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植物的一生单元教案一、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什么是果实,什么不是果实。2、会做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的实验。3、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设计实验。4、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5、能亲自栽种几棵植物,写好观察日记。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举办果实展览会,找一找哪里有种子1、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把一些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来,你们带来了吗?请各个小组的同学把带来的果实集中在一起,我们来举办一个果实展览会。这些果实你们都认识吗?(小组内同学认一认,老师适时给各个小组送去一些萝卜、土豆、洋葱、毛豆等植物)2、学生介绍带来的果实名称。3、质疑:同学们带来的这些都是果实吗?如果说都是果实,为什么?如果不是都是果实,又是为什么?4、学生交流。5、提问:什么样的才叫果实?6、分组观察活动:老师给各组学生提供已经切成两半的菜椒、苹果、猕猴桃、萝卜和已经剥开的土豆、花生、柚子等植物,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植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说说发现了什么。7、交流汇报观察结果。8、讨论:萝卜和其他一些植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9、小结:开花植物的种子都在自己的“家”果实中受到保护。凡上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构造的都是果实。我们可以用这个标准来判断一些植物是不是果实。萝卜内部找不到种子,所以它不是果实,当然,也会有些例外,比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香蕉等一些果实就没有种子,但它们仍然属于果实。10、电教资料片各种各样的果实和种子。11、活动:找种子找出带来的果实的种子在哪里。(二)了解植物怎样传播种子1、谈话:种子成熟后不全部掉落在植物的附近,而是利用各种方式传播到比较远的地方。每种果实都有它释放种子的方式,以便种子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2、提问:你知道浆果、刺果、椰子、蒲公英、挪威枫、莲蓬、凤仙等植物的种子是如何“旅行”的吗?3、交流讨论。4、阅读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讨论:植物妈妈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5、边交流边开展实践活动:吹吹蒲公英、碰碰干豆荚、“把苍耳带回家”。6、小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一般分为利用风力、利用动物、利用弹力、利用水力来传播等四类。7、讨论:利用不同方法传播种子的果实在构造和生长环境方面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8、观看录像资料:种子的传播。(三)拓展:种子为什么要传播1、激疑:种子成熟后,为什么不直接从植株上方垂直掉落到地面上,而要进行没行程的“旅行”呢?2、学生发表观点。3、小结:种子之所以要传播,主要有三点原因:A避免竞争。假如所有成熟的种子都掉落在母株的下方,即使全部的种子都发芽成为幼苗,往往会因为颁布过密,彼此间产生激烈的竞争,导致大量幼苗死亡,无法有效地繁衍后代。B避免近亲交配。近亲交配会影响后代的遗传和变异能力。假如所有的种子都掉落在同一个地方,即使大多数幼苗都可以顺利发育,生长成为成熟的植株,由于彼此间距离太近,会有近亲交配的问题。C找寻适当的生育地,扩张族群的颁布范围每种植物都有其适当的生育地点,但往往并非就在母体下方。种子借着传播,一方面有机会散播适当的生育地点,一方面可以扩张子代族群的势力范围,并取得与其他族群基因交配的机会。4、谈话:植物的一粒小小的种子都能够借助外部的力量找寻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同学们,你们能够从种子的身上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三、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谈话:预测一下种子里的发育成了一棵植物?怎么知道的呢?(二)探究活动:种子里面有什么?1、谈话: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够长成一棵小草,也可以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种子里面有什么?2、猜一猜、画一画、说一说:种子里面有什么?3、观察:浸泡过的蚕豆种子和干蚕豆种子有什么不同?4、都是利用镊子、放大镜等工具示范解剖、观察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指导解剖及观察方法。5、学生分组实验:用镊子仔细地剥开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你所看到的。6、汇报观察情况,展示观察记录。7、小结:种子里面的“植物宝宝”,科学上有一个名字叫做“胚”。8、观看录像资料:种子发芽了。(三)探究活动: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1、谈话:都是带来了很多种子,为什么这些种子一直都是种子而没有发育成一棵棵小苗呢?2、讨论: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3、学生交流观点,小结。