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doc_第1页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doc_第2页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doc_第3页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doc_第4页
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10254 密级: 论文编号: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学科专业:国际贸易学作者姓名: 王 燕指导教师:程祖德教授完成日期:二七年六月论文独创性声明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它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它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摘要自中欧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取得了快速进展。经过2004年东扩的欧盟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同时我国也成为了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不断扩大的双边贸易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本文利用近十几年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进行实证分析。全文共分成四章。第一章导言,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不足之处、逻辑框架和数据来源等做出相关说明。第二章,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为我们后面的研究做了必要的铺垫。第三章分析了中国欧盟贸易的现实基础,从总量特征、投资情况、国别构成和贸易结构等不同角度对双方近些年的大量原始贸易数据进行了统计分类,归纳出中国与欧盟国家贸易格局的总体变动趋势,集中探讨了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第四章,介绍研究的结论:中欧双边贸易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主要以产业间的垂直分工为主,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产业内贸易在中欧双边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国际分工正逐步向水平方向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欧贸易未来的政策选择。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互补,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 31 A Positive Study on the Complementarities and Competitions of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ABSTRACTSince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established their diplomatic relations, their bilateral trade has gone through rapid development. In 2004, the European Union (EU) became Chinas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as a result of the EUs eastward expansion and China became the EUs second biggest trading partner because of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lementarities and competitions of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he theory of intra-industry trade. 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openness of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research background, research objective, research train of thoughts, the possible innovations, the weak points, logic frame and the source of data etc.Chapter Two, is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hich makes essential foreshadowing for the following study.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the EU bilateral trade, focusing on probing into complementarities and competitions. We classify a large amount of primitive trade data in the past years and sum up the whole trends of China and the EU trade patterns from total amount characteristic to country classification and to trade structure.Chapter Fou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is very complementarily related and is mainly based on the vertical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addition,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them is developing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dustrial manufactured goods.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policies on China and the EU.Wang Yan (International Trade) Directed by Prof. Cheng ZudeKEYWORDS: China, EU, Trade complementarities, Intra-industry trade, Comparative advantages目录第一章引言1第一节中国与欧盟关系发展1第二节研究意义、创新和不足之处2第三节论文组织结构2第四节数据来源3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综述4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4第二节新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7第三章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11第一节中国与欧盟两国进出口贸易11第二节欧盟对华投资情况变化12第三节中国与欧盟国家经济开放程度分析16第四节中国和欧盟国家贸易结构的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19第四章结论与对策26第一节结论26第二节对策27主要参考文献29致谢31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第一章引言第一节中国与欧盟关系发展我国与欧盟间经贸关系历史久远,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欧的贸易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良好的局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75年之前,中国与西欧一些国家开始了部分贸易往来,双边的贸易发展属于民间交往的性质,也只能通过与各个成员国分别进行。