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动量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 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则()a. 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的b. 物体的动量不可能总是不变的c.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d. 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变化2如图所示,两木块a、b用轻质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在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机械能都不守恒3斜向上抛出一个爆竹,到达最高点时(速度水平向东)立即爆炸成质量相等的三块,前面一块速度水平向东,后面一块速度水平向西,前、后两块的水平速度(相对地面)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大于爆炸前瞬间爆竹的速度b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速度可能水平向西c爆炸后三块将同时落到水平地面上,并且落地时的动量相同d爆炸后的瞬间,中间那块的动能可能小于爆炸前的瞬间爆竹的总动能4质量为m的物体沿平直的路面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此物体在0t0和t02t0时间内受到的合外力冲量分别为()a. 2mv0 0 b. mv0 0 c. 0 2mv0 d. 0 2mv05如图所示,一质量m = 3.0 kg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个质量m =1.0 kg的小木块a(可视为质点),同时给a和b以大小均为2.0 m/s,方向相反的初速度,使a开始向左运动,b开始向右运动,要使小木块a不滑离长木板b板,已知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6,则长木板b的最小长度和小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a. 1.2 m 1.0 m b. 0.8 m 1.0 m c. 1.0 m d. 1.5 m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 2.0 kg的滑块,滑块左侧是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圆弧半径为r =1 m,e点切线水平。一个质量为m = 0.5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a点冲上滑块,若小球刚好没跃出圆弧的上端,g = 10 m/s2,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的初速度v0和滑块获得的最大速度v的大小分别为()a. v0 = 5 m/s,v = 2 m/sb. v0 = 5 m/s,v = 4 m/sc. v0 = 6 m/s,v = 2 m/sd. v0 = 6 m/s,v = 4 m/s7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计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计为e2、p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 e1 e0 b. p1 p0 c. e2e0 d. p2 p08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如图表示发生碰撞前后的vt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aa、b的质量比为32ba、b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ca、b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守恒da、b作用前后总动能不变9. 如图所示,用两根长度都等于l的细绳,分别把质量相等、大小相同的a、b两球悬于同一高度,静止时两球恰好相接触。现把a球拉到细绳处于水平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当a球摆动到最低位置与b球相碰后,b球可能升高的高度为()al b. c. d.10如图所示,a、b两个矩形木块用轻弹簧和一条与弹簧原长相等的轻绳相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绳为非弹性绳且可承受的拉力足够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木块a和木块b的质量均为m。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压力将木块a缓慢压缩到某一位置,木块a在此位置所受的压力为f(f mg),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撤去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a速度最大时,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b. 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对a、b的冲量相同c. 当b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大小为d. 全程中,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二、(本题共4小题,共5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1(10分)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三种实验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图中斜槽末端均水平。(1)用图甲和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r2,则 。a. m1 m2,r1 r2 b. m1 m2,r1 m2,r1 = r2 d. m1 m2,r1 = r2(2)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均为弹性小球,第一次实验小球的落点位置如图甲所标示的字母所示,第二次实验将两小球的质量改为相等,则碰撞后入射小球的位置位于_,被碰小球位置位于_。(3)在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时( 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为_。(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4)用如图丙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轻质细线将小球1悬挂于o点,使小球1的球心到悬点o的距离为l,被碰小球2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的b点。将小球1从右方的a点(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小球2发生正碰,碰撞后,小球1继续向左运动到c点,小球2落到水平地面上到桌面边缘水平距离为x的d点。实验中已经测得上述物理量中的、l、x,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已知小球1的质量m1,小球2的质量m2,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有_。12. (12分)如图所示,一光滑水平桌面ab与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相切于c点,且两者固定不动。一长l为0.8 m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10.2 kg的球。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时,球对水平桌面的作用力刚好为零。现将球提起使细绳处于水平位置时无初速度释放。当球m1摆至最低点时,恰与放在桌面上的质量m20.8 kg的小铁球正碰,碰后m1小球以2 m/s的速度弹回,m2将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最高点d,g10 m/s2,求:(1)m2在半圆形轨道最低点c的速度大小;(2)光滑圆形轨道的半径r。13(12分)如图所示,在固定的光滑水平杆(杆足够长)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0.5 kg的光滑金属圆环,轻绳一端拴在环上,另一端系着一个质量为m1.98 kg的木块。