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时分层集训3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集训(三十三)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用时:40分钟)a组跨越本科线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3题。 【导学号:29790138】1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a耐旱b耐涝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2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洪涝c台风 d冻害3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1a2.d3.a第1题,由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该地年降水量小于200 mm,属于干旱地区,故该地种植该品种枣树是利用了其耐旱特征。第2题,由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故多冻害。台风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洪涝多发生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枣树耐旱,干旱对其生长影响较小。第3题,由“品质优良”可知要选择有利区位。由图可知,该地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崎岖,土壤水分缺乏,故a项正确。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4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5与地区相比,地区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耕地的占用b农业结构的调整c劳动力价格上涨d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6下列叙述既能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a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b地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c地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d地区增大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4c5.d6.a第4题,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与地形。第5题,地区的粮食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占用耕地,农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且劳动力价格上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对粮食生产有积极作用。第6题,图中地区为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水资源短缺,所以应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既体现了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1951年以来824个气象站点日最低气温资料,统计得出全国各农业区的无霜期,结果见下表。据此完成79题。中国各农业区无霜期长度统计表区域青藏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甘新区黄土高原区黄淮海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华南区无霜期(天)1161541521731922293002953637.与黄淮海区相比,青藏区无霜期较短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 d植被较少8我国各地无霜期空间分布的总体规律是()a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增加b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c自南向北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d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9研究发现,我国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有延长的趋势,这一变化可能()a增加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b不利于农作物的安全越冬c有利于延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d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7a8.c9.d第7题,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比黄淮海区短。第8题,由表可知,华南区无霜期为363天,长江中下游区无霜期为295天,黄淮海区无霜期为229天,东北区无霜期为154天,由此说明自南向北无霜期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故c项正确。西南区无霜期为300天,黄淮海区无霜期为229天,东北区无霜期为154天,自西南向东北无霜期是减少的,故a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区无霜期为295天,西南区无霜期为300天,自沿海向内陆无霜期并不是逐渐减少的,故b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区无霜期为295天,青藏区无霜期为116天,自东向西随海拔升高,无霜期是减少的,故d项错误。第9题,北方农区、甘新区和青藏区无霜期延长,说明气候变暖,这有利于害虫繁殖,会导致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加,故d项正确。气候变暖,霜冻减少,对农作物的危害会减弱,故a项错误;气候变暖,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故b项错误;农作物生长周期与无霜期无关,故c项错误。b组名校必刷题下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读图完成1011题。10农业科研人员在改造m区域不利生产条件时,可能采取的有力措施是()a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b平整土地,修筑不同规模梯田c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d综合规划,统一作物播种收割11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此举的有利作用不包括()a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b避免农田生态退化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10a11.d第10题,m区域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降水较多,土壤酸性强,需要改良土壤,施加石灰及有机肥,a对;m区域位于巴西高原,地表较为平坦,不需要平整土地和修筑梯田,b错;图中信息显示,该区域的河流数量较多,不需要开挖运河,扩大河水灌溉面积,c错;m区域面积较大,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作物种类不同,很难做到综合规划,统一作物播种收割,d错。第11题,农田生产实施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a对;可以保持土壤肥力,避免农田生态退化,b对;保持地表植被覆盖率,同时降低了机械化程度,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c对;实施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会缩小机械化生产规模,d错。12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6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77.5亿斤,连续十三年获得丰收。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解析第(1)题,河南位于淮河以北,安徽位于淮河以南,主要是气候和作物种类的差异。第(2)题,食品加工业是以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工业,河南是我国主要的小麦产区,原料丰富;人口多,提供市场和劳动力;交通便利。第(3)题,考查河南省农业的发展方向。第(4)题,两个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原因一是全球气候异常;二是人为破坏生态,干旱灾害加剧。应对措施要针对问题提出。答案(1)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水稻播种面积大,单产较高。(2)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京广、陇海)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4)原因:全球气候异常,导致季风区降水变率增大,降水较常年偏少,加之人为破坏生态,地表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干旱灾害加剧。对策:兴修水利;改善生态环境;科学调整种植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大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西班牙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产量居世界第五位。该国柑橘生产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年出口柑橘占柑橘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材料二下图为西班牙柑橘分布图。(1)简析西班牙柑橘种植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2)西班牙与法国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请分析两国发展时鲜业的比较优势。(3)近年来,西班牙的柑橘销售很好,果农纷纷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对此专业人士围绕“扩大还是保持种植规模”展开了讨论,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西班牙柑橘种植区位于沿海平原,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灌溉方便;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照充足,利于养分积累,冬季温和,利于作物过冬。第(2)题,注意两国的位置差异,西班牙纬度低,农产品上市早;法国距离市场近,运输更方便。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成哪一种观点都可以。若赞成扩大规模,可从增加收入、增加就业等角度分析;若赞成保持规模,可从保护生态、提高柑橘品质等角度分析。答案(1)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或炎热干燥),有利于水果糖分积累;冬季温和,有利于作物安全过冬;沿海平原土壤肥沃;有河流流经,灌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