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8三、环境质量状况11四、评价适用标准14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5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7七、环境影响分析18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0九、环境竣工验收要求31十、结论与建议32附图: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图2 项目平面布置图图3 项目四至、卫星定位图图4 项目所在地规划图图5 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图6 项目水功能区划图图7 黄圃镇声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图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建设单位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建忠联系人周先生通讯地址中山市黄圃镇健愉路5号之三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28429建设地点中山市黄圃镇健愉路5号之三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C3591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占地面积(平方米)750建筑面积(平方米)750总投资(万元)5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8.5%评价经费(万元)3.0预期投产日期2019年10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环评类别判定说明及编制依据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拟建于中山市黄圃镇健愉路5号之三,中心坐标为北纬22432.57;东经1131934.7。项目总投资50万元,环保投资额为4万元,用地面积约750m2,建筑面积为750m2,经营范围为环保设备设计、安装、调试服务;销售环保设备、镀锌风管。投产后预计年产镀锌风管150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6月21日修订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本)及2018年修改单(生态环境部令第1号)等有关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及区域开发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因此,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本)及2018年修改单(生态保护部令第1号),本项目属于“二十四、专用设备制造业70 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中属于其他(仅组装的除外)”,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评价人员收集了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相符性分析1、产业政策相符性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本项目不属于禁止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性质、工艺和设备均不属于淘汰类和限制类,属于允许类,因此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合。根据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引导逐步调整退出的产业和引导不再承接的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根据中山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版),本项目不属于目录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因此与地方产业政策相符。根据中山市涉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环保准入管理规定的通知,项目为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不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重点整治行业,项目生产过程不涉及溶剂型涂料、油墨、胶黏剂等,且项目选址不位于主城区和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因此与中山市涉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环保准入管理规定的通知具有相符性。根据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项目不属于重污染行业建设项目,不使用高污染燃料,不涉及线路板制造,为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因此与中山市差别化环保准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细则具有相符性。2、规划相符性(1)与土地利用规划符合性分析该项目位于中山市黄圃镇健愉路5号之三,根据“中山市黄圃镇总体规划(2004-2010)”,项目所在地为一类工业用地。项目所在地符合当地的规划要求,地理位置和开发建设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不占用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风景保护区等用地。因此,该项目的从选址角度而言是合理的。(2)与环境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功能为二类区,项目产生的少量废气经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本项目纳污水体黄圃水道为水环境功能区类,本项目所在地纳入中山市黄圃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范围之内,本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道排入中山市黄圃镇污水处理厂集中深度处理后排入黄圃水道。故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不对周围水体产生影响。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为2类,项目产生的噪声,经采取消声、隔声等综合措施处理,再经距离衰减作用后,边界噪声能达到相关要求,不会改变区域声环境功能。项目周围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无名胜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三、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判定及评价范围1、环境要素的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由于项目废气产生量极少,故本评价为定性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2)地表水评价等级项目位于黄圃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内,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黄圃水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项目为间接排放,评价等级为三级B。(3) 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的规定,“5.2.3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 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影响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根据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中环201887 号)的规定,本项目所在区域所处声环境功能区为2类区,因此,本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评价范围(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本报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章节,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无需设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水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评价等级为三级B时,应满足其依托污水处理设施环境可行性分析的要求,涉及地表水环境风险的,应覆盖环境风险影响范围所及的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根据本项目建设情况,不设置地表水评价范围。