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知识(湘潭大学).ppt_第1页
实验室安全知识(湘潭大学).ppt_第2页
实验室安全知识(湘潭大学).ppt_第3页
实验室安全知识(湘潭大学).ppt_第4页
实验室安全知识(湘潭大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室安全知识 安全科研关系到广大职工和研究生的健康和生命 也关系到国家财产的安全 前言 安全生产不仅是对他人负责 对所负责 对社会负责 对国家负责 更是对自己负责 对家庭负责 事故案例 一 金属钠燃烧事故 事故经过 将1升工业乙醇倒入放在水槽中的塑料盆 然后将金属钠皮用剪刀剪成小块 放入盆中 开始时反应较慢 不久盆内温度升高 反应激烈 当事人即拉下通风柜 把剪刀随手放在水槽边 这时水槽边的废溶剂桶外壳突然着火 并迅速引燃了水槽中的乙醇 当事人立刻将燃烧的废溶剂桶拿到走廊上 同时用灭火器扑救水槽中燃烧的乙醇 此时走廊上火势也逐渐扩大 直至引燃了四扇门框 事故第二现场 严禁在有水的环境中处理金属钠等遇水易燃试剂 被过火的试剂 事故原因 反应时放出氢气和大量的热量 氢气被点燃并引燃了旁边的废溶剂造成事故 经验教训 处理金属钠时必须清理周围易燃物品 一次处理量不宜过多 注意通风效果 及时排除氢气 或与安全部门联系 在空旷的地方处理 事故经过 当日深夜 当事人指导的大学生进行过夜实验 其所用的油浴突然起火 幸被值日巡逻及时发现 未酿成严重后果 二 油浴燃烧事故 肇事油浴 裸露的加热电热丝点燃了油浴中的有机物 打落的反应瓶 事故原因 实验时 试剂滴落到油浴中 因油浴未及时更换 导致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 经常更换油浴 另 水泵的循环水必须经常更换 事故经过 用1 4 丁炔二醇和氯化亚砜在吡啶存在下制备4 氯 丁炔 1 醇 反应完成后用乙醚萃取 经水洗干燥后在常压下蒸去乙醚和苯 剩下500mL有机物 用水泵减压蒸馏 蒸出产物 加热温度110 120 减压20mmHg 反应瓶1000mL 当蒸出150mL产品时 内温急剧上升失去控制 随即发生爆炸 由于通风柜的拉门处于关闭状态 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该反应曾多次重复做过 因反应量很小 未曾发生事故 三 爆炸事故 事故原因 含炔基官能团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容易与浓度较高的杂质发生聚合反应 放出大量的热量 导致温度失控引发爆炸 4 氯 丁炔 1 醇是含炔基官能团的化合物 可能与反应中产生的杂质在高温下发生聚合反应引发爆炸 经验教训 当事人佩带了防护镜和手套 并拉下了防爆橱门 因而该事故未造成人员伤害 在实验中使用危险药品或产物比较活泼的 在实验前应对该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有个预案 并落实防范措施 事故经过 玻璃封管内加入氨水20mL 硫酸亚铁1g 原料4g 加热温度160 当事人在观察油浴温度时 封管突然发生爆炸 整个反应体系被完全炸碎 当事人额头受伤 幸亏当时戴防护眼睛 才使双眼没有受到伤害 四 封管事故 脸上的防护镜被击落 斑斑血迹 事故原因 玻璃封管不耐高压 且在反应过程中无法检测管内压力 氨水在高温下变为氨气和水蒸汽 产生较大的压力 致使玻璃封管爆炸 经验教训 化学实验必须在通风柜内进行 密闭系统和有压力的实验必须在特种实验室里进行 事故经过 当事人蒸馏含四氢呋喃溶剂反应的混合溶液时 此时突然发现就收瓶及冷凝管里有大量白色烟雾涌出 当事人感觉异常 就急忙蹲下 此时反应瓶发生了爆炸 五 过氧化物爆炸事故 被爆炸冲击波压平的铝锅 油浴 被震落的照明灯罩 被炸飞的通风橱玻璃 事故原因 存放过程中 四氢呋喃可能产生了过氧化物 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经验教训 在使用乙醚 四氢呋喃等有可能产生过氧化物的溶剂时 