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总复习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五单元地表形态的塑造 命题规律 外力作用与地貌 河流地貌 地质构造为高考的重要考点 主要通过某地貌示意图考查该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外力作用形式 以河流地貌示意图考查河流地貌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等考点的联系 以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地质构造成因及其对生产 生活的影响等 试题多以特殊地貌形态为材料 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题分析预测 知识体系构建 考点一内力作用1 内力作用与地貌2 主要的地质构造3 板块构造学说考点二外力作用1 外力作用与地貌2 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考点一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地壳运动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1 内力作用与地貌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石在一定温度 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 挤压 褶皱山脉 背向运动 断裂带 地质构造 断层 辨析比较 背斜成山 向斜成谷 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是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对于复杂的褶皱 不能仅从地表形态上区分 而应根据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2 主要的地质构造 方法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 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 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 其位置越靠下 岩层年龄越新 其位置越靠上 接近地表 2 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 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 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2 断层的判断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 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例如 下图中A B 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 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所以A B C三处都是断层 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 故不是断层 可以结合下图 加深对地质构造规律及应用的理解 3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研究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 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下图为 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甲乙丙B 乙丙甲C 丙乙甲D 丙甲乙 2 在地质演化过程中 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 1B 2C 3D 4 B B 1 分析图中地质构造特征 区分背斜 向斜 有无断层 在什么位置 有无火山构造 有无岩层缺失 如背斜顶部的岩层缺失等 2 判定岩石类型 有生物化石的必为沉积岩 变质岩往往紧临岩浆侵入体 火山锥上必为喷出岩 要在认识岩石类型的基础上判断其特征 地质图的判读 3 推测岩层形成环境 地层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说明该地曾经是海洋 沉积岩层中有煤 石油 反映出该地曾经有森林或其他丰富的有机物质来源 石灰岩层反映出该地曾经是温暖的浅海 地层呈水平状态 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 如下图 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 地壳稳定下沉 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某种地层缺失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一是当时地壳隆起 地势升高 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 三是当时气候变化 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下图 下图为黄山市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显示该地区曾发生过三次岩浆活动 先后形成的岩石分别是 A 斑状花岗岩 花岗岩 玄武玢岩B 花岗岩 玄武玢岩 斑状花岗岩C 斑状花岗岩 玄武玢岩 花岗岩D 玄武玢岩 花岗岩 斑状花岗岩 A 1 板块的划分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 即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只包括海洋外 其余五个板块里都既有陆地又有海洋 3板块构造学说 辨析比较 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差异风化是指岩石在无外动力作用下 因热胀冷缩 水的冻融 生物作用而发生的破坏 虽然有个 风 字 但它与风并无关系 风化的结果是岩石变碎 变小 侵蚀则是在 外动力 作用下发生的破坏 这些 外动力 包括风力 流水 冰川 海浪等 侵蚀的结果是物质被移走 留下千疮百孔 沟壑纵横的面貌 考点二外力作用 1 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规律总结速度是影响外力表现形式的主要因素 速度较快时 流水 风力 海浪都以侵蚀作用为主 速度降低到不足以搬运物质时 则表现为沉积作用 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方法 1 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1 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 2 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 地理第五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规律总结 影响外力作用的因素1 气候因素 1 昼夜温差大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 2 降水丰富 地表径流量大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作用 3 气温在0 上下 水的冻融作用破坏岩石 2 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1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 往往以侵蚀 搬运作用为主 2 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2 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思维拓展 1 根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 2 根据沉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搬运物随风速的减弱而沉积 颗粒大的先沉积 颗粒小的后沉积 所以颗粒大的一侧为上风向 1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它是由沟谷发育而成的 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河流的上游 往往落差大 水流急 侵蚀作用表现得最为强烈 常形成峡谷 急流和瀑布 2 河流地貌的发育 2 河流堆积地貌 1 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 2 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共同点 土壤肥沃 有利于农业生产活动 不同点 洪积 冲积平原既不旱 也不涝 为农业高产田 河漫滩平原旱涝较为严重 粮食产量不稳定 三角洲地区易出现土壤盐碱化 影响农业生产 3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2 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 右图是左图中40 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 1 左图中 地与 地相比 A 地的年降水量比 地小B 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C 地的河流汛期比 地短D 地的自转线速度比 地大 B 33 2 关于右图中河流剖面图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岩石乙比岩石甲易受侵蚀B 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C 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D 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 下左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 右图是左图中40 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 c 1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考点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 判断方框内的物质名称 确定岩浆岩是判读的关键 岩浆 岩浆岩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 熟悉常见变式图形 图示的岩石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另一种形态 1 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 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A 温度升高 压力降低B 温度降低 压力升高C 温度升高 压力升高D 温度降低 压力降低 2 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B C D C C 规律总结地壳物质循环与内外力之间的关系 地貌景观图的判读 1 常见地貌景观图类型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 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