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练案47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练案47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练案47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与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练案47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7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间:2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 (2018湖北八校联考)国民党一大宣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读正确的是(d)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 b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 d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解析据材料“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可知国民党主张“耕者有其田”,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故a项错误;从材料信息“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可知,这一主张并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中的“平均地权”并没有实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和中共的土地政策,即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有相同的部分,故d项正确。2. (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孙中山(a)a节制资本的思想 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c关注工农的利益 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孙中山主张建立合作经济以避免“商家垄断”,对资本家多征税,体现了“节制资本”的思想,故a项正确;体现孙中山思想受中共影响的内容应是扶助农工,这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与关注工农利益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的合作社经济并不一定是公私合营经济,故d项错误。3. (2018四川资阳一模) 国民党一大上,中山先生说:“至共产主义之实行,并非创自俄国,我国数十年前,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已经实行(圣库制度),且其功效较俄国尤大。”孙中山对“圣库制度”的认识表明(b)a俄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b“联俄”未必要全盘学习俄国c共产主义和圣库制度一脉相承d民生主义是对圣库制度的补充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国民党一大是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转折点,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由向欧美学习转为向俄国学习,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已经实行(圣库制度),且其功效较俄国尤大”体现了孙中山并未完全学习俄国,故b项正确;根据题意,孙中山是在与共产主义的对比中谈圣库制度,并非一脉相承的关系,故c项错误;题目中牵涉的是共产主义与圣库制度的对比,并未牵涉民生主义,故d项错误。4. (2018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提出的社会根源是中华民族灾难日甚一日,清朝政治腐败不堪和流传会党中的反清复明的民族意识”;也有学者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从思想渊源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更多一些,这与孙中山的经历有关,更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上述两则评论都旨在强调(a)a外部因素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b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c历史趋势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d社会矛盾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解析两则评论认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提出与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孙中山的经历有关,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故a项正确;传统文化对孙中山思想的影响是后一则评论的内容,前一则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历史趋势是指发展资本主义,两则材料都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当时的社会矛盾主要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前一则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5. (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927年8月,毛泽东在湖南暴动大纲中提出:“要在湖南形成一师的武装,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由此可知,毛泽东(d)a已预知了秋收起义的失败b最早提出了关于土地革命的主张c意识到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d已经萌发“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对于湖南地区武装起义的主张看法,没有体现出其认为秋收起义会失败,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重点是“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故提出土地革命的主张不是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意识到武装斗争重要性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得到的经验教训,故c项错误;从材料“占据五、六县,形成一定政治基础”、“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中可知,已经具有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设想,故d项正确。6. (2018广东惠州二模)有学者认为,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原则之一“图难于其易(注: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曾经影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的理论。该学者得出的结论依据可能出现于(b)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解析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抗击军阀,不能反映避实就虚,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谋划大事难事,要从小处和容易处考虑避实击虚”,结合所学,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转战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山区,避敌主力,故b项正确;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内战,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解放全国,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是改革与革命的并举,消灭私有经济,故d项错误。7. (2018河南中原名校考评) 毛泽东曾说:“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但是畏惧农民势力的发展,以为将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也是错误的。因为半殖民地中国的革命,只有农民的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没有农民斗争的发展超过工人的势力而不利于革命本身的。”毛泽东意在强调(c)a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作用b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主力军c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作用要结合d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解析材料强调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关系,没有涉及革命领导权,故a项错误;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故b项错误;材料“只有农民的斗争得不到工人的领导而失败”,因此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作用要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抛弃城市斗争,是错误的”,还未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d项错误。8. (2018安徽十校联盟摸底)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a)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 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 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解析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主要是指两者都是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这两大科学理论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并且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b项错误;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是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科学分析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故c项错误;这两大理论都是两位伟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并不仅仅与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有关,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0分)9. “中国梦”,折射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主线,描绘了近现代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百年坎坷寻梦”材料一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个人不可太过自由,国家要得完全自由。到了国家能够行动自由,中国便是强盛的国家,要把我们国家的自由恢复起来,就要集合自由成一个很坚固的团体,中国国家自由了,中国民族才真能自由。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孙中山文集材料二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现代“梦想照进现实”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在考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时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方针制定发展战略。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来华访问,在一次谈话中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小康战略”。小康战略是不断充实和发展的,1987年,中共十三大确认“温饱 (到1990年)小康 (到2000年)基本现代化 (到2050年)”的三步走战略。何爱国重探新中国现代化战略的演变(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主要思想观点。(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4)关于“百年坎坷寻梦”到“梦想照进现实”的曲折历程,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答案(1)思想观点:推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国家的独立是个人自由人权的前提;革命的同时进行社会经济改革。(2)说明: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3)时代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吸取历史教训,进行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4)认识:中国梦的主体是民族复兴和国家现代化;国家独立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制定方针政策要实事求是,既要立足国情,又要借鉴外来的先进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