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XXXX视频会议系统技术建设方案XXXXX有限公司第1章 视频会议技术介绍1.1 视频会议发展会议电视是一种典型的多媒体通信应用实例。60年代发达国家就开始进行会议电视的研究,早期的会议电视系统以模拟方式传输,占用很大的带宽,其代表有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可视电话、英国BT公司的1MHz带宽黑白会议电视系统。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会议电视的理论研究和实用系统研制方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总的说来,其发展主要经历了模拟会议电视、数字会议电视和国际统一标准的数字会议电视三个阶段。60年代始,世界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模拟会议电视系统,并逐渐商用化。60年代末期,在压缩编码技术推动下,由模拟系统转向数字系统。80年代初期,研制出2Mbps彩色数字会议电视系统,日本和美国形成非标准的国内会议电视网。80年代中期,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飞速发展,图像编解码技术取得突破,信道费用降低,为会议电视走向实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80年代末至今,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日新月异。ITU-T形成了H.200系列建议,规定了统一的视频输入输出标准、算法标准、误码校验标准及一系列互通的模式转换标准,解决了不同厂商的设备互通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会议电视的发展。90年代中期以来,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电信业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基于包交换网络的多媒体通信系统逐渐成为研究人员和电信、网络及计算机厂商关注的焦点之一。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也开发出实时传输协议(RTP)、资源预留协议(RSVP)等与ITU-T的H.323建议配合,以保证在IP网络上传送实时音频视频流。从会议电视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目前,会议电视系统的建立可以依据ITU-T的两大框架建议H.323和H.320来进行,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的建设方案。H.320是ITU-T较早期的会议电视标准,该标准完全建立在一系列会议电视专有的技术和标准之上,而H.323标准建立在通用的、开放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基础之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自从1996年ITU-T批准该标准以来,会议电视的技术和市场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厂家竞相投入H.323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H.323技术和产品构造他们自己的会议电视系统。这是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和日益融合所带来的必然趋势。而且,H.323系统在技术的先进性、功能的完善性、操作的方便性、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性能价格比等各方面,都日益显示出比H.320系统明显的优越性。1.2 高清技术(1)、高清晰度性能展现 高清( H.264 ,30-60帧/秒,画面上实现 720P 1280720像素和1080P 19201080像素)的分辨率使每个与会者感受到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图像效果。 16:9宽屏视频输出,可视面积增加33,更加符合人眼观赏习惯高清HD标准,主要包括720P(1280720p),1080i(19201080i),1080P(19201080P)三种标准。在视频通信领域,提到的高清指的是720P和1080P,逐行扫描。1、1080i为隔行扫描,相当于扫描540线2、逐行扫描适用于运动图像,隔行扫描适用于静止图像3、视频会议中的高清标准为:720P、1080P相比传统意义的标清会议质量,高清HD 720P和1080P大幅度提升标清会议质量,从下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4:3标清(QCIF/CIF/4CIF)和高清(720P)之间的图像质量差别:(2)、极致高清1080P 高清(High Definition)是视频通信业界目前提供的最为领先的视频体验。高清主要分为两种标准:720P和1080P。Cisco提供业界最为领先的,也是唯一的全套1080P解决方案。相比720P图像质量(9.5倍CIF质量),1080P图像质量(20倍CIF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720P和1080P的主要区分为:1、1080P比720P提供更多的图像分辨率2、1080P比720P提供更丰富的色彩饱和度和过渡区块3、1080P更适合大屏幕显示设备观看不仅仅是点对点的1080P高清视频体验,Cisco提供业界顶尖的1080P 高清视频会议编解码器;以及真正的高清1080P MCU,从而提供用户真正的全套高清1080P解决方案。