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_第1页
七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_第2页
七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_第3页
七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_第4页
七级科学上册《2.1 生物与非生物》教案 (新版)浙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 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1、知道蜗牛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知道蜗牛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通过观察和思索,认识周围的世界,自然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动物和植物的区分3、学会使用放大镜,能设计并做简单的实验来观察生物,学习做生物实验简单的记录方法4、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表达的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培养学生观察和对比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教学难点1、学会通过观察,去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动物和植物。2、其中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让学生尽量的都列出。3、动物和植物的区别关键的两点要强调。【基础知识梳理】 一、观察蜗牛1、身体结构:蜗牛身体结构分为五个部分(1)触角:蜗牛头上有四个触角,两个长,两个短。(2)壳:蜗牛有壳,但是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面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3)腹足:蜗牛没有脚,只有一片扁平的足,即是腹足,是蜗牛的运动器官,腹足会分泌黏液使蜗牛的身体在黏液中滑行。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蜗牛经过的地方有一条亮亮的足迹。问:黏液对蜗牛的滑行有什么好处?(4)眼:蜗牛的眼睛在触角上(5)口:蜗牛有口,主要以植物的茎叶为食。2、蜗牛的生活习性:陆生,有夏眠和冬眠的生活习性,栖息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夜间活动。对农作物有危害作用,是农业害虫。二、生物与非生物二、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七点。这也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标准。1、生物具有严谨的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这个在后面会讲到。2、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时时刻刻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用来组成自身的物质,储存能量,例如:我们吃饭,植物的光合作用;同时,生物又能分解自身组成的物质,释放能量,并将废物排出体外,例如:我们运动,呼吸作用。注意:新陈代谢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3、生物都有生长的现象只要是生物,都能生长,比如你们中学生的身高体重都在增加,这就是生长;又比如小树苗长大了,蝌蚪长成了青蛙等等,这些都是生物的生长现象。4、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都能做出反应,例如将蜗牛放在阳光底下,蜗牛会向阴暗的角落运动;强光照射人的眼睛,人的眼睛会闭上;轻轻触碰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等等,这些都是应激性5、生物体都能生殖和发育生物体都能生出自己的后代,从而保证种族的延续。如果生物体不能生殖产生后代,这个物种会灭绝。6、生物体都有遗传变异的现象生物的子代和亲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常常相识,这就是遗传。譬如别人都说你像你父亲,这就是遗传的原因。同时子代和亲代,子代和子代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差异,这就是变异。比如说你和你父亲不可能一模一样,你和你兄弟姐妹也不可能一模一样,这就是变异。7、生物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且也能改变环境。例如:变色龙通过变色来适应环境,而植树造林可以改变当地的气候。三、动物和植物动物与植物的区别:1、获得营养的方式。植物: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动物: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营养,自己不会制造营养物质。注意:获得营养方式的不同,是最主要的区别方式2、运动的快慢植物:不能快速运动。动物:能自由快速运动3、应激性植物:不能对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动物:可以对刺激作出灵敏的反应4、细胞结构植物:细胞结构中存在细胞壁(关于细胞的具体结构后面会讲到)动物:细胞结构中没有细胞壁四、【典型例题剖析】 1、观察蜗牛时,在蜗牛前3厘米处,放上蘸有白醋的棉花,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的感觉是( ) a.触觉 b.视觉 c.味觉 d.嗅觉解析: 白醋具有非常明显的刺激性气味,当蜗牛受到白醋刺激后,马上远离,说明蜗牛具有嗅觉的功能。答案:d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鲫鱼的肋骨 b.鲫鱼标本 c. “喝水”的鲫鱼 d.鲫鱼“喝”的水解析: 鲫鱼肋骨,鲫鱼标本和水没有生命的特征,因此它们都不属于生物。答案: c3、下列生物属于动物的是 ( ) a.含羞草 b.猪笼草 c.捕蝇草 d.海葵答案: d 4、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自行车厂生产大量相同的自行车 b.冰雪随着气温升高而融化 c.柳枝在风中摆动 d.绿豆萌发豆芽 解析:自行车厂生产自行车,冰雪融化、柳枝风中摆动不符合生命现象的特征,绿豆萌发成豆芽,是生物的生长现象。答案:d5、大家都知道松树和狗中一种是植物,一种是动物,那你能从下列答案中选出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a.松树固定生活,狗能运动 b.狗能繁殖生小狗,松树不能 c.狗能发出声音,松树不能 d.松树自己制造养料,狗通过摄食获得营养解析:植物能够自己制造养料,属于自养;动物只能从外界获得营养。答案:d 6、小明平时很爱动脑子,有一些问题引起了他的兴趣: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有没有嗅觉?蚯蚓的身体上有没有感光细胞?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他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先抓来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在一张湿纸上,然后用树叶、铅笔、红领巾分别在它们前面晃动,结果发现它们毫无反应。