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带孩子-与您分享.doc_第1页
如何带孩子-与您分享.doc_第2页
如何带孩子-与您分享.doc_第3页
如何带孩子-与您分享.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带孩子-与您分享为什么说3岁定80? 在我们周围有许多成年人,书写没有力度、惧怕思维性工作、很难与人交往、逻辑思维混乱、说话时词不达意、凡事三分钟热度、不能长久地专注于某一件事、总感觉不快乐、缺乏工作激情 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他们0-6岁的婴幼儿时期! 在发展精细动的敏感期被父母不经意地“代劳”;在对细微事物具有强烈兴趣的时候,其专注总被打断;渴望被父母和监护者关注的本能需求总是被忽略;学习说话的时候被要求学习的语言是没有体验的语音模仿;专注于自己感兴趣事物的时候被要求或诱导进行“更有意义”的活动 为什么说0-6岁是教育的黄金期? 现代脑科学表明,人一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0-6岁,特别是0-3岁的经历,越往前越重要。错过0-6岁,大多数对人的一生极为重要的身体和心智的建设机会将终身不再出现,无法弥补;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它们彼此孤立。当受到外界信息刺激时,每根神经元就会发育出许多树枝状的“树突”来,树突之间通过突触互相连结,受到的信息刺激越多,突触就越多,形成的神经网络越发达,大脑的功能越强,智力也就越高。 据统计,人的一生约有12次突触的暴涨,大部分都在1岁以前,每次突触暴涨时,人的某项技能都会得到提高。掌管某一心智的突触被刺激、被使用得越多,获得的经验就越丰富,则有越大的机会被保留成为大脑的永久架构。反之,则被淘汰。 幼儿的突触数量变化,大致如下: 出生时 50亿个 1/10于成年人 三岁时 10000亿个 2倍于成年人 十四岁时 500亿个 接近于成年人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经验)决定婴儿大脑潜能被开发和被实现的程度。 因此,需要让婴幼儿在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就是0-6岁(尤其是0-3岁)间,在生活和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学习的机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方式,让婴幼儿接受丰富的信息刺激,为将来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刺激越多,学习的机会也就越多,婴幼儿的智力发育则越完善。为什么说敏感期不容错过?敏感期是指儿童某个时间范围内对周围环境中某一项物质(物品、活动、状态、行为等)专心,而拒绝接受其他特质的事物。在敏感期内,儿童不需要特定的理由,而对某些行为产生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重复,直到因为这种重复而突然爆发出某种新机能(心理的、智力的、行为的)为止。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特梭利的儿童教育观说明,所有的儿童生来就具备自发的学习能力,并且以其特有的方式表现出学习的欲望与要求,这就是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敏感期主要有九种。七个月左右,孩子会出现“走的敏感期”,起先拒绝坐,然后开始走,上下楼梯都要自己来,哪里不平偏要往哪里走走的敏感期中,儿童是一个自由、活跃的个体,他拥有空间的能力从此开始越来越强。一岁半至二岁期间,儿童会有一个“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丝头发、地上的一根小草都让他如获至宝,乐在其中。“手的敏感期”到来时,儿童有一个抓的过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我们常看到很多成人用手很笨拙,不会用筷子,不会用手指夹围棋子,不会点钞等等,这都和童年期手的发育有关。“音乐的敏感期”呈螺旋状发展。2岁的幼儿就能把握节奏;3-4岁时开始对简单而重复的旋律感兴趣;5-6岁后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自发用动作表达;6-8岁时已经能深深沉浸在音乐中处在“身份确定敏感期”儿童,会选定一个偶像并时时模仿。“我是忍者神龟”“我是超人”“我是喜羊羊”,通过吸收偶像的性格特点,儿童建构自己的人格状态,最终形成自我。为什么孩子不玩玩具,偏偏喜欢锅碗瓢盆?在孩子眼里,生活用品也是玩具。成人习惯于把家中的生活用品和给孩子的玩具截然分为两类,而孩子可能把生活用品,比如一个锅,看成是最有意思的玩具。有时候,当孩子看见你在摆弄锅盖,他也来掀锅盖,一拿就拿动了,但有时拿不好,掉下去,发出响声,他觉得很好玩,捡起来,一放,又盖回锅上去了。这些活动在孩子身上很自然地就发生了。而大人可能说:“你干嘛玩锅呀?锅不是你玩的”然后给孩子一个成型的玩具。孩子有时候爱玩这类成型的玩具,但有时候更爱玩生活中的用品。凡是他弄得动、搬得动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玩具。 在蒙特梭利教育中,我们并不是把家庭中的生活用品都让孩子来动,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需求和爱好,给孩子准备一些这一类的材料,让他动,让他玩,以满足他的发展和成长。比如孩子爱抓豆子、抓米,不用在大人的米桶里让他去抓,但可以把豆子或米放在碗里,让他去抓。这样就满足了孩子玩生活用品的喜好,还不致于把家里弄得很乱。蒙特梭利关于快乐(正常化)儿童的标准?u 爱秩序u 爱工作u 自发的高度集中u 喜爱寂静和独自工作(这不意味着孤独,只是心理上沉寂在自己的关注之中)u 超然于对物质的拥有(使用而不要拥有)u 工作动力源于真诚的选择而不仅出于好奇u 自发的自我约束u 宁静的顺从并且温柔谦逊u 独立,主动性强u 乐于助人和同情他人的社会观点,懂得为他人着想理念主张宝宝的降临,给我们带来崭新而美好的生活 确实,零至六岁决定人的一生 我们认为,没有文化的人不配带孩子, 不懂得儿童生理心理学的人带不好孩子; 没有现代教育理念的人带不好孩子; 仅有理念,没有现代操作技能带不好孩子; 仅有理念和技能,没有爱心的人带不好孩子; 带孩子是技术活,早教是个技术活, 爱孩子,就要让懂孩子的人来带孩子;(二)爱与自由,在家庭生活中促进儿童的身体、心智、人格同步成长 身体健康是宝宝一切发展的基础 心智健全快乐是生命发展的本质 身心“同步发展”是宝宝发展的最佳状态 儿童需要充分的“爱和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