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打造精彩高效课堂2011.11.doc_第1页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打造精彩高效课堂2011.11.doc_第2页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打造精彩高效课堂2011.11.doc_第3页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打造精彩高效课堂2011.11.doc_第4页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打造精彩高效课堂2011.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文评选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打造精彩高效课堂齐向春北京小学翡翠城分校 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打造精彩高效课堂内容摘要: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教学中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的已有知识、经历以及家庭成员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人们常常忽视对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究其原因还是对学生资源认识不够,意识不强。本文将从学生资源的分类,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运用两方面进行进行阐述,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大家一起重视并利用好学生资源。关键词:学生资源种类及在教学中使用品德与社会课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的生命体,对于一切的社会事物他们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经历,他们喜欢的教学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能理清这些认识,引导自己的思考,丰富自己的经历。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把知识或道理凌驾于学生的已有认识之上,硬生生的灌输,使教学目标悬在空中、停在纸上而不能落实到孩子们的行动中。一节好的品德与社会课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学生资源应该贯穿一节课的始终,只有充分利用好学生资源我们的课堂才能精彩高效。一、学生资源分类在学生的生活中与他们接触的所有人、他们经历的所有事、产生的所有情感、关系都可以成为资源。按照这些资源存在的状态我将它们分为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显性资源包括:社会成员类、文本类、音像类;隐性资源包括:经历类和情感关系类。1、社会成员类。学生所能接触到的所有社会成员,尤其是自己的家长是学生资源的重要来源。因为品德与社会课具有社会性的本质特点,而且学生、教师、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都生活在儿童的身边,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并加以利用。2、文本类。这类资源包括图书(包括教材和教辅材料)、报刊、图片、地图、图表等文本资源。这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载体。而随着学生获取资源渠道的不断多元化,他们手里的资源绝对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对此,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应该有清晰明确的认识。3、音像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影视节目、录音、录象、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料,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和娱乐的重要途径,儿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耳濡目染,会不知不觉的受其影响,作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就应该自觉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趋利避害,使其为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服务,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4、经历类。品德与社会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我们教学的意义在于指导学生重新认识已有经历、理性分析这些经历、最终获得正确的社会行为准则。可见学生的经历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5、情感关系类。学生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就开始与各种各样的人、事以及这个社会发生着各种关系,他们的情感世界是丰富的,对同一种事物的态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也应该是学生资源的一部分。只有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些资源,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才有抓手,我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才能落到实处。二、学生资源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应用(1)学生资源是教学之源(课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节生动的有活力的品德与社会课必须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的,对于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在哪里可能存在问题,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获得答案,这些都是我们课前必须考虑到的。如果我们充分重视了这些来自学生的资源我们将很容易找到教学的生长点,我们的教学就会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1、课前调查让课堂更有针对性妈妈的唠叨是我根据“一家人说说心里话”中的内容改造的一节课。