡 手术前一日 手术区域按手术需要去除影响手术切口处毛发 清洁皮肤 3 3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4 胃肠道准备 手术前一日服用泻药或灌肠 以排出粪便 术前12小时禁食 4 6小时禁水 以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因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5 备血及药物过敏试验 药物敏试批号在知情同意书上记录 6 术前一日责任护士 主刀医生 患者及家属共同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识 同时白班责任护士及前夜班护士评价术前准备完成情况 7 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术前晚20 00 术晨7 00监测生命体征 并在体温单上绘制 8 术前晚保证患者充分睡眠 4 4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9 术晨准备 按医嘱为病人放置胃管 导尿 病人应取下假牙 眼镜 手表 发卡 耳环 项链等饰物 患者身上的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10 术前与手术室护士在患者床旁进行交接 并由手术室护士填写术前交接内容 11 手术后用物准备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麻醉方式 手术名称备好麻醉床 准备好术后用物 如 吸痰盘 吸氧装置 负压吸引装置 气垫床 监护仪 保暖设施等 5 5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二 手术后护理1 妥善搬运病人2 保证正确体位 全麻术后病人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腰麻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 颈 胸 腹部手术病人麻醉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 抬高床头30 40度 头部手术病人麻醉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 抬高床头15 30度 脊柱手术后病人需卧硬板床 四肢手术后病人应抬高患肢 3 病情观察 观察神志 瞳孔变化 监测生命体征 按级别护理要求测量BP P R至平稳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误吸 观察伤口渗血 渗液情况 准确记录出入量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 防止脱落 扭曲 保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及量 6 6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4 术后并发症护理 出血 术后应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伤口引流情况 及早发现出血征象 及时通知医生 切口感染 观察切口有无红 肿 热 疼 如有异常及时告知主管医师 及时处理 吻合口漏 表现为术后一周左右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或持续性胀痛 发热 腹膜刺激征阳性 应保持引流管通畅 保护好引流管周围皮肤 遵医嘱用药 争取最佳疗效 7 7 围手术期护理制度 肺部并发症 鼓励病人进行主动有效的咳嗽训练 促其排痰 定时翻身叩背 可采用雾化吸入等方法湿化呼吸道 营养支持 术后维持病人的营养需求 促进伤口愈合 禁食期间应及时给予病人静脉营养支持 保证水及电解质平衡 护士应正确配制营养液 遵守配伍禁忌原则 严格无菌操作 维持正常的输液速度 并做好入量记录 疼痛护理 护士应向病人解释疼痛的原因及可能维持的时间 做好心理护理 必须时遵医嘱适当给予止痛剂 评价止痛效果 并在疼痛评估表中记录 8 8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术前护理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1 评估患者的病情 配合情况 自理能力 心理状况 2 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饮食 睡眠 排便 原发病 治疗用药情况 既往病史等 3 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 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9 9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二 操作要点1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 帮助患者了解手术 麻醉相关知识 手术方式 麻醉方式等 3 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 术前 术中 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4 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如个人卫生 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 呼吸道准备 胃肠道准备 体位训练等 5 根据手术需要 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6 做好身份识别制度 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10 10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三 指导要点1 呼吸功能训练 根据手术方式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 教会患者有效咳痰 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床上排泄 根据病情 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3 体位训练 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 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 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 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 指导患者饮食 5 肢体功能训练 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11 11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四 注意事项1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相关准备 2 对教育效果需进行评价 患者能否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配合要点 能否正确进行功能训练 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 评估患者有无焦虑状态 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 12 12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中护理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1 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 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 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2 评估患者的病情 意识状态 自理能力 全身情况 配合程度 术前准备情况 物品带入情况等 3 术中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 皮肤受压情况 4 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放置 5 评估手术间的消毒隔离方法 13 13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中护理 二 操作要点1 护士常规检查手术室环境 保证所有电源 仪器 接线板 吸引器等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仪器设备按规范化布局放置到位 2 运用两种及以上的方法进行患者手术信息核对 同时对患者意识和全身状况以及患者带入物品进行评估并记录 通过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3 根据不同手术 评估并准备适合于患者的手术辅助设备 器械和敷料 按规范化布局进行各类仪器的摆放 4 连接各仪器 使其处于功能状态 建立静脉通路 在实施正确体位的同时 确保静脉通路 尿管等各类引流管的通畅 5 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 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确认患者身份 14 14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中护理 操作要点 6 手术体位的安置由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 手术室护士共同完成 注意做好患者隐私的保护 7 手术过程中要给予患者必要的保温措施 8 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 9 巡回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及时发现患者的不适 