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 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院李丹江副总工程师 第一部分 标准的背景 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 标准条文释义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 第一部分 标准的背景 目的和意义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 1广电网络设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现状行业约束力不够强 网络建设的随意性和完成行政指标的功利性较大 缺乏科学发展观 问题无序建设 运行维护和管理问题较多 决定技术方案时受设备生产商的影响大 不利于互联互通 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影响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 2广电 十一五 科技事业发展任务 一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强力推进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 二 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全力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 三 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 切实加强安全播出保障体系建设 四 按照 两手抓 的要求 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 来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6 1 3 1网民总人数为11100万人 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8 1 3 2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136 106M 各运营商份额如下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70 622M中国网络通信集团 宽带中国CHINA169网 38 941M中国科技网 CSTNET 15 120M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4 064M中国移动互联网 CMNET 3 705M中国联通互联网 UNINET 3 652M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CIETNET 2M中国长城互联网 CGWNET 建设中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 CSNET 建设中 3 3网民每月实际花费的上网费用 103 6元 此费用包括上网费和用于上网的电话费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7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8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9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IPTV 国际 美国Quest 加拿大BellCanada 欧洲法国电信 国内 中国电信上海 广东 网通东北IP组播协议 IGMPv2 ITU RBT 709HDTV ITU TH 264AVCVideooverDOCSIS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0 北美有线电视交互式业务发展 ITU TJ 112交互式有线电视业务传输系统附件A 数字视频广播有线电视分配系统的交互信道附件B 电缆上数据传输的射频接口 北美MCNS 附件C 有线电视网上多媒体数据传输设备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1 附件B 电缆上数据传输的射频接口 来源于MCNS MultimediaCabletelevisioNetworkSystem 容许在CableModem前段系统CMTS和CM之间进行IP的透明双向传输 频谱 上行5 42MHz 下行70 862MHz 上行采用TDMA体制 表现为多个CM发射对单个CMTS接收 调制方式为QPSK或16QAM 上行速率分为160 320 640 1280 2560KSym s 采用R S编码 上行数据传输性能指标 上行载噪比C N 20dB 有前向纠错FEC时 字符误码率SER23 5dB 有前向纠错FEC 64QAM时 BER30dB 有前向纠错FEC 128QAM时 BER 10 8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2 附件B 电缆上数据传输的射频接口 下行帧结构为188byte的MPEG流 符合ITU TH 222 0当包头的负载单元开始指示PUSI为1时 该帧的净负荷为MCNS的MAC帧 MAN帧可能在几个MPEG包中 也可能几个MAC帧存在于1个MPEG包中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3 CableLabDOCSIS发展历程 DOCSIS1 0 High SpeedInternetAccess SpecificationfirstissuedonMarch26 199730 millionDOCSISmodemsshippedworldwideasofQ3 2003DOCSIS1 1 Telephony Gaming StreamingMedia SpecificationfirstissuedonMarch11 1999QualityofService QoS servicesecurity operationstoolsBackwardcompatiblewithDOCSIS1 