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部分 第二章 第三节 识记基础知识 理解核心要点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1 了解大气污染的含义及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2 掌握可吸入颗粒污染及危害 酸雨的形成 防止及危害 3 能够针对大气污染的原因提出防治措施 一 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 大气污染的概念由于自然或原因 大气圈中的原有成分被改变 而且增加了某些的物质 致使大气质量恶化 影响了原有的 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正常的工农业生产 并对建筑物及各种设备 设施造成损害的现象 人为 有毒有害 生态平衡 2 可吸入颗粒物 1 指标 空气中直径以下的固体颗粒物 2 危害 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人体健康 3 成因 土地荒漠化加剧 建筑工地遍布 汽车尾气 4 我国的分布 主要在北方 10微米 3 全球性大气污染 1 酸雨 指标 ph值小于的降水 主要污染物 和氮氧化物 危害 酸化 土壤酸化 腐蚀 腐蚀建筑物和 中国的酸雨区分布 严重 现已扩展到和东北地区 2 全球气候变暖 co2排放量增加 森林破坏 3 臭氧层破坏 氟利昂广泛用作制冷剂 5 6 硫氧化物 河湖水 森林 文物古迹 西南地区 华北 二 大气污染防治1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能源生产和 2 主要防治途径节能和提高 开发洁净煤技术 开发 利用可再生能源 控制机动车污染 以及工业污染控制等 消费 能源效率 新能源 一 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1 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一种常见污染物 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是指空气中 总悬浮颗粒物 去掉10微米以上的大颗粒剩余的颗粒物 技术上标为pm10 人如果吸入颗粒物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 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 危害人体健康 其危害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的首要污染物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 植被覆盖率较低 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加上近年来建筑工地遍布 城市汽车数量猛增 尾气排放缺乏标准或不达标 2 酸雨 1 主要污染物 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2 主要污染物的来源 自然污染源 火山喷发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 一是固定污染源 包括生活污染源和生产污染源 即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工业 企业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二是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3 酸雨类型 硫酸型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 硝酸型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的 逆温现象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在对流层常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导致空气 头重脚轻 气象学家称这种现象为 逆温 一旦逆温层出现 将严重阻碍空气垂直运动 妨碍烟尘 污染物 水汽凝结物的扩散 有利于雾的形成 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 二 大气污染防治1 调整能源战略能源生产和消费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因而大气污染解决的最有效 最直接的途径就是调整能源战略 主要途径如下所示 2 大气污染的其他防治措施植树造林 清洁生产 合理布局生产 调整产业结构 例 2010 江苏高考 图1为 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 图2为 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 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 和 2 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3 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 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 酸雨的危害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酸雨的污染来源 危害以及南北方的差异 南方的二氧化硫排放量虽然不及北方 但南方多降水 从图示能源消费情况 结合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现状 不难看出中国硫化物的主要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