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x_第1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x_第2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x_第3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x_第4页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第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A. 2月7号9时B. 2月7号15时C. 2月7号17时D. 2月8号7时2.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A. 东北方向B. 西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北方向3. 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A. 生物类型多样B. 对全球变暖敏感C. 大气质量优良D. 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1. A 2. D 3. B【解析】本题组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的建站为载体,考查时间计算、气压带风带分布和南极的科考价值,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1题详解】恩斯克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斯克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两者相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2题详解】恩克斯堡岛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3题详解】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点睛】区时的计算方法1.确定时区:经度/15(四舍五入取整数)2.确定时差:同减异加计算时差(每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个小时)3.计算时间:东加西减时差(即向东加时差,向西减去时差)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4. 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 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C. 寒潮预警D. 滑坡、泥石流预警5. 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 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4. D 5. C【解析】【4题详解】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甲地距海洋较远,不可能发布台风预警,A项错误;甲地降水几率大,不会出现森林大火,B项错误;寒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不会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C项错误。【5题详解】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B项错误;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读等压线图,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完成问题。6. 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A. 附近B. 附近C. 附近D. 附近7. 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A. 海浪的影响B. 暖流的影响C. 海风的影响D. 寒流的影响【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根据图中四地的海域位置,、纬度低,附近有从格陵兰岛南下的寒流,根据题干提示“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因而附近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纬度最高,但由于其附近有暖流,水温高,不可能出现冰山。【7题详解】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顺流或逆流导致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8. 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A. 流水侵蚀B. 岩层褶皱C. 风沙侵蚀D. 岩层断裂9. 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 喷发物质差异B. 冷凝环境差异C. 外力侵蚀差异D. 地壳运动差异【答案】8. D 9. C【解析】【8题详解】图中显示X区和Y区岩层性质相同,只是位置有高低,岩层中有断裂面且同一岩层沿断裂面错开,应为内力作用所致,故D正确、A、C错误。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形变,因此不属于褶皱,故B错误。【9题详解】图中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接近相同,说明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相似,因此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厚度应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 正确。X区和Y区均为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因此两区喷发物质、冷凝环境差异、地壳运动差异应相似或相同。故A、B、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难度较小。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0. 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 地表蒸发B. 植物截留和蒸腾C. 地下径流D. 转化为固态水11. 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 山地草原带C.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 荒漠带【答案】10. B 11. B【解析】【10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11题详解】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点睛】本题组第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改善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图示意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A. 教育水平B. 产业结构C. 宗教信仰D. 生育政策13. 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A. 促进城乡人口流动B. 政策鼓励少生优生C. 限制国际人口迁移D.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答案】12. B 13. D【解析】读材料,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重化工业大国需要男性劳动力多,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甲国全国人口性别比高于乙国而出生人口性别比低于乙国,因此产业结构导致甲乙两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南亚国家大都存在重男轻女现象严重,导致男多女少,性别比失衡,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保护女性权利,减少虐待女性现象。【12题详解】通过阅读图文材料,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全国人口性别比中甲国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较乙国多两倍以上,由于甲国是产油国,重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的男性劳动力,导致性别比失衡严重,因此导致甲、乙两国2017年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故B选项正确;从图文材料中并不能看出甲乙两国教育水平的差异,故A选项错误;从图文中并没有反映宗教信仰与人口性别比之间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甲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小于乙国,因此不是导致甲乙两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差异的原因,故D选项错误。【13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国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男多女少,性别比失衡,主要由于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为了应对此问题,乙国可以通过提高女性社会地位来改善,故D选项正确;促进城乡人口流动不能改善本国男多女少的问题,只能改善局部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故A选项错误;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只能改善人口质量,不能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故 B选项错误;限制国际人口迁移只会加剧乙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故C选项错误。14.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冬季A. 缓解干旱现象B. 增强热岛效应C. 减轻霜冻危害D. 吹散大气雾霾【答案】D【解析】北京市城市污染严重,北京地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北京借助盛行风正在着手打造六条“城市风道”, 目是将大气雾霾吹散,不能缓解干旱现象,减弱热岛效应,增加城市霜冻危害,选择D。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下图为我国东线放蜂线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 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最主要因素是()A. 光照B. 降水C. 气温D. 市场16. 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 航空运输B. 内河航运C. 公路运输D. 铁路运输17. 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A. 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 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C. 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 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答案】15. C 16. C 17. C【解析】【15题详解】影响蜂农迁徙放蜂的直接原因是花期时间。读图,可以看到不同月份有相应的植物开花,图中花期有明显的纬度变化特征,说明影响花期的主要因素是气温,纬度高,气温低,花期来的晚;光照和降水对花期影响小,市场对花期无影响,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题详解】各地随纬度升高,先后进入花期,过程是逐渐变化的,不需要快速迁移到另一地区;并且蜂农“追花夺蜜”需要携带蜂箱转移,航空和铁路运输显然不适合,内河航运速度太慢,灵活性差,所以蜂农“追花夺蜜”应选择公路运输方式,机动灵活。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题详解】A、读图,根据图中信息,蜂农经过闽粤时大致是1月-3月,当地雨季未到,不会遇到山洪,A错误。