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小便不通PPT课件.ppt_第1页
产后小便不通PPT课件.ppt_第2页
产后小便不通PPT课件.ppt_第3页
产后小便不通PPT课件.ppt_第4页
产后小便不通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小便不通 1 概念 新产后小便点滴而下 甚至闭塞不通 小腹胀急疼痛者 称 产后小便不通 又称 产后癃闭 多发生于产后3日内 亦可发生于产褥期中 以初产妇 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 2 诸病源候论 首载 产后小便不通候 妇人大全良方 记载用木通散治产后小便不通 明代 万氏女科 指出 又有恶露不来 败血停滞 闭塞水渎 小便不通 加味五苓散主之 清代 医宗金鉴 云 产后热邪夹瘀血流渗胞中 多令小便淋闭 宜四物汤加蒲黄 瞿麦 桃仁 牛膝 滑石 甘草梢 木通 木香治之 西医学之产后尿潴留可参照本病论治 3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为膀胱气化失司 素问 灵兰秘典论 曰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焉 素问 宣明五气篇 膀胱不利为癃 不约为遗溺 导致膀胱气化功能失常的原因 与产后多虚及肺通调水道 脾运化水液和肾司二便功能失常等有关 若肺脾气虚 肾阳不足 或瘀血阻滞 可致膀胱气化失常而发为本病 4 1 气虚 素体虚弱 肺气不足 复因产时耗气伤血 肺脾之气益虚 膀胱气化无力致小便不通 2 肾虚 素体元气虚 产时失血耗气 致肾虚气化不及 膀胱气化失司而致溺不得出 3 血瘀 产程过长 滞产逼脬 膀胱受压过久 气血运行不畅 瘀血阻滞 膀胱气化不利 溺不得出 5 诊断要点 1 病史 可有产程过长 失血过多或难产 手术助产等病史 2 症状 新产后 排尿困难 点滴而下 小腹胀满 坐卧不安 甚或癃闭不通 3 检查 注意是否有下腹膨隆 膀胱充盈 触痛 并检查子宫复旧情况 有无阴道前壁 膀胱膨出 6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产后小便淋痛鉴别 两者皆为产后排尿困难 产后小便淋痛以小便频急 欲出未尽为特征 或见恶寒发热等表现 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 白细胞 7 辨证论治 本病辨证重在辨虚实 若产后小便不通兼见倦怠乏力 气短懒言 为气虚 若兼见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 为肾虚 若有产伤史 尿色略混浊带血丝 为血瘀 治疗以补气温阳 化气行水以利膀胱气化 但不可滥用通利之品 8 1 气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小便不利 甚至闭而不通 小腹胀满不适 面白少华 倦怠乏力 气短懒言 舌淡 苔薄白 脉缓弱 证候分析 产后气虚 膀胱气化失职 故见小便不利或不通 尿液积蓄于膀胱 故小腹胀满不适 气虚中阳不振 故倦怠乏力 气短懒言 面白少华 舌淡苔薄白 脉缓弱 均为气血虚弱之征 9 治法 补气升清 化气行水 方药 补气通脬饮 女科辑要 黄芪麦冬通草方中黄芪补益脾肺之气 麦冬生津养阴 通草甘淡利小便 全方共奏益气生津利尿之功 若多汗 咽干口燥者加五味子 生地 葛根以生津养阴 10 2 肾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小便不通 小腹胀满而急 或小便色白而清 点滴而下 面色晦暗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淡苔润 脉沉迟 证候分析 肾与膀胱相表里 肾虚则膀胱气化不利 故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 尿液蓄积膀胱 不得排出 故小腹胀满而急 面色晦暗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均为肾气不足之象 舌淡苔润 脉沉迟 亦为肾虚之征 11 治法 补肾温阳 化气行水 方药 济生肾气丸 济生方 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苓桂枝泽泻附子牛膝车前子方中附子 桂枝温肾助阳 熟地 山药 山茱萸补肾滋阴 茯苓 泽泻 车前子 牛膝利水通溺 丹皮活血 全方共奏补肾阳 益肾阴 助气化 通小便之功 12 