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2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doc_第1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2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doc_第2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2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doc_第3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2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doc_第4页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22 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22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 (2018江苏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2时,甲、乙溶解度均大于30g,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选d。2. (2018四川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 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 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d. 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故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故错误;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正确。故选c。3. (2018江苏扬州) kno3与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 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c. a点所表示的kcl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d. 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答案】d【解析】a、没有确定的温度,无法比较物质的溶解度,错误;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温度下的kcl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没有晶体析出,错误;c、a点所表示的kcl的溶解度是29g,所以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2.5%,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冷却热的kno3饱和溶液可获得kno3晶体,正确。故选d。点睛: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4. (2018四川雅安)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b. 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 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都可能析出晶体,n点znso4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溶解度最大,故a正确;b、m点znso4溶解度难以确定,对应的znso4溶液难以确定是不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7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错误;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故d错误。5. (2018江苏宿迁)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温可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 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d. 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答案】d【解析】a、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错误;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降温可以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c、将t2c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错误;d、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5g,正确。故选d。6. (2018黑龙江哈尔滨)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b. t3时,甲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c. 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只有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才能转变成饱和溶液【答案】c【解析】a. 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如果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错误;b. t3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错误;c.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所以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2,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正确;d. t1时,乙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蒸发溶剂、加入固体乙的方法转变成饱和溶液,错误。故选c。7(2018湖南岳阳)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错误;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乙中含有少量的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正确;c、a1 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0g,故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错误;d、a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错误;故选:b。8(2018甘肃白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b、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解答】解: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d、将40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仍然是饱和溶液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2018广西)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t2时,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丙ct2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温不能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a错误;b、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因此等质量甲、乙、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要的水的质量丙乙甲,即溶剂质量丙乙甲,故b错误;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50g水中能溶解甲物质20g,因此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又因为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1时甲物质溶解度为30g,50g水中能溶解甲物质15g,此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甲、乙物质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分别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 (2018山东泰安)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 6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饱和溶液c. 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甲析出晶体较多【答案】c【解析】a、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a错误;b、 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将40g的甲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能得到80g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确定将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至20,溶质的析出质量,故d错误。故选c。11(2018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1;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分析】利用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判断即可;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明显程度进行判断即可;根据甲物质在t2时的溶解度来进行解答。【解答】解:如图所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的横坐标是 t1,所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属于配制相同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乙需要水的质量多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75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为25g,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0%=20%。故答案是:t1;20%。【点评】溶解度曲线图中任何点的都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溶解一定量溶质所得到的溶液;曲线下方的任意一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点对应的溶液是一定温度下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任意一点代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和未溶晶体(溶质)的共存。12(2018吉林)根据如图中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p点的含义:在t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乙的不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乙物质;(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含义:在t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把乙的不饱和容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加入乙物质;(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应采用的结晶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1)相等(或相同);(2)加入乙物质(或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或蒸发水或减少水等,但改变温度不给分);(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3(3.00分)(2018呼和浩特)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请回答:(1)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填“”或“=”)。(2)m的取值范围2gm40g。(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填字母)。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1)通过图1、图2对比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甲大,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2)m的取值范围2gm40g;(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解答】解:(1)通过图1、图2对比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甲大,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故答案为:;(2)m的取值范围2gm40g;故答案为:2gm40g;(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故答案为:b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2018天津)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d(填字母)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c(填字母)。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浓硫酸(3)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 (填“甲”或“乙”)。某同学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填字母)。 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结果精确到0.1%)。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填“”、“=”或“)。【分析】(1)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以及溶液的颜色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进行分析;(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显紫色,汽油、面粉难溶于水,白糖溶于水,溶液显无色,故选:d;(2)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所以温度没有明显变化的是c;(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甲;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时20g,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a、b、c溶液,在a、b、c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a、c是不饱和溶液,向溶液c中再加入25g甲,充分搅拌,恢复到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降低温,甲物质会析出晶体,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答案为:(1)d;(2)c;(3)甲;b,28.6%;。【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5(2018重庆)将80gm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按要求填空。(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填字母)。(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0%;(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因为温度升高,没有固体了,溶液不会增加;(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解答】解:(1)a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0%;故答案为:50%;(2)a、b、c三点所对应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c,因为温度升高,没有固体了,溶液不会增加;故答案为:c;(3)在40时,m物质的溶解度为160g,若保持溶剂的质量不变,从c点对应的溶液获得m的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降温结晶;16. (2018贵州安顺) 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温度溶解度物质020406080110169nacl随温度升高,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上表推断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是_。取、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时存在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是_;烧杯a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结果精确到,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_。如图2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固体并使之充分溶解,在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答案】 (1). 减小; (2). ; (3). 氯化钠; (4). ; (5). 升温; (6). 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解析】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随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减小;故填:减小;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在温度在范围之内时,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故填:;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所以取、nacl两种固体各36g分别放入时的100g水中充分溶解,时有如图1所示的实验现象,烧杯b中溶解的物质氯化钠;则烧杯a中溶解的是硝酸钾,此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因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若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可以升高温度;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铵使之充分溶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内水温下降,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17 (2018陕西)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_(填一种)。(2)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_(只列出表达式)。(3)90时,将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按图示进行操作:90时的kno3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图中n的数值为_。【答案】 (1). 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 (2). 100; (3). 不饱和; (4). 93.5【解析】(1)根据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解答;(2)根据30时kno3的溶解度解答;(3)根据由80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析解答。(1)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温度(溶质种类或溶质性质或溶剂性质);(2)由表中数据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故30时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是100;(3) 由80降温到6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69g-10g=59g,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此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应为100g。由90降温到80析出10g晶体可知,90时溶解的kno3的质量为169g+10g=179g,此时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