1.3 网真技术网真技术就是通过远程的信号传输呈现出对话的双方,通过领先的视音处理技术结合丰富的行业认知和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将高清晰视频、高保真音频以及强大的数据交互功能整合到一起,从而创建出一种独特的“面对面”体验的新型会议系统。作为一种虚拟实在,网真能够使人实时地以远程的方式于某处出场,即虚拟出场。此时的出场相当于在场,即你能够在现场之外实时地感知现场,并有效地进行某种操作,比如进行PPT的演示以及讲解。 网真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个显示屏或者是一个对话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通常来说,一套完整的网真系统包括有合适的会议室、高带宽网络通道、独立的墙面、会议数字音频处理器、高清摄像机、大型显示屏、照明装置、麦克风和扬声器等设备组成。在安装了网真系统的会议室中,旁边的与会者尽管远在千里之外,但是他们的图像却是以真人大小的格式显示在会议室的显示屏上,加之超高清晰度的图像效果,带空间感的音频系统和环境的完美结合,即使是远在天边的与会者也会给人以近在眼前的感觉。 与传统的会议系统相比而言,网真系统有着独特的优势。第一,网真更加注重会议体验,时刻保持1:1真人大小的观看,及交互的眼神交流。网真是一个完整的专用产品,需要通过严密的设计、精巧的布局、详细的测试最终实现的一体化产品,而不是多台传统视频设备及高档会议室装修所能达到及代替的。第二,由于网真出色的质量、简便性和可靠性使用户能够集中精力关注会议,像面对面会议那样自然有效地交流,克服了传统视频会议的平面、不真实的效果,让会议更加自然从而提高了会议效率,因此,可以省去用户大量的时间及公司高额的差旅费用。第三,网真通过增加交互和减少差旅提高了生产率,扩展了管理人员和专家的能力,改变了商业模式,使用户能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作为一种新技术能够为人们与各个场所以及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交互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面对面的体验。另外,灵活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能够轻松实现与现有网络、统一通信、应用和管理工具的集成。1.4 高清技术目前,很多厂家认为采用了H.264技术就是达到了高清晰效果,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首先,H.264和高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用于传输的视频压缩技术,而后者是图像显示清晰度的概念。H.264解决的问题是以更低的带宽传输更高质量的视频。但达到高清显示质量,显然不仅取决于压缩算法,还取决于视频的源头(摄像机)、显示器及传输带宽。高清(HD)是数字电视系统的标准,分为720p和1080P。CISCO 终端及MCU支持高清视频分辨率720p、1080P,即1280720 和1920X1080。配合CISCO视频会议终端,实现端到端的高清视频会议功能。见上图,XGA和4CIF都不能称为高清。CISCO 系列产品在1M或以上便可以支持高清动态图像720p,达每秒25帧。CISCO在如此小的带宽下提供高清晰的画面,使用户在大幅度提高视频会议清晰度的同时,不会过多占用现有的网络带宽资源。CISCO 公司是首先支持高清的网真厂商,并且CISCO大部分产品均支持高清的编解码技术,各其他厂商只有特定产品才支持高清技术。同时CISCO在高清720P、1080P与标清CIF之间提供多种过渡格式(w288p 、w448p 、w576p ),以实现不同带宽下的优质图像解析,而其他厂商均没有过渡格式来实现高清及标清设备之间的完美兼容。1.5 双流技术双路视频功能自它的出现到今天,已经历经了几代的发展: 第一代:动态视频+静止图片早在上世纪90年代,H.320标准发展之初,该功能就已出现。根据国际电联ITU H.320协议栈中视频编码标准H.261 AnnexD,视频会议终端在进行正常视频通讯的同时,可以将主摄像机画面以4CIF的格式进行抓拍,然后将抓拍到的静止图片传送到对方终端。这种双路传输出现在视频会议应用的早期,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品牌的终端(含CISCO在内)仍然支持,但由于抓拍的只是静止的摄像机的内容图片,故到今天已无什么实用价值。 第二代:动态视频静态文本到90年代后期,有的视频厂商推出了一路动态视频加一路静态文本的传输方式。即在普通视频会议的同时,将一方终端所连接的PC中PPT文档的内容以静态方式传送到对方。这种双路传输比起第一代来已经有了进步,它所传输的第二路内容已经不局限于摄像机所拍取的图像,已经可以将某种PC内容传输到对方。但同时,这种双路视频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弱点:首先,在PC内容的传输之前,需要将PC中PPT文档的内容先读取传输到终端内,文档的大小有容量限制,而且这种读取传输的过程十分缓慢,会议中使用非常不便;其次,所传输的文档格式只能局限在POWERPOINT文档,其它类型的文档,如WORD、EXCEL或TXT等都无法传输,应用受到很大限制;第三,传输的内容只能是以静态的方式进行,PPT文档内容只能是以单幅画面的形式传送,无法适应于各类演示性讲解。 第三代:动态视频动态文本在第二代双路传输的基础上,视频会议厂商们又开发出了改进的P+C方式,即所传输的第二路PC内容采用硬件VGA接口的方式,因而传输内容也不局限于文档格式,PC屏幕内容均可传输到对方。在第三代的P+C双路视频,也因各厂商产品的技术水平差别而不同。如,有的产品本身并不具备VGA接口,需要外接接口盒,一方面,该接口盒需要单独购买,另一方面,该类接口盒会增加系统的故障点(如一个30点的系统,就需要有30个接口盒和30套电缆);另外,有的产品所传输的文本内容动态性较差,丢帧较多,在做动态文本讲解演示时给会议参与者的直观感觉很差。