0DOCSIS2 0 CapacityforSymmetricServices SpecificationfirstissuedonDecember31 2001MoreupstreamcapacitythanDOCSIS1 0and1 1Improvedrobustnessagainstinterference A TDMAandS CDMA BackwardcompatiblewithDOCSIS1 0and1 1DOCSIS3 0SpecificationfirstissuedonJune 2005Channelbonding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4 DOCSIS3 0频道绑定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5 DOCSIS主要参数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6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卫星直播 卫星移动多媒体 DBS国际 美国Echostar 欧洲BSkyB国内 年内启动移动日本移动广播公司MBC已经于2004年底正式播出移动多媒体节目 Moba Ho 工作于S波段转发器 使用移动接收机和笔记本电脑用PC卡两种方式进行节目接收 韩国的DMB DigitalMultimediaBroadcasting 运营商TUMedia于2005年5月正式播出 用户通过双模式手机来观看视频片断 收听广播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7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NGN基本特征控制功能与承载能力分离 业务功能与传送功能分离 用户接入与业务提供分离 用户可以自由地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商 支持传统电信业务和视音频等多媒体业务 支持通用移动性 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8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骨干传输层由于NGN需要更高的速率 更大的容量 采用智能全光网络技术是唯一的选择 可能的宽带接入技术FTTH光纤到户 自由空间光传输FSO 无线城域网Wi MAX等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19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FTTH技术 EPON和GPON1PON2EPON EthernetPON IEEE的802 3ah即EFMA EthernetintheFirstMileAlliance 工作组制定 传输IP数据时不需进行协议和格式转化 效率高 上下行传输速率达1 25Gbit s对称 3GPON GigabitPON ITU TSG 14提出 2003年通过标准系列ITU TG 984 1 G 984 2和G 984 3 线路速率是2 488Gb s下行 1 244Gb s和多种速率等级上行 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 具备GE STM 1 E1等端口 支持TDM业务和话音业务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0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FSO FreeSpaceOptics光纤通信与无线通信的结合 通过大气而不是光纤来传送光信号的 FSO技术能提供类似光纤通信的速率 在接入带宽上具有明显优势 同时不需频谱资源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1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Wi MAX 即IEEE802 16 在30英里的范围内提供70Mb s数据传输率 802 16a是最初的Wi MAX标准 可以在10GHz和66GHz频段上为最大30英里范围提供高达70Mb s的数据传输率 802 16e则工作在2GHz至6GHz许可频段 这使得移动设备使用此技术成为可能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2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从业务网层面来看 下一代网是指下一代业务网 对计算机数据通信网 下一代网络就是下一代互联网NGI 对移动通信网而言 下一代移动网是3G网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是NGN应用于广播电视网络的一个子集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3 3新技术的挑战和机遇 下一代网络NGN 多数城域有线电视网络总前端至分前端之间的传输网仍是模拟的光收发系统 接入网的双向改造并不是很成功 妨碍了双向业务的发展 没有统一的Internet国际出口 数据业务开展受到出口瓶颈的限制 接入分配技术体制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4 4标准编制目的一 规范网络设计和建设 为用户层面的互联互通打下基础 二 为新业务的部署做好准备 5编制阶段2004 5完成征求意见稿2005 5完成报批稿2006 7论证会2006 10完成送审稿参与意见领导单位 总局计财司 科技司 电信 铁道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5 6标准编制出发点 从模拟传输的HFC体制向全数字化过渡 但仍保留模拟技术指标要求 外延扩大 将通信网 SDH传输网和IP交换网 作为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一个有机部分 对网络的分级结构进行定义 将一个网络分成三部分 一级传输网二级传输网接入分配网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6 第二部分 