应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 在使用中加一点还原剂以防止有过氧化物的发生 六 石油醚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当事人对所合成的产品进行后处理 即用石油醚提纯产品 反应瓶2升 石油醚1000毫升 30 60 电热套加热回流 冷凝水冷却 至中午11时左右突然发现通风柜内有火花闪烁 接着发生爆炸 爆炸引燃了电热套和周围的纸张 当事人立即拔下电热套插座 并使用灭火器将火扑灭 被瞬间产生的强大热量烧焦的毛刷 事故原因 所使用的石油醚是沸点在30 60 的低沸点溶剂 又因夏天的连续高温 经事后测量自来水温度就达33 石油醚未能冷却而大量挥发 当石油醚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 遇火星即发生爆炸 经验教训 因回流溶剂时冷却效果不佳致使大量溶剂挥发造成的爆炸事故已发生多起 这起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常规的回流实验虽然简单 但必须保证良好的冷凝效果 天气炎热时应避免大量使用溶剂 尤其是低沸点溶剂 七 盐酸气伤人事故 事故经过 当日上午当事人 受伤人等在安装高压釜的紧固件和阀门 在前几日拆卸时已将管道内氯硅烷液体放出 为挡灰尘用简易塞将氯硅烷液相管塞住 当时并没有感觉到有压力和液体积存 在安装氯硅烷液相管时 当事人将简易塞拔下的一刹那 突然有一股氯硅烷挥发气体冲出 此时正值受伤人俯身紧固螺丝 来不及躲闪 正好喷到脸上和两手臂上 将其灼伤 事故原因 这套高压釜反应装置被安置在棚内 当时又正值高温时节 棚内温度超过40 管内残留的氯硅烷变为气体 产生了一定的压力 拔去塞子时氯硅烷气体就冲了出来 经验教训 高温对化学试剂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科研人员又忽视了防护用品的使用 扩大了受伤部位 事故经过 当晚8时许 当事人在准备处理一瓶四氢呋喃时 没有仔细核对 误将一瓶硝基甲烷当作四氢呋喃投到氢氧化钠中 约过了一分钟 试剂瓶中冒出了白烟 当事人立即将通风橱玻璃门拉下 此时瓶口的烟变成黑色泡沫状液体 当事人叫来同实验室的一名博后请教解决方法 即发生了爆炸 玻璃碎片将二人的手臂割伤 八 误操作事故 走廊上的鲜血 通风橱的玻璃门起到了良好的防爆作用 事故原因 该事故是由于当事人在投料时粗心大意 没有仔细核对所要使用的化学试剂而造成的 实验台药品杂乱无序 药品过多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经验教训 这是一起典型的误操作事故 它告诫我们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仔细 认真 不能有半点马虎 实验台 工作台要保持整洁 不用的试剂瓶要摆放到试剂架上 避免试剂打翻或误用造成的事故 九 多氮化合物爆炸事故 事故经过 当日上午11 00左右 当事人完成反应后的处理工作 她用油泵抽干氨基四氮唑的溶剂后 用牛角匙刮取附在瓶壁上的产物 即发生了爆炸 碎玻璃将她的脸和左手手指炸伤 爆炸后 通风柜防爆玻璃门被碎玻璃击穿的小孔 分液漏斗被击碎 通风玻璃门被爆炸后的碎玻璃击出小坑 事故原因 多氮化合物爆炸所需的引爆能量极小 轻微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引爆 而且爆炸的能量极大 经验教训 在使用易爆高危的药品时 防范措施必须到位 防护用品必须使用 十 溴化物伤人事故 事故经过 当日上午10 00左右 当事人在制备炔丙基溴时 将10克四溴化碳逐步投人乙醚中 当投入一半时 未有明显的反应 当事人将另外5克一下投入乙醚中 当即发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使乙醚沸腾 当事人立即拔去反应瓶的塞欲放气时 炔丙基溴冲了出来 灼伤了当事人的脸部 该反应属首次放大反应量 事故原因 投料过快 经验教训 实验条件发生变化时 应多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 