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 岳麓版.doc_第1页
九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 岳麓版.doc_第2页
九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 岳麓版.doc_第3页
九级历史上册 第2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后练习 岳麓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提出重新瓜分世界的要求,主要是因为()a.德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b.德国实力迅速上升c.德国和英国的矛盾尖锐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走在世界前列,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后起的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争夺。2.(2013济宁中考)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a.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俄国、意大利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盟国的成员国。链接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3.它被称为20世纪的“灾难之母”,由它发出的一颗子弹击穿了斐迪南的脖子,随后的四年多,就有1 000多万人因此而丢掉性命。文中的“它”指()a.来克星顿的枪声b.萨拉热窝事件 c.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d.攻占巴士底狱【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关键信息“20世纪”“灾难之母”“斐迪南”等。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4.1914年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请问“战争”是指()a.美国独立战争b.第一次世界大战c.法国大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中的时间“1914年8月”和题干中的“去巴黎吃早饭”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人的盲目乐观的情绪。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加入到德奥阵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却在英国的利诱下背叛了它的盟友,宣布对奥作战。意大利的前后变化,充分说明()a.英国的强大b.意大利预见到德国的最终失败c.奥匈帝国外交的失败d.国家利益是外交出发点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英国的利诱”“背叛盟友”可知这些国家外交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6.右下图是德国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左)法(右下)俄(右上)三国的一张明信片。历时4年多并席卷欧、亚、非三大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的战败方是()a.协约国b.同盟国c.英法d.德奥【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比较狂妄,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战败而结束。7.(2013辽阳中考)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的战争。但是,不久他们便发现自己被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所折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人们期待着战争的爆发b.战争引起民族解放运动 c.战争引起无产阶级革命d.战争带来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持久的”“残酷的”“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可判断战争的灾难超乎人们预想。【拓展延伸】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意志帝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德意志帝国和匈牙利等国,也先后爆发了革命,包括中国在内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8.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情况统计持续时间参加国死伤人数经济损失4年多30多个国家3 000多万人3 400多亿美元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历史上的空前灾难c.协约国为维护民族独立而战d.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的原因【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伤亡人数多,破坏性强。得出结论: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德美力量对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1234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342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245材料二 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2)材料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形势图,其中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事件发生在处(字母),即事件;最残酷的战役发生在处(字母),即战役。(3)材料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的新式武器。请说出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开发和利用了哪些新能源。(4)谈谈你对科技成果利用的看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从材料一中的表格数据不难看出: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列强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后起的美德超过了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它们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勾结,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可对第(1)题作出正确解答。第(2)题通过地图考查学生对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第(3)题综合前面所学知识不难作答。第(4)题为开放性题目,围绕“如何利用科技成果”谈谈自己的看法,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b萨拉热窝c凡尔登(3)煤炭、石油、电力等。(4)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利用科技成果造福人类,避免给人类带来灾难;合理、合法利用科技成果。(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即可)【备选习题】1.下表是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 国别年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1870年23%13%32%10%1913年38%16%14%6%对此表的解读,正确的是()英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法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美德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 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分析表中两组数字:英国、法国分别由1870年的32%和10%,下滑到1913年14%和6%,可得出英法经济走下坡路;再从美国、德国分别由1870年的23%和13%,上升到1913年的38%和16%,可看出美德经济后来居上,迅速崛起,所以b正确。【拓展延伸】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而垄断组织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垄断组织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攫取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组织还跨出国界,借助国家的力量,推行帝国主义政策,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重重。2.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道:“(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