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苏的东西方冷战和朝鲜战争,使得这个时期中国与西欧的贸易关系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60年代中后期,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中国与西欧的贸易有所发展。1964年1月,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如: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纷纷主动改善和发展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并先后同中国互派了商务代表。70年代初,由于中美关系的好转,中国与西欧国家出现了外交高潮,并先后有1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1975年5月中国与欧盟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中欧贸易关系开始出现良好的发展局面,总体来说这个阶段,双方贸易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也十分缓慢。第二阶段,1975年与欧盟建交后,经贸关系发展相当迅速。而正式的经贸关系是从1978年中欧缔结贸易协定开始的。这段时期,双边贸易持续增长。据统计,1975年中欧建交时,双边出口总额仅为24亿美元,1981年增长到53亿美元,1986年达到116.5亿美元,1989年增加到235.1亿美元。而且双方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和经济合作与援助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进展。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1989年后,中欧关系受挫,经贸关系受到一定的影响,中欧贸易增长速度有所放慢。1994年秋,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欧,提出了发展中欧关系的四原则。从此,中欧关系迅速发展,双边贸易迅速增加,中欧经贸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95年,欧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额高达403.4亿美元,为1975年的16倍。1998年攀升至488.6亿美元。2000年中欧贸易达到69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此时,欧盟己成为中国的第三贸易伙伴。2004年5月1日欧盟东扩,由15国增加到25国,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0000亿美元,占世界总贸易额的20%,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和进口市场。东扩后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贸易伙伴。虽然近期来看,原成员国与新入盟国家的政策和贸易条件将会对中国许多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只要进一步加强与新入盟国家的经贸关系,开展多种形式、广泛领域、不同层次的合作,欧盟东扩有利于中欧经贸关系的发展,中欧的贸易关系前景更为广阔。第二节研究意义、创新和不足之处中欧贸易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关注热点多局限于贸易关系综述和双边贸易摩擦问题,如:反倾销引发的争端及解决方案等。而国内学者对中欧贸易关系的互补性研究较少,缺乏理论或实践上的研究。本文试图利用近十几年来的贸易统计数据,分别以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对中欧贸易的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来研究中欧之间国际分工的基本情况,及双方能否提供市场支持。这对我国与欧盟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宏观政策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创新点:1.分析方法的创新。前人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而本文借助统计数据,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计算中国与欧盟的各种经济贸易指数,归纳出中国与欧盟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贸易指数的相对强弱程度及其贸易格局的具体变动趋势。2.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细化。前人研究多集中于中国-东盟和中日韩贸易的系统化研究上,或者侧重于中欧贸易政策和解决贸易争端方案的定性研究上,而本文不但研究中欧贸易整体水平,还分析其现实结构如:投资结构、商品结构、国家结构和行业结构等,第一次系统地以定量的方法分析了中欧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得出其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不断增强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双边贸易环境的建设性措施和政策。本文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由于统计数据有限,未能列出中国在欧盟投资的主要情况,未能比较二者在对方侧重投资领域的异同及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当前贸易壁垒对于贸易情况影响不断加重,本文也未能指出中欧双边贸易政策对中欧贸易的影响以及针对此我国应采取的措施等。第三节论文组织结构全文共分成四章。第一章导言,主要是对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思路、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不足之处、逻辑框架和数据来源等做出相关说明。第二章,介绍国际贸易理论,为我们后面的研究做了必要的铺垫。第三章分析了中国欧盟贸易的现实基础,从总量特征、投资情况、国别构成和贸易结构等不同角度对双方近些年的大量原始贸易数据进行了统计分类,归纳出中国与欧盟国家贸易格局的总体变动趋势,集中探讨了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第四章,介绍研究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欧贸易未来的政策选择。第四节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一)联合国统计署创立的贸易数据库(COMTRADE)。该数据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数据库,包含了自1962年以来160多个国家分产品和分流向的贸易统计数据。统计范围覆盖了全世界90%以上的贸易流量。COMTRADE采用的商品分类制度主要分为两种:由联合国制定的SITC(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和由海关合作理事会(世界海关组织)制定的HS(协调制度)分类。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该贸易数据库。(二)商务部数据库。作为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最重要的推广渠道,商务部政府网站链接了五大综合数据库(中国法规、中国商品、世界买家、环球商展、国别报告)和外贸指南、投资指南、合作指南、贸易救济、世贸咨询等公共商务信息服务项目站点,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商务信息服务,成为中国商务领域的重要门户网站。(三)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该年鉴数据包含了中国历年来经济、贸易、财政、教育、人口、环境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数据统计。本文采用其海关方面的统计数据。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综述在国际贸易领域,贸易所得、贸易方式以及贸易保护三方面的内容是贯穿整个国际贸易研究主体的三大主题。其中贸易所得是贸易利益即得双方进行国际贸易往来的原因,据此可以判断双方究竟是竞争性贸易关系还是互补性贸易关系。国际贸易的产生就是因为贸易可以给进行贸易的双方带来好处,也就是说,贸易能够使得双方受益,即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互相销售自己的产品和劳务通常总是对双方都有利。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随后发展的新贸易理论便是从贸易所得的角度来分析贸易产生的原因。