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设计)——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_第1页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_第2页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_第3页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_第4页
毕业论文(设计)——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江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高职院 院(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学生姓名 季 丹 学 号 G095152010 指导老师 刘 凯 起讫日期 2012年12月17日2013年4月5日 设计地点 高职院 摘 要本论文主要阐述了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汽车桥壳镗孔,车端面液压系统),能实现的工作循环是:镗孔:滑台快进工进(镗孔),镗孔完成后死档停面,行程开关发信号复合头Tc40B油缸工进(车端面)端面加工完成,行程开关发信号滑台,复合头同时快退。镗孔,车端面工进加工,用调速阀可实现无级调速,保证加工精度,粗糙度。滑台油缸直径D=100mm,活塞杆d=70mm,满足d=0.7D的要求,因此,设计采用快进差动连接,满足快进、快退速度相等的设计要求。液压技术是机械设备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之一。特别是近年可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液压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已广泛应用在工业各领域。由于近年来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液压元器件制造技术的进一步提高,使液压技术不仅在作为一种基本的传统形式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以优良的静态、动态性能成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手段。面对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工业的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制造业领域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制造装备的改进,使得作为制造工业重要设备的各类机加工工艺装备也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尤其是孔加工,其在今天的液压系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液压系统的设计,除了满足主机在动作和性能方面规定的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效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和维修方便等一些公认的普遍设计原则。液压系统的设计主要是根据已知的条件,来确定液压工作方案、液压流量、压力和液压泵及其它元件的设计。综上所述,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需要进行一系列艰巨的工作。设计者先应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的辩证的思想方法。同时,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设计经验,向有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从事生产实践的工作者学习,不断发展和创新,才能较好地完成机械设计任务。关键词: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液压缸;液压泵换向阀 Abstract The face of Chinas economy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e growth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in the national economy accounts for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b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equipment,making an important equipment.Manufacturing industry as a wide range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nd equipment have been many new changes,especially the hole processing,in todays hydraulic syste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Bor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in addition to the host in action and meet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visions,but also must meet the small size,light weight,low cost,high efficiency,simple structure,reliable operation,convenient use and maintenance of a number of generally recognized design principles.