标准条文释义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7 1总则 1 0 1为规范城市有线电视网络的设计 适应网络向数字化 多业务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特制本规范 1 0 2本规范适用于所有新建 改扩建的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工程设计 包括HFC网络工程 SDH WDM传输网络工程和城域IP交换网络工程 1 0 3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应统一规划设计 一次或分期建设完成 1 0 4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8 2术语和符号 2 1 1一级传输网transmissionnetworkclassA总前端与分前端之间 上一级网络总前端 如省级总前端 与下一级网络总前端 如市级总前端 之间互通信息的网络 2 1 2二级传输网distributionnetworkclassB对于HFC层 是每个分前端与其服务区内光节点之间的网络 对于IP交换层 是网络的核心节点与汇聚节点之间的网络 2 1 3接入分配网accessingdistributionnetwork对于HFC层 是每光节点至其服务区用户终端之间的网络 对于IP交换层 是网络汇聚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的网络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29 2术语和符号 续 2 1 4层layer采用某种技术构成的功能完整的业务网络 在传输网和接入分配网 包括二级传输网和分配网 中的相应部分称为层 如IP交换网络一般分为核心 汇聚和接入三个部分 其中核心部分可能构建在SDH传输网上 而当采用CableModem方式接入时 其接入分配网则构建在HFC接入分配网上 此时我们称IP交换网的核心部分为传输网中的IP交换层 称IP交换网的接入部分为分配网中的IP交换层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0 层的定义示意图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1 3设计总体要求 3 1基本要求3 1 1网络应具备技术先进性 设计时应采用成熟 先进的国内 国际通信和网络技术 按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将网络统一规划设计成双向 交互式 多业务网络 在满足当前业务开展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未来技术和业务范围扩展而引起的新需求 3 1 2网络应具有可扩展性 网络用户数量和网络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具备可扩展性 作为网络的基础设施 构建一级和二级传输网的光纤网络应适应网络升级的要求 3 1 3网络应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 当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 网络能采用灵活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机制恢复运行 3 1 4网络系统应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 设计时采用的网络技术应符合相关的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 不宜采用私有协议 新建或改建的有线电视网络应对原有业务系统向下兼容 3 1 5网络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 保证在网上运行的各业务系统的安全 3 1 6网络应具备可管理性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2 各阶段的主要用途 可研报告 用于立项或融资 初步设计 技术方案 设备招标 施工图设计 细化初设到可按图施工程度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3 3 3网络业务类型 1基本业务是有线电视 广播节目 现阶段包含模拟和数字电视 广播节目 逐步向全数字化方向过渡 2扩展业务包括HDTV 付费电视如PPV VOD和数据广播图文电视等 3增值业务包括实时业务 非实时业务 VPN业务和带宽及波长出租业务4类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4 增值业务内容 实时业务 传统电话 IP电话 电缆话音业务CableVoIP 基于ITU TH 320和H 323的电视会议 远程教学 远程医疗等 非实时业务 基于Internet的各种服务 如E mail FTP Web 电子商务等 VPN业务 集团用户内联网Intranet互联 远程用户接入 带宽及波长出租业务 以64Kb s 2Mb s DS3 45Mb s STM 1和STM 16的倍数为基础的传输专线 WDM系统中的若干波长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5 4网络结构 4 1总体要求4 1 1按网络规模的大小将城市有线电视网络分类 A类 网络用户数 60万户B类 10万户 网络用户数 60万户C类 网络用户数 10万户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6 4 1总体要求 续 4 1 2每个网络原则上只设立一个总前端 用户数超过8万户 含 的网络应设立分前端 每个分前端所服务的用户数不宜超过6万户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7 总前端数量设置考虑 1 一级传输网络宜采用SDH等数字传输技术体制 构成自愈环 提高网络的生存能力 保证电视广播节目的传输质量 更好支持新业务的开展 2 若一级传输网络采用HFC技术体制 考虑在异地设立备份总前端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8 