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章末综合测评(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综合测评(三)(第56章)(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导学号:626720276】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c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缺少生产者,生态系统将无法存在;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也可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2一个自然群落中的一条普通食物链的顺序是()a自养生物食草动物异养生物b自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c异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d自养生物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b普通食物链: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植物是自养生物,所以选b。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体现了下列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导学号:62672277】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a dc dc“水暖”体现温度和水,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竹”和“桃花”等体现生产者,“鸭”和“河豚”体现消费者,没有体现出分解者。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c食物网的成因是由于一种生物可能以多种生物为食,也可能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该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食物链的环节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的关系。5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a以木本植物为主 b土壤肥沃c不施农药 d植物群落有分层结构d森林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植物群落分层结构明显,全年光能利用率高,d项正确。6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62672278】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食物链“甲丙乙丁辛”是图示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d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甲和戊,a正确;图示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共包括5个营养级,即甲丙乙丁辛,b正确;辛的食物来源有两种,当丙少量减少,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正确;该食物网中,除丁和辛外,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的还有乙和丙、乙和丁,d错误。7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c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的,而不能倒过来流动,a正确;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上获得的能量越多,原因是能量逐级递减,从前一种生物的能量只有10%20%能够传给下一种生物,其他的能量都损耗掉,b正确;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错误;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d正确。8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导学号:62672279】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c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营养级越低,所占有能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所占有的能量越少。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青草是生产者处于第一个营养级,食草昆虫处于第二个营养级,食虫鸟是第四个营养级,猫头鹰是第五个营养级;因此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的生物是青草,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少的消费者是猫头鹰。9如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则猫头鹰至少需要消耗植物()a200 g b250 gc500 g d1 000 gc计算至少增重时,按照最短的食物链,最大的传递效率计算,所以猫头鹰增重20 g,最少需要消耗植物2055500 g,故c正确,a、b、d错误。10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a信息传递普遍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项正确;图a和b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不确定,无法判断两图中有几个营养级,b项错误;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具有自我调节能力,c项错误;图b中人的数量明显多于植物的量,应有外界能量流入,d项错误。11假设某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为()a(ab)20% b(cd)20%c(ac)20% d(bd)20%b粪便是初级消费者未能消化吸收的部分,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即同化量为(ab),其中一部分被自身呼吸消耗掉,其余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所以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abcd。按能量的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最多应为(ab)20%或(cd)20%。12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哪种形式流动的() 【导学号:62672280】a二氧化碳b有机物c碳酸盐d二氧化碳和有机物b碳在食物链中(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流动,而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13碳是生物圈物质循环的最主要部分,下图是碳循环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工业的发展,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节能减排主要是控制该过程b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可以增强过程,能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过程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循环转移、利用和释放d过程中,物质能够不断地循环转移,但是能量不能循环利用。14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发生在()【导学号:62672281】a种群和种群之间b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c生物和环境之间d以上三项都有d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信息传递。15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b种群c群落d生态系统d保护生物多样性分为三种,即保护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意义很多,是就地保护的措施,依据题意是保护生态系统,题干没有明确说保护哪个物种。16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导学号:62672282】abcdb分析图示可知,表示光合作用,分别表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表示动物的摄食,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物种多样性b引进外来物种以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d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导致生态入侵,使得物种多样性降低,b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18假设牧草固定的能量为2.0108 kj,牛羊同化的总能量为3.6107 kj。牧民为了增产,从外地引进了一种饲料。已知饲料的总能量为0.5108 kj,牛羊同化饲料的能量为0.4107 kj。那么草原生态系统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导学号:62672283】a18% b16% c12.8% d14.4%b第一营养级为牧草,第二营养级为牛羊,牛羊体内的总能量来自两部分:一是同化饲料的,二是同化牧草的,根据题中数据可计算其所同化牧草的能量为3.61070.41073.2107 kj,则传递效率为3.2107/2.010816%。19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的三大功能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处于两个营养级,是杂食性动物b图中表示出了两条食物链c图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物质和能量的传递方向d乙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c本题的关键词为“三大功能类群”,所以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而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中的营养级。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导学号:62672284】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盐b生产者固定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向分解者和消费者c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不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生物的种类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21如图表示某地哺乳动物和鸟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其比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该生态系统一定是草原生态系统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外来物种入侵可以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使其栖息地丧失abcdb由题图信息可知鸟类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外来物种入侵可导致鸟类和哺乳类的减少,因此会降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22研究人员在不同季节对一小型湖泊水体进行采样,调查浮游藻类的数量和种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导学号:62672285】a温度是影响该水体中藻类种群变化的重要因素b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的种类会有所增加c秋季可能是该湖泊中浮游动物数量最少的季节d浮游藻类中的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a由题图可知,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浮游藻类的种类数不同,说明温度可影响藻类种群的变化。如果该水体发生富营养化,藻类会大量繁殖,导致其数量增多,但其种类一般不会增加,甚至会减少。由题图可知,秋季水体中浮游藻类的浓度最大,以浮游藻类为食物的浮游动物的数量可能也会最多。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相邻的两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而不是浮游藻类中氧元素会有10%20%进入浮游动物。23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b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建立某沿海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c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c错误。24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62672286】a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a题图中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25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如图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b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能量上呈正金字塔型,而数量上松毛虫的数量多于马尾松,不呈现正金字塔形,a错误;据图分析,松毛虫的同化量是a,杜鹃的同化量是e,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b正确;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df,c表示松毛虫粪便量,属于马尾松的能量,c错误;若迁走全部杜鹃,但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现“s”型曲线,d错误。二、非选择题(50分)26(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导学号:62672287】(1)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_,各组成成分通过_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假如某草原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作为初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最终能量来源是_。杀虫剂ddt可通过_的富集对猫头鹰甚至人类造成危害。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初级消费者是草食昆虫和兔。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所以生产者所含有的能量最多,能量最终来源于光能。化学杀虫剂ddt在食物链中会产生富集作用,导致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含量较高。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2)草兔、食草昆虫草光能食物链27(13分)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2)图中e为_,其代谢过程可为a生产者提供的物质主要有_和_。(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生理过程是_;b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_(填字母)部分的能量。(4)图中表示原食物链间能量传递的数值,若该地区发生地质灾害导致植被大量死亡,为保证b和c的同化量稳定,需人工向b和c分别输入能量x和y,这时计算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选用公式_100%。解析(1)图中的食物链为:abcd,共四个营养级。(2)图中e为分解者,其代谢过程可为a生产者提供的物质主要有co2和矿质元素(无机盐)。(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主要属于上一营养级a生产者部分的能量。(4)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100%100%。答案(1)四(2)分解者co2矿质元素(无机盐)(3)呼吸作用a(4)28(13分)如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导学号:62672288】甲乙(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2)图乙中a、b、c、d合称为_,碳在其内以_的形式进行流动。图乙中的生产者是_,c最可能是_。(3)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功能。(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和植物分别为_g和_g。解析(1)图甲由食物链:植物雪兔狼可知狼和雪兔之间有明显的捕食关系。(2)由分析可知,图乙中a为生产者、bd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分解者将落叶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功能;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为食物链的一部分,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的渠道,因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功能。(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来自雷鸟,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g,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直接消耗雷鸟的重量为:200 g;直接消耗植物的重量为:100 g。答案(1)捕食(2)生物群落有机物(或含碳有机物)a分解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