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is the basis of known conditions to determine the work program of hydraulic,hydraulic flow,pressure and hydraulic pumps and other components of the design. To sum up,the need to complete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 to conduct a series of hard work.In recent years,in particular with the microelectronics,computer technology,so that the hydraulic technology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At present,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industry invarious fields. In recent years,microelectronics,computer technology,hydraulic components to further impro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so that hydraulic technology as a fundamental,not only in traditional from but also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with excellent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ntrol.Enter here Abstract In this paper,focu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ual-use horizontal boring drilling machine hydraulic system,to achieve the duty cycle is:work fast forward feed situ rapid return to stop,hydraulic technology is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the fastest growing technologies.Key words:modular machine tool hydraulic system pump hydraulic cylinder valve.目 录第1章 绪论5 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5 1.2液压传动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5 1.3静液压传动装置的应用6第2章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7 2.1工作原理7 2.2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7第3章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8 3.1液压传动的优点83.2液压传动的缺点8第4章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9 4.1运动分析94.2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94.3确定缸筒内径D,活塞杆直径D94.4液压缸实际有效面积计算 104.5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所需的压力(滑台工进、快进、快退的工作压力P)10 4.5.1快进工作压力(差动连接) 10 4.5.2滑台工进工作压力(镗孔) 104.6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所需的流量 10 4.6.1快进时流量 10 4.6.2工进时的流量 10 4.6.3快退时的流量 10第5章 液压元件选择 125.1选择油泵和电机 125.1.1油泵的选择 125.1.2电机的选择 125.2辅件元件的选择 12第6章 拟定液压系统图 146.1液压泵型式的选择 146.2选择液压回路 146.3组成液压系统 15第7章 国外液压系统的发展 17第8章 注意事项 20结束语 21谢辞 22参考文献 23第一章 绪论1.1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第一个使用液压原理的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他又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液压元件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60年代获得较大发展,已渗透到各个工业部门,在机床、工程机械、冶金、农业机械、汽车、船舶、航空、石油以及军工等工业中都得到了普通的应用。当前液压技术正向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低能耗、长寿命、高度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同时,新元件的应用、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微机控制等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我国的液压件已从低压到高压形成系列,并生产出许多新型元件,如插装式锥阀、电液比例阀、电液伺服阀、电业数字控制阀等。我国机械工业在认真消化、推广国外引进的先进液压技术的同时,大力研制、开发国产液压件新产品,加强产品质量可靠性和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对一些性能差而且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液压件产品,采用逐步淘汰的措施。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技术将获得进一步发展,在各种机械设备上的应用将更加广泛。1.2液压传动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机床工业磨床、铣床、刨床、拉床、压力机、自动机床、组合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汽车工业自卸式汽车、平板车、高空作业车等。