第一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理论该理论最初由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其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当中提出,斯密一方面抨击了古典重商主义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另一方面提出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的观点,同时还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他认为,由于历史条件以及一国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造成一个国家最擅长生产什么东西、最具有哪个产业的优势,由此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以及国际分工。因此一个国家可以只生产一部分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交换其他产品,自由交换带来的结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而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因及其基础是各国间存在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或低的生产成本,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相反,劳动生产率低或生产成本高的产品就具有绝对劣势。一个国家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具有绝对优势;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生产这种产品的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比从别国购买的成本要高。从而,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这个理论被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 。斯密首先提出双方的贸易所得来自于双方所具备的绝对优势,若满足这个条件,双方才可能进行贸易往来。但是我们也看到斯密的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该理论无法对技术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二、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相对应的是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这一理论首先由英国著名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随后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俄林和他的老师伊莱赫克歇尔在20世纪初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发展成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Theory of Factor Endowment),亦即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一)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在亚当斯密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将其发展成为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弥补了绝对优势理论的不足,合理解释了技术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存在的贸易现象,李嘉图在绝对成本说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成本说。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局限于绝对的生产技术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相对不同,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能够产生国际分工和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中获得“比较利益”。因此,李嘉图这一学说也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具体来讲,产品的比较优势来自于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假设我们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差别,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则可以写成: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产品A的人均产量/产品B的人均产量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是有比较劣势。假设我们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相对成本是单位产品投入量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则可以写成:产品A对产品B的相对生产成本=产品A的单位成本/产品B的单位成本如果一国某种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则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是有比较劣势。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不同生产技术水平国家之间贸易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参与国际贸易和分工并获得利益的问题。但是,李嘉图的理论及其模型当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中一个最主要缺陷就是该理论只考虑单劳动力对贸易分工的作用,忽略了其他要素禀赋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因此,李嘉图的贸易理论虽然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能预测贸易结构的未来变化。(二)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理论在相对利益论的基础上,以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俄林(Berth Gotthard Olin)和他的老师伊莱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等人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从均衡分析法出发,在李嘉图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将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由单一劳动力因素扩展到资本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上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即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这一理论可以表述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为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根据H-O理论,本国应通过出口该类商品来交换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产品。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理论中的某些局限性,用各国之间的资源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原因,并强调不同的要素配置。同时,该理论对机会成本的假设不同于古典贸易模型的假设机会成本不变,H-O理论认为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是递增的。