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论语 2019 12 30 1 论语 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若干弟子言论和行为的书 由他的弟子们 包括再传弟子 把他与弟子 时人的谈话记录加以整理而成此书 书中所记录的孔子 孔子弟子与人相答问 辩难的话语 都能循事物之理 得事物之宜 能恰当地解释和阐明事物的规律 故一开始就将此书取名为 论语 传世 论语 计有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等二十篇 此书被尊为封建文化正统 儒家经典 更成为统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利器 影响极深 2 孔子 前551 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 教育家 儒学学派的创始人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故名丘 字仲尼 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曾修 诗 书 定 礼 乐 序 周易 作 春秋 其思想以 仁 为核心 仁 即 爱人 提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等论点 提倡 忠恕 之道 又以为推行 仁政 应以 礼 为规范 克己复礼为仁 对于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 采取存疑态度 以为 未知生 焉知事鬼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 又注重 学 与 思 的结合 提出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和 温故而知新 等观点 首创私人讲学风气 主张因材施教 3 有教无类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强调 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政治上提出 正名 主张 以为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都应实副其 名 并提出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的观点 自西汉以后 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 影响极大 思想 论语 共分二十篇 每篇皆用首章两个字或三个字命名 积章成篇 章与章 篇与篇并无内在联系 前后个别有重复的章节 自 学而 篇至 阳货 篇 除 乡党 篇外 这十六篇皆无明确的中心 只有其余四篇有较为明显的 4 中心 即 乡党 篇是集中记载孔子的日常生活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为人 微子 篇记载孔子及古代圣贤在仕途中的进退出处 子张 篇记载孔子的几位著名弟子子张 子夏 子游 子贡等的言行 尧曰 篇除最后三章记述孔子的言论外 皆是集中摘录古文之名言 以见儒家治国之道 1 论语 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 仁 在 论语 思想体系中是最高的理论范畴 也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 其基本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5 1 孔子认为 仁人 应当具备五种品德 庄重 宽厚 诚实 勤敏 慈惠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生以成仁 指出 仁 是为人的最高准则 仁人要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 对别人无所要求 孔子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出发 提出仁者 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爱人 是 仁 的第一要义 是 仁 在实践中的理论基础 爱人 就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为此 孔子还提出 克己复礼为仁 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要克制个人欲望 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当时的伦理道德规范 从而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6 2 从恢复和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的目的出发 提出行 仁 以 孝悌 为先 孝 即是爱自己的父母 悌 即是爱自己的兄弟和家族的同辈 然后广泛地爱其他一般的人 这是对 仁 作出的进一步补充 强调实行仁德必须从孝悌开始 3 从道德修养着眼 提出 仁者安仁 仁者安仁 是说 仁 是一种高尚的道德 真正具有仁德的人 他的仁德要建立于内心信念的基础上 4 从道德完成 坚持真理着眼 提出 杀身成仁 作为仁者 必须勇敢地实践仁 坚持仁 要经得住考验 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7 2 论语 的哲学思想 1 重人轻天 对鬼神 敬而远之 对鬼神问题 存而不论 对祭祀也不否定 但也不采取宗教的狂热态度 只是把工作重点放在人事 即 务民之义 如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 这种观点对我国后世人的信仰影响极大 2 承认命定论 但在实际行动上 与命运抗争 孔子指出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认为人的生死富贵都是由命运决定的 孔子承认命定论 又提出 知命 认为 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 8 3 论语 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 可以说是孔子 仁 的方法论 是其思想的最高层次 主要有 1 过犹不及 思想 所谓过犹不及 就是讲过头和 不及 一样有害 处理一切事情既要反对过大 也要反对 不及 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政治上 提倡 居敬而行简 但又反对 居简而行简 经济上 提倡 惠而不费 劳而不怨 尧曰 文艺上 