若腰痛甚者 加杜仲 巴戟天以补肾强腰 若小腹下坠者 加党参 黄芪以益气升阳 13 3 血瘀证 主要证候 产程不顺 或产时损伤膀胱 产后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 尿色略混浊带血丝 小腹胀急疼痛 舌正常或暗 脉涩 证候分析 产程过长 滞产逼脬 膀胱受压过久 气血运行受阻 瘀血阻滞 膀胱气化不利 故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 尿色混浊带血丝 尿液潴留膀胱 故小腹胀急疼痛 脉涩为瘀血阻滞之征 14 治法 活血化瘀 行气利水 方药 加味四物汤 医宗金鉴 熟地川芎白芍当归蒲黄瞿麦桃仁牛膝滑石甘草梢木香木通方中当归 川芎养血活血 熟地 白芍养血缓急止痛 蒲黄 桃仁 牛膝活血祛瘀 木通宣通气机 瞿麦 滑石 木通 甘草梢通利小便 全方共奏活血化瘀 行气利水之效 16 其他疗法 1 针灸疗法取关元 百会 膀胱俞 三阴交 针刺平补平泻 或加电针 寒证用艾灸 2 热敷法葱盐炒热 敷贴关元 气海 或用温水冲洗阴户 刺激排尿 17 临证思路预后文献摘录 18 产后小便淋痛 19 概念 产后出现尿频 尿急 淋沥涩痛等症状称 产后小便淋痛 又称 产后淋 产后溺淋 20 早在隋代 诸病源候论 中就有 产后淋 的记载 指出本病多因产后体虚 热邪乘虚侵袭膀胱所致 并明确提出以肾虚为本 病位在膀胱 唐代 经效产宝 认为 产后患淋 因虚损后有热气客于脬中 所致 妇人大全良方 云 产后诸淋 因热客于脬 虚则频数 热则涩痛 分虚实论治 证治准绳 女科 云 产妇小水淋沥或时自出 用分利降水之剂二年不愈 用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丸而愈 西医学产褥期泌尿系感染与本病可互参 21 病因病机 产后小便淋痛的主要病机是膀胱气化失司 水道不利 1 湿热蕴结产后血室正开 胞脉空虚 若摄生不慎 外阴不洁 或产时不顺 阴部创伤 秽浊湿热之邪乘虚入侵膀胱 或过食辛辣肥甘厚腻 酿成湿热 流注膀胱 气化不利 致小便淋痛 2 肾阴亏虚素体肾虚 复因产时产后失血伤阴 肾阴亏虚 阴虚火旺 热灼膀胱 气化不利致小便淋痛 22 诊断要点 1 病史 可有产前或产后导尿 或外阴伤口愈合不良 或产后失血过多史2 症状 以产后出现尿频 尿急 淋沥涩痛为主要症状 3 检查 1 妇科检查 可见外阴伤口愈合不良 尿道口 阴道口充血 2 辅助检查 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 红细胞 甚则脓球 尿细菌培养可见致病菌 23 鉴别诊断 1 产后小便不通产后排尿困难 闭塞不通或点滴而下 但无尿痛 尿常规检查无异常 2 尿血小便红赤 尿常规检查红细胞多 甚至满视野 但无尿痛感 3 尿浊产后小便混浊 色白如泔浆 但无排尿淋沥涩痛感 24 辨证论治 产后小便淋痛以尿频 尿急 淋沥涩痛为主要特点 病位在膀胱 病性为热 以热证 实证居多 辨证主要根据全身症状和舌脉情况 实证者多见小便涩痛 尿黄赤色深 伴口渴心烦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虚证者多见小便短涩 淋沥灼痛 伴腰酸 手足心热 头晕耳鸣 舌红少苔 脉细数 治疗以清热通淋为主 根据虚实的不同 实则清利 虚则补益 但勿忘产后多虚多瘀 清热不可过于苦寒 除湿不宜过于通利 补虚不忘化瘀 25 1 湿热蕴结证 主要证候 产后突感小便短涩 淋沥涩痛 小腹疼痛胀急 尿黄赤或混浊 口渴不欲饮 心烦 舌红 苔黄腻 脉滑数 证候分析 产后血室正开 若多次导尿或摄生不慎 感染湿热之邪 或过食辛辣肥厚之品 积湿生热 湿热下注膀胱 致小便淋痛 小腹疼痛胀急 尿黄赤或混浊 湿热熏蒸则口渴 心烦 舌红苔黄腻 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26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 加味五淋散 方见子淋 加益母草 若热伤胞络 尿色红赤者 加白茅根 小蓟 地榆 旱莲草清热利尿止血 若口舌生疮 心烦者 加竹叶以清心除烦 若肝经郁热 口苦便干 心烦易怒者 加龙胆草 茵陈清肝泻热 27 2 肾阴亏虚证 主要证候 产后小便频数淋沥 尿道灼热疼痛 五心烦热 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舌红 苔少 脉细数 证候分析 素体肾阴不足 因产失血 肾阴愈亏 阴虚火旺 移热膀胱 气化失常致小便频数 热灼津液 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