总之,该理论一个最重要的假设就是生产要素禀赋决定了贸易结构,由于不同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就存在着相同产品在国际间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上的差别。但是,同样该理论也是一种静态的理论,无法对不断变化的贸易结构做出判断。 以上三个主要的理论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理论,因为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特殊情形,也就是说具有绝对优势肯定具备比较优势,反之则不成立。同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H-O)理论都是从外生的比较利益来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这两个理论一直在国际贸易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主要是因为比较优势理论从资源察赋差异的角度分析了贸易双方的差异,揭示了贸易产生的原因并解释了这种贸易是互利的。第二节新国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过分强调两国之间的差异是:导致贸易的唯一原因,忽视了规模经济在贸易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引入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等动态概念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开始出现新的发展。国际贸易新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国际贸易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产生的一系列新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学说。国际贸易新理论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引入了产业组织理论,把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假设当中解放出来,将规模经济界定为国际贸易研究的前提条件,分析了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国际贸易发生的新动因,同时更注重了贸易政策在国际贸易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在国际贸易新理论研究的领域,产业内贸易理论一般被理论学者用来分析贸易双方的贸易模式。鉴于本文分析的目的和研究目标,笔者在后面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该理论作为实证分析贸易模式的理论基础。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产业内贸易概念以来,理论界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的经验研究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理论研究两个阶段,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理论尚未形成系统理论体系。1、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方学者佛得恩(Verdoom, P.J., 1960 )和密切里( Michaely, M., 1962 )、巴拉萨( Balassa, B., 1963 )、小岛清(Kojima, K., 1964)等为产业内贸易理论作了大量的经验和统计性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涉及经济一体化对贸易专业化的影响,是产业内贸易研究的前驱。例如,1960年佛得恩在对“荷比卢经济同盟”集团内贸易结局变化的研究中,发现集团贸易相关的生产专业化形成于同种贸易类型之中,而不是在异种贸易类型之间,此外,荷兰与荷比卢经济同盟其他成员国间的双边出口价格存在较大方差,表明其交易产品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和产业内专业化发展的倾向。2、有关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林德(Linder,S.B.,1961),波斯纳(Posner, M.A., 1959 )、佛农(Vernon,B., l 966 ) ,基辛(Kessing, D.B., 1968)和巴格瓦蒂(Bhagwati, J., 1971)等提出的相互需求、技术资本、产品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等理论。这些新贸易理论和新要素理论与当时的产业内贸易经验分析相互作用,为产业内贸易研究进入理论性阶段奠定了基础,也为经验性研究的深化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索开始侧重于对市场结构的研究分析。1975年,格鲁贝尔和劳埃德(Grubel, H.G & Lloyd, P.J.)出版的产业内贸易:产别化产品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度量被视为最早对产业内贸易进行较为系统研究的专著。70年代末期,迪克西特(Dixlt, 1977 )、斯蒂格利茨( Stiglitz,J.E., 1977 )、克鲁格曼( Krugman, P,1979 )、赫尔普曼(Helpman, E., 1981)等人把张伯伦(Chamberlin, E.H.)的垄断竞争理论运用到产业内贸易分析中来,相继发表了关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和国家贸易之间关系的论文,在非完全竞争体系的基础上对产业内贸易作了说明,在新贸易理论发展的里程碑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两人合著的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一书中,他们认为,“然而,在一个规模递增的世界中,来自于国家之间差异的比较优势不是进行贸易的唯一理由。规模经济提供了另一个动因,而且即使在各国的嗜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时候,它也会导致贸易。”兰开斯特(Lancaster, K., 1980 )对上述产业内贸易模型加以发展提出了新侯泰宁模式。为了解释标准化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布兰德(Brander, J., 1981)和克鲁格曼( Krugman, P., 1983)构建了一个寡头垄断模型(即相互倾销模式)。此外,基尔兹库斯基(Kierzkowshi, H., 1989 )对运输服务中的产业内贸易、威克海姆和桑普森(Wickhan, E. and Thompson, 1989 )对跨国公司与产业内贸易、马赛林(Messerlin, 1986)和毕库威(Becuwe, S., 1986)对长期经济活动中的产业内贸易等问题也分别进行了理论或经验研究。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规模收益不变,各国的需求偏好相同,完全竞争的市场以及两种商品、两种要素、两个国家的模型。而产业内贸易理论则根据目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流,打破了这些假设。在新贸易理论中,规模收益不再是不变的,在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与内部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下,尤其是内部规模经济的效应下,较大的公司可以更好地克服生产的不可分割性使生产能力得到更好的应用,促使单位成本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降低。与之相应的,边际成本总是大于平均成本,因而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按照边际成本定价的规律也就意味着公司不可避免地要蒙受损失,从而产生了允许价格超过边际成本的市场结构,产业内贸易理论假设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最后,新贸易理论如实地把经济世界划分成为多个国家,多种要素,多种产品。所有的这些假设比起传统的贸易理论来,要复杂一些,但是也更加贴合现实。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假设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各部门的产品存在产品差异,各国需求具有多样化偏好;二是每一种差异产品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较之于传统贸易理论的前提与假设,这一贸易理论的假设更符合当前的实际,它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成功地描述了当今国际贸易领域的各种现象,可以说是当今的标准国际贸易理论。