4、提问: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观点是否正确呢?阅读教材,指导实验。5、学生分组合作,按教材提示做实验,控制四个瓶子里的条件。6、猜一猜,几号瓶子能够长出小苗呢?7、观察都是提前一周做的同样的实验结果。讨论:能够长出小苗的瓶子里是什么环境?8、讨论: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9、小结。10、拓展研究:你还能提出哪些和种子有关的、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四)动手实践:种植一棵自己的植物1、利用花盆或者校园里的种植园地,在土壤中种植一棵植物。2、种植指导:把一些种子播撒在湿润的泥土中,种子发芽后要把植物移到阳光下并适时浇水。3、明确任务:精心培育自己的植物,直到它们能产生自己的种子。要及时写好观察,描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期。4、谈话:在播种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一些研究,你们准备开展什么样的研究?5、学生参照课文18页下介绍的方法,进行研究、交流。6、提示:一个月后进行交流。根和茎一、 预期学习结果1、认识根和茎的不同形态及其功能。2、能通过实验探究根和茎的作用。3、能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日记。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根和茎的形态和作用。难点:区分直根和须根。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2、老师出示连根拔起的菠菜和葱。3、分别请两个学生向大家介绍这两种植物。(二)认识直根和须根及根的作用1、认识直根和须根A谈话:请大家观察这两株植物的根,找找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把不同点记录下来,看谁观察得最仔细。B学生观察记录。C汇报观察结果。D教师小结: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外面长了一些细小细小的毛,这样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直根(板书:直根)。像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须根。(板书:须根)E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大类。F各组汇报交流。2、认识根的作用。A谈话:你们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B学生回答。C看多媒体课件介绍根的作用。D学生看后谈感想。E谈话:想不想看看土壤底下的根是什么样的?F小组按步骤实验。G讨论观察,进行总结。(三)认识形态各异的茎及其运输功能1、认识形态各异的茎。A谈话:刚刚我们认识了两种不同的根,接下来我们来观察植物的另一个组成部分:茎。B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课本第20页上面的图片,说说这些植物哪部分是茎,有什么特点。C各组交流。D教师小结:比起根来,植物的茎是形态各异,多种多样。无论什么样子的茎,都是为了适合植物更好地生长。2、认识茎的运输功能。A谈话:不管茎的形态长成什么样,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功能,你们知道茎的作用是什么吗?B谈话: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茎的作用呢?C学生回答。D教师出示一株养在红墨水中的植物,说明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然后讲解解剖和观察方法。E提问:我们在切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F学生回答。G学生小组观察记录。H汇报交流观察结果。I教师小结:形态各异的茎处于植物体的中央部位,它把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连尪个整体,它承揽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并且把叶子制造的养分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四)总结延伸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双色花:取一朵白色的花,把茎的下面分成两半,一半养在红色的水中,一半养在蓝色的水中,观察过了一希时间后,花有什么变化。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叶和花一、预期学习结果1、能够比较叶子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2、能对“植物体内的水分是如何散失的”、“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问题对比实验。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制造的。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知道花的构造与各部分的功能。4、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算什么。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叶和花的构造和功能。