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doc_第1页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doc_第2页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doc_第3页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doc_第4页
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军事教程结课论文论文题目: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试论当今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及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内容摘要: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的国际战略格局以及在其影响下的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 关键词:国际局势 安全战略 军事做有实力的渔翁相信大家都知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渔翁得利的故事,当鹬和蚌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最终让旁边的渔翁获得了利益。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也再次印证了这个故事。美国这个新兴的大国正是通过两次世界大战,获得了巨大的渔翁的利益,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确立了超级大国的地位,一直保持到现在。虽然现在的世界格局和两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格局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美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利用国际争端的方法依然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世界大战是世界整体化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世界秩序又严重失调的产物。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寻找同盟者。到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同盟国集团相对峙的两极格局,随着矛盾和冲突的激化,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剧。随着德国实力的增强,德国的统治阶级已不满足于欧洲范围内的霸权,而是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1897年威廉二世改组政府,最终抛弃了俾斯麦相对保守的大陆联盟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旨在争霸全球的富有进攻性的“世界政策”,政策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大德意志帝国”。面对德国实力的迅猛增长和咄咄逼人的“世界政策”,英国放弃了“光荣孤立”政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英德矛盾日渐加深,凸显为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这一矛盾,英德同盟谈判的破裂使英国转而与俄法协调了它们在是范围内的利益争夺和冲突,并于1904年和1907年相继签定了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在欧洲形成了英法俄协约国集团和德奥同盟集团相对峙的两极军事对峙格局。 一战爆发后,美国拘泥于不与欧洲国家结盟的外交传统;害怕卷入欧洲引起不同族裔的分裂;屈服于国内和平运动的压力;受限于有限的军事力量;自恃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拱卫;寄希望于利用欧战,巩固在拉美、远东的阵地等种种利益权衡,对欧洲战争采取了“中立”政策。从全局来看,由于美国同欧洲列强双方矛盾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交战国任何一方的完全胜利都不利于美国。如果协约国战胜,俄国统治了欧洲大陆;而如果德国战胜,未来的几代是军国主义的专制。所以,暂时袖手旁观,让欧洲国家厮杀火并、相互削弱,以便利用矛盾,坐收渔利,成为了美国当时的策略。在美国参战背后,隐藏着美国寻求新机会充当世界领袖、建立战后美国治下的和平秩序的图谋。中国当时也基本没有受到欧战的影响,而且国内的有识之士也想到了通过欧战提高自己国家的地位,这从中国北洋政府派出劳工就可以看出一二。但是,想要收获渔利还要有实力,战前的1913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占比就已经达到了38%,而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分别为14%、6%、16%,加在一起也没有美国一国多,这样的经济实力为美国的参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列强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和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联盟的成立,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新秩序,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该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矛盾:苏维埃俄国因意识形态上的原因被排除在外;美国在国内孤立主义的喧嚣声中退出凡尔赛体系;对德国的惩罚深埋下列强的复仇心理;已经觉醒的亚非拉人民开始不断冲击西方列强的殖民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动荡的、充满危机的特殊的转化过渡时期。虽然这个体系有诸多的不合理、诸多的不完善,但是,从这个体系的名称就不难看出,一战之后,美国已经确立了其大国地位,达到了其坐收渔翁之利的目的。反观当时的中国,虽然也在战胜国之列,却依然没能摆脱被瓜分的境地,享受的完全是战败国的待遇。两相对比,不难发现,虽然当时两国都有意愿通过别国的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获取自己的利益,却因为实力上的差距而产生了巨大反差。在充满了动荡和危机的凡华体系下,第二次世纪大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美国的策略与一战时颇为相似,开始并未直接参战。而中国很不幸,成为了二战中亚洲的主战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由于二战规模空前,一两个国家很难主导,所以这次中国通过自己的流血牺牲,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这从开罗会议中可见一斑:开罗会议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100多年中第一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确立了中国在世界的四强地位。这是中国军民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赢得的成果。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成长壮大,中国是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力。也正因如此,美英为了与中国一起打败日本,才邀请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罗斯福为了拉拢蒋介石继续抗日以减轻美军在太平洋的压力,除了答应给中国巨大的援助外,公开宣称蒋介石是“四强首脑之一”。对此,由于英国地位下降丘吉尔也没有公开反对。斯大林同意开罗宣言说明也承认了中国的大国地位。至此中国跻世界四大强国之列。1945年4月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制宪会议上,中国与美英苏一起以四大发起国的身份轮流主持会议,并最终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就是美、苏、英三大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此时欧洲世界中心的地位已不存在,而美国通过二战确立了欧洲和太平洋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了两极世界中的一极。美国这个有实力的渔翁再次获得了巨大利益。20世纪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20世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资本主义阵营分裂。世界由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趋势。而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完全瓦解。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获得的一超地位不想旁落,所以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怀有敌意,经常利用中国威胁论来诱导、唆使甚至帮助与中国有各种纠纷的当事国和中国作对,以达到迟滞中国和平发展,并长期使自己占据一超地位的目的。美国这个渔翁又想利用中国和别国的矛盾来获利了。中国认清形势,也要努力去做渔翁。第一,要力挺俄罗斯,让美国不能轻易从乌克兰等问题中脱身;第二,要搞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利用中东国家和美国信仰上的差异,努力实现中东国家去美国化,加强中国对这个能源输出区域的影响和控制;第三,利用韩日的矛盾,加强与韩国的合作,打开美、日、韩同盟的缺口;第四,随着冷战的结束,欧洲各国对美国的依赖也在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