实验二:找来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块萝卜,并排放在蚯蚓前,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实验三:用泥巴、砖头砌了间小屋,把蚯蚓放在屋门口,结果发现它们很快朝屋里阴暗处爬去。()实验一说明了蚯蚓没有_,实验二说明蚯蚓头部有_,实验三说明蚯蚓头部有_。()小明还想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于是又做了下面这个实验:他先在塑料盒内放一些干土,然后在盒的一侧加入适量的水,使盒中的土一半是干的,另一半是湿的。再在干土和湿土的分界处放多条蚯蚓,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数出干土和湿土中蚯蚓的数目。请写出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要研究的问题是_。解析:(1)实验一中分别用不同的物体在蚯蚓前面晃动,蚯蚓没有反应,说明蚯蚓没有视觉。实验二中用不同气味的物体进行实验,蚯蚓能够做出反应,说明蚯蚓有嗅觉,因此可以得出蚯蚓的头部有嗅觉器官。实验三中蚯蚓很快向阴暗处爬去,说明它能感受到光线的明暗变化。(2)根据不同环境中蚯蚓的数目可以判断出蚯蚓适应生活的环境。答案:(1)视觉 嗅觉器官 视觉器官 (2)蚯蚓适合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本课小结1、 自然界的物体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他们共同构成了自然界。2、 生物区别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新陈代谢、生长现象,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繁殖后代,有遗传变异现象,有严整的结构,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等。其中新陈代谢是主要区别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通过“观察蜗牛”的活动,知道蜗牛对下列何种刺激不产生反应 ( )a触摸 b强光 c酸醋 d拍手声2.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的功能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 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说明了生物能 ( )a运动 b生长 c繁殖 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4. 动物和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a能否运动 b营养方式 c是否绿色 d能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5. 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鳍6.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 )a.只有人类 b.只有人类和其它动物c.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 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7. 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与下列哪一生理现象相同()a.母鸡下蛋 b.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d. 人的手被针刺后缩回来8 .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 ( )a.植物种子发芽 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c.蝌蚪长出后肢 d.小刀生锈9.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而非生物不能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而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而非生物不呼吸10.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是动物环境蜗牛数量(只)水泥路上0种花的湿花盆底下21水槽边的石头下11干草地中211. 小虎在寻找蜗牛时,记录了不同环境下发现蜗牛的数量(如图所示)。据此,你可推测最适宜蜗牛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a.阳光充足 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 d.高温干燥 二、填空题12.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分为_和_两大类。13. 生物在地球上一般不会灭绝,这是因为生物能_;生物能从幼小的个体变成较大的成体,这时因为生物能_。14. 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但是它们是有区别的,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的不同, 植物可以进行_,动物_。三、探究题15通过观察蜗牛,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最敏感,_有保护作用,它的摄食器官是_,运动的器官是_,蜗牛爬行时候会出现什么现象?_(2)野生的蜗牛是农业的_(填“害虫”或者“益虫”)。(3)通过实验,我知道蜗牛有_、_、_、_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_。四、简答题16某同学为了探究昆虫的触觉功能,设计并记录了如下实验:捉几只蝗虫在纱罩下,纱罩下面分别放一小堆糖和一小堆木屑,蝗虫会不时地用触角去碰碰糖,又碰碰木屑,最后它会爬过去吃糖,而不吃木屑。如果将它们的触角剪去,请你继续观察它们能否区别出糖和木屑,并回答:(1)该实验证明了蝗虫的触角具有哪些功能?(2)该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参考答案一、1. d 解析:蜗牛的感觉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没有听觉。2. b 解析:新陈代谢是生物最主要的特征。3. b 解析:从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属于生长现象。4. b 解析: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看营养方式。5. c 解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生活环境相适应。6. d 解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太阳。7. d 解析:含羞草对刺激做出反应表现出的生命现象是有应激性。选项a是繁殖现象;选项b是变异现象;选项c是遗传现象,只有选项d是应激性。8. d 解析:生命现象要体现生命的特征。9. a 解析: 动与不动不是区分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特点。10.c 解析:植物和动物都有应激性。11.c 解析:根据不同环境中生物的个数可以知道生物适应生活的环境。二、12.生物 非生物 13.繁殖 生长 14.营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