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6B标段 中国中铁二局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三期(东延伸)工程6B标段项目部中国中铁二局城通公司2015年度QC成果资料提高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组 长: 编写人:发表人:小 组 名 称 :中铁二局上海9-6B标项目经理部QC小组小组所在单位:中国中铁二局城通公司提高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中铁二局上海9-6B标项目经理部QC小组1、工程概况民雷路站站台计算长度中心里程为SDK57+601.500,车站结构设计起讫里程为SDK57+491.900SDK57+677.500(右线),总长188.400m(外皮),宽20.44m(外皮),是单柱双跨二层地下车站,覆土3.05m左右。民雷路站工程位置示意图车站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周长433.68m(中心线),端头井24幅,墙深33m;标准段54幅,墙深30m,共计78幅。地下连续墙计划砼浇筑量约10374.01方,所用钢筋约1867.32T,最大槽段浇筑方量约151.22方,最重钢筋笼重量约30T。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统计表序号接驳器型号使用部位单位数量备注116预留壁柱个7122中板(环框梁)个10523顶板(环框梁)个1052420中板个8705中板预留出口接驳器个13566顶板预留出入口接驳器个1356722中板个1935825底板个3189顶板个19741028顶板个57511底板个24111232底板个392合计个140032、小组概况QC小组成员简介表小组名称中铁二局上海9-6B标项目经理部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课题名称提高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注册号成立日期2014.8.20活动日期2014.8.23-2015.7.28活动次数12次小组成员平均接受TQC教育60小时以上序号姓名性别文化职务组内职务活动分工1邓洪男本科高工组长负责全面技术管理2蒲兵 男专科工程师副组长现场协调组织管理3钟鸿翔 男本科工程师组员现场技术控制4李兵 男专科助理工程师组员现场试验控制5何巨川 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组员现场测量控制6王宗群女大专工程师组员现场资料收集7龚洋 男本科技术员组员现场跟班指导制表人:钟鸿翔 时间:2014年8月20日QC小组成员集体合影3、选题理由本着测算,降低能耗,提高结构安全性能(特别是抗震),本次选择提高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作为QC小组活动课题。 课 题 选 择 结构安全要求项 目 部 要 求 现 状 调 查结构施工过程中,若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不高,主体结构钢筋将无法有效的和地下连续墙接驳器连接,最终影响结构安全性能(特别是抗震)及耐久性。根据以往以往工程调查,发现主体结构施工时,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均较低,结构施工过程中多采用植筋来保证主体钢筋与地墙的连接。项目部要求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在95%及以上。提高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4、现状调查小组成员对我司以往施工的同类型工程进行统计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成活率统计表项目名称抽查点数(点)验收合格(点)验收不合格(点)合格率(%)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南延伸3期醉白池站土建工程2602223885.4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西段工程3标(中间风井)2602105080.8合计5204328883.1制表人:王宗群 制表日期:2014年8月23日从表中可以看出合格点数为520个,平均合格率仅为83.1%,不能满足项目部(95%)的要求。小组成员对验收不合格的88个抽查点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找出5种不合格项目,具体统计如下: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不合格项目统计表序号缺陷类别发生频数(点)频率(%)累计频率(%)1钢筋笼定位安装不到位6371.671.62接驳器破损严重1112.584.13埋设接驳器规格型号与主体结构钢筋不对应78.092.04接驳器保护盖破损严重55.797.75其他22.31006合计88100制表人:钟鸿翔 制表日期:2014年8月25日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质量不合格项目排列图制图:何巨川 日期2014年8月24日结论:从调查表及排列图中可以看出,钢筋笼定位安装不到位和接驳器破损严重在不合格项目中占84.1%,是造成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验收合格率低的关键症结。5、确定目标5.1、目标确定本次小组的活动目标定为: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验收合格率从83.1% 提高到95%。