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的控制系统、拖拉机的悬挂装置等。轻工机械打包机、注塑机、校直机、橡胶硫化机、造纸机等。冶金机械电炉控制系统、轧钢机控制系统等。起重运输机械起重机、叉车、装卸机械、液压支架等。矿山机械开采机、提升机、液压支架等。建筑机械打桩机、平地机等。船舶港口机械起货机、锚机、舵机等。铸造机械砂型压实机、加料机、压铸机等。1.3静液压传动装置的应用静液压传动由于具有无级变速,调速范围宽,可以实现恒扭或恒功率调速,容易实现电控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铲土运输机械和起重机械中作为主要传动就用却很少,其主要问题是在于国内液压元件质量差,而国外的液压元件价格又太高,会造成主同成本过高。90年代以来,国内已引进了德国林德公司静液压叉车,以及利勃海尔公司静液压推土机的装载机,但在国内市场所占份额很小。从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实际出发,本文对静液压传动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出探讨性得益见如下:(1)静液压传动叉车在发达国家已经被广泛采用,由于国内部分仓库、码头和工厂等使用部门对叉车的机动性能(尤其是低速性能)、噪声已经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这些部门正在成为国内静液压叉车用户。国内叉车和液压元件生产企业应该看到静液压叉车的良好前景,联合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叉车静液压系统,提供能先进,工作可靠,价格适中的产品。也可以采用与国际静液压元件制造公司联合开发的方式,加快开发的速度。(2)中小型多功能工程机械由于具有挖掘,装载,叉车和起重等多功能,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尤其是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小型多功能工程机械也将在我国推广应用,而它们无疑将首先采用静液压传动作为其主要传动装置。国内工程机械企业应该看到中小型多功能工程机械的发前景,联合国内外静液压元件生产企业共同开展对它们的研究开发,以促进中小型多功能工程机械在我国的发展。(3)在国内大型铲土运输和起重机械中,由于配套的静液压与电子控制元件的技术难度大,价格太高,在国内用户中难以接受。因此,在我国暂时不宜将静液压传动研究开发的重点放在与大型铲土运输和起重机械配套上,而应将重点放在上述两类工程机械上。第二章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2.1工作原理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系统利用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缸或马达)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驱动机床工作台的液压系统是由油箱、过滤器、液压泵、溢流阀、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等组成。1)电动机驱动液压泵经滤油器从油箱中吸油,油液被加压后,从泵的输出口输入管路。油液经开停阀、节流阀、换向阀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而使工作台左右移动。液压缸里的油液经换向阀和回油管排回油箱。2)工作台的移动速度是通过节流阀来调节的。当节流阀开大时,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增多,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增大;当节流阀关小时,进入液压缸的油量减少,工作台的移动速度减少。由此可见,速度是由油量决定的。2.2液压系统的基本组成1)能源装置液压泵。它将动力部件(电动机或其它运动机)所输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给系统提供压力油液。2)执行装置液压机(液压缸、液压马达)。通过它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推动负载做功。3)控制装置液压阀。通过它们的控制和调节,使液流的压力、流速和方向得以改变,从而改变执行元件的力(或力矩)、速度和方向,根据控制功能的不同,液压阀可分为村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和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又分为溢流阀(安全阀)、减压阀、顺序阀、压力继电器等;流量控制阀包括节流阀、调整阀、分流集流阀等;方向控制阀包括单向阀、液控单向阀、梭阀、换向阀等。根据控制方式不同,液压阀可分为开关式控制阀、定值控制阀和比例控制阀。4)辅助装置油箱、管路、蓄能器、滤油器、管接头、压力表开关等。通过这些元件把系统联接起来,以实现各种工作循环。5)工作介质液压油。绝大多数液压油采用矿物油,系统用它来传递能量或信息。第三章 液压传动的优缺点3.1液压传动的优点1)在相同的体积下,液压执行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出更大的动力。在同等功率的情况下,液压执行装置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液压马达的体积重要只有同等功率电动机的12%左右。2)液压执行装置的工作比较平稳。由于液压执行装置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所以易于实现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地换向。液压装置的换向频率,在实现往复回转运动时可达到每分钟500次,实现往复直线运动时可达每分钟1000次。3)液压传动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调速比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4)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因为它是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操纵很方便。