现有一质量为m020 g的子弹以v0100 m/s的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木块中(不计空气阻力和子弹与木块作用的时间,g10 m/s2),求:(1)圆环、木块和子弹这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2)木块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14(16分)如图甲所示,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小滑块b(可视为质点)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木板的左端冲上木板。(1)若木板a的质量为m,滑块b的质量为m,初速度为v0,且滑块b没有从木板a的右端滑出,求木板a最终的速度v。(2)若滑块b以v1 = 3.0 m/s的初速度冲上木板a,木板a最终速度的大小为v = 1.5 m/s;若滑块b以初速度v2 = 7.5 m/s冲上木板a,木板a最终速度的大小也为v = 1.5 m/s。已知滑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 = 0.3,g取10 m/s2,求木板a的长度l。(3)若改变滑块b冲上木板a的初速度v0,木板a最终速度v的大小将随之变化。请你在图乙中定性画出vv0图线。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物理卷(a)第七单元 动量答 案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d【解析】物体在0t0时间内初速度和末速度均为v0,根据动量定理得到合外力冲量i=0;物体在t02t0时间内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0,根据动量定理得到合外力冲量i = 2mv0,选项a正确。5.【答案】c【解析】以a、b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开始到a、b速度相同的过程中,取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解得:,由动能定理得,得,小木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选项a正确。6.【答案】a【解析】当小球上升到滑块上端时,小球与滑块水平方向速度相同,设为v1,根据水平方向动守恒有,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解得v0 = 5 m/s。小球到达最高点以后又滑回,滑块又做加速运动,当小球离开滑块后滑块速度最大,研究小球开始冲上滑块一直到离开滑块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联立解得v = 2 m/s,选项a正确。7.【答案】ab8.【答案】abd【解析】设a的质量为m1,b的质量为m2,碰撞前后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从图象上可得碰撞前后两者的速度,故有m16m21m12m27,解得m1m232,a、b正确,c错误;碰撞前系统的总动能ek1m162m212m1,碰撞后总动能为ek2m122m272m1ek1,动能不变,d正确。9.【答案】abc【解析】若a、b两球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易知b球上摆的高度可达l;若a、b两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即碰后两球速度相同),则mv2mv和2mv22mgh,可知其上摆的高度为。考虑到完全非弹性碰撞中动能的损失最多,故b球上摆的高度应满足hl,d错误,a、b、c正确。10.【答案】ad【解析】由题意可知当a受力平衡时速度最大,即弹簧弹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故a项正确;由于冲量是矢量,而弹簧弹力对a、b的冲量方向相反,故b项错误;设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的速度为v,绳子绷紧瞬间a、b共同速度为v1,a、b共同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a上升最大高度为h,弹簧恢复到原长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得:,绳子绷紧瞬间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 = 2mv1,a、b共同上升的过程中据能量守恒可得,可得b开始运动时a的速度大小为,a上升的最大高度为,故c项错误,d项正确。11.【答案】(1)c (2)斜槽末端 p点 (3) (4)桌面高度h,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解析】(1)为保证两球发生对心正碰,两球的半径应相等,为防止碰撞后入射球反弹,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故选c。(2)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入射小球与被碰小球均为弹性小球,第一次实验小球的落点位置如图用所标示的字母所示,第二次实验将两小球的质量改为相等,则碰撞后入射小球的位置位于斜槽末端,被碰小球位置位于p点。(3)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由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时间,由于小球做平抛运动时抛出点的高度h相同,则它们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需要验证,则有,由图乙所示可知,需要验证。(4) 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即,即测碰撞后小球1和小球2 的速度,小球1做圆周运动,只要测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和绳子长度l,根据机械能守恒求出测碰撞后小球1 的速度,小球2做平抛运动,只要测桌面高度h和水平地面上到桌面边缘水平距离可求出碰撞后小球2 的速度,所以还应该测量的物理量有桌面高度h,o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12.【解析】(1)设球m1摆至最低点时速度为v0,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易知m1glm1v02v0 m/s4 m/sm1与m2碰撞,动量守恒,设m1、m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选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m1v0m1v1m2v2解得v21.5 m/s(2)m2在cd轨道上运动时,由机械能守恒有m2v22m2g(2r)m2v由小球m2恰好能通过最高点d可知,重力提供向心力,即m2g联立解得v225gr13.【解析】(1)子弹射入木块过程,动量守恒,有m0v0(m0m)v在该过程中机械能有损失,损失的机械能为em0v(m0m)v2联立解得e99 j。(2)木块(含子弹)在向上摆动过程中,木块(含子弹)和圆环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m0m)v(m0mm)v又木块(含子弹)在向上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m0m)gh(m0m)v2(m0mm)v2联立解得:h0.01 m。14.【解析】(1)由题意可知,木板a和滑块b的系统动量守恒,则有:mv0(mm)v 所以(2)由题意可知:当滑块b以速度v1冲上木板,最终滑块与木板有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生化检验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华电越南公司招聘面试模拟题之财务管理类
- 白内障试题及答案护理学
- 2025出国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市场营销策略与管理模拟考试及答案集
- 2025年度企业管理资料 信息技术设备维护合同范本
- 中级消防技能题库及答案
- gps监控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 农村小区施工方案模板
- GB/T 34239-2017聚3-羟基丁酸-戊酸酯/聚乳酸(PHBV/PLA)共混物长丝
- GB/T 26814-2011微波消解装置
-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 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 钢板桩及支撑施工方案
-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完整课件
-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
- 冷藏车保温箱冰排使用记录
- FANUC工业机器人离线与应用项目7 工业机器人KAREL程序
- 综合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完整版)
- DB43∕T 291-2006 桃源大叶茶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