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6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6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6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6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67页一、选择题1(2017襄阳高三统测)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亚士的罚金。”有一天某人的葡萄蔓被砍了,告到法官那里。法官因他告的是葡萄蔓被砍,而不是树,就不予受理。此案例主要体现十二铜表法带有()a习惯法的特征 b公民法的特征c万民法的特征 d自然法的特征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该案例中法官因某人告的是葡萄蔓被砍,而不是树,就不予受理。这主要体现了十二铜表法还带有某些习惯法的特征和陋习,尽管法官不可以再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但仍然很不灵活,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答案:a2(2017广安统测)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a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b反映了贵族势力的衰落c旨在限制贵族特权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韩非子主张贵族也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不能随意曲解法律,这些都是限制贵族的特权,所以答案选c。a、d是十二铜表法的;材料并没有反映出贵族势力的衰落,排除b。答案:c3(2017咸阳高三联考)十二铜表法规定,物品之转让,必须有五个证人和一个司秤人在场才能缔结契约,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定的方式。这说明罗马法()a保留习惯旧俗 b重视司法程序c强调法官至上 d保护贵族利益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的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出庭辩论等,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b项正确;a项习惯旧俗材料没有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4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解析: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介绍的是审判程序,故b项错误;司法程序的完备与政体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法定程序”“审判团参与审判”等信息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滨州模拟)罗马法规定:“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该规定()a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b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c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d强调社会和谐,协调人际关系解析:通过“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可知法律是保护个人私权的,法律也不能滥用,故a项正确;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和社会和谐等与材料关系不大,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6(2017宜昌联考)马克壵在世界文明史中记载: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斯多亚学派中蕴含了自然法理念b罗马公民法适用于本国公民c公民法、万民法中体现了自然法的理念d自然法的法律条文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解读不正确”,题干中“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说明了斯多亚学派、公民法、万民法中蕴含了自然法理念,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马公民法主要针对的是罗马公民,据此分析可知a、b、c的表述均符合史料主旨,但不合题意;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不是法律条文,d的表述不合史实,符合题意。故选d。答案:d7(2017新余高三模拟)西汉大臣贾谊曾上奏,“君之宠臣虽或有过,刑戮之罪不加其身”,得到文帝的认可。而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如果让恶人逃脱罪责,“就会挖空社会安全的基石,扼杀正义”。由此可见()a罗马法更强调公平和正义b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c罗马法维护社会各阶级的利益d罗马法对中国古代法律影响深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罗马法律自然法。由材料信息“君之宠臣,刑戮之罪不加其身”到“西塞罗的自然法理念”,材料主旨即在强调罗马法更加注重公平和正义,实际上是在考查西塞罗的自然法。b项具有片面性,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a。答案:a二、非选择题8(2015湖北八市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西景德镇市古称浮梁,唐始设县,现存古衙建于道光年间,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和内宅居中轴南北,两厢有六部房。大门额书“浮梁县署”四字,东边立一鼓,告状的人或有紧急案情时击鼓,知县闻声升堂。西边有两块碑刻“诬告加二等”“越讼杖五十”。仪门是县令举行仪仗恭迎上级官员的地方。大堂即正堂,取名“亲民堂”,是知县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和迎接圣旨的地方。大堂内有原告石、被告石,又称下跪石,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二堂是知县处理一般民事案件、商议政事的地方,取名“琴治堂”,表示知县一面弹琴,一面理政,就是仁政教化以德治县。大堂动刑罚乃以法治县,两处结合就是文武兼治。据豆丁网浮梁古县衙解说词整理材料二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公开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罚等方面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广泛借鉴外邦法规,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指导,认为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形成了适应帝国时期境内各族人民社会要求的万民法体系,逐步取代了公民法。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后来,罗马法又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摘自朱汉国主编历史(人民出版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法治的基本特征。(2)结合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历程,分析说明材料二中罗马法的思想内容能够影响久远的原因。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文武兼治”,可得出第一个要点;根据“绅士以上身份的人候审时可以不跪”表明存在等级制度;根据“仁政教化以德治县”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第(2)问罗马法被誉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解答本题,应把罗马法思想内容的特点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结合起来组织答案,例如,第一部成文法、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理念。答案:(1)特征:讲究(重视)法治(礼法并重或外儒内法、德法兼治、文武并重);政法一体(行政长官也是法官,司法没有专业地位);尊从儒礼(儒家思想是法治的核心,儒学为体,法制为用);存在等级(身份)歧视;封建专制和礼制法制化。(2)原因:公开稳定(成文),突出了法律程序建设,为法治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也为近现代法制发展提供了经验;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法律规范从国家到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以法治国,有法可依,为新社会制度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