CISCO率先在产品本身集成了DVI数字接口,并实现全实时的动态传输。配合CISCO首创的无损传输技术,可以将1024x768的全动态XGA画面毫无损失地以第二路方式传送到对端并还原。第四代:双路均为动态视频在设备具有超强的运算能力的前提下,双路动态的视频传输出现了。该特性是指,在一路通讯连接中可以传输两路全动态的视频信号。该功能一出现,立即成为视频行业关注的焦点。一方面,这种灵活的应用模式开创了视频会议行业的先河,另一方面,产品的超强运算能力亦受到各方瞩目。双路全动态视频传输为传统视频会议带来了活力,与会者可以在主显示设备上看到会议发言者的图像,在辅显示设备上可以看到主讲者所展示给大家的视频信息,可以是另一路现场摄像机拍摄的内容,可以是录像机、DVD所播放的内容,也可以是文件摄像机或实物展台所呈现给大家的高清晰度动态图像。双路动态视频传输是CISCO的首创技术,在全集成的一体化产品中,并且该技术已经被ITU认可形成H.239双流标准。CISCO动态双流技术的优势双路视频功能的出现为视频会议带来了多彩的会议模式和应用方式。作为视频会议产品的领导者,CISCO的双路视频功能更为业内领先:CISCO可以实现双路全动态视频信号的传输;CISCO可以实现一路动态视频加一路动态XGA图像的传输;CISCO产品的高度集成化,使得设备无须外接任何接口盒等附件;CISCO双路视频的视频源切换简洁方便,可以通过遥控器的简单操作,将第二路视频在PC信号与视频之间切换。CISCO可以实现双路动态传输中带宽的动态分配:如,在呼叫连接为512K的情况下,两路视频带宽并非为各256K的平均分配,而是可以根据图像传输内容的动态程度进行智能化的动态分配,使得视频会议占用的网络带宽得到最佳性价比的应用。在XXXX网真系统中,CISCO的双路视频将会给公司内部的视频会议提供方便灵活的应用模式,可以在普通会议的同时,传送PC所展示的各类文档,包含动态演示,用于需要文字说明的会议,如业务类会议;也可以将发言会场文件摄像机或实物展台的内容作为第二路视频进行动态传送,用于远程讲解,如远程讨论、应急处理等。当然,作为远程教学的应用,CISCO的双路视频更为不可缺少的功能。1.6 SIP技术1.6.1 SIP 背景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称为会话初始协议,是由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组织于1999年提出的一个在基于IP网络中,特别是在Internet这样一种结构的网络环境中,实现实时通讯应用的一种信令协议。所谓会话(Session),就是指用户之间的数据交换。在基于SIP协议的应用中,每一个会话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可以是普通的文本数据,也可以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音频、视频,应用具有巨大的灵活性。 SIP是IETF标准进程的一部分,SIP 从 Web 超文本传输协议 (HTTP) 以及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MTP) 演变而来,并且发展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新标准。它可用来创建、修改以及终结多个参与者参加的多媒体会话进程。参与会话的成员可以通过组播方式、单播连网或者两者结合的形式进行通信。尽管 SIP 使用自己独特的用户代理和服务器,它并非自成一体地封闭工作。SIP 支持提供融合的多媒体服务,与众多负责身份验证、位置信息、语音质量等的现有协议协同工作。1.6.2 SIP 协议的构成SIP中有客户端和服务器之分。客户端是指为了向服务器发送请求而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是用于向客户端发出请求提供服务并回送应答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一般有如下四种功能: 用户代理服务器-当接到SIP请求时它联系用户,并代表用户返回响应。 代理服务器-代表其它客户机发起请求,既充当服务器又充当客户机的媒介程序。在转发请求之前,它可以改写原请求消息中的内容。 重定向服务器-它接收SIP请求,并把请求中的原地址映射成零个或多个新地址,返回给客户机。 注册服务器-它接收客户机的注册请求,完成用户地址的注册。 用户终端程序往往需要包括用户代理客户机和用户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重定向服务器和注册服务器可以看作是公众性的网络服务器。1.6.3 SIP 协议的优势如同 Internet 一样,SIP 易于理解、扩展和实施。作为 IETF 规范,SIP 将 Internet 开放标准的精神延伸至通讯领域,实现了计算机、电话、和软件的实时通讯。SIP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对其它协议的扩展适应性。它支持许多种地址描述和寻址,包括用户名主机地址、被叫号码PSTN网关地址如:。SIP 支持多设备功能调整和协商。如果服务或会话启动了视频和语音,则仍然可以将语音传输到不支持视频的设备,也可以使用其他设备功能,如单向视频流传输功能。SIP 较为灵活,可扩展,而且是开放的。它激发了 Internet 以及固定和移动 IP 网络推出新一代服务的威力。SIP 能够在多台 PC 和电话上完成网络消息,模拟 Internet 建立会话。与存在已久的国际电信联盟 (ITU) SS7 标准(用于呼叫建立)和 ITU H.323 视频协议组合标准不同,SIP 独立工作于底层网络传输协议和媒体。它规定一个或多个参与方的终端设备如何能够建立、修改和中断连接,而不论是语音、视频、数据或基于 Web 的内容。使用 SIP 提供 PC 至 PC 及电话至 PC 的主叫号码识别、语音邮件,以及电话会议、统一通讯、客户管理、自配置和基于 Web 的个性化服务。1.6.4 SIP 业务功能沟通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通讯已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人和人通讯是电信发展的目标。