当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或气动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实现较复杂的顺序动作和远程控制。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且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6)由于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统化和通用化,所以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3.2液压传动的缺点1)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在相对运动表面间不可避免地要有泄漏,同时,液体又不是绝对不可压缩的,因此不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例如螺纹和齿轮加工机床的内传动链系统。2)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如摩擦损失、泄漏损失等,故不宜于远距离传动。3)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油温变化会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因此,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采用液压传动有一定的困难。4)为了减少泄漏,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因此,液压元件的制造成本高,而且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5)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系统地掌握液压传动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6)随着高压、高速、高效率和大流量化,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噪声日益增大,这也是要解决的问题。总而言之,液压传动的优点是突出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压传动的缺点将得到克服,液压传动将日益完善,液压技术与电子技术及其它传动方式的结合更是前途无量。第四章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4.1运动分析绘制动力滑台的工作循环图4.2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复合镗头(镗孔车端面)的工作压力:根据镗孔车端面复合镗头TC40B的设计说明,液压传动系统提供给它的压力P10kgf/cm 油缸D=125mm d=45mm 如图根据设计任务书,镗孔车端面最大切削力F切300kgf,工进时背压力PB5kgf/cm验算:F= (D/2) P1- (D/2)-(d/2) Pb =3.14*(12.5/2)*10-3.14*34*5=1226.6-533.8=692kgf/cm2 FF切 即F=692F切=300可行 则选用减压阀J-25B压力调在P110kgf/cm2 (J-25B:额定压力25kgf/cm 额定流量q0=25升/分)4.3确定缸筒内径D,活塞杆直径d根据任务书所给条件,滑台油缸直径D=100mm,活塞杆d=70mm,满足d=0.7D的要求,因此,设计时采用快进差动连接,满足快进,快退速度相等设计要求。4.4液压缸实际有效面积计算根据设计任务书:复合镗头等自重引起的摩擦阻力Ff500kgf 油缸=100mm d=70mm无杆腔面积 A1=D2/4=3.141002/4mm2=7850mm2有杆腔面积 A2=(D2-d2)/4=3.14(1002-702)/4mm2=4010mm2活塞杆面积 A3=D2/4=3.14702/4mm2=3846mm24.5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所需的压力(滑台工进、快进、快退的工作压力P)4.5.1快进工作压力(差动连接) P1A1-P1A2=Ff P1=Ff/(A1-A2)=500/(78.5-40.1)=13kgf/cm24.5.2滑台工进工作压力(镗孔)二位二通行程阀被压下,使液压油只能经过调速阀L实现工进调速,同时因工进压力升高,顺序阀xy-25B被打开,滑台油缸的回油经顺序阀(xy-25B)背压阀(P-B10B)-油箱从而回油路有背压PB=5kgf/cm2 =滑台工进时阻力F1=F切+Ff=300+500=800kgf,另外还有背压 所以 P1A1=F1+PbA2 工进时的工作压力:P1=F1/A1+A2Pb/A1 P1=800/78.5+(40.1/78.5)*5=10.2+2.6=13kgf/cm2=13Mpa4.5.3快退工作压力 P1A2=Ff P1=Ff/A2=500/40.1=12.5kgf由此可见,快进、工进、快退最大所需工作压力为13kgf/cm24.6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所需的流量计算公式:V=10q/A(m/min)试中q:流量(L/min升/分) A:油缸截面积 单位:cm24.6.1快进时流量因为 V快进A1=q+V快进A2所以 q=V快进(A1-A2)=4.5(78.5-40.1)10 =17.2(L/min)即快进阶段输入油缸的流量4.6.2工进时的流量 根据任务书给定参数V2进=0.12m/min q=V快进A工进=78.50.1210=0.94(L/min)4.6.3快退时的流量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参数V快进=V快进=4.5m/min q=V快进A2=40.14.510=18(L/min) 由上可见,输入油缸的流量最大为qmax=18L/min 因油泵输出流量qv: 18L/minqv25L/min 在系统回路中的各种阀和各路通过的流量可选25L/min 10L/min及耐压25kgf/cm2的。第五章 液压元件选择5.1选择油泵和电机5.1.1油泵的选择油泵:由以上计算可知系统最大的压力P=13kgf/ 最大流量18L/min,另外考虑到节能,所以选用限压式变量泵Ybp-25B,其额定压力P0=25kgf/cm2 q0=25L/min n=1000转/分 总=0.855.1.2电机的选择电动机功率N=P0q0/60总=2.525/600.85=1.23kw式中:P0单位:Mp q0单位:L/min 所以P0=25kgf/ cm2=2.5Mp根据计算选择电动机型号为y1001-1此电动机的额定功率N=1.5kw额定转速n=r/min。