尤其是低沸点试剂做溶剂的放热反应 第一章实验应注意的基本事项 1 实验前必须作好周密的准备实验前 不仅要对所用的实验装置及药品等进行认真的检查 而且 还必须按照实验的要求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为了避免在着火时 防止衣料熔化 衣着必须尽量做得合适 使之既不露出皮肤 又能灵活地进行操作 同时 实验时常常需要戴防护眼镜 必要时 还应戴手套或防护面具 2 要遵照导师的指导进行实验 决不可随意蛮干 采用不合适的操作方法或使用不安全的装置进行实验 常是发生实验事故的根源 因此 实验时千万不可蛮干 3 必须经常估计到实验的危险性实验事故虽不可予测 但其危险性的大小是可以估计到的 即使对不大了解的实验 也必须推测其危险程度而制订相应的予防措施 象下面这类实验 必须十分注意 使之万无一失 不了解的反应及操作 存在多种危险性的实验 如发生火灾 毒气等 在严酷的反应条件 如高温 高压等 下进行的实验 4 必须充分作好发生事故时的预防措施并加以检查之后 才能开始实验 实验前 要先了解清楚需要关闭的主要龙头 电气开关 灭火器或急救用的喷水器的位置及操作方法 以及清理好万一发生事故时退避的道路 明确急救方法和联络信号等事项 才能开始进行实验 5 不可忽视实验结束后的收拾处理事宜实验后的收拾工作 亦属实验过程的组成部份 特别不可忽略回收溶剂和废液 废弃物等的处理 第二章危险试剂的处理 2 易爆试剂 氢气 乙烯 乙炔 苯 乙醇 乙醚 丙酮 乙酸乙酯 一氧化碳 水煤气和氨气等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至爆炸极限 一旦有热源诱发 极易发生爆炸 过氧化物 高氯酸盐 叠氮铅 乙炔铜 三硝基甲苯以及多氮化合物等易爆物质 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 爆炸品特性 摩擦 震动 撞击 碰到火源 高温能引起激烈的爆炸 实例 三硝基甲苯 硝化甘油 硝化纤维 苦味酸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装瓶单独存放在安全处 使用时要避免摩擦 震动 撞击 接触火源 为避免造成有危险性的爆炸 实验中的用量要尽可能少些 强氧化剂容易爆品特性 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爆炸 实例 过氧化钠 过氧化钡 过硫酸盐 硝酸盐 高锰酸盐 重铬酸盐 氯酸盐等 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跟酸类 易燃物 还原剂分开 存放于阴凉通风处 使用时要注意其中切勿混入木屑 炭粉 金属粉 硫 硫化物 磷 油脂 塑料等易燃物 3 易燃试剂 3 1 易燃液体特性 易挥发 遇明火易燃烧 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范围 遇明火 星火 电火花均能发生猛烈的爆炸 实例 汽油 苯 甲苯 乙醇 乙醚 乙酸乙酯 丙酮 乙醛 氯乙烷 二硫化碳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要密封 如盖紧瓶塞 防止倾倒和外溢 存放在阴凉通风的专用橱中 要远离火种 包括易产生火花的器物 和氧化剂 3 2易燃固体特性 着火点低 易点燃 其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一定程度 遇明火或火星 电火花能激烈燃烧或爆炸 跟氧化剂接触易燃烧或爆炸 实例 硝化棉 萘 樟脑 硫黄 红磷 镁粉 锌粉 铝粉等 保存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跟氧化剂分开存放于阴凉处 远离火种 3 3自燃品特性 跟空气接触易因缓慢氧化而引起自燃 实例 白磷 白磷同时又是剧毒品 保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放在盛水的瓶中 白磷全部浸没在水下 加塞 保存于阴凉处 