项目周边无饮用水源保护区。(3)声环境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中“6.1.2二级、三级评价范围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为边界向外200m。3、环境保护目标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表1-1 声环境保护目标表序号名称坐标/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与高噪声设备距离与厂界距离XY1兆丰村113.19372722.430494居民区声环境2类标准东北面88m83m2113.19290322.430502西面165m160m3113.19410422.430073东面173m168米四、项目建设内容1、项目基本情况恒俊环保科技(中山)有限公司拟建于中山市黄圃镇健愉路5号之三,中心坐标为北纬22432.57;东经1131934.7。项目总投资50万元,环保投资额为4万元,用地面积约750m2,建筑面积为750m2,公司法人周建忠,员工为5人,一年工作300天。经营范围为环保设备设计、安装、调试服务;销售环保设备、镀锌风管。投产后预计年产镀锌风管150吨。项目北面为空厂房;东面为中山市农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南面为金城中路,隔路为神州城电器制造厂;西面为小路、空地,隔空地为中山市鼎锋家具五金配件有限公司。2、构筑物情况项目厂房情况见下表。表1-2 项目主要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建筑物名称用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层数层高/m建筑结构备注1生产厂房7507501层7锌铁棚结构租赁 3、项目组成一览表项目工程组成见下表。 表1-3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用于产品生产租用1栋1层锌铁棚结构厂房,总用地面积750m2,总建筑面积750m2辅助工程办公室供行政、技术、销售人员办公储运工程仓库主要用于仓储产品和原辅材料运输厂外运输主要依靠社会力量、采用公路运输。公用工程供水系统由市政管网供给60吨/年供电系统由市政电网供给5万度/年排水系统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网管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环保工程废气处理焊接工序废气拟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换气处理废水处理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网管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固废处置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一般工业固废统一收集后外售;危险废物交由具有相关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噪声污染防治采取必要的门窗隔声、降噪措施;合理布局车间高噪声设备4、产品方案及产量项目产品及产量见下表。表1-4 项目产品和产量一览表序号名称年产量1镀锌风管150吨5、主要原材料项目原材料均统一外购,原材料见下表。表1-5 项目主要原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年用量备注1镀锌板152吨外购2焊条0.1吨注:焊条6、主要生产设备项目主要生产设备见下表。表1-7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数量设备所在工序1等离子切割机HCD-51001台开料2螺旋风管机LXA-8511500A1台螺旋风管机加工3五线风管机HCH-V1台五线风管机加工4手动折弯机YC-1520B2台折弯5卷圆机DW-1.2X1250A1台卷圆6碰焊机/1台焊接7共板法兰机LTA-121台法兰8弯头咬口机DCP-1250T1台弯头咬口9辘骨机/1台辘线10辘线机LW-201台辘线11空压机/1台辅助设备备注:项目使用的设备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或限制类)2011年(2013年修订)中设备。对于没有型号的设备,建设单位承诺不使用产业政策上淘汰、禁止的种类设备。7、公用工程 项目资源和能源消耗情况见表1-8。表1-8 主要能源以及资源消耗一览表名称年耗量来源储运方式电5万度市政供电市政电网新鲜水60t/a市政给水管网管道输送8、给排水系统:本项目用水主要由市政自来水厂供给,给水由市政管网接入。本项目用水量主要为员工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项目拟招员工5人,均不在厂内食宿,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BD44T1461-2014)中办公楼,人均用水按40L/d进行计算,用水量约为0.2t/d(60t/a)。本项目排水量按用水量的90%计算(一年按300天计算),即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18t/d(54t/a),产生的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图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a)60生活用水54三级化粪池预处理54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新鲜用水损耗69、总图布置本项目租用于中山市黄圃镇健愉路5号之三作为本项目的生产办公场所,项目布局详见平面布置图(附图3)。根据用地形状,项目主要建筑物为为生产车间一幢,总体布置合理,区划明显。从原材料到产品按次序衔接合理,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做到协调一致,污染单元集中在生产车间,且都进行了必要的污染防治。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一)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属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二)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的纳污河道水体为黄圃水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排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断增加,使得该河道水质受到影响。为保护黄圃水道,以该河道为纳污主体的厂企应做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河涌的综合整治工作。6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纹状况、土壤、植被等)一、地理位置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南部,北靠顺德,西接江门,东临珠江口,南接珠海,毗邻港澳。总面积1800.14km2,人口130万。黄圃镇地处中山市最北部,西北与佛山市顺德区为邻,东北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河相望,居“珠三角”西岸都市圈发展核心板块,与广州、深圳、佛山、江门、东莞、珠海、香港、澳门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时生活圈内。全镇土地面积83.6平方公里。二、地形地貌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此坳陷中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三、气候特征中山市地处低纬,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市境太阳高度角大,全年境内各地均有2次太阳直射,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总辐射量以7月最多,达51141.3焦耳/平方厘米;2月最少,仅23285.7焦耳/平方厘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43.5小时,占年可照时数的42%。年最多日照时数为2392.6小时(1955年),占年可照时数的54%;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455.8小时(1961年),占年可照时数的33%。