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4节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2011 全国卷 4 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2 2011 安徽理综 6 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3 2011 江苏卷 17 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4 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数量呈 s 型增长 5 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种群特征 6 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一 群落的结构1 群落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集合 2 物种组成 1 丰富度 群落中数目的多少 2 特点 不同群落的不同 3 探究实验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各种生物种群 物种 物种数目 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 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3 种间关系 连线 4 群落的结构 1 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 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现象 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动物的主要因素是 2 水平结构 受各种因素影响 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常呈分布 分层 阳光 食物 镶嵌 二 群落的演替1 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代替的过程 2 类型 1 初生演替 概念 在一个从来没有被的地面 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 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沙丘 火山岩 冰川泥上等 过程裸岩阶段 苔藓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植物覆盖 地衣阶段 草本植物阶段 2 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原有基本保留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或其他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弃耕农田 火灾过后的草原 过量砍伐的森林 3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和进行 土壤条件 种子 繁殖体 速度 方向 群落演替过程中 群落的能量 结构以及稳定性有哪些变化 提示 1 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 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2 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 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3 稳定性 越来越高 2 种间关系的比较 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 1 从最高点判断 捕食者数量少 被捕食者数量多 2 从变化趋势看 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 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 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 捕食者变化在后 3 利间关系都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两种生物之间可能有多种种间关系 1 如图a b c分别代表的是在 200m 3800m的海拔内 山坡a 森林b 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在 200m 3800m范围内 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 b 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 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解析 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这是由于地形的起伏引起不同高度的山坡上温度不同 又由于a处的阔叶林和针叶林生长在不同的地段 因此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在陆地上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 但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c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 波长 影响形成的 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 c 2 2012 洛阳模拟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 a b 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 a种群依赖于b种群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 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种群为 s 型增长 其增长受自身密度制约d b种群为 j 型增长 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解析 b种群的曲线中有一个明显的折点 可过此折点将该图分为两部分进行分析 在折点后的时间段内 b种群灭绝而a种群数量却在k值左右保持稳定 由此可判定二者不为捕食关系 从两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二者为明显的竞争关系 在折点前的时间段内 a b种群数量的增长都大致符合 j 型曲线 由此可判断二者的生存环境都较为 理想 故二者在这段时间内的竞争程度几乎为零 b种群的增长也不受a种群的制约 最后 单独分析a种群 其增长符合 s 型曲线 主要受空间资源的限制 即自身密度的制约 答案 c 1 群落演替类型比较 2 群落演替的特征 1 方向 一定的方向性 2 能量 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 3 结构 营养结构变得复杂 物种多样性增加 稳定性增强 1 群落演替的原因 1 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必然结果 2 自然因素的影响 如火山爆发 森林火灾等 3 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毁林开荒 围湖造田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环境污染等 2 群落演替的总趋势 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 而不是完全取代 3 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 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b 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 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 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 沙丘 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冰川泥上 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解析 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再存在 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 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而不是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 但不明显 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 答案 b 群落的结构 2011 江苏卷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 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 解析 答案 d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 森林中有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地被层b 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c 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d 鹿群中有的鹿高 有的鹿矮 解析 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 可以通过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来说明 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这个不能说明分层现象 因为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没有明显的层次 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和鹿群中有的鹿高 有的鹿矮是指一个种群中个体的性状不同而已 不是群落中不同种群的分层现象 答案 a 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 1 从起点上 原先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是初生演替 原有群落环境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是次生演替 2 从时间速度上 经历的时间长 速度缓慢是初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 速度较快是次生演替 2011 海南卷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 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解析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演替过程中 优势种在不断变化 故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次生演替的速度较初生演替的快 包括围湖造田在内的人类活动均影响群落的演替过程 答案 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怎样变化 提示 物种多样性不断增加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 2 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收集小动物时 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 3 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 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 1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 要注意随机取样 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 典型草原中旱生植物的种群密度小于荒漠草原 流经某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仅根据表格中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平均产量 不清楚消费者 分解者的能量情况 无法比较两个草原上的生产者经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占植物总种数的比例为78 大于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 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答案 d 2 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 越靠近热带地区 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 一般来说 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 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 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 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解析 生物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 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 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 对于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多的生物无法逐个计数 答案 c 1 2011 全国卷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 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b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没有分层现象c 只有草坪和树林混杂在一起时动物才具有分层现象d 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的动物营树栖攀援生活的种类特别多 草原生态系统的动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这两个群落中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 a 2 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为优势种 下列关于优势种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 群落的不同层次可以有各自的优势种b 如果把群落中的优势种去除 必然导致群落性质和环境的变化c 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 需要保护珍稀濒危动植物所在的群落中的优势种d 群落演替过程中 优势种是不变的 解析 a项中 在森林群落中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和地被层分别存在各自的优势种 b项中 优势种对整个群落具有控制性影响 去掉优势种 群落的性质和环境一定改变 c项中 优势种对生态系统的稳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护好优势种 能够提供给珍稀濒危动植物合适的生存环境 d项中 群落演替过程中 一种生物更适应环境 能够大量繁殖起来 存在优势取代现象 答案 d 3 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 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 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 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 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解析 由图中曲线相互位置关系可知 甲 乙 丙三者之间食性存在重叠 但食物来源又不完全相同 故a错 由于食物存在重叠 对共同需要的食物甲 乙 丙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竞争 故b正确 仅由图中曲线含义并不能说明物种丙与物种甲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之外的其他种间关系 如捕食 故c错 由于不能确定为捕食关系 也就不能确定能量流动方向为 甲 乙 丙 故d也是错误的 答案 b 4 珠江三角洲地区引种养殖的巴西蜗牛爬出养殖池后 大肆吞噬菜地的蔬菜 并使原产本地的蜗牛几乎绝迹 以上事例分别描述了 a 捕食和种内斗争b 竞争和寄生c 捕食和竞争d 捕食和寄生 解析 题中描述的巴西蜗牛吞噬蔬菜 其种间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巴西蜗牛使原产本地的蜗牛几乎绝迹 说明二者的关系属于竞争 答案 c 5 2011 安徽卷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现已成为旅游胜地 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 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 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 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解析 考查群落的结构演替以及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b选项不正确 发生于火山 冰川泥上 以及沙丘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此演替已到了森林阶段所以一定是很长时间 人类的活动会使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不同地段上的差异属于水平结构 空间上的垂直分布属于垂直结构 答案 b 6 2011 新课标卷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 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 捕食野兔和狐 狐也捕食羊羔 第5年 岛上狐濒临灭绝 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 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 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 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 画出由人 羊 狐 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 人登岛后的第5年 与登岛前相比 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增加 减小 不变 4 一般情况下 被捕食者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平安银行常德市武陵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光大银行南京市建邺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中信银行无锡市宜兴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民生银行广州市增城区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浦发银行金华市义乌市2025秋招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浦发银行金华市义乌市2025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民生银行青岛市胶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日常安全宣传培训记录课件
- 兴业银行泉州市安溪县2025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平安银行西安市莲湖区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应急器材使用培训
- 预防未成年犯罪培训讲课
- 微型消防站工作考评和奖惩制度(4篇)
- 各种饮料课件
- 烹饪之路:技艺与创新
- 【MOOC】中西文化鉴赏-郑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建筑工程临水临电施工方案
- 设备操作员岗位培训
- 标识牌的制作与安装方案
- 拍毛挂网施工合同(2篇)
- 2024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