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做好各种并发症及紧急情况的抢救工作 10 巡回护士与洗手护士按照物品清点制度要求 在手术开始前 关闭体腔前 关闭体腔后 术毕共同查对手术器械 敷料 缝针等物品数目无误并准确记录 术中如有添加及时记录 11 患者出手术室前需要再次评估 保证各种引流管正确连接 固定牢固 引流通畅 伤口有无渗血 包扎是否妥当 受压皮肤是否完好 15 15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中护理 三 指导要点指导患者熟悉手术间的环境 了解手术过程 四 注意事项1 术中用药 输血的核查 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 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2 体位安置要安全合理 防止坠床或损伤 保护患者受压皮肤 预防压疮的发生 做好交班并记录 16 16 2019 12 28 17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后护理 一 评估和观察要点1 了解麻醉方式 手术方式及术中情况 2 观察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 引流管的类型 位置 是否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性质 量 皮肤受压情况等 3 观察有无疼痛 发热 恶心呕吐 腹胀 呃逆以及尿储留等常见的术后反应 并遵医嘱给予处理 二 操作要点1 根据患者手术和麻醉方式 采取适当的卧位 2 观察有无舌后坠 痰液堵塞气道等情况 3 连接各种治疗性管路 妥善固定 保持通畅 引流管的护理 4 根据需要给予床档保护和保护性约束 5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 6 遵医嘱给药控制疼痛 增进舒适 7 协助床上翻身 叩背 8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饮食 9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术后康复指导 实施出院计划 18 18 围手术期护理常规术后护理 三 指导要点1 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量活动 合理膳食 2 告知患者严格按医嘱服用药物 如有疑问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 3 指导患者及家属保护伤口 造瘘口及各引流管的方法 4 根据患者病情及手术方式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四 注意事项1 从生理 心理 社会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2 可运用患者经验分享 专题讲座等多种教育手段讲解术后配合的相关知识并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19 19 围术期术前处理流程图 20 20 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一 应急预案 1 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 如 皮肤准备 导尿 灌肠 术前用药等 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 进行术前健康指导 并做好记录 2 术前物品准备 根据手术通知单及患者的情况 准备手术用物 设备 药品等 并保证其性能完好 3 严格查对手术病人身份 认真填写 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4 正确安置病人手术体位 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正确使用约束带 防止患者坠床或坠车 5 手术结束后 与病房护士认真进行交接 准确填写 手术病人交接记录单 运送途中注意安全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固定 21 21 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二 处理程序 1 发生手术患者 手术部位错误 立即停止手术 配合医生处置患者 将危害减少到最小 2 患者发生坠床跌倒 气管插管 各种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 立即配合医生处置患者 危害减少到最小 并报告护士长 护理部 3 发生用药 输血反应立即报告医生 积极配合医生处理 按有关程序对药物及输液器进行封存 报告科主任 护士长 护理部 药剂科等 4 发现术后大量出血 立即加快输液 输血 同时通知医生 必要时行手术止血 5 发生切口裂开 嘱病人卧床 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 并用腹带包扎 立即通知医生送手术室重行缝合处理 22 22 围手术期重点环节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 6 体位 腰麻去枕平卧6h 全麻清醒后即可给予合适体位 7 定时测量并记录T P R BP 观察伤口有无出血 渗血 渗液 敷料脱落及感染征象 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严密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 质 量等 发现异常 及时通知医生 8 局麻或小手术患者麻醉反应消失后即可视情况给予合理饮食 消化道手术 一般术后3天禁食 待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后 给予少量饮水及流质 9 鼓励病人深呼吸 协助翻身 拍背 咳嗽 排痰 可预防肺部并发症 10 根据病情 鼓励早期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 利于伤口愈合及防止压疮和下肢静脉血栓 促进肠蠕动 防止腹胀和肠粘连 防止尿潴留的发生 11 遵医嘱用药 输血 换药等 12 积极开展手术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指导 做好相关护理记录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3 23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 结构6分 过程84分 结果10分 结构6分包括 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按医院统一要求准备相关资料 每位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内容有围手术期患者管理制度2有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2有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流程2 24 24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 过程84分包括 入院指导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入院指导 首诊护士落实相关内容 每班护士交接检查落实情况 护士长及质控成员抽查落实情况 2小时内完成患者病情及自理能力评估2当班内完成患者安全风险评估6急 危重症患者制定护理计划6当班完成患者入院指导2 25 25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 术前护理术前特殊检查患者有观察记录2特殊检查患者有健康指导并记录2依据医嘱落实术前准备2对患者进行术前病情及护理相关风险评估并记录2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2与手术室告知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并做好交接6与手术室或麻醉科人员交接患者手术情况及病情6 26 26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 术后护理1 按手术护理常规观察病情并记录62 患者术后卧位符合病情要求23 患者术后卧位安全舒适64 导管标识清楚 护理规范25 按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66 观察记录患者用药与治疗反应27 对术后患者病情及安全风险评估6 27 27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 术后护理8 有效落实护理措施69 告知患者术后适宜的饮食及注意事项210 告知患者术后适宜的活动及注意事项211 告知患者术后药物使用注意事项212 告知患者出院后医疗 护理和康复措施213 告知患者出院后随访及生活注意事项2 28 28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病区 结果10分措施落实到位 无术后护理并发症10 29 29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手术室 结构6分1 有围手术期患者管理制度22 有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常规23 有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流程2 30 30 围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手术室 过程72分包括术前护理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术前护理1 根据医院的实际 按照患者病情及手术需要访视患者22 评估患者病情及手术安全风险23 介绍手术相关事项24 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有效心理支持25 与病房护理人员核对患者信息并做好交接记录66 核对患者手术部位及标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