在这些假设条件下,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首先,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相对要素禀赋不再是产生贸易的根本原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济规模的不同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不同,从而影响商品的价格。因而在经济生活中,相对要素禀赋的差异与由国家大小决定的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决定的商品价格的差异导致了贸易的产生。这一结论很好地解释了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存在的大量贸易。其次,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下,国家间贸易的商品和要素模式不再具有必然性。在传统贸易理论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而进口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要素的商品。而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商品数目大于要素数目时,两国商品生产和商品贸易中存在不确定性,而生产模式则往往是一些偶然的诸如政府计划等历史原因决定的。与不确定的商品贸易模式相应,一国也不一定是进口该国稀缺的要素,出口该国丰裕的要素。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公司不再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从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出现了垄断利润,即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可以低价收购原材料而高价出售商品。第三,贸易量不再完全取决于国家间要素禀赋的差异程度。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商品的品种多样化,出现了相异商品的概念。伴随着一国经济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相异商品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而存在。这些商品具有相同的本质,而在特性上各有不同,它们因为自身的价值(市场上存在需要这一商品的消费者)而存在。在一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商品种类将保持在与规模经济均衡的情况下,但是在国家间产生贸易时,各国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专业化生产不同的相异商品,产量将大于贸易前。在需求方面,因为各国可消费商品的种类增加有利于增加福利,各国会相互进口对方的相异商品,形成产业内贸易。此时,国家相对规模对贸易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家越是相似,产业内贸易量越大。第四,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贸易可以产生以下潜在得益:1)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由于市场的扩大而扩大,规模经济增加,从而提高生产率;2)贸易使报酬递增的产业集中于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国家,使商品价格下降;3)贸易使世界市场远大于国内市场,可选择的商品种类增加,福利增加。这些潜在得益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一国的生产效率低于外国,那么本国报酬递增的行业将转移到他国,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损失和垄断利润损失。 产业内贸易理论中关于商品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的不确定性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国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目标,通过适当的干预,灵活地调整生产要素的组合,试生产模式向希望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支柱产业的目的。对于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式,新贸易理论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的理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成了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热点,目前对产业内贸易这种先行和理论持怀疑态度的仍大有人在。一些经济学家将产业内贸易看作一种统计现象,认为它是由于贸易商品的不当分类所形成的;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试图在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基础上来说明产业内贸易,把技术引入成为一种生产要素,形成了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来以此解释产业内贸易的成因。这些观点虽不是主流观点,但也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模型,拥有自己的实证研究证据。不过在这里,这并不干涉我们以下的分析。首先,这些模型并没有否认在一般的分类法下,产业内贸易的存在;其次,新要素理论也可以与新贸易理论并行不悖,各自解释一部分产业内贸易存在的原因:第三,无论何种理论,也没有否认产业内贸易比起产业间贸易来,发展的空间更大,产业内产品要素的相似程度要高于产业间产品要素的相似程度。第三章中国与欧盟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实证分析第一节中国与欧盟两国进出口贸易自1975年我国与欧共体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图3-1所示,1996年到2005年间,中欧贸易从398亿美元增涨到了1252亿美元,年均增长15.8% 2004年,中欧贸易额达168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3%,东扩后的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了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06年中欧贸易额达27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1.7%,其中我国出口182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4.8%;进口9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5.7%,顺差917亿美元。从表3-1和图3-2中我们可以看出,欧盟超过美国、日本,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中国第二大进口和出口来源地。中欧贸易顺差额不断拉大。这种高速增长的贸易额与中国和欧盟国家经济的日渐开放程度是分不开的。图3-1 中国-欧盟双边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表3-1 2006年中国前十位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前十位贸易伙伴位次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别(地区)欧盟美国日本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金额(亿美元)2,723.00 2,626.80 2,073.60 1,661.70 1,608.40 1,343.10 1,078.40 333.90 329.50 248.60 前十位进口来源地位次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别(地区)日本欧盟韩国东盟台湾省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巴西金额(亿美元)1,157.20 903.20 897.80 895.30 871.10 592.10 193.20 175.50 150.80 129.20 前十位出口来源地位次1 2 3 4 5 6 7 8 9 10 国别(地区)美国欧盟香港地区日本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金额(亿美元)2,034.70 1,819.80 1,553.90 916.40 713.10 445.30 207.40 158.30 155.20 145.80 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图3-2 2006年中国前十位主要进出口贸易伙伴第二节欧盟对华投资情况变化一、欧盟对华投资历年变化情况欧盟对华投资的项目数占全国的比重逐年上升;而合同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经历过上下波动之后,自2000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但在近两年有所回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则呈现波动趋势,在2002年以后趋于稳定(图3-3)。