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选练习题(7)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辽宁大连联考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酒精和co2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有h产生,第二阶段有h的消耗d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答案:c解析:乳酸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a错误;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b错误;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二阶段,c正确;脂肪与糖类相比,c、h比例大,o比例小,相同质量的脂肪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比糖原多,d错误。2、埃博拉病毒、乳酸菌和草履虫这三种生物的共同点是()a.都有细胞结构 b.都有核糖体c.都有遗传物质 d.都能进行有丝分裂解析埃博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有遗传物质。埃博拉病毒和乳酸菌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答案c3、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b.黑藻细胞内h和o2的结合c.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d.人体骨骼肌产生乳酸解析水绵细胞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黑藻细胞内h和氧气结合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主要是在细胞核内;人体骨骼肌产生乳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答案b4、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打出若干绿叶圆片后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各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分别给予a、b、c三种不同强度的光照,其他条件一致。照光相同时间后,测得各装置内氧气的增加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内增加的氧气来自于水b.光照强度为a时,光合作用停止c.丙组装置内的co2含量照光后比照光前低d.此图反映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解析光照强度为a时,装置内氧气增加量为“0”意味着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答案b5、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a.雌a雄a11 .雌a雄a31c.雄a雄a31 .雌a雌a11解析基因型为aa的大豆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可知,aa产生的雄配子和雌配子各有a、a两种,并且两种雄(或雌)配子的数量相等。 答案d6、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解析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a错误;a与t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b错误,d正确;含氮碱基(c)应连接在五碳糖的1号位上(如图所示),且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c错误。答案d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b.新物种的形成必须通过隔离机制c.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a错误;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d正确。答案a8、如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解析图中甲能分泌胰岛素,则甲为胰岛b细胞;分析题图,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胰岛素能够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答案c9、如图表示某些植物激素对幼苗生长的调节作用,图中a、b表示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激素a、b分别表示乙烯和赤霉素b.据图可以推断出a浓度高于b浓度c.在图示的过程中激素a和b属于拮抗关系d.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解析激素a应为赤霉素,激素b应为乙烯,a错误;由题图可知,a浓度抑制生长,b浓度促进生长,根据生长素两重性的作用特点可知,a浓度高于b浓度,b正确;激素a和b的作用效果是相反的,属于拮抗关系,c正确;由图可知幼苗的正常生长需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d正确。答案a10、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刺激a点,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c.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解析刺激a点,电表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说明兴奋能通过刺激点左侧的突触传到下一神经元,电表只能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不能通过刺激点右侧的突触传到上一神经元,由于两电表指针均会发生偏转,因此该实验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d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生物时间/min0510152025萌发的种子0816232934蚯蚓04.5911.513.515.5表1(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其作用是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时间/min0510152025注射器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ml01.53.04.25.05.5表2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解析(1)甲、乙装置中所放置的y溶液为naoh溶液,用以吸收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测量o2量的变化测定呼吸速率,乙装置的作用是对照,可排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2)实验开始后,若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动,甲装置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有色液滴会向左移动。将蚯蚓的实验装置所测得的液滴移动的距离之差除以时间,即为液滴移动的速率,由表可知在最初的05 min和510 min内有色液滴移动的速率最大,为4.5/50.9(mm/min)。(3)甲装置内氧气被消耗,生成的二氧化碳被naoh溶液吸收,气压下降,若要保持有色液滴的位置不变,需将注射器活塞往下移动;将量取的气体变化体积除以时间即为有氧呼吸速率,由表可知,在此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