终年气温较高,历年平均为21.8,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为13.3,7月最高,达28.4。极端最高气温36.7(1980年7月10日),极端最低气温-1.3(1955年1月12日)。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水的主要来源,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748.3毫米。影响全市的灾害性天气有台风、霜冻、低温阴雨、寒露风和暴雨。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北,静风频率27%。四、水文状况:中山地区河网较为密布,河流流向基本为西北-东南向,呈扇形网状分布,河网密度达0.91.1 km/km2。主要河道有北部排灌渠、东部排灌渠、沥心涌、九龙涌、分流涌、十六顷排灌渠、百鲤涌等,潮汐类型属于混合型不规则半日潮,其月变化是每月潮,望潮差最大约为2米。河床高程低,坡降小。该建设项目的纳污河道为黄圃水道,起源于丘头口,终止于三星尾。全长15.9公里,黄圃水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为工用、农用、排水用水。五、土壤、植被区域土壤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运积土和自成土。运积土主要分布在平原阶地上;自成土是在当地基岩和变质岩上直接发育而成的,为赤红壤。中山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岗岩石料、沙料和耐火黏土。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沙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濠头村附近。中山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被主要种类有610多种,隶属于105科358属,森林覆盖率为12.95%。建设项目所属功能区区划分类表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详见下表。表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编 号项 目内 容1水环境功能区根据中山市水功能区管理办法,黄圃水道属类区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项目位于黄圃镇,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年修订版)图集,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环境噪声功能区根据中山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发布稿)(中环201887号),本项目拟选址所在区域属于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5是否风景名胜保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两控区是8是否城市生活污水集污范围是,纳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据中山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2016修订版)(中府函2016236号印发),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根据本报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章节,本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只需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根据中山市2018年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2018年,中山市城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年均值及相应的日均值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臭氧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浓度值未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降尘达到省推荐标准。具体见表3-1,项目所在区域为不达标区,不达标因子为O3。表3-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SO2年平均质量浓度96015达标百分位数日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1715011.3NO2年平均量浓度324080达标百位数日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798098.7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457064.2达标百分位数日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7915052.6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303585.7达标百分位数日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587577.3O3百分位数日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165160103超标CO百分位数日平均或8h平均质量浓度1100400027.5达标2、水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位于黄圃镇污水处理厂的纳污范围内,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至黄圃水道。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 2.3-2018),本项目为间接排放,评价等级为三级B,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根据导则要求,对于三级B评价,可不考虑评价时期,现状调查时期和评价时期一致,因此,对于水污染影响型三级B评价,不进行现状调查与评价。3、声环境质量现状 该区域环境噪声功能规划为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项目夜间不生产,项目委托广东中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项目四周厂界外1m和敏感点处进行昼间噪声监测。监测时间为2019年8月8-9日,其监测结果分析详见下表。 表3-2 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 单位:dB(A)监测时间监测点位及编号主要声源昼间噪声夜间噪声2019-8-8项目东边界外一米N1工业56.247.1项目南边界外一米N2工业56.045.7项目西边界外一米N3工业57.145.8项目东北侧82米居民区N4生活55.844.62019-8-9项目东边界外一米N1工业56.846.8项目南边界外一米N2工业56.246.1项目西边界外一米N3工业56.745.7项目东北侧82米居民区N4生活55.445.1标准限值 :60(昼间),50(夜间)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厂界环境噪声监测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的标准限值,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状况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位于环境空气二类功能区,建设项目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废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2、水环境保护目标该区域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是黄圃水道,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3、声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保护目标是确保项目厂界环境噪声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的标准限值,确保项目的营运不改变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表3-3 声环境保护目标表序号名称坐标/m保护对象保护内容环境功能区相对厂址方位与高噪声设备距离与厂界距离XY1兆丰村113.19372722.430494居民区声环境2类标准东北面88m83m2113.19290322.430502西面165m160m3113.19410422.430073东面173m168m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执行二级标准。