难点:理解植物是怎样自己制造“食物”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今天我们要认识植物的另外两大组成部分叶和花。(二)观察叶片、认识叶片的作用1、观察叶片。A教师出示一片香樟树叶,提问:你们认识这是什么树叶吗?B学生回答。C谈话:我们的校园里有很多香樟树,你们平时仔细观察过这种树叶吗?D以小组为单位,观察香樟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同?E汇报交流。F教师小结。2、给叶片分类A谈话:树叶的形状有很多种,就请大家抒怀带来的树叶按一定的标准来给它们分一分类,并把分类结果记录下来。B学生分组给树叶分类,记录。C汇报交流。3、认识叶的蒸腾作用。A谈话:叶子的形状多种多样,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B学生回答。C都出示自己事先准备好的实验装置,说明实验的目的,学生预测会看到什么现象。D教师小结。4、认识叶的光合作用。A教师出示两盆吊兰是老师种的,一盆是放在阳台上的,一盆是放在室内的,种的时候是差不多大小的,每天都浇同样多的水。请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盆吊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B学生观察比较。C提问:请大家猜一猜两盆吊兰长得不同的原因。D学生猜测。E教师小结: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盆吊兰就是因为长期照不到阳光,所以才长得不如那一盆好。当然,也有一些不喜欢晒太阳的植物,它们一般生活在高大的树木下面,如果把它们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是会晒死的。F提问:你们还能对叶子提哪些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G学生提问,有兴趣的课后去研究。(三)认识花朵1、观察解剖花朵。A用多媒体出示各种花卉的图片,请学生来说一说都是些什么花。(尽量选择学生常见的、熟悉的花卉)B提问:想知道花的构造是怎样的吗?C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油菜花标本,演示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D学生解剖油菜花。E指导学生观察认识花朵各部分的名称并猜测各自的作用。F教师小结:花的每一部分都有各自的作用,其中雄蕊和雌蕊的柱头上,花就会结出种子。花瓣能利用鲜艳的色彩吸引昆虫前来帮助传粉,萼片能保护未开的花。2、认识花粉的传播方式。A谈话:你们知道花轮是怎样传播的吗?B学生回答。C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花粉的传播方式。D提问: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想?E教师小结。(四)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2、你种的植物怎样了?开花了吗?在它开花的时候,你可要仔细观察哦!植物和我们一、预期学习结果1、能通过自己的种植经历总结植物一生经历的几个阶段和生命周期的长短,知道一株完整植物的各组成部分及其名称。2、能够通过调查,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3、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愿意为保护花草树木尽自己的力量。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种植物”经历的基础上感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难点:识别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哪些部分。三、教学过程(一)总结学生的种植活动和植物的各部分名称及作用1、谈话:大家的种植活动已经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也有了收获,先请在各小组交流种植的收获。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对长期坚持种植观察的同学要给予积极的表扬。4、教师出示番茄的整株植物图片,学生指认各部分并总结各部分的形态和功能。5、教师总结植物的生命周期。(二)认识植物对人类的贡献1、谈话:有人说,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无论怎么夸张都不会过分,大家说说一天的生活中哪些方面离不开植物。2、重点就“吃”方面展开讨论,各小组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近日所吃的植物,认一认吃的是植物的哪一个部分,哪些植物的哪些部分被我们食用了。3、小组活动并分组汇报。4、谈话:除了“食”以外,植物对人类还有哪些方面的贡献?5、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查找的资料,然后分组交流。6、教师适当总结。(三)总结1、谈话:这个单元学完了,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还需要我们去种植植物,观察植物,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科学三下植物的一生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种子的外形、颜色、结构及如何变成芽2、培养学生观察与记录的能力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种子如何变成芽难点:让学生了解种子变成芽的过程三、教学准备:蚕豆、毛豆、玉米、稻谷、麦的种子、放大镜、镊子;蚕豆、毛豆、玉米、稻谷、凤仙花四种种子的发芽过程。