5.2辅件元件的选择根据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实际流量,选择各种液压元件和辅助元件的规格。油泵吸油管中的滤油器考虑到容易堵,所以选择流量q0=40L/min的滤油器,其他阀按实际工作状况可选用额定流量为25L/min和10L/min,各种阀的额定压力位25kgf/ cm2。表2 液压元件及型号序号元件名称通过的最大流量q/L/min规格型号额定流量qn/L/min额定压力Pn/Mpa额定压降Pn/Mpa1双联叶片泵YBP-B2525252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7035E-25BY256.30.33行程阀62.2QIC-25B256.30.34三位四通手动换向阀7034S-25D1256.30.35单向阀70I-25B256.30.26单向阀29.3I-10B106.30.27液控顺序阀28.1XY-25B256.30.38背压阀1B-25B256.39减压阀5.1J-25B256.310滤油器36.6XU-8040406.30.0211压力表开关K-3B注:以上元件除液压泵、滤油器外,均为板式连接。第六章 拟定液压系统图6.1液压泵型式的选择由工况图可知,系统循环主要由低压大流量和高压小流量两个阶段组成,而且是顺序进行的。从提高系统效率考虑,选用限压式变量叶片或双联叶片泵较适宜。将两者进行比较(见表2)故采用双联叶片泵较好。表2双联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1.流量突变时,液压冲击取决于溢流阀的性能,一般冲击较小。1.流量突变时,定子反应滞后,液压冲击大。2.内部径向力平衡,压力平衡,噪声小,工作性能较好。2.内部径向力不平衡,轴承较大,压力波动及噪声较大,工作平衡性差。3.须配有溢流阀、卸载阀组,系统较复杂。3.系统较简单。4.有溢流损失,系统效率较低,温升较高。4.无溢流损失,系统效率较高,温升较低。6.2选择液压回路(1)选择油源形式 从工况图可以清楚看出,在工作循环内,液压缸要求油源提供快进、快退行程的低压大流量和工进行程的高压小流量的油液。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qmax/qmin=0.5/(0.8410-2)60;其相应的时间之比(t1+t3)/t2=(1+1.5)/56.8=0.044。这表明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高压小流量工作。从提高系统效率、节省能量角度来看,选用单定量泵油源显然是不合理的,为此可选用限压式变量泵或双联叶片泵作为油源。考虑到前者流量突变时液压冲击较大,工作平稳性差,且后者可双泵同时向液压缸供油实现快速运动,最后确定选用双联叶片泵方案,如图2a所示。(2)选择快速运动和换向回路 本系统已选定液压缸差动连接和双泵供油两种快速运动回路实现快速运动。考虑到从工进转快退时回油路流量较大,故选用换向时间可调的电液换向阀式换向回路,以减小液压冲击。由于要实现液压缸差动连接,所以选用三位五通电液换向阀,如图2b所示。(3)选择速度换接回路 由于本系统滑台由快进转为工进时,速度变化大(-1/-2=0.1/(0.8810-3)114),为减少速度换接时的液压冲击,选用行程阀控制的换接回路,如图2c所示。(4)选择调压和卸荷回路 在双泵供油的油源形式确定后,调压和卸荷问题都已基本解决。即滑台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泵的出口压力由油源中的溢流阀调定,无需另设调压回路。在滑台工进和停止时,低压大流量泵通过液控顺序阀卸荷,高压小流量泵在滑台停止时虽未卸荷,但功率损失较小,故可不需再设卸荷回路。6.3组成液压系统将上面选出的液压基本回路组合在一起,并经修改和完善,就可得到完整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在图3中,为了解决滑台工作时进、回油路串通使系统压力无法建立的问题,增设了单向阀6。为了避免机床停止工作时回路中的油液回油箱,导致空气进入系统,影响滑台运动的平稳性,图中添置了一个单向阀13。考虑到这台机床用于钻孔(通孔与不通孔)加工,对位置定位精度要求较高,图中增设了一个时间继电器。当滑台碰上死挡块后,系统压力升高,它发出快退信号,操纵电液换向阀换向。此设计的工作原理:快进按下启动按钮,电磁铁2DT通电,电磁换向阀7左位工作。进油路 油箱滤油器泵2单向阀3阀7阀10液压缸左腔。回油路 液压缸右腔阀7阀6阀10液压缸左腔。滑台工进进油路 油箱滤油器泵阀7阀8液压缸左腔。回油路 液压缸右腔阀7阀5(顺序阀)阀7(单向阀)油箱。车端面油箱滤油器泵阀12阀13阀14液压缸右腔。进油路 液压缸左腔阀13阀15油箱(16)。滑台快退进油路 泵2阀3阀7液压缸右腔。回油路 液压缸左腔阀9阀7油箱(11)。车端面快退进油路 泵2单向阀3阀12阀13液压缸左腔。回油路 液压缸右腔阀14阀13阀15油箱(16)。第七章 国外液压系统的发展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件有动力元件、传动元件、液压元件及电气元件等。目前工程机械动力元件基本上都用内燃式柴油发动机(简称柴油机);传动分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静液压传动、电传动等。但目前工程机械用得最多、最普遍的为液力机械传动及静液压传动。整个传动系统还包括传动轴、驱动桥等。静液压传动有多种结构形式,有点有传动轴、驱动桥,有的没有,视情况而定;液压元件主要有缸、泵、阀、密封件及液压附件等。静液压元件的泵(主要是变量泵)、马达(变量与定量),以及相应的减速机等;电气元件以前对工程机械的影响还并不大,最早的工程机械电气系统,主要是起动电路及照明电路,系统及元件都非常简单,起动可以用拖起动,白天干活不用照明,因此,这两个电路系统出了故障也能勉强维持工作。但工程机械发展到今天,电气系统及电气元件已经成了工程机械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可以说今天的绝大多数工程机械,电气系统出了故障根本就不能工作,有的甚至寸步难行,等于一堆废钢铁。因此电气系统、电器元件目前也是工程机械最关键最主要的配套件之一。主要电器元件除传统的元件外,还有各种传感器,各种控制元件及微处理机等等。下面就国际上这些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件的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谈谈看法。目前国外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件大多数都生产历史悠久,技术成熟、供应充足,生产集中度高,品牌效应突出。配套件的发展随主机的发展而发展,同时配套件自身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主机的发展。