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2、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区标准限值;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清单;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总量控制指标生活污水排放量54t/a 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尾水最后排放至黄圃水道,总量从污水处理厂处理总量中调配,不单独分配。注:一年按300天计算。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1、镀锌板开料卷圆螺旋风管、五线风管机加工直管2、镀锌板开料折弯、法兰、弯头咬口、辘线、辘骨与直管焊接成品废气主要工艺说明:将原材料镀锌板进行切割开料,经卷圆后由螺旋风管机或五线风管机加工即为风管直管;将原材料镀锌板进行切割开料,经折弯、法兰、弯头咬口、辘线、辘骨等机加工之后工艺1的成品直管焊接在一起,即为成品。主要产污工序:一、施工期主要产污工序本项目的主体建筑已建成,不存在施工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二、营运期主要产污工序 1、废水生活污水:项目员工人数为5人,根据广东省用水定额(DB44T1461-2014)中办公楼,人均用水按40L/d进行计算,生活用水量约为0.2t/d(60t/a);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90%计算,则产生量约为0.18t/d(54t/a)。污水主要污染物产物及其浓度为CODcr250mg/L、BOD5150mg/L、SS150mg/L、NH3-N25mg/L。 2、废气本项目焊机使用焊条焊接产品,焊接过程中产生少量烟尘(以“颗粒物”表征),根据焊接工作的劳动保护推荐的经验排放系数,所用焊条的烟尘产生量为8g/kg焊条,项目焊条年用量为100kg,则焊接烟尘的总产生量为0.8kg/a,速率为2.67g/h。(焊接工序年工作300天,每天按1小时计算)3、噪声(1)生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声压级约7085dB(A)。(2)车辆出入、原材料和成品的搬运产生的噪声,约6575dB(A)。4、固体废物 (1)生活垃圾:主要为员工的生活垃圾,员工5人,按平均0.5kg/人日计算,则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2.5kg/d(0.75t/a)。(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金属边角料,产生量约为2t/a。(3)危险废物:废机油及其包装物,产生量约为0.1t/a;含油废抹布及手套,产生量约为0.01t/a。40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气污染物焊接工序颗粒物1mg/m3,0.8kg/a1mg/m3,0.8kg/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54t/a)CODcr250mg/L0.0135t/a225mg/L0.0122t/aBOD5150mg/L0.0081t/a135mg/L0.0073t/aSS150mg/L0.0081t/a135mg/L0.0073t/aNH3-N25mg/L0.00135t/a22mg/L0.0012t/a固体废物员工生活生活垃圾0.75t/a0一般工业固废金属边角料2t/a0危险废物废机油及其包装物0.1t/a0含油废抹布及手套0.01t/a0噪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设备噪声,噪声值约为70-85dB(A)车辆出入、原材料和成品的搬运、员工生活产生的噪声,约6575dB(A)其他/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随着工业的发展,会从本项目所在的生态系统以外输入大量能量和物质(例如供电、供水和原料),同时会向生态系统排放一定数量的废物(例如,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如这一人工生态系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会造成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该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在环境保护方面,一定要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总量控制。保证该项目所在地的人工生态系统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租用已建成的厂房,故不再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 (一)污染物产排及治理情况 本项目焊机使用焊条焊接产品,焊接过程中产生少量烟尘(以“颗粒物”表征),根据焊接工作的劳动保护推荐的经验排放系数,所用焊条的烟尘产生量为8g/kg焊条,项目焊条年用量为100kg,则焊接烟尘的总产生量为0.8kg/a,速率为2.67g/h,浓度1.0mg/m3。(焊接工序年工作300天,每天按1小时计算) 项目通过加强车间通风换气处理,厂界颗粒物浓度可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 由于项目废气产生量极少,故本评价为定性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5.3节工作等级的确定方法,结合项目工程分析结果,本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三)自行监测计划1、污染源监测计划根据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HJ 819-2017)、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 942-2018),本项目污染源监测计划见下表。表7-1 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计划表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执行环境质量标准上风向1#颗粒物1次/年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下风向2#下风向3#下风向4#2、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根据预测分析,项目新增污染物正常排放下污染物短期浓度贡献值的最大浓度占标率均低于100%,因此项目的建设对区域环境影响可以接受。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如下:表7-2 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评价等级与范围评价等级一级二级三级评价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评价因子SO2+NOX排放量2000t/a5002000t/a500t/a评价因子基本污染物( )其他污染物( )包括二次PM2.5不包括二次PM2.5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标准附录D其他标准现状评价环境功能区一类区二类区一类区和二类区评价基准年( 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数据来源长期例行监测数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现状补充监测现状评价达标区不达标区污染源调查调查内容本项目正常排放源本项目非正常排放源现有污染源拟替代的污染源其他在建、拟建项目污染源区域污染源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预测模型AERMODADMSAUSTAL2000EDMS/AEDTCALPUFF网格模型其他预测范围边长50km边长550km边长=5km预测因子预测因子( )包括二级PM2.5不包括二次PM2.5正常排放短期浓度贡献值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0%正常排放年均浓度贡献值一类区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10%二类区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C本项目最大占标率30%非正常排放1h浓度贡献值非正常持续时长( )hC非正常占标率100%C非正常占标率100%保证率日平均浓度和年平均浓度叠加值C叠加达标C叠加不达标区域环境质量的整体变化情况k-20%k-20%环境监测计划污染源监测监测因子(颗粒物)有组织废气监测无组织废气监测无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监测因子( )监测点位( )无监测评价结论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不可以接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距( )厂界最远( )m污染源年排放量SO2:( )t/aNOX:( )t/a颗粒物:(0.8)kg/aVOCs:( )kg/a注:“”为勾选项,填“”;“( )”为内容填写项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一)评价等级判别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表7-3 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评价等级判定评价等级判定依据排放方式废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当量数W/(无量纲)一级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级直接排放其他三级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级B间接排放-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后通过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黄圃镇污水处理厂,为间接排放,因此,项目地表水评价等级为三级B。