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人口与环境章末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衡水中学模拟)下图是杭州市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及年龄构成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a出生率较高b死亡率较低c迁入率较高 d迁出率较低2图中所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是()a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减少b1964年之前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c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1982年该市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阶段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结合图中曲线形态判断,杭州市在2000年之后人口总数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是迁入率较高,c对。1964年后,该地014岁人口比例不断下降,说明出生率较低,a错。老龄人口比例上升,死亡率可能较高,b错。迁出率较低不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d错。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图示杭州市人口年龄结构,1953年之后,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逐年增加,且人口总数增加,故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逐年增加,a错。根据曲线形态,1964年之前人口总数增长快,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不明显,014岁人口比重增长快,说明1564岁人口比例不断减少,b对。1990年之后014岁人口比重不断减少,但人口总数增加,故014岁人口数量是不断增加的,c错。1982年该市老龄人口约占5%6%,人口结构没有进入老龄化阶段,d错。答案:1.c2.b(2018西安模拟)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系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90年代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35题。3图示省区人口负担最轻的是()a海南 b广东c四川 d广西4图示地区大规模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郊区城市化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劳动力短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a bc d5下列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合理的有()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环境承载力加快对资源的开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组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口素质a bc d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广东的人口承载系数最小,因此广东人口负担最轻。第4题,读图可知,人口主要是从内地向位于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流动,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经济发达,吸引了内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前来务工。第5题,提高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缓解人口压力的措施之一,但这不能以消耗资源为代价,可以采取提高科技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开放程度、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答案:3.b4.d5.d(2018河南灵宝实验高中一模)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67题。6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a1983年 b2005年c2011年 d2017年7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b社会经济发展生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儿童和老年人。读图,儿童抚养比与老年抚养比的曲线交点约是2017年,此后老年抚养比高,老年人口数量超过儿童人口数,所以d正确。第7题,社会经济发展,受教育程度提高,生育观念转变,实行晚婚、晚育,婚育年龄推迟,导致生育率下降。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有保障,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增加,老年抚养比上升。所以c符合题意。答案:6.d7.c(2018惠州调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89题。8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a地理位置居中 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 d交通网络发达9据图推断,图示时段()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解析:第8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其地理位置比较居中,所以a正确。第9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答案:8.a9.d(2018广州调研)“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读图,完成1011题。10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11上海市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解析:第10题,上海市人口倒挂区主要为近郊区,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上海市的工业区逐步向近郊区迁移,因而这里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上海市的近郊区工业区广布,环境相对较差,高档住宅多分布在远郊区;出现人口倒挂现象的地区外来人口较多,这些外来人口为上海市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劳动力成本比城区低。第11题,当地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造成了劳动力不足,进而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流入,导致了“人口倒挂”。外来人口消费水平低,人均消耗资源少,不会使环境承载力逐渐缩小。上海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并在继续升高,不能说出现人口倒挂是上海市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的标志。答案:10.b11.a二、综合题(共46分)12读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2015年12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允许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下图为中国人口抚养比及1564岁人口比例变化图。材料二下图为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金字塔图。(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6分)(2)根据材料预测2016年以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8分)(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结合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8分)解析:(1)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2)从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变化图中看出,2016年后,15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3)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逐渐上升。(2)2016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从2016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人口寿命不断延长,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上升;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3)少儿抚养比呈下降趋势。有利方面: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不利方面: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形成恶性循环。13(2018上海闵行区质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材料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压力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下表是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省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省区65岁以上人口比重/%重庆13.25安徽10.53四川12.76辽宁10.22江苏12.25广西9.29天津11.46浙江9.2山东10.98河南8.93上海10.64北京8.58湖南10.57广东7.24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1)人口迁移导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不一致,分析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6分)(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6分)(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4)有人认为,我国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就是放弃坚持30多年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多生多育,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请说明理由。(6分)解析:(1)结合坐标图,横坐标是常住人口,纵坐标是户籍人口;图中斜线右下的省份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说明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多为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斜线左上的省份情况则相反,多为内地经济欠发达省份,继而总结出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影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原因。(3)结合表格及区域知识即可分析出两省的老龄化差异及成因。(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注意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迁移;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有利影响:促进了迁出地区与外界经济发达地区的交流;缓解了当地的就业、环境压力。不利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荒芜,粮食产量下降等;农村凋敝,使农村文化景观、乡土建筑遭到破坏;出现留守儿童、农村孤寡老人的抚养等社会问题。(2)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严重;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原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出生率下降明显;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水平进步,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人口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迅速上升。(3)四川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比广东省高,常住人口进入严重老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