通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话网几乎覆盖全球。语音通讯(电话)似乎已基本达到上述目标。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仅仅语音通讯。大规模视频通讯已成为下一阶段信息产业发展方向。专家预计Internet应用的下一步重大发展就应当是人与人之间的多媒体实时通讯,而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角就是SIP,SIP所能支持的即时通讯内容将是非常广泛的:语音通讯:世界范围宽带互联网上的基于PC-PC、PC-PHONE、PHONE-PHONE的实时语音功能。视频通讯: 世界范围宽带互联网上的基于PC-PC、PC-VIDEO PHONE、VIDEO PHONE- VIDEO PHONE面对面的实时视频功能。存在状态:告知对方自己目前所处的通讯状态(联机、忙碌、离开、脱机等)。即时消息:与在线的朋友或同事进行文字、图形的实时交流,或发送短消息留言。文件传输:在线的双方可互相快速发送数据文件,并且文件的大小不受限制。应用程序共享:邀请对方进行文件、图表、图片、桌面共享,进行现场讨论与商谈。网络视频会议:世界范围宽带互联网上的基于语音、视频及文件、资料、数据共享式的多媒体网络视频会议。1.6.5 SIP 应用的前景SIP协议凭借其简单、易于扩展、便于实现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得到业界的青睐,它正逐步成为NGN(下一代网络)和3G多媒体子系统域中的重要协议,并且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支持SIP的客户端软件和智能多媒体终端,以及用SIP协议实现的服务器和软交换设备。SIP 能够连接使用任何 IP 网络(有线 LAN 和 WAN、公共 Internet 骨干网、移动 2.5G、3G 和 WiFi)和任何 IP 设备(电话、PC、PDA、移动手持设备)的用户,从而出现了众多利润丰厚的新商机,改进了企业和用户的通讯方式。 基于 SIP 的应用(如 VOIP、多媒体会议、按键通话、定位服务、在线信息和 IM)。SIP 的根本价值在于它能够将这些功能组合起来,形成各种更大规模的无缝通讯服务,可以预见SIP必定是将来网络多媒体通讯中的明星。第2章 用户需求分析2.1 项目背景2.2 建设目标2.3 建设范围2.4 客户环境及需求介绍(不同行业解决方案模板)2.5 客户业务的特殊要求第3章 方案设计3.1 设计原则鉴于视频通讯的发展趋势,综合视频会议特点,根据XXXX网真系统的要求,针对实地环境现状。通过分析,我方对视频会议系统的选型遵循以下原则: 先进性与适用性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设备实现高清视频会议质量;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经济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可靠性与安全性系统的设计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系统故障或事故造成中断后,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并具备迅速恢复的功能,同时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开放性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整体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开放性的接口,可方便控制维护。 可扩充性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例如核心MCU设备具备充足的容量升级空间,随着用户以后系统扩容,MCU只需添加相应的板卡即可实现支持容量的提升。 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在满足用户对功能、质量、性能、价格和服务等各方面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最优化的系统设备配置,以尽量降低系统造价。 兼容性,充分保护用户投资系统必需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保留并充分兼容用户现有的视频会议设备,从而充分保护用户投资。 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系统设备控制需要高效率、准确及可靠。本系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实时动态撑握使用情况。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少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另外,系统的综合统筹管理可使设备按最优组合运行,在最佳情况下运行,既可节能,又可大大减少设备损耗,减少设备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监管力度与综合管理水平。3.2 产品选型建议3.2.1 通讯设备总体选型原则 XXXX视频通讯系统应用总体框架基于ITU-T H.323及IETF SIP通讯标准,MCU、终端、GK、录播服务器以及视频会议管理系统等设备是此次项目中的最为主要的应用设备,产品的选型尤为关键,必须考虑如下几个重要环节:产品的先进性:用户可从产品的结构体系,技术发展方向,国际国内技术标准、厂家综合实力等方面因素整体衡量产品的先进性;产品的功能(性能):充分考察并测试产品的图像和声音效果及质量,功能及性能指标强大,满足用户现有需求并可扩展应用;产品的稳定性:产品应采用先进的结构体系做保证,具有长时间工作能力,易操作性和可维护性强,为视音频会议正常召开做有力保证。