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中对三级B评价的要求,可不对本项目进行评价时期确定,可不开展区域污染源调查,可不进行水环境影响预测。(二)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信息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3-2018)对本项目的污染源排放情况进行核算。表7-4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序号废水类别污染物种类排放去向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排放口编号排放口设置时否符合要求排放口类型污染治理设施编号污染治理设施名称污染治理设施工艺1生活污水CODcrBOD5SSNH3-N黄圃镇污水处理厂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性排放/三级化粪池/是否企业总排雨水排放清净下水排放温排水排放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表7-5 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排放口地理坐标废水排放量/(万t/a)排放去向排放规律间歇排放时段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经度纬度名称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浓度限值/(mg/L)1/0.054城镇污水处理厂间断排放,排放期间流量不稳定且无规律,但不属于冲击性排放/黄圃镇污水处理厂CODcrBOD5SSNH3-NCODcr40BOD510SS10NH3-N5表7-6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它按规定商定的排放协议名称浓度限值/(mg/L)1/CODcr、BOD5SS、NH3-N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 第二时段三级标准CODcr500、BOD5300、SS400表7-7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序号排放口编号污染物种类排放浓度/(mg/L)日排放量/(kg/d)年排放量/(t/a)1/CODcrBOD5SSNH3-NCODcr225BOD5135SS135NH3-N220.0410.0240.00240.0040.01220.00730.00730.0012全厂排放口合计CODcr0.0122NH3-N0.0073BOD50.0073SS0.0012表7-8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工作内容自查项目影响识别影响类型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水环境保护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涉水的风景名胜区;其他影响途径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直接排放;间接排放;其他水温;径流;水域面积影响因子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害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pH值;热污染;富营养化;其他水温;水位(水深);流速;流量;其他评价等级水污染影响型水文要素影响型一级;二级;三级A;三级B 一级;二级;三级现状调查区域污染源调查项目数据来源已建;在建;拟建;其他拟替代的污染源排污许可证;环评;环保验收;既有实测;现场监测;入河排放口数据;其他受影响水体水环境质量调查时期数据来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未开发;开发量40%以下;开发量40%以上;水文情势调查调查时期数据来源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水行政主管部门;补充监测;其他补充监测监测时期监测因子监测断面或点位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监测断面或点位个数( )个现状评价评价范围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km2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河流、湖库、河口:;近岸海域: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规划年评价标准( )评价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评价结论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状况:达标:不达标水环境保护目标质量状况:达标:不达标对照断面、控制断面等代表性断面的水质状况:达标:不达标底泥污染评价水资源质量回顾评价流域(区域)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与开发利用总体状况、生态流量管理要求与现状满足程度、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空间的水流状况与河湖演变状况达标区不达标区影响预测预测范围河流:长度( )km;湖库、河口及近岸海域:面积( )km2预测因子( )预测时期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冰封期;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设计水文条件预测情景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后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污染控制和减缓措施方案区(流)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情景预测方法数值解;解析解;其他导则推荐模式;其他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有效性评价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替代消减源水环境影响评价排放口混合区外满足水环境管理要求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满足水环境保护目标水域水环境质量要求水环境控制单元或断面水质达标满足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要求,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满足等量或减量替代要求满足区(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要求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同时应包括水文情势变化评价、主要水文特征值影响评价、生态流量符合性评价对于新设或调整入河(湖库、近岸海域)排放口的建设项目,应包括排放口设置的环境合理性评价满足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清单管理要求污染源排放量核算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CODcr)(NH3-N)(BOD5)(SS)(0.0122)(0.0073)(0.073)(0.0012)(225)(22)(135)(135)替代源排放情况污染源名称排污许可证编号污染物名称排放量/(t/a)排放浓度/(mg/L)( )( )( )( )( )生态流量确定生态流量:一般水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