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高考历史一轮练练题(10)李仕才一、选择题1、(山西省吕梁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的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谋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 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b. 古代农民制缺乏商业致富意识c. 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d. 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2、某地有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反映了a. 祠堂文化在中国大为盛行b. 宗法制度的影响深远c. 家规对宗族发展至关重要d. 家规与国典形似神异【答案】c点睛:材料“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反映了家规对家族发展的作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3、书画名家王修在版本述中说:“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这说明a. 儒学复兴影响雕版印刷发展b. 佛教盛行推动雕版书籍出现c. 市场需求引发雕版技术革新d. 民众需要决定印刷内容选择【答案】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印刷术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而历日字书,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佛经以诵讽供养者众,故亦先有雕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即可。4、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a. 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b.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c. 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d. 甲午变革引发了中国人的政治激进【答案】d5、郭嵩焘1879年离职乘坐轮船返回湖南,官绅哄动苦阻,集议于上林寺,差点把他寓所焚毁。1896年熊希龄、蒋德钧等人为创办湖南内河轮船企业四处奔走游说,并于次年春获得湖广总督张之洞批准。这一变化a. 推动西学东渐上升到制度层面b. 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障碍c. 反映了近代航运事业艰难发展d. 表明民众接受了近代化思想【答案】c6、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a. 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b.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 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d. 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答案】a二、非选择题“梦”被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 ,孔子有一次谈到自己的梦。“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在王室衰落、群雄并起展开综合国力竞赛的时代里,即使渊博智慧如孔子,要在鲁国一国率先建成“礼乐之邦”,难免偏离历史方位,近于空谈,无助实干。节选自中国梦的方位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1月11日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是中国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一直是时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题。中国的革命也好,建设也好,改革也好,归根到底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可以说是贯穿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鸦片战争后 ,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材料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曾经饱受欺凌 ,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国梦”在无数矢志于民族复兴的仁人志士心中从未泯灭过。梦想不灭,希望永在。“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五四”运动以来,汇聚了中华民族先进分子的中国共产党,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波澜壮阔的铸梦世纪工程大幕开启。节选自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经济日报2013年1月4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的“中国梦”指什么。简述这一“梦”的主要特点。(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中国梦”的内容,简述20世纪“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对实现近现代“中国梦”的贡献分别是什么,这三次历史性巨变与“中国梦”的关系如何。(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破解和实现“中国梦”的密码与路径。【答案】孔子的“中国梦”:恢复“礼治”,恢复西周的政治(礼乐)制度。主要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机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带有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神秘色彩;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具有延续性。20. 内容: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第一次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推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使得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移风易俗,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完成的,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最终实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三次是改革开放,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这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并预示中国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孙中山是中国现代化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是实现后两次历史性巨变的领导者;三次历史性巨变既有不同的表征和内涵,又有对“民族复兴”的历史传承;既各具历史地位,又依次推进着中国近(现)代化、振兴中华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21. 密码与途径: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走俄国的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从此不断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3)依据材料三“率先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并结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角度思考回答。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