活动目标对比柱状图 制图:何巨川 日期2014年8月25日5.2、可行性分析1、小组成员80%有类似工程经验,专业知识丰富;2、项目部领导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3、我们对主要因数进行了分析,地下连续墙接驳器质量不合格率现状为16.9%,而钢筋笼定位安装不到位和接驳器破损占不合格率的84.1%,如果完全解决了钢筋笼定位安装不到位和接驳器破损问题合格率可以提高84.1%16.9%=14.2%,那么地下连续墙接驳器成活率将提高到83.1%+14.2%=97.3%。6、原因分析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对钢筋笼定位安装不到位和接驳器损坏严重进行分析。绘制了如下关联图。制图人:钟鸿翔 日期:2014年8月27日7、 要因分析及验证7.1 要因确定计划 序号末端原因确认内容确定方法确认标准确认人确定日期要因判断1技术准备工作不到位查阅工程部档案及现场施工记录,核实交底是否完善绘制每一幅地下连续墙接驳器的准确位置每幅钢筋笼加工前均对预埋件安装位置进行现场交底蒲兵14、9、911是2技术人员未监督到位在现场对主要管理人员和主要机具操作人员进行观察现场跟踪调查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均在场进行监督指导钟鸿翔14、9、911是3施工人员不熟练主要机具操作人员操作是否熟练理论考核及实际操作考核人员考核合格率在95%以上李兵龚洋14、9、12是4钢筋笼下放到位未对笼顶标高进行复核是否对笼顶标高进行控制现场测量钢筋笼下放到位测量人员对笼顶标高进行复核邓洪蒲兵14、9、911否5地下连续墙墙体垂直度偏差过大成槽垂直度是否满足要求现场调查垂直度偏差3/1000李兵14、9、15否6测量仪器精度仪器是否送检查阅检测报告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钟鸿翔14、9、9否7接驳器质量把控不严是否对入场接驳器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安排专人负责材料入场验收钟鸿翔14、9、9否8使用了破损的接驳器是否使用有损坏的接驳器现场检查破损的接驳器严禁使用何巨川14、9、911否9潮湿坏境下施工接驳器堆码环境是否满足要求现场检查现场有相关防水防潮措施龚洋14、9、911否10扁担受力后变形过大扁担受力后钢筋笼沉降值现场监测二者累计沉降值相加预沉降值=20mm何巨川14、9、14否11未考虑拆除扁担后钢筋笼沉降值拆除扁担后钢筋笼沉降值现场监测何巨川14、9、16否制表人:何巨川 日期:2014年9月1日7.2确定主要原因根据要因确认计划,对10个末端因素逐一整理和确认过程如下:末端因素(1)技术准备工作不到位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完成4幅地下连续墙,小组副组长蒲兵每天不定时对现场进行巡视,检查现场技术人员对地下连续墙施工的交底情况,并值班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考核,发现技术人员只是在施工前对钢筋加工等工序交底完成,未对每幅地下连续墙接驳器的安装位置进行交底,为工人提供技术指导力度不够。结论:技术准备工作不到位,为要因。末端因素(2)技术人员未监督到位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完成4幅地下连续墙,小组成员钟鸿翔每天不定时对现场进行视察,检查现场技术人员值班情况,并对值班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考核,发现技术值班人员在岗情况是100%,但技术人员未对钢筋笼预埋件进行全数验收。结论:技术人员未监督到位,为要因。末端因素(3)施工人员不熟练2014年9月12日由组员李兵对地下连续墙施工人员33人,进行试卷理论考核,考核结果见表。理论考核成绩统计表050分5060分6070分7080分80分以上合计2人7人8人10人6人33人不合格比率27%制表人:李兵 日期:2014年9月12日 2014年9月12日由组员龚洋对接驳器现场连接操作人员12人进行现场操作考核,考核结构见表。 现场考核统计表 熟练不熟练合计9人3人12人不合格比率25% 制表人:龚洋 日期:2014年9月12日结论: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为要因。末端因素(4):钢筋笼下放到位未对笼顶标高进行复核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4幅地下连续墙,小组组长邓洪、副组长蒲兵每天不定时对现场进行视察,检查发现每幅钢筋笼下放到位测量人员均对笼顶标高进行了复核;结论:钢筋笼下放到位未对笼顶标高进行复核,非要因。末端因素(5):地下连续墙成槽垂直度偏差过大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4幅地下连续墙,由组员李兵负责完成的槽段进行超声波检查,每幅墙分别检查3个点,发现成槽段垂直度均满足规范要求;连续墙垂直度检验汇总表 序号连续墙位置、桩号单元槽段编号连续墙垂直度设计允许偏差(H/%mm)量 测垂直度(H/%mm)偏 差(H/%mm)异常情况说 明(位移、超沉降量等)设计图号11DQ8-113/10001.5/1000-1.5/100022DQ8-113/10000.6/1000-2.4/100033DQ8-113/10001.0/1000-2.0/100041BQ8-133/10000.6/1000-2.4/100052BQ8-133/10001.2/1000-1.8/100063BQ8-133/10001.0/1000-2.0/100071DQ8-103/10000.9/1000-2.1/100082DQ8-103/10000.8/1000-2.2/100093DQ8-103/10000.8/1000-2.2/1000101BQ8-143/10000.6/1000-2.4/1000112BQ8-143/10000.8/1000-2.2/1000123BQ8-143/10001.1/1000-1.9/1000 制表人:李兵 日期:2014年9月11日结论:地下连续墙成槽垂直度均3/1000,均能满足要求,非要因。