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一、观察种子1、 观察种子2、 推测种子发芽时的样子二、了解中变成芽的过程1、 出示四种种子的发芽过程2、 设计观察方案3、 选择方案4、 实施观察并记录5、 每组比较种子发芽过程中的不同三、猜测发芽后的发展投影仪出示种子、出示表格出示几种方案投影举例发芽表格出示种子的发芽导入:这些是什么植物的种子?如果放入土中有什么变化?(入题)问: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并巡视引导问:你想象种子是怎样发芽的?猜猜这是什么种子的发芽我们应该如何对这些种子发芽过程的观察呢?我们比较一下哪种较好让学生观察问: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你想象以后会怎牙膏内变化分辨、识认用放大镜观察用语言、手比划、身体动作、画画都可以每组一种种子分组讨论、制定表格发表看法、自主评选学生观察、记录从颜色、大小、长短等方面学生想象或回忆思绪集中到种子让学生熟悉种子的结构,为种子发芽铺垫激发学生对种子发芽的情趣主要是让学生了芽与种子的关系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记录的科学研究习惯从整体上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让学生对种子变成芽后有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下一课的研究学习打下基础。芽长成苗一、 教学目标:1、 了解芽长成苗的过程及其各部分呈现的特点2、 培养自主探究芽长成苗过程中变化特点的本领3、 培养探究自然奥秘的情趣及爱好二、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凤仙花苗一周内的高度变化是整个种植活动的观察记录难点:了解凤仙花芽长成苗的整个变化过程三、 教学准备:四种种子由芽长成苗的系列变化过程、尺、放大镜、镊子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一、交流凤仙花苗三周里的生长变化1、 观察4种苗一周期的样子2、 观察苗二周期的样子3、 3、观察苗三周期的样子4、 找出不同二、了解凤仙花苗的成长过程三、猜测以后几周的变化出示凤仙花苗投影凤仙花的成长过程图问:与赏赐的猜测一样吗?入题每组一个系列苗请同学们观察记录他们的特点请同学们观察记录他们的特点同上他们有什么不同问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你觉得凤仙花苗以后还会有什么变化回顾想象是否与猜测一样学生观察,用尺量、用放大镜看、用笔画同上同上小结观察记录学生观察记录学生猜测发展与芽联系起来,承上启下让学生了解苗的幼时特点使学生养成对科学结果有汇总的习惯。自主探究发挥想象能力开花了,结果了一、 教学目标1、 及时反馈学生对凤仙花的观察记录,并鼓励他们持续地、多方面地进行课外观察;2、 指导学生解剖花的方法及对凤仙花花的结构的认识;3、 初步认识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成;4、 指导学生认识果实的形状及颜色的变化。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凤仙花花的结构的观察和认识。难点:学生对花与果实关系的认识。三、 材料准备长有花朵和果实的凤仙花植株、科学文件夹中的记录卡和长有花芽的凤仙花图画、镊子、放大镜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一、导入师生一起种植的凤仙花1、 今天老师站在这鲜花盛开的教室里,心情感到无比的舒畅,你知道为什么吗?2、 大家说地真好!因为老师看到你们亲手栽种的凤仙花终于开花了,真为你们感到自豪。3、 那么,大家有没有对凤仙花进行认真的观察记录?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的观察记录,好吗?1、 学生猜测老师高兴的原因。3、学生回答。1、 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凤仙花的种植和观察记录。二、交流过去几周观察的记录学生的观察记录、多媒体投影片1、 谁来回答上节课我们预测的三个问题?(凤仙花会继续长高吗?花会长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开花呢?多媒体出示)2、 通过我们的汇报,我们发现前两个问题的预测和实际结果相一致,你们真了不起!但第三个问题,好象我们的回答各不相同。现在请你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到其他小组去了解开花的情况,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发现花芽?哪一组种的凤仙花最早出现花蕾?第一朵花是哪一天开的?3、 现在请大家谈谈交流结果。4、 让我们为最先发现花芽、最早出现花蕾和开出第一朵花的小组鼓掌。因为如果没有他们认真及时的观察、记录,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发现。5、 现在,我们的凤仙花还在继续长高吗?6、 你知道凤仙花高度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讨论一下。7、 分组汇报。1、 学生根据记录回答实际情况。2、 各小组间交流观察记录。3、 学生回答。4、 学生鼓掌。5、 学生回答。6、 各小组讨论后回答。1、 教会学生通过预测前和预测后相对比的方法了解事实。2、 通过“哪一组最先发现花芽?哪一组种的凤仙花最早出现花蕾?第一朵花是哪一天开的?”一系列问题既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及时积极的进行观察记录。