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2、了解等高线定义,理解其特点并能灵活应用。3、能利用等高线判读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教学重点:等高线定义及特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的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种类、理解海拔、相对高度。教学方法:演示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1)地图的基本要素?(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2、导入同学们已经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了了解,实际上地球表面不是平的,而是高低起伏的。例如有高山、平原、海洋等等,这些地形是如何在地图上表示一目了然的呢?这就需要我们今天来学习地图的第二部分地形图的判读。二、出示导学提纲 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完成助学“学习过程”相关题目三、展示学习成果 小组互助提升1、提出问题(1)甲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2)乙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多少米?(3)甲地比乙地高多少米?2、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3、小结不同点相同点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4、学会了海拔和相对高度如何量算,五种基本地形就能准确地区分了。5、五种地形的比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海拔200米500米500米500米不定相对高度较小小较大大异同地面起伏小地面崎岖不平6、实际中的各种地形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能准确描述,有没有比这更形象更直观的图形呢?那就是等高线地形图:学习这种地形图应先知道:(1)等高线和等深线: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等深线: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深线。原理:等高线是用多个高差相等的水平面横切各种地形表面所得的曲线。(2)等高线的特点(从数值、高差、疏密三方面回答)总结: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3)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山峰和鞍部的等高线特点: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山顶用“”表示鞍部:两山峰之间的低地,形状象马鞍缓坡、陡坡、陡崖的等高线特点: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当等高线密集到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就叫陡崖。山脊、山谷的等高线特点:山脊:山体中部向外凸,两边低,其等高线向外凸;山谷:中部向山内凹,两边高,其等高线就向高处凸。总结:将五指指尖按在桌上成一山峰;手指最高处为山顶;较长的中指处为缓坡;较短的拇指处为陡坡;而小指和食指的边缘为陡坡;手指为山脊;指缝为山谷;当山顶有降水时,水流便在山谷处形成了河流。7、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比较清晰,复杂地形区的等高线就太多太密集,看起来很费劲,为了更有立体感便于查阅,人们就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途上不同的颜色,绘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并且颜色越深,海水越深,不同颜色的黄色代表山地、高原和丘陵,褐色表示高山,而且颜色越深,地势越高。8、应用提高:根据实际地形能画出等高线地形图,你能否利用地形图将其还原成各种地形,做成模型呢?四、师生互动 反思归纳1、这节课学习了用海拔和相对高度、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的五种基本地形,初步学会了利用地形图识别地形类型。2、歌谣记忆地图如果表地形,常用方法等高线,海拔相等点连线,线间海拔(等高距)要固定。判断高低读海拔,特殊地形要记忆,高凸显低是山谷,低凸显高是山脊,山谷之中有河流,山脊常为分水岭,等高线密坡度大,叠在一起是陡崖,等高线稀坡度缓,登山选它较安全。山顶盆地形态象,区分要看海拔数,中高四(周)低是山顶,出现山峰有标注,中低四(周)高是盆地,有时也叫做洼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果味啤酒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大数据应用及处理技术能力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保育员(初级)操作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民病毒感染防治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保安员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黑龙江省鸡西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预测试题含答案
- 摔伤安全知识培训总结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心复苏技术试题及答案
- GB/T 45460-2025钢丝绳在无轴向载荷条件下钢丝绳径向刚度的测定
- 社区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 2025-2030乐器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电视广播网络安全与数据保护技术考核试卷
- 防造假培训课件视频教程
- 202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一模作文解读及范文:我会洗碗呀
- 义务消防队组建方案
- 中邮保险笔试题型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ARM核心板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脐灸技术操作流程图及考核标准
- 给药错误PDCA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