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序质量检验规程.doc_第1页
生产工序质量检验规程.doc_第2页
生产工序质量检验规程.doc_第3页
生产工序质量检验规程.doc_第4页
生产工序质量检验规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种类:规 程编号:T/C.06.070522.02名称:成桶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 9页数21、成桶工序质量标准(内胆)1.1内胆冲孔符合技术图纸要求公差:1.2卷圆圆整,管口无损伤、变形。1.3直逢焊逢无堆焊、手工补焊、过烧、漏焊、虚焊等现象1.4焊接螺母焊接符合技术要求,无堆焊、手工补焊、过烧、漏焊、虚焊等现象1.5平面压制平整,无明显扭曲变形、偏压、管口拉伤等。1.6同轨均匀,桶身圆整,同轨度误差15,起头、收尾距管孔边距离6 1.7扳边宽度为8mm,扳边面平整,无波纹、开裂。1.8内封头环焊牢固、密闭,无脱焊、击穿、泄漏、过烧、补焊等现象。1.9规胶圈装配到位,无脱落、割伤、色差、变形、白色斑点、杂质等。1.10内胆经大于承压型,均为0.9-1.20.02MPa气压检漏,无漏气现象.1.11裹膜前必须将内胆表面水珠擦干,再裹好&绝热膜,并用胶布胶牢.1.12内置铜盘管100%经0.3MPa气密性试压检漏,无渗漏,水流通畅,无堵塞。1.13承内胆100%经0.9MPa试压无渗漏,保压15分钟,无泄漏、变形。2抽检方案:2.1水箱检漏率100%2.2焊接、卷圆、压平面、装配规胶圈实行随机抽样检验,抽检率10 %3检验器具:钢卷尺、游标卡尺、压力表4检验方法:4.1用钢卷尺、游标卡尺测量内胆几何尺寸4.2气泵、液压泵、压力表测量管件、水箱的密封情况,安装完毕后,管件、内胆充入介质气或水。5质量判定依据:成桶工序质量标准(内胆)6判定规则:6.1水箱内胆、铜管件泄漏,判定该水箱内胆、铜管件不合格6.2孔径、孔距超差,判定该只水箱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 程编号:T/C.06.070522.03名称:剪板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 9页数 31.材质:1.1不锈钢板SUS304 材质: 1719 811彩涂板或镀铝锌板:符合采购质量及材质证明书质量要求2.板材尺寸:2.1厚度:内胆为0.50.05mm;反光板为0.250.03 mm; 白彩板为0.3760.05 mm;外壳为0.310.03 mm;底托为0.80.05 mm;氧化铝板为0.450.05 mm2.2规格:珠光白 0.371200 mm 0.371235 mm 白灰板 0.371235 mm 金黄 0.371200 mm 0.351000 mm 0.371235 mm 不锈钢卷板 0.51219mm 0.41000 mm 51000 mm 0.41219 mm 镀锌卷 1.51250mm 1.01020 mm 0.51250 mm 1.81000 mm 3. 工序检验标准:3.1板材尺寸符合生产工作令、技术图纸及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小料、底托料、内胆、外壳、反光板料长度公差1 mm,对角线公差1 mm 成品反光板长度公差1mm,对角线公差1.5mm3.2板面清洁、无明显碰伤、划伤、折伤3.3反光板起弧均匀、无变形、偏斜3.4覆膜平整清洁、能有效保护原材料的板面3.5商标等标贴平整、端正、定位准确,无明显起皱、色差、气泡等缺陷。上下偏差2mm,左右偏差5mm3.6内胆剪切口无明显毛刺、变形4抽检方案:4.1生产工序操作员逐批首件检验,并标识“首检”4.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验证3检验器具:钢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4检验方法:4.1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分别测量板材几何尺寸。4.2材质见质量证明书及验证报告5质量判定依据:工序检验标准6判定规则:6.1不锈钢材质不合格,判定该件部品不合格6.2尺寸不合格,判定该部品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程编号:T/C.06.070522.04名称:成桶工序(外壳)检验规程总页数 9页数 41剪板工序(外壳)质量标准1.1普通型1.1.1外壳表面清洁,无明显碰伤,划伤、折伤等缺陷。1.1.2冲孔符合技术要求,15管以上冲孔累积误差1.5,边孔边距(轴向)尺寸公差为小于1.0.1.1.3外壳扣缝扳边量8,扣缝、压缝要求、直、无漏扣、无炸缝、压偏等现象。1.1.4外壳起筋同轨均匀,符合技术质量要求,无切伤,涨缝现象。1.1.5连接件与长圆孔同位,螺栓居中且用胶带密封。1.1.6外壳冲孔圆滑,无变形、裂纹、脱漆、桶体圆整。1.2内扣型1.2.1外壳表面清洁 ,无明显碰伤,划伤、折伤等。1.2.2冲孔符合技术,15管以上累积误差1.5,边孔距(轴向)尺寸公差小于10.1.2.3外壳扣缝处扳边量8.扣压缝要平,直,无漏扣、无炸缝、偏压、切伤等现象。1.2.4连接件与长圆孔同位,螺栓居中且用胶带密封。1.2.5外壳冲孔圆滑,无变形、裂纹、脱漆、桶体圆整。1.2.6起筋均匀、平整,轮廓线在同一平面,无扭曲、切伤、切断现象。2抽检方案:2.1生产工序操作员逐批首件检验,并标识“首检”,制造过程产品逐只检查2.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验证3检验器具:钢卷尺、游标卡尺4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板材几何尺寸。5质量判定依据:剪板工序(外壳)质量标准6判定规则:外壳明显折伤、划伤、尺寸不合格,判定该部品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程编号:T/C.06.070522.06名称:发泡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9页数61发泡工序质量标准1.1水箱表面清洁、无明显划伤。