末端因素(6)测量仪器精度不满足要求2014年9月9日由钟鸿翔负责检查测量仪器的相关检测文件是否齐全,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8月2日小组成员何巨川将仪器送到国家规定的测量仪器检测中心进行校准,仪器检测合格,满足国家要求。结论:测量仪器精度不满足要求,非要因。末端因素(7)接驳器质量把控不严2014年9月9日由钟鸿翔负责检查接驳器质量检测报告是否齐全,检查结果显示,2014年9月5日由组员李兵对进场的接驳器全数做了外观检查,没有发现有外观破损的接驳器,同时将接驳器按要求送检测单位进行力学性能检测,检测结果均合格。结论:接驳器质量把控不严,非要因。末端因素(8)使用了破损的接驳器。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完成4幅地下连续墙,由组员何巨川对用于钢筋笼上的接驳器全数进行检查,未发现有破损的接驳器。摄影:何巨川 日期:2014年9月11日结论:接驳器端部损坏严重不是要因。末端因素(9)潮湿坏境下施工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4幅地下连续墙,由龚洋负责对现场接驳器加工及存放的环境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为接驳器原材均堆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且底部采用方木垫高、覆盖等处理,同时未发现有在下雨施工的现象出现。结论:潮湿坏境下施工,非要因。末端因素(10)扁担受力后变形过大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4幅地下连续墙,由小组成员何巨川负责对现场吊装到位的钢筋笼进行监测,由监测数据判断扁担变形对钢筋笼沉降值的影响,监测日期起于钢筋笼吊装到位止于钢筋笼定位扁担取出时,采集该时间段内钢筋笼的沉降值,每幅钢筋笼均布设4个监测点。扁担受力后钢筋笼沉降观测记录单元槽段编号点号扁担拆除时笼顶监测点高程(m)扁担拆除48小时后笼顶监测点高程(m)本期沉降量(mm)平均值(mm)备注BQ8-13BQ8-13-13.93431 3.93155 -2.76-3.49 BQ8-13-23.93543 3.93199 -3.44BQ8-13-33.95334 3.94912 -4.22BQ8-13-43.94221 3.93866 -3.55DQ8-10DQ8-10-13.93246 3.92832 -4.14-3.15 DQ8-10-23.95675 3.95333 -3.42DQ8-10-33.92344 3.92127 -2.17DQ8-10-43.93452 3.93165 -2.87BQ8-14BQ8-14-13.95677 3.95444 -2.33-3.83 BQ8-14-23.94532 3.94176 -3.56BQ8-14-33.94214 3.93693 -5.21BQ8-14-43.97455 3.97032 -4.23制表人:何巨川 日期2014年9月14日钢筋笼吊装到位摄影者:何巨川 摄影日期:2014年9月10日末端因素(11)未考虑拆除扁担后钢筋笼下沉值。2014年9月9日2014年9月11日,施工4幅地下连续墙,由小组成员何巨川负责对现场拆除扁担后的钢筋笼进行监测,监测日期起于扁担拆除时止于扁担拆除后28小时,采集该时间段内钢筋笼的沉降值,每幅钢筋笼均布设4个监测点。拆除扁担后钢筋笼沉降观测记录单元槽段编号点号扁担拆除时笼顶监测点高程(m)扁担拆除48小时后笼顶监测点高程(m)本期沉降量(mm)平均值(mm)备注DQ8-11DQ8-11-13.91231 3.90308 -9.23-8.31 DQ8-11-23.91253 3.90399 -8.54DQ8-11-33.92803 3.92071 -7.32DQ8-11-43.91742 3.90929 -8.13BQ8-13BQ8-13-13.93155 3.92711 -4.44-4.47 BQ8-13-23.93199 3.92667 -5.32BQ8-13-33.94912 3.94499 -4.13BQ8-13-43.93866 3.93468 -3.98DQ8-10DQ8-10-13.92832 3.92298 -5.34-5.79 DQ8-10-23.95333 3.94721 -6.12DQ8-10-33.92127 3.91571 -5.56DQ8-10-43.93165 3.92550 -6.15BQ8-14BQ8-14-13.95444 3.94778 -6.66-6.76 BQ8-14-23.94176 3.93580 -5.96BQ8-14-33.93693 3.92961 -7.32BQ8-14-43.97032 3.96321 -7.11制表人:何巨川 日期:2014年9月16日结论:由上述末端因素(11)与末端因素(12)监测数据可得:钢筋笼从吊装到位至钢筋笼基本稳定后累计沉降值最大的为DQ8-11,累计值=3.90+8.31=12.21mm预沉降值=20mm,故末端因素(11)与末端因素(12),非要因。8、制定对策制定对策一览表序号主要原因对 策目 标措 施负责人地点完成时间1技术准备工作不到位由技术人员对每幅钢筋笼预埋件下达交底资料每幅钢筋笼加工前均对预埋件安装位置进行现场交底由施工班组长签字确认钟鸿翔何巨川现场2014年9月14日2技术人员未监督到位由技术人员对每幅钢筋笼预埋件位置现场检查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均在场进行监督指导尺量李兵龚洋现场2014年9月15日3施工人员培训培训施工人员人员考核合格率在95%以上1、培训按班组培训;2、现场进行操作考核。