提倡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道德伦理上 反对 以德报怨 提倡 以直报怨 教育上 提倡学思不可偏废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9 2 和而不同思想 所谓和 就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 所谓同 就是人为地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 或人为地去掉各种不同的因素 而强求简单的同一 这种思想 政治上 强调缓和矛盾 既要求人们不 犯上作乱 又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 强调君臣之间交换意见 臣子对君主要 勿欺也 而犯之 经济上 强调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文学艺术上 则强调善美结合 尽善尽美 10 4 论语 的政治思想 论语 的政治思想 基本点是贯彻 仁者爱人 这个总的纲领的 其内容主要为 统治者要关心人民 减轻剥削 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 统治者要以身作则 克制私欲 遵守国家法令和社会准则 要减轻刑罚 加强对人民的教育 1 关于仁德政治思想 为政以德 关心人民 这主要表现在爱惜民力 减轻剥削 施惠于民 道千乘之国 敬事而信 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克己正身 以身作则 孔子强调国家统治集团 从君主到一般官吏 要克制私欲 恪守礼法 11 为人民作出榜样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齐之以礼 重在教育 孔子认为对待人民 教育为主 刑罚为辅 为政不能不用刑罚 但可以通过教育减少刑罚的使用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2 关于贤人政治思想 孔子不但强调仁德政治 而且认为仁德政治的实现还必须依靠贤人 即依靠德才兼备的人才 他提出 选拔贤能是 民服 的重要条件 强调为政必须选举贤能 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他还提出 必须突破门第界限 选拔出身贫寒而又很有才德的人作政府官吏 12 3 关于 正名 思想 孔子认为 名不正 则言不顺 言不顺 则事不成 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 则刑罚不中 孔子的 正名 就是从原西周政治结构 亦即宗法等级结构 的观点出发 来纠正当时政治领域中天子 诸侯 大夫这一等级序列中名实不符的情况 以保持他所希望的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的政治稳定秩序 其目的是希望在保持旧的政治结构的前提下 在相对安定 和平的社会条件下 进行封建性的社会变革 从而达到天下的统一 这就是所谓的王道一统 13 5 论语 的伦理思想 1 重视道德伦理的社会作用 孔子重视对现实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 而对一切与现实较远的自然宇宙或鬼神问题 则采取不加深究的办法 在孔子看来 要使政权巩固 要使统治者能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 最根本的 最能长久起作用的办法 就是以德服人 以德治国 2 重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孔子在以德治国的基础上 提出了统治者必须以德修身 认为 作为统治者 道德修养的目的 不光是为自己 更重要的是为社会 为人民 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就是修己以安百姓 14 2019 12 30 15 3 重视学习与实践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他认为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即人的道德 学问之所以出现差别 则是由于后天的环境 教育 特别是学习 不仅如此 孔子还特别强调道德修养中的主观能动性 认为道德修养必须有自觉性 坚持性 真正能自觉坚持下去 崇高的道德境界也并非高不可攀 4 重义轻利的道德观 孔子的义 即是符合道义的行为规范 具体说是符合 仁 及他所提倡的其他道德规范 所谓 利 就是指个人得利之利 就是说 当个人得到什么私利的时候 就要思考一下 得到这个东西是否符合义 如果不符合 那就不要这个东西 孔子的重义轻利 就是重道义 轻私利 他把义放在第一位 认为当个人私利与义相违背时 就应坚决抛弃这个私利 16 5 以 仁 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仁 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原则 它又是一种道德规范 首先是强调 信 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其次是要遵从 温 良 恭 俭 让 的伦理原则 仁 是孔子道德规范体系中起统帅作用的核心 其他道德规范 如 忠 孝 悌 智 勇 都是 仁 的思想在处理不同的伦理关系的具体体现 17 6 论语 的教育思想 1 有教无类 与 诲人不倦 孔子认为人不分类别 不分阶级出身 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利 在教育实践中 孔子还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原则 即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2 在德育第一的前提下 德 智 体全面发展 孔子在教育学生上提倡德育第一 认为自己培养学生的目的 就是培养出 君子 或者说 仁人 在此基础上 孔子还提出不努力学习知识 就会有缺点 甚至犯错误 他经常讲到射箭和驾驭车马 要求学生学会这份本领 他经常向学生进行诗教 在大自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18 3 联系实际 因材施教 联系学生实际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联系现实或历史上的实际事例进行教育 阐述自己的政治伦理与哲学观点 教育学生理论必须联系实际 也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 4 启发诱导 循序渐进 孔子在教学中 不使用灌注式 而充分使用启发式 孔子认识到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乐于学习 