使用时注意不要与皮肤接触 防止其自燃而造成难以愈合的烧伤 3 4遇水燃烧物特性 与水激烈反应 产生可燃性气体并放出大量热 实例 钾 钠 碳化钙 磷化钙 硅化镁 氢化钠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放在坚固的密闭容器中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 少量钾 钠应放在盛煤油的瓶中 使钾 钠全部浸没在煤油里 加塞存放 4 有毒试剂 1 有毒气体 卤素 氢氰酸 氟化氢 溴化氢 氯化氢 二氧化硫 硫化氢 光气 氨 一氧化碳等2 无机药品 氰化物及氢氰酸 汞 黄磷 Cr As Cd Pb Hg Be相关化合物 3 有机药品 烷基化试剂 苯胺及苯胺衍生物 芳香硝基化合物 生物碱等等 保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毒物 剧毒物要装入密封容器 贴好标签 放在专用的药品架上保管 并做好出纳登记 要妥善处理剩余物品和残毒物品 使用有毒物质时 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实验完毕及时洗手 条件允许应洗澡 生活衣物与工作衣物不应在一起存放 工作时间内 须经仔细洗手 漱口 必要时用消毒液 后 才能在指定的房间饮水 用膳 5 碱金属 金属钠广泛用于干燥溶剂和化学反应 1 加料顺序是将金属钠 钾 慢慢往有机溶剂里加 决不能将有机溶剂往金属钠 钾 里加 2 金属钠或钾等物质与水反应 会放出氢气而引起着火 燃烧或爆炸 因此 要把金属钠 钾切成小块 置于煤油中密封保存 其碎屑也贮存于煤油中 要分解金属钠时 可把它放入乙醇中使之反应 但要注意防止产生的氢气着火 分解金属钾时 则在氮气保护下 按同样的操作进行处理 3 使用这类物质时 要戴橡皮手套或用镊子操作 不可直接用手拿 6 金属氢化物 氢化钠和氢化钾一般分散为细小的粉末 市售外用矿物油包裹 如果一旦除去矿物油保护 就很危险 氢化锂铝 粉末很细 戴口罩 使用过的称量纸和钢勺注意处理 金属氢化物之类物质 与水 或水蒸汽 作用也会着火 使用这类物质时 要戴橡皮手套或用镊子操作 不可直接用手拿 由这类物质引起火灾时 可用干燥的砂子把它覆盖 不可用水或潮湿的东西或者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7 强Lewis酸和酰氯 AlCl3 PCl3 PCl5 BBr3等与水剧烈反应 处理时只能慢慢将其加入到水 碱液中 绝对不能将水加入到以上化合物中 草酰氯 二氯亚砜 三氯氧磷以及乙酰氯 苯甲酰氯等有机酸的酰氯 后处理操作同上 光气剧毒 8 氧化剂 实验室常见强氧化剂包括间氯过氧苯甲酸 过氧叔丁醇 双氧水 过氧乙酸 高锰酸钾 双氧水以及有机过氧酸是实验室常用化学品 易爆炸 反应完后可以加亚硫酸钠或者硫代硫酸钠淬灭 严禁直接干燥及蒸干双氧水 第三章 实验室操作及防护规范 1 玻璃仪器 1 在橡皮塞或橡皮管上安装玻璃管时 应戴防护手套 先将玻璃管的两端用火烧光滑 并用水或油脂涂在接口处作润滑剂 对粘结在一起的玻璃仪器 不要试图用力拉 以免伤手 2 使用玻璃仪器进行非常压 高于大气压或低于大气压 操作时 应当在保护挡板后进行 3 破碎玻璃应放入专门的垃圾桶 破碎玻璃在放入垃圾桶前 应用水冲洗干净 一 仪器设备的使用 2 旋转蒸发仪旋转蒸发仪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使用旋转蒸发仪应注意下列事项 1 旋转蒸发仪适用的压力一般为10 30mmHg 2 旋转蒸发仪各个连接部分都应用专用夹子固定 3 旋转蒸发仪烧瓶中的溶剂容量不能超过一半 4 旋转蒸发仪必须以适当的速度旋转 3 天平天平刻度要校正 并记录 天平的托盘在每次使用后必须清洁 避免残留物污染 4 真空泵真空泵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一般用于过滤 蒸馏和真空干燥 常用的真空泵有三种 空气泵 油泵 循环水泵 水泵和油泵可抽到20 100mmHg 高真空油泵可抽到0 001 5mmHg 1 油泵前必须接冷阱 