目前国外工程机械配套件的发展形势比较好。近些年来国外工程机械有一种发展趋势,主机制造企业逐步向组装企业方向发展,配套件逐步由供应商来提供。比如世界上实力最强的主机制造企业美国的卡特彼勒(Caterpillar)、凯斯(Case)、日本的小松(Komatsu)、瑞典的沃尔沃(Volvo)等世界上这些大型的工程机械主机制造企业,其配套件的配套能力也是非常强的,它们的配套件外配的数量也是在逐年大幅度地增长,一些中小工程机械企业就更是如此,配套件逐步主要由零部件制造企业来提供。这样做有几大好处,主机企业可集中精力把自己主机产品作好,减少配套件完全由主机企业自己来承担的风险,而配套件企业作得更强更大,有能力迅速提高配套件的质量、技术水平,同时能为主机企业提供更多的新产品,这样更容易促进主机产品的发展。国外工程机械主机企业从1988年达850亿美元的销售额以来,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而相反这些年来配套件从150亿美元,增长到1000亿美元,增幅是相当大的。因此,国外工程机械配套件这些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外工程机械配套件生产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品种齐全,完全能满足各种工程机械的配套需求国外许多工程机械主要配套件企业都有50年,甚至10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企业的规模都相对较大,技术十分成熟,品种也非常齐全,几乎应有尽有。比如目前世界上生产密封件及减振器最大的企业,德国的弗罗伊登贝克(Freudenberg)公司,成立于1849年,生产密封件及减振器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品种应有尽有,从技术上、品种上完全能满足液压行业对密封件及密封技术的要求。同时还不断推出新的密封材料及新的密封结构,推动液压密封技术不断向更高技术水平发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大型发动机制造企业,美国的康明斯(Cummins)发动机制造公司,成立于1919年,也几乎有近100年的历史。37.3KW(50马力)以上的柴油机可以全方位为各种工程机械,甚至所有需要柴油机动力的各种机械配套,在技术上可以完全满足最苛刻的欧、欧排放标准,甚至可以达到欧、欧排放标准。在流体产品领域内,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流体产品(主要是液压件、密封件及液压附件)制造企业,美国的派克(Parket)公司,成立于1918年,也有近100年历史,可以提供品种齐全的、高技术水平的液压件、密封件及所有的液压附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用于静液压系统的变量液压元件制造企业,德国的博士力士乐公司,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从1953年开始全面制造液压元件,也有50年以上历史。其最具特色的产品是用于静液压传动的变量系统液压元件,无论是斜盘式或斜轴式,闭式(泵控)或开式(阀控)系统液压元件品种都非常齐全,能为各种需要静液压系统元件的工程机械整个系统成套配套。还有世界上最大的传动部件制造企业,德国的ZF公司,成立于1915年,也有近100年历史,能为各种工程机械提供品种齐全的传动部件。在电气配套件方面,世界最大的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以及日本的东芝公司、川崎公司、德国的博士(Bose)公司等,都有50年以上,甚至100年以上的悠久历史,能满足工程机械各种高技术水平的电气系统和电气元件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正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前所未有的影响。这些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今后制造业的发展,设计方法与制造技术模式的改变指明了方向,为数字化设计资源与制造资源的远程共享,进一步提高产品开发效率奠定了基础。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有很多科研学者已经投入到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在液压领域中,特别是中小企业在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时,存在着零部件种类繁多、系统集成复杂、参考资料缺乏等一系列困难,而远程设计服务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减轻液压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实现现代化设计模式的转变以及设计资源、技术资源和产品信息的共享,本文提出了建立基于Web的远程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新模式。基于Web的远程液压传动设计系统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体系结构,服务器端上存放了所有与设计计算相关的应用程序,以及用户信息数据库、产品信息数据库与专家知识数据库等。用户在使用该设计系统时,只要客户端具备上网功能(即安装了IE浏览器并接通网络)即可访问使用。这样的体系结构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克服了传统单机版应用程序只能单机操作的局限性,实现了设计与技术资源的跨区域、跨平台共享,使设计人员的工作变得简单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客户端启动IE浏览器进入系统初始界面,这里提供了关于远程液压传动设计系统的介绍。如果用户想提交设计任务,则可以注册并填入相关信息,然后登录进入操作页面。首先,用户要选择一种工作模式;过程全自动化智能处理模式或人机交互模式。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用户选择前者时,只要在一开始提交设计的任务要求、基本参数以及设计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参数即可,其余的工作都由系统自动完成,直到最后生成设计方案供用户审核;而后者,就是指系统在分析、计算过程中每次需要选择参数或方案的时候,都要询问用户的意见,由用户来做出选择。