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状态 19 特色 论语 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 从文体形式上看 是 重在记言 的语录体 1 论语 的记叙体式特点 论语 虽为语录 然而实际上包括语录和对话以及一些简短的记叙三种体式 前者记载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言论 后二者主要记叙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答之辞 同时也用一些形神兼备的小故事表现人物的举止行为 论语 的语言艺术特色就是在这几种体式中得以体现的 论语 基本是口语 明白易懂 文字简括 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 而不加以充分的展开与论证 从而形成 质朴 的语言 20 风格 然而 质朴 并非贫瘠枯燥 由于孔子生活及 论语 生成之时代 春秋诗性文化风韵犹存 加之孔子及孔门弟子良好的 诗学 修养 因此 文简 而 语长 质朴 而 含蓄 造成了浓郁的 诗味 给人以悠然神远之感 2 论语 的语言特色 由于孔子对现实人生有着深刻的体察 因此在 论语 中有许多言简意赅 富于哲理性与启示性的语句 以其思想的丰富深刻与表达的生动传神 韵致的含蓄隽永而受到推崇 论语 是语录体散文 主要是记言 主要特点是语言 21 简练 用意深远 有一种雍容和顺 迂徐含蓄的风格 言简意赅 耐人寻味 这类语句虽然朴素无华 却能一下子打动人的心灵 其语言特色表现为 通俗平易而又精粹雅致的 口头语言 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从而 使得语言更加含蓄 形象 生动 虚词运用纯熟自然 加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音韵美感 因此 论语 的语言达到了贴切 通俗 精炼的境地 形成了它的字稳句妥 文笔流畅的特色 22 3 人物形象塑造 论语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 主要描写的是人物的言论 而在行动方面的描写却很简练 记述的主要是小事而不记大事 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语言 生活片断而不求系统 因而孔子的面貌虽不够完整 但却十分具体且细腻传神 在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和风度气质方面已经绰绰有余了 通过对人物具体行为 语言等的描写 细微中见真情 更能使读者从细微之处体会 品味到孔子的生活态度 人格精神 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孔子人格上积极方面的影响 23 例1 2009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 论语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曰 里 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里仁 子曰 德 不孤 必有邻 里仁 注 里 居 德 有德之人 邻 亲近 1 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环境对人的道德修养有重要影响 要谨慎选择 理想的居处应当是仁德之所 B 近朱者赤 择 仁 而处 受到仁德者的熏陶 对自己仁德的养成很有助益 24 C 选择与仁德为邻 体现了一个人的智慧 如不这样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D 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 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 会有志趣相同的人来亲近他 解析 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 C项 选择与仁德为邻 与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有误 第一处的 仁德 应为 有仁德的人 第二处的说法不对 焉得知 说的是 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而不是 别人怎么知道你的仁呢 两处错误均考查在对选段中的重点词语的理解上 一处考查的是 仁 的含义 二处考查的是 知 的含义 答案 C 25 2 孔子说 无友者不如己者 学而 意思是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请结合上面有关 择处 的选段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分析 孔子交友思想 是建立在其 仁 的思想的基础之上的 学生在作答时 要先答出选段与选句之间的关系 即要指出 择友 与 择处 选择居住的地方 两者之间的共同点 即与 仁德养成 之间的关系 其次要阐述孔子 择友 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吊装设备协议书
- 2025质押借款合同
- 购买二手车协议书怎么写
- 租厂房协议书
- 婚前出轨保证协议书
- 抖音引流协议书
- 采茶服务协议书
- 瓷砖代理协议书
- 项目提成协议书
- 2025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下的房屋买卖合同
- 律师调查报告委托合同9篇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自我接纳-自我认知-自我超越”作文讲评
- 2025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操作类工作人员33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熊种玉米》课件
- 公交车广告承包合同5篇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3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
- 公共营养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四级真题及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SAP QM质量管理模块配置详解(S4系统)
- 机械制图选择题试题库及答案
- 医院安全警示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