2 循环水泵中的水必须经常更换 以免残留的溶剂被马达花引爆 3 使用完前蒸馏液先降温 再缓慢放气 达到平衡后再关闭 4 油泵必须经常换油 5 油泵上的排气口上要接橡皮管并通到通风橱内 5 通风橱通风橱的作用是保护实验室人员远离有毒有害气体 但也不能排出所有毒气 1 化学药品和实验仪器不能在出口处摆放 2 在做实验时不能关闭通风 6 加热加热通风常用有四种方法 油浴 水浴 加热套 电炉 1 油浴是化学反应中最常用的加热方法 一般采用硅油 油浴加热时切忌有水滴入 以免热油飞溅伤害人体 放置时间较长的油浴应及时更换 2 加热套常用于回流反应 加热套和烧瓶的尺寸要匹配 尽可能避免加热套被化学药品污染 以免化学品受热分解 发散有毒气体 3 使用水浴时要注意水浴中的水量 避免水被蒸发干 达不到加热的目的 4 电炉用于加热水和烘层析板 使用时必须有人照看 不能用手触摸加热板 7 温度计温度计一般有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石英温度计及热电偶等 酒精温度计测量范围0 80 水银温度计测量范围0 360 高温石英温度计测量范围0 500 热电偶在实验室中不常用 实验室人员应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温度计不能当搅拌棒使用 以免折断 水银温度计破碎后要用吸管吸去大部门水银 然后用硫磺覆盖剩余的水银 数日后进行清理 8 加压反应普通的玻璃器皿不适合做压力反应 即使是在较低的压力下也有较大危险 因而禁止用普通的玻璃器皿做压力反应 9 蒸馏蒸馏用的玻璃器皿的接口和磨口要涂润滑脂 整个反应装置要用夹子紧固 同时要避免应力的产生 1 常压蒸馏不允许在封闭系统中进行 减压蒸馏结束时 必须先降温然后解除真空 平衡系统压力后再关闭泵 2 在进行蒸馏时 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实验操作台 操作者必须了解其所蒸馏物质的潜在危害性 要制定预防意外的预案 3 薄壁 平底 多颈的烧瓶不得用于真空蒸馏 4 带真空保温夹套的蒸馏柱应用防护包裹 10 升华常压及减压升华均需在通风柜内进行 1 常压升华时必须防止升华产物的外逸 2 升华时加热不能过快 根据升华的速度缓慢加热 3 减压升华时 必须先在常温下抽去低沸点挥发物 然后减压后才能缓慢加热 控制升华速度 11 冷阱冷阱主要用来保护油泵免受挥发性腐蚀性气体的损坏 液氮和干冰是最常用的冷却剂 异丙醇 乙醇 丙酮通常和干冰混合使用 致冷剂一般会产生下列危险 1 干冰 由于固体二氧化碳的温度很低 很易灼伤皮肤 因此 必须戴上手套或用钳子 铲子 铁勺等工具进行操作 2 工业乙醇及丙酮经常与干冰混合使用 一般可达到 78 的低温 3 在减压蒸馏 真空升华时 应用二个冷阱 异丙酮和干冰的混合物或乙醇和干冰的混合物 保护油泵 4 在完成实验后 冷阱应放置在通风橱内 关上橱门 让其缓慢升温挥发后作为化学废物处理 12 气体钢瓶在搬运气体钢瓶时必须小心谨慎 钢瓶应套上安全帽 用专用钢瓶车搬动 在实验室使用的钢瓶应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因为钢瓶内的物质经常处于高压状态 当钢瓶跌落 遇热 甚至不规范的操作时都可能会发生爆炸等危险 钢瓶压缩气体除易爆 易喷射外 许多气体易燃有毒且腐蚀性 因此使用钢瓶时应注意下述几点 1 钢瓶上原有的各种标记 刻印等一律不得除去 所有气体钢瓶必须装有调压阀 2 使用结束时 须将调压阀及管路内的残存气体放空以保护调压阀 3 钢瓶使用完 关闭出气阀后 须放上安全帽 原设计中无需安全帽者除外 安全帽必须套紧 取下安全帽后 必须谨慎小心以免无意中打开钢瓶主阀 13 烘箱及真空干燥箱烘箱及真空干燥箱是用来干燥固体样品中少量的水分和可能存在的有机溶剂 1 在使用时不准将二种不同样的样品同时放入一个干燥箱内进行干燥 以免样品的交叉污染 2 需干燥的样品必须用玻璃盖或有小孔的铝箔覆盖 3 真空烘箱加热应缓慢 加热后的真空烘箱应该冷却到室温后再解除真空 4 解除真空应缓慢进行防止样品飞溅 14 冰箱和冰柜实验室中的冰箱均无防爆装置 不适用存放易燃 易爆挥发性溶剂 1 