当然,建设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应考虑其它诸多重要因素:兼容性、可靠性、集成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实用性、经济性等。3.2.2 终端选型原则 1)先进性:在终端选型方面,我们推荐选用的CISCO公司的终端旗舰型号产品,CISCO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产品设计风格、产品设计年代都体现了视频会议技术的发展方向。首先,从产品的设计年代上讲,CISCO终端产品的整体设计年代是目前国际业内的最新产品,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应用价值;其次,从产品的综合性能上讲,CISCO终端产品在同档次的同类产品中是性价比最佳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应用标准,强大的实用功能,保证用户的实用性;第三,在厂家的综合发展实力上讲,CISCO公司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雄厚的研发能力,良好的资信状况。总之,所有这些都大大保证了该产品在业内的整体的先进性。2)应用功能(性能):CISCO视频会议终端目前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异表现恰恰是此次项目选型较为重要的。第一,会议室终端设备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非PC结构,不受电脑病毒感染。第二,双路动态视频的传送和接收技术和DVI输入和输出接口技术的应用使远程会议和远程培训的应用更加灵活和直观,充分的体现了视频会议的应用价值。第三,CISCO终端产品具有可以进行手动与自动传输包长自适应调整的终端产品,这就大大强化了终端对于IP网络上抖动,丢包等的适应能力。第四,CISCO终端产品可在低带宽下实现各种图像分辨率的视频编解码算法,支持HD高清,在保证图像效果的前提下,大大的节省了宝贵的网络带宽资源。第五,CISCO终端具有很好的视频音频处理能力,其图像分辨率标准、HD1080P/HD720P/SXGA/XGA/4CIF/ICIF/CIF/QCIF等、视频编解码标准ITU H.264/H.263+等一系列的先进的算法均保证了在视频上的优异的处理表现。第六,CISCO终端产品在流媒体组播技术,内置WEB网站远程管理技术,内置MCU/GATEWAY等多项技术上都拥有非常好的表现,处于业内的领先水平。3)稳定性:CISCO视频会议终端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这主要源于其良好的硬件设计)同时支持多种个性化的软件开发,可以为用户提供较为丰富的指令代码,用户可以方便的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控制界面。采用高度集成嵌入式操作系统,达到电信级标准,并能长期稳定地工作;系统具有如下特点:不受病毒干扰,网络安全性极强,具有热备份功能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可7*24小时不间断工作,并连续开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69000小时以上;终端无须电脑操作操作,减少操作故障及延时。3.2.3 核心通讯平台产品原则 1)功能需求:随着视频通讯系统的的发展,视频通讯技术已经进入跨越时期,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革新时代,系统应具备下列高性能:(一)系统会议带宽在采用H.323协议时支持768Kbps4Mbps的带宽接入速率。在IP网络上带宽是保证视频通讯正常传输的重要“载体”。项目中带宽资源给予了很好的保证可进行1.5Mbps速率的视频通讯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后可满足全网络高速多点视频通讯需求;(二)可以实现各单位之间交互式的视/音频交流,画面和声音清晰,流畅,不出现画面抖动、马赛克现象,图像和声音始终保证音唇同步;视频达到30帧每秒。并应支持较为领先的音频编码标准,可以使音频还原性更佳。(三)各会场可通过遥控器方便灵活的控制本地会场画面的分屏显示方式。能方便灵活地控制画面切换与角色的选看,远程控制分会场视频源,支持远端摄像头遥控。同时可通过DTMF音频信号实现对会议的控制功能。支持语音激励(会场的画面可以根据发言人的声音大小选择,并且发言者自动适应大画面)、会议管理;控制界面为全中文操作界面)、具备动态多分屏技术(分屏模式可以随着与会会场数量的增减自动改变分屏模式,从而自动适应满屏,使屏幕显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不至于产生部分屏幕“黑屏” 现象);(四)具备多路视音频输入、输出;具备单屏和四分屏;多分屏模式,不同分屏模式切换时不影响会议的召开。最大支持58种用户自定义分屏方式。同时系统在任意分屏模式下也可以对多种编码;帧格式进行处理匹配:CIF;4CIF;VGA;XGA;H.263;H.264等,并支持16:9高清晰显示模式下的分屏。(五)系统具备良好的网络保证机制,具备多种QOS和网络保证机制(RSVP;IP优先级等)并且核心媒体交换设备也同时具备相应的视频数据转发机制来保障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很好的与网络设备配合,对网络设备的网络保证机制给予良好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视音频数据包的良好传输。(六)系统安装简单,维护方便,系统的管理为远程维护和管理方式;控制方式基于目前最流行,中文WEB控制方式。