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doc_第1页
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doc_第2页
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doc_第3页
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doc_第4页
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7 页设备管道内焊接工人的职业危害及劳动保护化工设备管道内的焊接作业由于设备管道内空间狭窄,焊接时产生的烟尘、烟气(有毒气体)不易排出。同时还存在紫外线、噪声等危害因素,因此,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化工设备管道内施焊工人的劳动保护。1职业危害1.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施焊过程中,局部温度剧烈升高,在电弧区周围产生有毒的烟尘、烟气(有毒气体),如O3、CO、NO、氟化物等。由于容器管道内通风排气不良,焊工长期吸入这些有毒烟尘和烟气,会对呼吸道和肺部产生损害。轻者经常咽干、舌燥、咳嗽、咯痰、气短、鼻干等,严重者可发生电焊工尘肺。1.2急性中毒化工设备大多有防腐涂层,在焊接有涂层或经过脱脂的焊件时,由于涂层和脱脂剂在高温下,蒸发和裂解形成有毒蒸气和气体,加上施焊设备含有生产性毒物或窒息性气体。在管道内通风不良环境中的焊工易发生急性中毒。1.3电焊金属烟热在使用低氢型碱性焊条焊接时,发生电焊烟热尤为常见。典型症状为工作后夜间发冷、发烧、乏力、口内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出汗后症状减轻,但仍感全身乏力。1.4电光性眼炎焊接弧光辐射强烈的紫外线,如不注意眼睛防护,直视光源,就会发生电光性眼炎。1.5缺氧窒息焊接时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产生CO。由于容器内空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和置换,很容易引起焊工因缺氧窒息,昏倒在容器内。1.6中暑氧-乙炔焊弧最高温度在30003200,手工电弧焊温度都在3000以上。焊接可使容器内温度剧烈升高,如果气候炎热,很容易造成中暑。1.7噪声性耳聋焊接时容器内噪声可高达90dB(A),长期在此环境下作业,易致噪声性耳聋,还可诱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1.8慢性锰中毒目前使用的酸性焊条含锰量为7.26,碱性焊条为6.35。施焊时空气中烟尘含氧化锰。长期吸入易患慢性中毒,但其早期是轻型的,易与神经衰弱相混。故早期诊断较困难。1.9关节疼痛及腰肌劳损由于作业空间狭小,常处于不良体位,容易导致关节和肌肉的劳损。2劳动保护措施2.1加强通风除尘必须将所有烟门、风口、料口等全部打开,加强自然通风,并在容器的入口处安装可移式烟罩,进行排烟、抽气、吸尘,不间断的进行空气置换,排出有毒烟尘,补充新鲜空气。2.2改革工艺和改进焊接材料采用新技术改进焊接工艺,合理设计焊接容器,减少容器内部焊缝。尽可能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型的新工艺,这样可以减少对操作者的危害。选用我国已研制出的一些新型号或新药皮配方的碱性低氢型焊条,这些药皮具有低锰、低氟、低尘的特点。2.3人个防护按规定着装和佩戴防护用具。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夏季要配备有清凉糖盐饮料,多喝水,备有中暑急救药品,减短作业时间并经常变换体位。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2.4就业前体检及定期检验就业前体检要严格,对患有焊接作业禁忌证者不得安排焊接作业。建立焊接工人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尤其对x线胸片、肺功能等检查有可疑之处者或疑似锰吸收的工人更要密切观察,早防早治。第 4 页 共 7 页设备管道吹扫置换安全技术规定第一条凡存放过可燃、可爆、有毒、有害物料的设备及管道,在检修或动火前,必须排尽物料,吹扫、置换干净,分析合格。第二条置换前须制定吹扫、置换方案,必要时应画出吹扫流程图,防止遗漏,杜绝死角。与生产、贮存设备连接处,除关死阀门外,必须堵严盲板,挂上标志,隔绝物料来源。第三条排放燃爆、有毒、有害物料的要求:、低沸点易燃液体(如液化石油气、正戊烷)及可燃气体,应尽量排入火炬管网,不得已在高点排空时,应缓慢进行。米内禁止检修及动火。并注意风向,防止吹入明火生产区。、严禁排向地面、雨排及化污井内。、24、等酸、碱液体,必须排入中和池。、热油必须冷却后才能排出系统,放入干燥的容器内。、如用胶管排泄物料,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放射性物质应用铅罐移出,存放于安全地区,加铅板封蔽。第四条在设备外部检修、动火时,设备的置换要求:、氢气系统应用氮气置换干净。、烃类系统,应用蒸汽吹扫,必要时应加水通蒸汽煮及冲洗,冲洗残液应放入化污井内。应注意,有沉积物存在时要加强吹扫蒸洗,或采取可靠措施后另行人工清理,直到干净为止。吹扫结束,应打开低点导淋,进行全面检查。、有的设备管道,不宜直接用水、蒸气冲洗吹扫,应用氮气置换后再作进一步处理。第五条在设备外部检修、动火,须检测的项目:、设备内部气体取样分析:含氢0.5%(体积)含有机物0.2%(体积)有机物加氢0.2%(体积)、环境测爆合格。必要时应分析环境有毒物质,含量应符合工业卫生标准。第六条若需进入设备内作业,则经氮气、蒸汽吹扫合格的设备管道,还必须通入空气再行置换。除做设备内部的可燃物分析外,还须分析含氧气量在2021%,分析有害物质符合工业卫生标准。需要时应做连续分析。作业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必要时加强通风。第七条对动火、工业卫生检测的取样及分析的要求:、取样点由生产车间指定,应选在置换系统的终点。、取样要有代表性,氢气应在设备的高点,有机物及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应在低点取样。环境检测时,特别要检测井、沟及临近设备、管道的密封点。、取样时间,应在置换结束分钟以后及检修、动火前二小时进行。、分析应快速准确,将结果填在进塔入罐证、动火证上。将分析报告单附在作业票、火票后,写明取样时间,分析者签字。必要时应存样待查。第八条凡无法达到上述隔断、吹扫、分析要求的设备管道。须经质量安全环保处审查,生产厂长批准,并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后,才可进行检修。第九条检修完毕的设备管道,并导入氢气、烃类等易燃易爆性物料之前,必须通入氮气置换,待分析含氧量合格后,方可导入物料。系统导入物料之前,允许含氧量:、烷基苯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