蒲兵龚洋项目部会议室2014年9月16日 制表人:钟鸿翔 日期:2014年9月14日9、实施对策实施对策一:加强技术准备工作管理(1) 、工程部完善了相应的交底制度,明确后续钢筋笼预埋件的交底由组员何巨川负责,交底做到交懂、交透,最后由双方签字确认,施工过程中未对钢筋笼预埋件位置交底的,不得进行钢筋笼的加工,在接驳器安装前由技术人员采用50m的卷尺确定预埋件的准确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焊接施工,最后钢筋笼预埋件位置焊接完成后未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复核,钢筋笼不允许起吊。(2) 由在钟鸿翔负责建立奖罚制度,对严格按照要求对中并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奖励。到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束,共奖励2次(200元)。接驳器施工奖罚名单序号姓名奖罚金额(元)1雍凤超奖1002徐 平奖100 制表人:钟鸿翔 日期:2014年9月14日实施结果:接驳器预埋件的安装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实施对策二:加强技术人员监督工作(1) 、工程部完善了相应的工序旁站制度,白班由组员李兵负责旁站监督,夜班由组员龚洋负责旁站监督,下列图片是项目部技术人员全程跟踪的过程照片;摄影者:李兵 日期:2014年9月15日实施结果:接驳器预埋件的安装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实施对策三: 培训施工人员(1)、由蒲兵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对工人进行质量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加工人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安全意识。培训合格后进行了测验,合格率达到了100%,并通过黑板报,小型演讲会形式加以巩固。理论考核成绩统计表050分5060分6070分7080分80分以上合计001人8人24人33人合格比率100% 制表人:蒲兵 日期:2014年9月16日摄影者:龚洋 日期:2014年9月16日(2)、2014年9月16日由组员龚洋组织现场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施工技术培训,采取一帮一的方式,由操作熟练的技术工人帮扶操作不熟练的技术工人,在现场进行操作指导。2014年9月17日在现场对工人进行考核,合格率100%。现场操作考核成绩统计表不熟练熟练比较熟练非常熟练合计07人4人1人12人合格比率100%制表人:龚洋 日期:2014年9月16日实施结果:班组人员能自觉的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能接驳器质量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10、效果检查效果一:直接效果经过QC小组和现场人员的努力,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的成活率有着显著的提升,为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整体性连接起到较好的效果,同时避免接驳器成活率太低而采用植筋来弥补,下列图片为施工过程中拍摄的主体结构板钢筋与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连接照片。接驳器连接质量统计表抽查点数(点)验收合格(点)验收不合格(点)合格率(%)活动前5204328883.1活动后168162696.4地下连续墙预埋接驳器与主体结构板钢筋连接效果图摄影者:何巨川 日期:2015年7月1日合格率96.4%合格率95% 合格率83.1%活动前 目标 活动后效果对比柱状图制图人:何巨川 日期:2015年7月28日从图上可以看出,QC小组活动后,钢筋笼预埋接驳器的成活率质量由活动前的83.1%,提高到了96.4%,超过目标值95%。效果二:经济效益小组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告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数字时代会计学课程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构建
- 排污许可更新与评估过程中的动态管理机制
- 家庭与学校协作对美术素养提升的策略探讨
- 高职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有效策略
- 虚拟教研室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与评价标准
- OBE模式下机械类专业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对接
- Dethiaacetyl-CoA-Acetonyldethio-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实验室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适用于有研发或测试实验室)
- ATM自助服务设备故障应急预案(设备无法使用、现金耗尽异常)
- 餐饮服务(双语)课件任务3中餐服务的形式与特点
- 铁总关于建设项目技术交底管理办法(2024版)
- 数字人民币发展面临的挑战与优化策略
- 房款首付赠与协议书
- 肌骨超声在康复科的应用
- 垃圾分类房租赁合同协议
-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课件
- 《美容护肤及保养》课件
- 小学生科普课视错觉课件
- 化疗药物的应用及护理
- 电力安全微课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