如果提供的众多参数或方案中没有用户满意的,或用户自己有特殊要求,可以自信指尖。因此,该工作模式适合于高级用户或有特殊要求的用户使用。用户便可按照所选工作模式的流程来完成设计工作。第八章 注意事项1)使用者应明白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种操作和调整手柄的位置及旋向等。2)开车前应检查系统上各调整手柄、手轮是否被不关人员动过,电气开关和行程开关的位置是否正常,主机上工具的安装是否正确和牢固等,再对导轨和活塞杆的外露部分进行擦拭,而后才可开车。3)开车时,首先启动控制油路的液压泵,无专用的控制油路液压泵时,可直接启动主液压泵。4)液压油要定期检查更换,对于新投入使用的液压设备,使用3个月左后即应清洗油箱,更换新油。以后每隔半年至一年进行清洗和换油一次。5)工作中应随时注意油液,正常工作时,油箱中油液温度应不超过60。油温过高应设法冷却,并使用粘度较高的液压油。温度过低时,应进行预热,或在运转前进行间歇运转,使油温逐步升高后,再进入正式工作运转状态。6)检查油面,保证系统有足够的油量。7)有排气装置的系统应进行排气,无排气装置的系统应往复运转多次,使之自然排出气体。8)油箱应加盖密封,油箱上面的通气孔处应设置空气过滤器,防止污物和水分的侵入。加油时应进行过滤,使油液清洁。9)系统中应根据需要配置粗、精过滤器,对过滤器应经常地检查、清洗和更换。10)对压力控制元件的调整,一般首先调整系统压力控制阀溢流阀,从压力位零时开调,逐步提高压力,使之达到规定压力值;然后依次调整各回路的压力控制阀。主油路液压泵的安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一般要大于执行元件所需工作压力的10%25%。快速运动液压泵的压力阀,其调整压力一般大于所需压力10%20%。如果用卸荷压力供给控制油路和润滑油路时,压力应保持在0.30.6Mpa范围内。压力继电器的调整压力一般应低于供油压力0.30.5Mpa。11)流量控制阀要从小流量调到大流量,并且应逐步调整。同步运动执行元件的流量控制阀应同时调整,要保证运动的平稳性。结束语完成情况:经过4个月紧张有序的工作,以完成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的设计。所得收获:这次毕业设计我对在学校三年间的所有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复习和总结,对各个科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通过各种渠道对所学知识进行了一定的扩展和深入,还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才知道以前的自己对课本上的内容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并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通过这次的设计我才了解到所学知识是多么的重要,以前只是茫然的在学,现在感觉好像找到了目标一样,相信这次的毕业设计会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的,以后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武装自己!谢 辞在即将迎来论文答辩之际,我要向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刘凯老师致以最真切的谢意。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刘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还有我要感谢我们的辅导员李学国老师,他对我们的督促和教诲不仅是在学习方面,他的一些话语对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都是有所启迪的。最后我还要对我的同学们说一声谢谢,我们成为了学习上的伙伴,同时也是知心的好朋友。我们谈理想谈未来谈友情,请记住我们的誓言和承诺,我们期待再聚首! 我会永远记得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三江大学,是她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在这里,形成了我独立冷静思考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同时也培养了我坚强的品格。我想今后的路还要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在实践中去迎接检验去学习更多的东西,真正的学问不是货物,不会占据心灵仓库,它只会把灵魂仓库扩大、清扫、夯实。我相信大学的时光以后不管什么时候回想起来,都会万籁俱静、一片圣洁。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成长,也是我青春绽放的地方。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参考文献 【1】陈家瑞. 汽车构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2】王望予. 汽车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3】王怀林. 汽车典型零部件的铸造工艺【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4】金针华. 组合机床调整及使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5】吴立梅. 组合机床发展及相关特点分析【J】.科技资讯.2010(8).【6】张平格. 液压传动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7】黄安贻. 液压传动【M】.成都:西南交大出版社.2005.【8】许贤良. 液压传动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9】KalpakjianS.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New Jersey:Prentice Hall,2001.【10】Doyle L E,Keyser C A.Manufacturing Processes and Materials for Engineers.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85.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