(七)不易受到病毒的侵袭,系统终端为非PC开放式,嵌入式一体化专用操作平台,核心媒体交换设备为电信级硬件结构设计,系统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DSP设计,在硬件设计上按照标准MP+MC设计原则,有效的将媒体处理和媒体控制相分离,使系统处理能力更加高效;稳定;安全。这在一个政府的视频通讯;应急通讯中是非常重要的。(八)系统具备多重密码保护功能,具备七种访问权限功能,不同的权限给予不同的控制级别。(九)在系统功能方面,系统可以完成PC画面的同时传送,满足ITU-T标准的H.239双路视频传送要求。(十)系统具备强大的视频编解码匹配,处理;速率匹配功能,有别于传统处理机制,使对视频;速率的处理机制运用的每个节点,即对每个节点的视频速率;编码格式进行独立处理,实现系统对视频的处理优化到每个节点,真正达到以点为核心。(十一)具备最新的视频编解码协议标准H.264,全网可以召开采用H.264视频标准的全网多点会议,在H.264编码下可以使用高达2Mbps的会议连接速率。(十二)系统具备功能强大的终端自助会议功能,系统可通过标准的H.281协议,通过任意的终端遥控器,进入会议向导的界面,方便用户选择会议,多画面模式及控制远端摄像机。(十三)系统内置流媒体播放功能,使用户在进行视频通讯的同时,可以同时进行流广播功能,使会议的参与群体更加广阔。实现会议的现场直播功能。2)硬件需求:MCU作为核心的媒体交换设备是视频通讯系统的心脏,他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强大的功能特性是我们行业在视频通讯中常常考虑的首要问题,其次是和我们所选择终端设备的配合问题,配合问题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强大的功能特性。所以核心媒体交换设备的选择应根据上述原则进行选型。高可靠性;高稳定性是从MCU的硬件结构来说的,对于政府重要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以后发挥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MCU结构应为目前最为稳定的嵌入式一体化专用硬件平台设计原则,标准的MP+MC设计原则,应该采用目前最成熟;先进的DSP处理芯片;并且为多DSP芯片处理结构。这样可以使对音视频流的控制和处理相分离使系统性能更稳定,同时将对视频的处理优化到每一个终端节点,具备单独为没个节点进行视频独立处理的强大功能特性。在管理和安全性方面,MCU应具备多种权限管理,使用流行的中文WEB控制方式。同时满足会议加密措施。同时厂商的技术和产品具备良好的系统兼容特性,可以与目前所有主流终端进行良好的配合,使终端强大的系统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因此我们选择了Codian MCU为核心多点平台产品与视频终端配合,组建下一代视频通讯系统已经势在必行。3)稳定性:目前,CISCO公司的产品因其具有的很好的稳定性,业内领先的视频终端自由接入性能以及灵活的控制管理方式上拥有较好的易用性。CISCO MCU为电信级硬件结构,支持连续不断开机运行。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20000小时。支持7*24小时的持续工作。3.3 系统架构及拓扑图3.3.1 单级结构 单级结构包含网真设备: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实现实时可交互的视频、语音、文字、白板等传输,开展视频会议,远程协同办公,远程会商中的交互答疑、讨论等。系统设计达到高清会议标准,要求MCU、视频终端、显示系统、视频采集等设备全部支持高清,并配备集中控制设备,对所有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系统满足多人多点的会议需求,同时可作为远程演示、PPT演讲等业务功能的扩展。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各个会场与主会场之间、以及各个会场之间的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交互,并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中心会场和各个会场视频终端配置IP地址。组织会议可由MCU向每个终端发起邀请,也可由每个终端向MCU进行申请,或者事先把用户加到邀请地址区里,这样会议开始时会自动进行邀请工作,无须管理员手动管理。会议当中可以指定会议的主席方,它具有更多的会议功能,包括四分屏显示等。视频会议支持多个会场以不同的速率加入到同一个会议中召开混速会议。在本视频会议网络内,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内直接参与视频会议的功能。对于成都气象局各分会场,视频会议终端设备通过远程通讯线路接入到中心会场。图像画面可随着发言者的切换而切换,或者由中心会会场或会议发起者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控制,MCU对语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后再送往各会场。同时,需同时传输清晰连贯的数据图像,应对内部培训、资料共享等业务需求。该系统支持网内的用户通过普通PC,利用PC摄像头、麦克风加入会议,利用该系统在进行交互式视频会议可以达到在同一会场召开会议的效果。为成都气象局与各下属单位之间的行政会、工作会、表彰会、远程培训等多种应用提供支持。单级架构网真方案主要适用于集团内部IP网络仅有总部集团公司和下属分公司的网真部署结构。其中核心节点主要部署以下设备:网真服务器VCS视频通讯服务器录播服务器TMS管理服务器以及总部使用的T3、T1网真节点 CISCO Codian 4510高清MCU网络中心部署CISCO Codian4500系列高清MCU,通过10/100/10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与核心交换机连接。