4 1总体要求 续 4 1 3总前端是网络中电视 广播节目的播出地 也可以是宽带IP数据交换网络中IP数据中心的所在地 总前端可包含分前端职能 服务于其周边用户 4 1 4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分为传输网和接入分配网 其结构见表4 1 4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39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0 4 1总体要求 续 4 1 5A类网络的一级传输网应包含SDH传输层和IP交换层 接入分配网应具备HFC层和IP交换层 C类网络的可以仅包含二级传输网和接入分配网 4 1 6分前端通过光纤将总前端送来的节目分别送往位于其服务区内的光节点 同时 分前端可作为传输网IP数据交换层的核心节点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1 4 1总体要求 续 4 1 7每个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数不应超过500户 现阶段的Cablemodem业务 将光节点尽量推近用户家庭 4 1 8用户数不大于8万户的有线电视网络可不设分前端 其网络结构仅包含接入分配网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2 4 2一级传输网 4 2 1HFC层1总前端至每一个分前端应有2个不同的路由 采用发端并发 收端选收的方式 将下行光信号从总前端送至每一个分前端 分前端至总前端的上行数据通道宜采用工作波长为1310nm的HFC设备 也可采用4 2 2中5款的方式 2根据分前端的数量以及总前端与分前端之间的地理位置 选择以下3种网络拓扑结构中的任一种 或二到三种的组合 路由走向环型 物理连接星型 路由走向网格型 物理连接星型 环型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3 路由走向环形 物理连接星型 环型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4 4 2 2IP交换层 1采用以下方式之一组建IP交换层 IP路由交换机单独组网 MSTP IPoverSDH或IPoverWDM 2总前端和分前端可分别作为宽带IP数据交换层的核心节点或汇聚节点 网络中核心节点的数量可以多于分前端数量 3宽带IP数据交换层中的汇聚交换机一般采用双归形式 以两个不同的路由就近接入两个不同的核心交换机 4网络的路由宜与传输网中的SDH WDM层或HFC层保持一致 5网络可为HFC层上行数据提供通道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5 4 2 3SDH WDM传输层 4 2 3SDH WDM传输层1传输网采用SDH数字传输体制 根据网络节点的分布合理设计传输网的拓扑结构 网络应设计成一个或多个SDH自愈环 不易成环的节点宜以双路由的方式接入自愈环 2网络传输容量应为STM 16或STM 64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6 4 2 3SDH WDM传输层 续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7 4 2 3SDH WDM传输层 续 3在SDH传输平台上可采用IPoverSDH或MSTP技术构建IP交换层 4当SDH的传输容量不能满足业务要求时 可在传输网的路由上建设WDM数字传输网 将SDH的业务转移至WDM平台 城域波分复用可采用DWDM或CWDM技术 同时可考虑采用IPoverWDM技术构建宽带IP交换层 5A类和B类网络的传输网宜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建设传输网 C类网络的传输网可采用HFC模拟传输方式组成 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区也可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8 4 3二级传输网 4 3 1HFC层1二级传输网应采用光纤为传输介质 可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光节点至分前端的上行数据通道宜采用工作波长为1310nm的HFC设备 也可利用IP网络进行 2对于A B类有线电视网络的二级传输网 其下行组网模式可分为甲 乙和丙三种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49 模式甲定义 一级传输网采用HFC技术 下行光发射机的工作波长为1550nm 采用发端并发 收端用光开关切换的工作方式将信号下行至每个分前端 在分前端 经光开关切换后的光信号被EDFA放大和分配后分送每个光节点 构成二级传输网 此时传输网和一级分配网在物理结构上是两级光纤网 但在光域实际上是一级网 传输质量高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0 模式甲示意图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1 模式乙定义 一级传输网同样采用HFC技术 一级网下行光发射机的工作波长为1550nm或1310nm 采用发端并发 收端用电开关切换的工作方式将信号下行至每个分前端 在分前端 经切换输出的电信号被1310nm光发射机转换为光信号后分别送往各光节点 构成二级传输网 此时一级传输网和二级传输网在物理上和光域上都是两级网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2 模式乙示意图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3 模式丙定义 传输网采用SDH WDM数字传输方式 节目用SDH自愈网送到分前端后 从ADM的支路侧输出N DS3 经适配器转换还原为DVB ASIMPTS 经QAM调制器调制并混合后输出至HFC光发射机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4 4 3 2IP交换层 1核心交换机与汇聚交换机之间应用两个不同的路由 就近接入两个不同的核心交换机 2组网模式分为甲 乙和丙三种 当采用CableModem接入方式时 对应于4 