之所以定这样一个教学内容完全是根据我课前对学生进行的一个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如下:在家人的行为中你最讨厌什么? 打骂 训斥 不守信用 唠叨经过对全年级154张有效问卷的汇总我发现学生心中最讨厌的项目排序是这样的:唠叨 不守信用 训斥 打骂。其中前两项是同学们选择最集中的,分别占到了40多。从中我就得出:虽然大多学生认为家长的唠叨是对的,但面对家长的唠叨学生的态度还是以厌烦为主,这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家长行为,转变自己一些偏颇的认识。基于这样的了解我选中了“唠叨”作为主要内容。我要通过师、生、家长对唠叨现象和原因的探讨,使学生知道“唠叨”是家人对他们的另一种爱。能正确理解家人的唠叨行为,认识到积极、平等的交流与沟通才是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最终达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的目的。这一课在选题、定目标以及课上对家长资源的运用方面,学生资源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是利用班级博客收集家长对“唠叨” 意见这是上完课后学生的成果反馈2、对学生的访谈使我找准了教学的生长点神奇的中医药是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老的民族中的一课。通过课前对学生的访谈我了解了学生对中医药的认识现状:那就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中医治疗、保健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学生见的并不少,甚至大部分同学有过中医治病的经历;说陌生是因为中医学博大精深,对于孩子来讲别说弄懂,就是“略知一二”也非常困难。因此我定出了本课的基调:避开深奥的中医知识,让学生通过了解中医治病的独特手段和神奇的疗效来感受我国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使学生萌生为祖国传统文化而自豪的情感。学生的生长点不在中医药知识而在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为之自豪。“生长点”找准了教学过程就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3、一张统计表成为了我课堂上的“主角”在讲购物时要节省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个“清明小长假出游购物统计表”要求学生在长假后将此表统计好后上交,作为我们的上课资源。因为是即将要做的的事,又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所以学生完成得非常好。结果如图: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这张购物统计表中的信息与学生讨论那些东西该买、那些东西可以选买、那些东西可以省下来。因为是学生自己的经历,学生有很高的认可度。他们也从中收获了很多。我相信今天的讨论一定会对学生下一次的购物产生影响,学生资源提高了我上课的实效性。(2)学生资源是教学之“彩”(课中)学生资源在课中往往体现为一种生成资源,这些资源可遇而不可求,但它往往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如果能够准确的捕捉到这些资源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思路,深入挖掘,我们的课堂将会灵动而精彩。从以下这个小案例中大家或许能有所领悟:在妈妈的唠叨一课中我正在和学生探讨妈妈唠叨的原因。有说是因为我们总记不住妈妈要求的,有说妈妈不舍得打我们的,还有说妈妈的要求我们总做不到的。这时周志林举手了,他的答案出乎大家的意料“妈妈有时的唠叨是没用的”。没用的?我的思路经过短暂的整理马上反应出这是孩子和家长没法好好交流的根本原因:大家的认识不统一。我立刻接过了周志林的话茬:“请周知林说说妈妈的那些唠叨属于没用的呢,也请大家评判一下。”“有时我正在想题妈妈总催我吃饭;妈妈总嫌我玩电脑,其实我能控制自己”他还真的一件一件娓娓道来,而且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他越发的得意。我没有及时驳斥大家,而是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承不承认妈妈是为你们好?”学生表示认可。“那你们的意见有没有跟妈妈好好交流呢?还是以一种对峙的态度顶撞呢?”这下学生没的说了,显然大部分同学当自己有理时都没有选择和家长主动解释和沟通。“造成矛盾并不都是因为我们学生有问题,家长也有一定的责任,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开诚布公地说出来才有利于矛盾的化解,下边我们就讨论一下怎样和家长沟通好吗?”我的课很顺利地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这次的“意外”就是学生真实想法的体现。作为教师没有盲目否定他意见,而是以“拿出来讨论”的方法步步引导,以退为进,准确地指出了“沟通不够” 这一原因,并巧妙的将课堂引向了下一个环节。像这样的资源在我们的课上比比皆是,但是只有有准备、善引导的教师才能利用好它们。(3)学生资源是教学之本(课后)“学生生活应该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句话说出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导学生的生活。学生资源在课后的体现应该是通过完成一些个性化的作业获取更多的生活经历。学生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才能将课上所学进行内化,课上的学习内容也才能延伸到课下,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在讲完爱我们的老师一课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老师像 因为 看看孩子们的答案吧,是那么的丰富老师像太阳,对谁都不偏袒,把爱给我们每个人。老是像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老师像科学家,什么问题都难不倒他。老师像字典,我们遇到不会写的字一问老师就知道了。老师像医生,我们有时候难受了老师就用手摸摸我们的头,就知道什么病。老师像橡皮擦,擦掉我们身上不好的习惯。老师像消防员,哪里有火情(同学间的摩擦)老师马上去灭火。老师像红绿灯,当我们成绩不好是老师的脸就涨的通红,成绩好了老师的脸就变成了温和的绿色。老师像尺子,只要我们的走歪了老师马上纠正。老师像交警,只要我们在楼中玩耍时“超速了”(追跑打闹)老师马上警告并制止。老师像侦探,我们有一点点的小动作老师都能马上发现。老师像衣服,让我们感到温暖。老师像老虎,大吼一声全班就安静了。老师像笑星,讲课时总能把我们逗乐多有意思的答案,我们在学生的心中就是这样的。我们的一颦一波都会被孩子记录下来成为他们童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