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12.3 有机合成材料(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九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12.3 有机合成材料(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九级化学下册 第12单元 化学与生活 12.3 有机合成材料(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机合成材料课题有机合成材料课时 1 课时(总第 课时)科 任教 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机化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 (2)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塑料性能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重难点重点: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难点:认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生成的密切关系,提高其化学素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展示几种物品,由学生回答有什么材料组成? 根据经验、大家说一说这些材料哪些是有机材料?哪些是天然材料。余下的是什么材料? 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什么叫有机合成材料,什么叫有机物?展示学习目标。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一:活动与探究:课本102-104页完成表格 讨论: (1)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什么特点? (2)甲烷,乙醇和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淀粉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有什么不同? 二:请认真自学课本p97-99的内容,划出重要语句,回答以下思考题:1.化合物分哪两大类?它们有什么区别?c、co、co2、caco3等是有机物吗?为什么?2为什么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3. 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什么是合成材料?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怎样形成的?链状和网状有什么区别? 5、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有哪些?有机合成材料塑料的性质和用途是怎样的?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一)小组合作交流:(二)师生互探活动:1、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包括:(1)无机化合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2)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甲烷,乙醇,葡萄糖) 特点: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 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而且容易燃烧; 绝大多数有机物不易导电(绝缘),熔点低。 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如乙醇、葡萄糖等。通常称它们为小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如淀粉、蛋白质等。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2、有机合成材料 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 (2)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 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称为聚合物。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3、有机合成材料之一塑料 ()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因而具有热塑性。这种高分子材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丝或压制成所需要的各种形状,用于工业,农业和日常生活等。 ()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具有热固性。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1.化合物主要有两大类: _和_。_都含有碳元素,比如_、_等。 2.在甲烷、乙醇、碳酸、醋酸四中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_。 3.链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_性,而多数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而具有_性。 4.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 a.蛋白质 b.乙醇 c.淀粉 d.聚乙烯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聚氯乙烯 b电木塑料 c有机玻璃 d钢化玻璃 6下列属于热塑性塑料的是( ) a圆珠笔杆 b塑料包装袋 c塑料钮扣 d炒锅手柄完成达标训练题,当堂订正。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师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必做题:课本p1111-2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选做题:课本p1113拓展延伸:综合练习册试题十二化学与生活26、27、28讨论补充记录讨论补充记录板书设计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 1、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机物化合物, 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物。 二、有机合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纤维和橡胶 1、塑料教 学 反 思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