三、观察凤仙花学生花盆里的花、实物投影仪、放大镜1、 你知道凤仙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 现在请大家从花盆里采一朵花,接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花的结构好吗?3、 先说说你准备怎样观察花?4、 我们可以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各个部分,粘贴到学生活动手册上后,认识花的结构。分组活动。5、 谁来说说凤仙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6、 哪些部分和结果有直接关系,请各小组讨论以下?7、 讨论好了吗?哪个小组先来回答?8、 凤仙花的果实长在哪里?9、 我们用手轻轻挑开干枯了的花瓣,就看到果实了。1、 学生回答。2、 学生采下凤仙花。3、 学生回答。4、 学生解剖花,认识花的结构。5、 学生通过实物投影讲解。6、 小组讨论。7、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8、 学生回答。9、 学生动手观察。1、 教会学生花的解剖方法。2、 通过小组讨论、实物观察,突破重点雌蕊发育成了果实。四、课外延续1、 你对果实的观察又有什么发现?2、 果实没有明显变化的小组可以到其他小组观察。3、 回去以后,请大家密切关注果实颜色的细微变化,并做好记录。1、 学生回答。2、 学生自由的到其他小组观察果实。一方面指导学生及时发现果实颜色变化,另一方面果实成熟就可以教学下一课时。果实和种子一、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认识一粒种子长出了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2、 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知道凤仙花的生长过程、生长周期、植株高度变化特点以及凤仙花身体的6部分;3、 通过“阅读与扩展”,引领学生认识凤仙花种植的真正意义。二、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能运用观察、测量、记录数据,整理、分析凤仙花的生长情况。难点:引导学生用观察凤仙花的经验,观察周围的各种植物。三、 教学准备科学文件夹、各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思路一、引入科学文件夹1、 教师让大家回去以后密切关注果实颜色的变化,你们观察到了吗?2、 除了颜色的变化,还看到了什么?3、 有些果实已经开裂了,它们的种子到哪里去了?1、 学生回答。2、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3、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督促学生及时、认真观察。二、估算种子,理解“繁殖”意义长着果实的凤仙花植株1、 轻轻捏一棵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有什么现象发生?2、 大家都来试一下。3、 数一数一个果实里有多少粒种子?4、 那么,一棵凤仙花上一共有多少粒种子呢?5、 数一数一棵凤仙花上共有多少个果实?(包括已经开裂的果实,接近成熟的果实,将要长成的果实)6、 请大家计算一下你们小组的凤仙花大约长出了多少粒种子。7、 请各组汇报你们的估算结果。8、 我们亲手种下一粒种子,尽然长出了那么多的种子,真了不起!如果我们再把它们种下去,那么将来就会产生更多的种子,这个过程就是植物的繁殖。1、 学生回答。2、 学生动手实验。3、 学生数出一个果实里的种子。4、 学生猜测。5、 学生数出果实个数。6、 学生进行估算。7、学生汇报。学生经历了凤仙花的生长过程,又通过自己对种子的估算,将会更好的理解植物“繁殖”的意义。三、整理记录资料形成新的认识1、生长过程各生长阶段的凤仙花植物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母亲节班级活动策划方案
- 银发消费市场养老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2025年需求报告
-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管理2025年旅游生态旅游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报告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筑2025初步设计评估与产业园区品牌影响力研究报告
- 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与互动式教学法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 石墨浸渍与黏结作业岗位实习报告
- 腕骨良性肿瘤的个案护理
- 输卵管肿瘤的治疗及护理
- 商业摄影师理论学习手册练习试题及答案
- 行李值班员安全教育培训手册
- 以诺书999中英对照
- 军事技能刺杀训练课件
- 《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实例教程(Inventor 2022)》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隐患查找培训课件
-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创新实践》
- 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培训
- 2025-2030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
- 爬架工程监理细则
- (2025)辅警招聘考试题题库及答案
-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管理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