负责视频会议系统的视音频数据的编解码、混合以及交换。CISCO Codian 4500系列 MCU是目前业内唯一真正的高清MCU,单端口带宽可以达到5Mbps。它能够为与会的视频终端分配独立的高清编解码器,比较其它只能够为每个会议分配一个或两个编解码的MCU,能够极大的提高视频会议质量和用户体验,能够为视频会议的控制带来更多的便利。另外,Codian 4500 MCU独有的Clear Vision技术能够会议中发送低码流的终端视频进行增强,提升会议的视频质量。在本次项目中,我们推荐CISCO最新一代1080P高清视频会议终端:CISCO C60。 可升级极致高清1080P(19201080) 双流分辨率可升级至UXGA(16001200),双路动态双流可升级至1080P 同时支持H.323和SIP。 CD级全双工立体声。 丰富的视音频输入输出接口,包括HDMI、HD-SDI、DVI等。本次项目中高清视频会议设备部署如下:类别设备名称设备品牌设备描述型号数量会场设备高清视频会议终端CISCO T1(高清)xx套全硬件分体式高清视频会议终端CISCO C60(高清)xx套全硬件分体式主控机房设备MCU多点控制设备CISCO Codian 4510xx套全硬件DSP架构TMS视频控制管理软件CISCO TMSxx套软硬件可选录播服务器CISCO IPVCRxx套全硬件VCS视频服务器CISCO VCSxx套全硬件网真服务器CISCO TPSxx套全硬件 单级结构包含网真以及传统视频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实现实时可交互的视频、语音、文字、白板等传输,开展视频会议,远程协同办公,远程会商中的交互答疑、讨论等。系统设计达到高清会议标准,要求MCU、视频终端、显示系统、视频采集等设备全部支持高清,并配备集中控制设备,对所有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系统满足多人多点的会议需求,同时可作为远程演示、PPT演讲等业务功能的扩展。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各个会场与主会场之间、以及各个会场之间的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交互,并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中心会场和各个会场视频终端配置IP地址。组织会议可由MCU向每个终端发起邀请,也可由每个终端向MCU进行申请,或者事先把用户加到邀请地址区里,这样会议开始时会自动进行邀请工作,无须管理员手动管理。会议当中可以指定会议的主席方,它具有更多的会议功能,包括四分屏显示等。视频会议支持多个会场以不同的速率加入到同一个会议中召开混速会议。在本视频会议网络内,视频会议系统能够实现系统内直接参与视频会议的功能。对于成都气象局各分会场,视频会议终端设备通过远程通讯线路接入到中心会场。图像画面可随着发言者的切换而切换,或者由中心会会场或会议发起者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控制,MCU对语音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后再送往各会场。同时,需同时传输清晰连贯的数据图像,应对内部培训、资料共享等业务需求。该系统支持网内的用户通过普通PC,利用PC摄像头、麦克风加入会议,利用该系统在进行交互式视频会议可以达到在同一会场召开会议的效果。为成都气象局与各下属单位之间的行政会、工作会、表彰会、远程培训等多种应用提供支持。本单级架构方案包含了传统视频,以及网真之间的整合。主要适用于集团内部IP网络仅有总部集团公司和下属分公司的网真部署结构。其中核心节点主要部署以下设备:网真服务器传统MUC视频服务器VCS视频通讯服务器录播服务器TMS管理服务器总部使用的T3、T1网真节点总部使用的传统视频会议室以及桌面视频终端 典型配置单级结构包含网真以及传统视频DescriptionQuantityCISCO Telepresence T3. Notes:Costant Care Services for T3 and T3 Accessores are mandatoryCISCO Telepresence T3CISCO Telepresence T3 fully featured including table, touch collaboration screens, Telepresence controller and ceiling lightingxCISCO Telepresence T3 AccessoriesCISCO Telepresence T3 Immersive Room includes wall panels and blue walls with backligthingxCISCO Telepresence Document camera - WolfVision VC-Z12 incl. mounting kit and cables for T3/T1 installationsxCISCO Telepresence T3 Carpet for Immersive RoomxCISCO Telepresence T3 Chairs - 6 chairs executive conference roomxCISCO Telepresence T3 Second Row BenchxCISCO Telepresence - T3 ServerMSE-8000-B2 Media Services Engine chassis bundle- 10 slot chassis- 1 MSE 8050 Supervisor blade- 2 MSE 8010 Fan trays- 1 MSE 8026 Dual power shelves including AC/DC rectifier modulesxMSE-8710 Telepresence Server blade - up to 16 Telepresence ScreensxMSE-8710-SL 1 Telepresence Server screen licensexCISCO