无明显收身及其它处理痕迹。1.2封头端正、实、到位、无明显变形、色差。1.3硅胶圈装配到位、端正,无变形、脱落、破损。1.4水箱内外壳对应孔同心,孔壁面清洁圆滑无缺陷,硅圈内无聚氨酯残料。1.5保温层均匀一致,两端孔保温层与理论数据误差小于4mm。1.6联接件、内胆及管口内无积料1.7铆钉布点均匀对称,无毛刺、偏打等现象。1.8内胆与外壳的配置正确,无倒发、角度混用现象。1.9管头与封头面垂直、并用护帽保护,内胆必须清理干净,无积料、漏清。1.10螺纹电加热发泡孔壁圆滑、无积料、内外孔同心。2抽检方案:2.1操作工逐批“首检”检验, 过程中对产品100%检查。2.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验证。3检验器具:钢卷尺、游标卡尺4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游标卡尺测量几何尺寸。4.1生产工序操作员100%检验,必须“首检”,制造过程产品逐只检查4.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验证5.质量判定依据:发泡工序质量标准6.判定规则:6.1保温层超标,判定该水箱不合格6.2管口缺料,判定该水箱不合格6.3管口不同心,判定该水箱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程编号:T/C.06.070522.05名称:封头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9页数 51、封头工序质量标准1.1剪圆尺寸符合要求,封头清洁、无明显划伤、碰伤。1.2内外封头头孔径、孔距符合以下技术要求,315mm管孔距为270mm;345mm管孔距为300 mm;375mm管孔为330mm;385mm管孔距为345mm;410mm管孔距为350 mm。1.3封头拉伸开裂、毛刺,弧边起皱、凸起。1.4外旋边封头旋边均匀、圆滑,无明显花边、倒边、起皱。1.5喷塑封头无明显色差、脱层、划伤、漏白现象。1.6冲孔无明显变形、开裂、毛刺和损伤喷塑层现象。1.7外封头标记图案要清晰,无轻压、压穿现象。1.8外封头内扣旋边应平整,无明显褶皱和毛刺,翻边规则,无外跷、内缩现象,扣边为6 mm,开口为6 mm。2抽检方案:2.1生产工序操作员逐批首件检验,并标识“首检”,制造过程产品逐只检查2.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验证3检验器具:游标卡尺、卷尺4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板材几何尺寸5质量判定依据:封头工序质量标准6判定规则:孔径、孔距超表超标,判定该部品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程编号:T/C.06.070522.07名称:折弯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 9页数71、折弯工序质量标准:1.1、支架外观清洁,无明显划伤、碰伤、折伤、污迹、毛刺,异常变形、码放整齐。1.2下料尺寸符合技术要求。1.3底托无明显扭曲、变形、划伤。1.4冲孔平滑无毛刺、错位,折弯角度符合技术文件要求。1.5焊点均匀牢固,平滑、无穿透、堆焊、脱焊。1.6反光板铆钉接不得超出边框(1mm以内),瓦槽端正,无明显歪斜,铆焊均匀,无明显歪隆起不平现象,产品分类堆放,标识清楚。1.7反光板、板框的对角线公差2mm。2.抽检方案:2.1生产工序操作员逐批首件检验,并标识“首检”,制造过程产品逐只检查2.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查验证3检验器具:游标卡尺、卷尺4检验方法:用钢卷尺、游标卡尺分别测量板材几何尺寸5质量判定依据:折弯工序质量标准6判定规则:孔径、孔距超表超标,判定该部品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程编号:T/C.06.070302.08名称:喷塑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 9页数81.喷塑工序质量标准:1.1各喷塑件色质符合企业标准,无明显色差,色泽均匀一致。1.2塑好的工件,塑粉厚度垂纹80120um,平纹:60-801.3工件喷塑前必须做好前期磷化处理工作,且经烘干后,方可喷塑。1.4各喷好的喷塑件,必须轻拿轻放,无划伤、碰伤、脱漆现象。1.5各喷塑件必须按规格码放整齐,且做好标识,避名混放出错。2抽检方案:2.1生产工序操作员逐批首件检验,并标识“首检”,制造过程产品逐只检查2.2工序检验员对首检产品进行质量监督检3检验器具:测后仪、划格器4检验方法:用测后仪、划格器分别对试样进行塑层厚度及附着力进行检查5质量判定依据:喷塑工序质量标准6判定规则:6.1附着力不合格,判该只不合格,向前、后顺延进行产品扩展抽查,发现有不合格品,则该批次判定不合格。7处置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采购控制程序8检验流程:报检品管员质量检验品管部审核质量检验报告 种类:规程编号:T/C.06.070522.09名称:包装工序检验规程总页数 9页数9 1、包装工序质量标准:1.1铭牌、产地等各种标贴,张贴规范、端正,定位准确一致。1.2手盖印章清晰、完整、定位准确一致。1.3手写部分:字体工整、清晰(采用正楷字)。1.4包装箱规格与水箱配套,无破损变形、污渍及印刷缺陷。1.5胶带封口平、直、严、齐、正,胶带端正不得覆盖标记,胶带标识一致(在封口过程中,严格按作业指导书,技术部的相关规定)。1.6包装带打直、正、紧边包带距上下箱头等距7cm,包带标识一致。1.7宣传资料与热水器配套一致,资料箱上的印章与品牌相符合,如四季沐歌售后服务卡应盖四季沐歌章。1.8配件完整,正确、无错、多、漏的现象,严重的承担相应的经济损失。1.9箱内小配件定置存放,胶带固定,严禁小配件松动。1.10箱内清洁无与产品无关的杂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