严禁在冰箱和冰柜内存放食品 2 所有存放在冰箱和冰柜内的低沸点试剂均应有规范的标签 3 放于冰箱和冰柜内的所有容器密封 并定期清洗冰箱及清除不需要的样品和试剂 15 注射器使用注射器时要防止针头刺伤及针筒破碎伤害手部 针头和针筒要旋紧以防止渗漏 用过的注射器一定要及时洗净 无用的针筒应该先毁坏再处理 以防他人误用 16 小工具要正确使用各种小工具 不得随意改变其用途 例如 将螺丝刀作凿子用 将钳子作扳手用 将扳手作捶子用 以及随意在扳手手柄加延长杆而使扳手过载 二 有机溶剂的使用 许多有机溶剂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火灾 爆炸 中毒事故 极度易燃溶剂的燃点通常为32 C 燃烧范围越大 危险性也越大 常见火源有 1 明火 本生灯 焊枪 油灯 壁炉 点火苗 火柴 2 火星 电源开关 磨擦 3 热源 电热板 灯丝 电热套 烘箱 散热器 可移动加热器 香烟 4 静电电荷 建立安全使用有机溶剂制度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极易燃溶剂的储存和使用是否符合当地规定 2 使用和储存所需的最小数量 3 在没有火源和通风良好 如通风橱 地方使用 避免达到最低爆炸标准 使用中尽量少产生气体 4 如有溢出或散落 根据溢出的量 移开所有火源 提醒工作人员 1 眼睛及脸部的防护 1 全防护眼镜 眼睛及脸部是实验室中最易被事故所伤害的部位 因而对他们的保护尤为重要 实验室内 实验人员戴安全防护眼镜是很好的防护方法 2 当化学物质溅入眼睛后 应立即用水彻底冲洗 冲洗时 应将眼皮撑开 小心地用自来水冲洗数分钟 再用蒸馏水冲 然后去医务室进行治疗 3 面部防护用具用于保护脸部和喉部 为了防止可能的爆炸及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造成伤害 可佩戴有机玻璃防护面罩或呼吸系统防护用具 三 个人防护 2 手的防护 1 在实验室中为了防止手受到伤害 可根据需要选戴各种手套 当接触腐蚀性物质 边缘尖锐的物体 如碎玻璃 木材 金属碎片 过热或过冷的物质时均须戴手套 2 手套必须爱护使用 以确保无破损 3 身体的防护 1 工作人员不得穿凉鞋 拖鞋 严禁化学工作人员穿高跟鞋进入实验室 应穿平底 防滑 合成皮或皮质的满口鞋 2 所有人员进入实验室都必须穿工作服 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身体的皮肤和衣着受到化学药品的污染 3 工作服一般不耐化学药品的腐蚀 故当其受到严重腐蚀后 这些工作服必须换下更新 4 为了防止工作服上附着的化学药品的扩散 工作服不得穿到其它公共场所如食堂 会议室等 5 每周清洗工作服一次 第四章 实验室应急应变指南 1 实验室紧急应变措施1 1衣服着火 1 就地翻滚熄灭火苗 或者有安全冲洗设备可用 则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切忌外跑 2 如有必要 采取医学处理 3 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1 2化学品溅到身体 1 用紧急冲洗设备或水龙头将身体溅到的部位在快速流动的水下冲洗至少5分钟 2 立即除去被溅到的衣物 3 确认化学品没有进到鞋内 4 如有必要 采取医学处理 5 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1 3轻微割破和刺伤 1 用力地使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几分钟并挤出血液 2 如有必要 采取医学处理 3 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1 4烧伤应急处理方法 烧伤深度与症状的关系 为了确定处理方法 必须首先判断烧伤程度 其判断方法 可根据烧伤面积及烧伤深度两项以及有无并发症等 综合的加以判断 烧伤紧急救治首先要保护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