2 1HFC层的模式甲 乙和丙 IP交换层也具有甲 乙两种模式 当采用以太网接入方式时 采用数字模式丙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5 模式甲定义 1模式甲 采用CableModem接入方式 宽带IP信号经传输网和路由交换机到达分前端 经CMTS调制及上变频后 送入1310nm光发射 接收机 其上 下行方式采用以下二者之一 1 用粗波分复用设备将承载IP信号的1310nm光信号和HFC下行的1550nm光信号复用在一起 用一根光纤送到光节点 另一根作回传 2 另外使用一根光纤 将工作于1310nm的已调数据信号同时送至光节点这样每一光节点与分前端的数据通信共需要2根光纤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6 模式乙 模式丙定义 2模式乙 采用CableModem接入方式 宽带IP信号经传输网和路由交换机到达分前端 经CMTS调制及上变频 与HFC下行的电信号混合后 送入1310nm光发射 接收机 3模式丙 采用以太网接入方式 宽带IP信号经传输网和路由交换机到达分前端 然后经光纤 或STP UTP 用基带传输方式送到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7 4 4接入分配网 4 4 1HFC层1采用同轴电缆为传输介质 在每个光节点 电信号由光工作站配备的桥接电端口输出 然后通过分支 分配器经电缆网无源送到用户 2电缆分配网应按双向传输线路设计 3网络应设计为集中供电方式 4 4 2IP交换层1汇聚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之间可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但重要的接入交换机宜用两个不同的路由 就近接入两个不同的汇聚交换机 2当采用CableModem接入方式时 IP交换层与HFC层重合 当采用以太网接入方式时 接入交换机直接用光纤或STP UTP连接集团 个人用户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8 5HFC网络设计要求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59 5 2下行通路指标 5 2 2HFC系统传输链路包括以下四部分 前端 光纤传输段 同轴电缆传输段 用户端 系统设计时主要考虑C N C CTB和C CSO这三项指标 对数字信号的传输还要考虑误码率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0 5 2下行通路指标 续 5 2 3系统输出口指标 C N 43dB C CTB 54dB C CSO 54dB BER 10E 6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1 5 2下行通路指标 续 5 2 4光通路传输指标1当二级传输网下行组网采用甲或丙模式时 C N 50dB C CTB 65dB C CSO 60dB BER 10E 82当二级传输网下行组网采用乙模式时 C N 48dB C CTB 63dB C CSO 58dB BER 10E 75 2 5数字信号下行采用以下调制方式之一 64QAM 128QAM或256QAM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2 5 2下行通路指标 续 5 2 5数字信号下行采用以下调制方式之一 64QAM 128QAM或256QAM 相应的理论带宽转换效率分别为 6bit Hz 6bit Hz和8bit Hz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3 5 3上行通路指标 5 3 1主要指标 上行频率范围 5 65MHz 标称上行端口输入电平 100dB V 任意用户端口上行传输增益差 10dB 上行通道载噪比 C N 22dB 工作频段为 5 0 20 2MHz C N 26dB 工作频段为 20 2 65 0MHz 调制方式 QPSK或16QAM 32QAM 64QAM 128QAM 多址方式 A TDMA或S CDMA5 3 2其它指标应符合GY T180 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要求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4 6IP交换网络设计要求 6 1网络结构6 1 1A类和B类网络的城域IP交换网由核心层 汇聚层和接入层组成 C类网络的IP交换网可由核心层和接入层构成 整个城域IP网络构成一个自治域 域内路由协议宜采用OSPF 也可采用IS IS协议 网络与其他城市的同级网络和上级 省级或国家级 IP骨干网之间的外部路由协议采用BGP 4协议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5 6 2地址分配 6 2 1地址分配原则1设备应具备对IPv6的支持能力 IPv6Ready 2统一分配IP地址 分配地址应连续 相邻地区的地址也应连续 3地址划分应有层次性 便于网络互联 简化路由表 4为合理利用地址资源 必须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 分配IP地址网段 必须采用无类别域内路由协议CIDR 5在地址有限的情况下 可用保留地址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 但必须对其进行地址转换 6与外网 或因特网 互联的设备 如Internet服务器 IP电话网关等 应使用合法IP地址 7应保留一定数量的IP地址 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求 6 2 2在网络中应设置域名解析服务器DNS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6 6 3网络主要性能指标 6 3 1主要指标 IP包平均传输时延 400ms IP包丢失率1 10 3 端到端总时延 120ms 用户接入认证平均相应时间 5s 网络应采用MPLS协议和Diffserv来实现QoS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7 9网络管理 9 1总体要求9 1 1A类网络宜建立一个综合网管系统INMS 