1986-2005年,欧盟对华投资项目数从32个增长到2846个,占全国的比重从2.14%增长到6.47%;合同外资金额从35194万美元增长到1153071万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从10.57%波动下降到6.10%,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从17853万美元增长到519378万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从7.96%下降到7.17%,其间每年的波动较大,但近几年在7%左右波动,比较稳定(图3-4,表3-2)。表3-2 1986-2005年欧盟对华投资情况一览表年 度项目个数合同外资金额(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欧洲联盟全国比重%欧洲联盟全国比重%欧洲联盟全国比重%19863214982.143519433303710.57178532243737.9619874022331.794229337088411.452712313532.2819888759451.46285315297065.39157273193684.9219897857791.35332895599765.94187613392575.5319908272731.13224226596113.4147353487114.231991163129781.267593911976826.34245624366345.631992763487641.569636058123511.662429711007512.2119931726834372.07318176111435662.866712427514952.4419941464475493.0856295882679776.8115376933766504.5519951582370114.2774197791281538.1321313137520535.6819961167245564.7567592273276429.2227370641725526.5619971040210014.9542288251003538.2941711545257049.2219981002197995.06593938521020511.439786945462758.751999894169185.2840956641223029.94447906403187111.1120001130223475.06885516623795214.244794640714811120011214261404.6451528469194557.4541827046877598.9220021486341714.3545069382768335.4537098252742867.0320032074410815.05585432115069695.0939303153504677.3520042423436645.55836189153478955.4542390460629986.9920052846440196.471153071189063986.151937872405697.17数据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图3-3 1986-2005年欧盟对华投资占全国吸收外资比重变化趋势图图3-4 1986-2005年合同欧资金额和实际使用欧资金额变化趋势图二、欧盟在华投资领域情况2005年欧盟在华农林牧渔领域新设立企业32家,合同外资金额1.04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0.13亿美元,占欧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合同欧资金额、实际投入欧资金额总量的1.12%、0.91%、0.26%。同期,欧盟在制造、采掘和能源生产供应等领域新设立企业1862家,合同外资金额83.91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40.53亿美元,占欧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合同欧资金额、实际投入欧资金额总量的65.42%、72.77%、78.05%。 同期,服务贸易领域新设立企业952家,合同外资金额30.36亿美元,实际投入外资金额11.27亿美元,占欧盟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合同欧资金额、实际投入欧资金额总量的33.45%、26.33%、21.69%(图3-5)。以2005年实际使用欧资金额计,在服务贸易领域中位居前四名的行业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52703万美元),房地产业(20267万美元 ),批发零售业(13910万美元)和金融业(9062万美元);分别占全国同期吸收欧资总量的10.15%,3.9%,2.68%和1.74%(图3-5)。图3-5 欧盟对华投资领域情况可见,随着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欧盟不断重视对华投资,投资金额及投资比重显著加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先进的科学技术、高超的发明创造能力以及高效的管理技能。但是,欧盟成员国的劳动力工资及其附加成本较高,国内市场饱和程度较大,而对中国的海外投资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欧盟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采掘和能源生产供应等领域,如:石油化工、汽车、电子、机械设备和钢铁等。随着中国入世后履行承诺扩大对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近年来欧盟企业积极投资金融、保险、批发、零售、物流和旅游等服务业领域。但欧盟对华投资占其对外投资比重较低,对华投资仍有很大潜力大。同时也需指出,当欧盟企业与中国企业在同一个市场上相互竞争时,生产相似产品的中国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国内企业同类产品的竞争加剧,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降低。第三节中国与欧盟国家经济开放程度分析经济开放度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的对外经济开放程度,表示一国(或地区)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世界市场的流动程度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一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重要的指标便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T)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对外贸易总值与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DP)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式31)其中,X代表一国的出口总额,M代表一国的进口总额。对外贸易依存度具体又可以细分为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两个指标。出口依存度(Tx)是指一国(或地区)出口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表示的是一国经济产出中对世界销售市场的依赖程度,公式为: (式32)进口依存度(Tm)是指一国进口贸易总额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它表示该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依赖程度,又称市场开放度,亦可看作一国在经济建设中利用世界资源的程度,用公式表述如下: (式33)根据上述三个公式,我们可以测算出2000年至2006年间中国和欧盟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表3-3 中国与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