B、据图可知,蜂农经过皖南时大致是3-4月,未到梅雨季节,B错误。C、据图可知,蜂农经过华北时,雨季未到,正值春旱,可能遇干旱蜜源減少,C正确。D、据图可知,在东北时是夏季,不会遇到初霜,D错误。故选C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农作物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上图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18. 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A. RSGISGPSB. RSGPSGISC. GISRSGPSD. GPSRSGIS19. “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A. 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 统计城市GDP增长量C. 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D. 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答案】18. A 19. B【解析】【1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农业活动获得农作物的影像资料,应使用遥感技术;再经过系统分析农田现状,应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最后把杀虫剂、化肥精准地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应使用全球定位系统。故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RS-GIS-GPS。故选A【19题详解】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土地利用信息”。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路线合理布局都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而统计城市GDP增长量与土地利用无关,故B符合题意。故选B20. 读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左图)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右图),回答下题。据图可知,该农场生产经营的优点不包括A. 利用海拔差异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B. 冬季从事旅游经营,利用了劳动力的农闲时间C. 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D. 农林牧副渔立体利用土地,发挥了各类土地的生产潜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可知,该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变化而变化,多层次发展农林牧,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了农、林、牧等多种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及对市场的适应性;冬季时利用滑雪场等资源发展旅游业,能够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农闲时间。D选项中的“渔”在图中并没有体现,因此该选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依据如图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21. 2001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A.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B. 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C. 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D.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B. 20032005年间我国能源消耗量和GDP均有所下降C.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将促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上升D.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21. B 22. D【解析】【21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可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高,说明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大,则可能是因为高耗能产业发展较快。B符合题意;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会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能源消费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降低,A不符合题意;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都会使能源消费增长率下降,从而降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题详解】据图可知,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上升,不是持续上升,A错误;图中曲线代表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没有体现能源消耗量和GDP,B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可以降低能源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GDP的能耗,使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下降,故C错误;不同的工业能源消费量差异很大,重工业消费能源量大于轻工业,第三产业的能源消费量又小于工业,则可以依据能源消弹性系数变化来推测国民经济的变化。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能源结构调整是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证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中国能源结构就要减少对石化能源资源的需求与消费,降低对国际石油的依赖,降低煤电的比重,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把水电开发放到重要地位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3. 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 24. 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 洪水期持续放水B. 枯水期持续放水C. 洪水期集中放水D. 枯水期集中放水25.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23. A 24. D 25. C【解析】【23题详解】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24题详解】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 正确,B错误。【25题详解】“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点睛】本题组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考查考生结合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小题易错选成C答案,需注意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26.“水到白洋阔连天”,被誉为“华北之肾”的三百里白洋淀,在建设雄安新区过程中称为生态保护重点。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白洋淀(淀为浅湖)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淡水湿地分布区。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 流域人口激增,工农业发展较快,大量开采地下水,上游大批水库截水,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淤积,入淀水量明显下降。(1)2017 年 4 月 1 日,我国正式发布设立雄安新区的重要决定。从人文地理角度,概述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白洋淀 1、2 月和 5、6 月水位偏低的原因。(3)概述白洋淀在调节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具体表现。(4)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白洋淀几度面临“干淀”困境。为解决这一困境,雄安新区在建设中 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答案】(1)交通:公路、铁路网络密集,交通便捷;临近北京空港,航空运输便捷;科技:临近北京,便于引进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 政策:政府政策扶持。 人口:现阶段人口介绍,城市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宽阔。(2)1、2 月:此时受冬季风控制,降水量较少;5、6 月:此时,夏季风未临,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教大(3)气候:调节气温,使得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减小;增加蒸发量,增加降水量。 水文特征: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推迟。涵养水源,使 得河流含沙量减少。生物:保持生物多样性。(4)开源:引黄河水入白洋淀(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滴管或喷灌);防治水污染等。【解析】(1)白洋淀所在的雄安新区的区域开发优势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政策、人口等方面分析。新区内公路、铁路网络密集,交通便捷。临近北京空港,航空运输便捷。临近北京,便于引进先进的产业、技术和人才。国家设立新区,有政府政策扶持。现阶段人口众多,城市开发程度低,开发成本低,发展空间宽阔。(2)白洋淀位于华北地区,在1、2 月是冬季,此时受冬季风控制,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5、6 月是春末夏初,此时,夏季风未临,降水量较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较大。(3)白洋淀属于湖泊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功能,可以调节气温,使得气温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减小。增加蒸发量,增加降水量。有调节径流的功能,可以调节河流径流量,使得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洪峰推迟。有涵养水源功能,使 得河流含沙量减少。湿地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4)解决“干淀”困境的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防治污染方面分析。开源措施有引黄河水入白洋淀,即跨流域调水。采用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等。 节流措施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如滴管或喷灌等。生产生活中,注意防治水污染等。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3)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成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