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_第1页
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_第2页
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_第3页
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_第4页
中图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城市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上两则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分别是什么?是在城市发展的什么过程中产生的? 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是什么? 一、图解城市化的内涵、标志和动力 城市化内容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城市化可从内涵、标志和动力等方面理解。 1.内涵 2.标志 3.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表现为推力和拉力作用 【 典例 1】 下图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 1)、( 2)题。 ( 1) a图中,序号反映的是( ) 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城乡差距扩大 ( 2) b图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 a图中的( ) A. 时段 B. 时段 C. 时段 D. 时段 【 思路点拨 】 第( 1)题,通过读柱状图可得,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处于加速阶段,处于后期阶段,这个过程是城镇化进程后期阶段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第( 2)题,此题通过读三角坐标图,考查城市化进程特点与劳动力在各行业中就业比重之间的关系,所以读图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读图可知,乙农业就业比重为50左右,工业就业比重为 30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为20左右,故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重为 50左右,应处于 a图中的阶段。 答案: ( 1) C ( 2) B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1.郊区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如下图所示: 2.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如下图所示: 3.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 1)私人小汽车的普及和交通、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 ( 2)城市产业因地租不断上扬而迁往郊区或其他地区。城市中心区房价太昂贵,人们迁向房价较便宜的郊区。 ( 3)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导致人口流向环境优美、居住条件较好的郊区和乡村。 ( 4)新商业区在郊区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 们提供了便利的服务。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很大的差异,现总结如下: (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是一般规律,不能绝对化,如日本虽为发达国家,但其城市化起步时间较晚, “ 二战 ” 后随经济发展才迅速提高;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如巴西, “ 二战 ” 后因经济发展,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 ( 2)逆城市化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 典例 2】 ( 2011 浙江文综)下表为 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完成( 1)、( 2)题。 ( 1)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国家是( ) A.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出生率低 B.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 思路点拨 】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这四个国家城市化发展阶段和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和人口分布。第( 1)题,四个国家中英国作为工业化最早、处在后工业化的国家 ,城市化水平最高;泰国是发展中国家、处在工业化起始阶段,城市化水平最低;沙特阿拉伯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是因为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第( 2)题,沙特阿拉伯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较高;东南部临阿曼、阿联酋等国,不临海洋。中部沙漠广布,城市较少,只有在有水源的绿洲才有城市分布。 答案: ( 1) C ( 2) D 三、城市化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原因及整治措施总结如下: (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和工业的大量集中。 ( 2)许多城市问题并不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境意识淡薄等主观因素造成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努力解决。 【 典例 3】 ( 2011 江苏地理)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1)、( 2)题。 ( 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双选)( ) A. B. C. D. (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双选)( )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 【 思路点拨 】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理解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弄清各自的影响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第( 1)题,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城市化影响地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