在一个用户GUI网管界面内 完成对整个网络中各主要应用网络 分系统 SDH MSTP WDM传输网络 HFC网络 IP交换网络等 的统一管理 实现整个系统的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 性能管理 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9 1 2综合网管系统应采用分布式处理技术 具备开放性 可扩展性 综合网管系统与各分系统的网管系统NMS之间的接口宜采用COBRA接口 9 1 3各应用网络 分系统的NMS相当于ITU TTMN中的网元级网管系统 其内部接口应采用以下接口标准中的任一种 IETF的SNMP ISO的CMIP或基于CMIP的Q3接口 在同一NMS中 不同设备厂商的网管接口宜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栈 网管协议和管理信息模型 9 1 4INMS应具备分级 分区域管理整个服务范围的能力 9 1 5网络的安全管理应符合ITU TM 3016 0网管安全概要 ITU TM 3016 1网管安全需求和ITU TM 3016 2网管安全服务的要求 应具备身份验证 访问控制和授权 数据机密性保护 数据完整性保护 审核追踪和告警上报功能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8 9 2HFC网络管理 9 2 1HFC层应通过其反向回传通道和 或IP交换网络来建立其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应完成对网络中视音频编码复用系统 条件接受系统 用户管理系统 QAM调制器和HFC光电传输设备的集中管理 9 2 2配置管理 完成网络中设备和模块的端口配置及环境监控配置 设置并查看受控网元的管理状态 完成软件升级 9 2 3故障管理 对所有网元以轮询方式进行监测 发现故障后判定位置并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切换备份 产生事件数据并记录上报 网管系统宜与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相关联 以便迅速确定故障发生地点 9 2 4性能管理 采集 处理测量数据 分析测量结果 采取必要的控制行动 改善和优化网络的总体性能水平 9 2 5安全管理 宜设置前端播出标识码生成和识别系统 其管理应参照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相关规定执行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69 9 3IP网络管理 9 3 1在网络的总前端设置IP交换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IP网管系统 当网络发展规模需要时 可在另一个分前端 核心节点 设置一套备用网管系统 9 3 2网管主要功能1故障管理 实时监控IP城域网的运行状况 采集运行数据 进行统计 分析 处理并显示告警 及时发现网络异常 确定异常发生的原因 性质和位置 采取有效的措施并形成异常报告 2配置管理 自动发现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配置 创建并维护配置数据库 进行网络节点设备 端口 系统软件的配置和更新 完成对网内资源 如带宽 端口和地址等的管理并对配置操作过程形成日志 3性能管理 实时监视IP城域网的性能 采集性能数据 定期或按需提供宽带城域网的各种分析报告 并存档以备查询 4安全管理 设置安全管理有关参数 禁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保证网络上各种业务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包括防网络攻击和防病毒 应根据不同业务对安全的需求 采取物理隔离专用网 链路层的MPLSVPN 网络层的MPLSVPN等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应根据需要采取路由控制 入侵检测 安全扫描器以及防病毒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 5计费管理 为计费系统提供计费原始数据 至少应包括用户信息 端口信息 流量信息 QoS信息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70 9 3IP网络管理 续 9 3 3通信与接口1网管系统与其网元之间可采用SNMP协议 通过局域网直联方式进行带内管理 随着网络规模和业务量的扩大 可通过专用DCN网连接各网络节点的方式进行带外管理 2如果存在备用网管系统 主 备网管系统之间的互连应采用网管专用DCN进行 当不具备DCN条件时 应以VPN方式组成内部DCN进行 网管专用DCN可以由X 25 帧中继或DDN组建 GY5075 2005城市有线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71 9 4SDH网络管理 9 4 1在网络的总前端设置SDH网络管理中心 完成SDH网络的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蜂产品加工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人工合成晶体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按摩咨询接待服务方案
- 韩束网店营销策划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师考核
- 2025版司法局《刑事自诉案件反诉状》(空白模板)
- 玉米须茶营销方案策划
- 屋顶建筑垃圾转运方案设计
- 宿舍建筑方案设计图纸
- 城乡规划建筑方案设计
- 软件系统维护合同范本
- 桥架购销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政策影响诊断人工智能在体育产业应用政策导向与市场趋势分析方案
- 涉旅安全培训讲话课件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真题续集(附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