Telepresence T3 Professional ServicesTelepresence T3 Project Management per System (mandatory service)xTelepresence Network Readiness Assessment (includes 5 locations) - Note: this is a mandatory purchase for T3xTelepresence T3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xTelepresence T3 document camera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xTelepresence T3 immersive room buildxCISCO Network Infrastructure Professional ServicesTelepresence Server 8710 Blade InstallxMSE 8000 installation, configur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includes 1 blade install. Additional media blade installation charged separately)xVideo Communication Server installation, configur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xTMS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 up to 50 systems, and knowledge transferxDescriptionQuantityMCU-4510MCU-4510 20 Port High Definition MCU (including Web Conferencing Option)xIntegrator Package C60CISCO Integrator Package C60- includes Codec C60, PrecisionHD 1080p camera, 2 HDMI cables and table microphone. Natural Presenter Package (NPP) is included.xIntegrator Package C60 Functionality OptionsCISCO Integrator Package Codec C60 Premium Resolution (1080p/UXGA) optionxCISCO Video Communication Server (VCS) - SIP & H323CISCO VCS - Control Application (supports up to 500 local network calls)CISCO Video Communication Server Control Application - 10 non-traversal network calls.xCISCO Management Suite (TMS) CISCO Management Suite (software only)CISCO Management Suite server license - Including Scheduler and 10 systemsx3.3.2 两级结构包含网真以及传统视频会议设备视频会议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套实现实时可交互的视频、语音、文字、白板等传输,开展视频会议,远程协同办公,远程会商中的交互答疑、讨论等。系统设计达到高清会议标准,要求MCU、视频终端、显示系统、视频采集等设备全部支持高清,并配备集中控制设备,对所有系统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系统满足多人多点的会议需求,同时可作为远程演示、PPT演讲等业务功能的扩展。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各个会场与主会场之间、以及各个会场之间的音视频和数据的实时交互,并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处理。中心会场和各个会场视频终端配置IP地址。组织会议可由MCU向每个终端发起邀请,也可由每个终端向MCU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保健食品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经典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范文与技巧解析
- 校长建议课件
- 2025年殡仪馆服务流程优化与管理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招聘考试宝典从模拟题看项目经理的必-备知识
- 纯英文初三数学试卷
- 《GMP自检简介》课件
- 2025年中铁建公路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压缩空气流量及管径计算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培训题库
- 2025年月度工作日历含农历节假日电子表格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题卡1000道带答案可打印
- 乐嘉性格色彩培训
- 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服务流程
- 财险公司新人培训
- 中医护理基础饮食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