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五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B2. (1)咸全、都(2)缘沿着(3)寻随即,不久(4)规计划3.(1)“要”通“邀”邀请(2)“止”通“只”只有。4. C5.(1)交通:古意为交错相通;今意为交通运输。(2)妻子:古意为妻子和儿女;今意专指男人的配偶。绝境:古意为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意为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有出路的境地。(3)如此:古意为像这样;今意为这样。(4)无论:古意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意为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不管”。6.(1)C(2)C(3)A(4)C7. (1)问/所从来(2)后/遂无/问津者(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8. B9.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4)先世避秦时乱二、(一)1.东晋陶渊明2.(1)通“邀”邀请(2)又(3)做标记(4)原来的,从前的3.表现出桃源人与世隔绝已久,外面的人从来没到过桃源,桃源人对外面时代的变化、战乱的频繁也一无所知。4.表现了那里美丽祥和,安宁和平。,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快乐。5.可以从向往安宁和平的美好生活,厌恶黑暗的社会现实,同情劳动人民等方面回答。(二)1.(1)春天收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2)荒草遮蔽了与外界的交通,鸡鸣狗吠互相唱和。2.与“土地平旷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一致。3.描绘了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转乱,自食其力,和平宁静,古朴自然,怡然自乐的社会情境。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短文两篇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 xn(2) ti(3) r(4) d(5) fn(6) y(7) zhu(8) xi2.(1)有名(2)灵异(3)这(4)香气(5)形体、身体(6)应当(7)隐居的人(8)亲近而不庄重3略4. D5. C6.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二、(一)1.(1)这。(2)香气,这里只品德高尚。(3)官府的公文。(4)博学的人2. A3.何陋之有?4.龙、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二)1.宋周敦颐2.(1)多(2)洗涤(3)立(4)少3.(1)我唯独喜爱莲从淤泥中生长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2)对于牡丹的爱自然就有很多人了。4.表达作者对知己甚少的感慨和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与嘲讽,深化主题。5.表达了作者对洁身自好、不追求名利的君子之风的赞赏与追慕,也表达了作者对贪慕荣华富贵的世俗风气的鄙视。6.托物言志。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核舟记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mn sh wng y sn xun rn zh y j j zhun2.(1)因:顺着,就着象:模仿,文中指雕刻。(2)赠(3)代词,它,指代“中轩敞者”。(4)语气助词3.“甫”同“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4.(1)做,雕刻。是。有刻有。(2)叫(3)(东西的)头。端正。(4)与“无”相对,表示存在。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5.只个扇个支个帧串个6.一般来讲,文言文有数词而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都很多;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7.D8.(1)说明总分总空间正面背面中间船头船尾(2)大苏泛赤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赤壁赋后赤壁赋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技亦灵怪矣哉9.C二、(一)1.(1)拿(2)说话 (3)极(4)相类似2.核舟记描述了“核舟”这一雕刻品的形象,说明雕刻家的构思巧妙,赞美其高超的技艺,显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雕刻品主题:大苏泛赤壁。3.说明核舟体积小,突出雕刻技艺精湛。4.对联是东坡的诗句,与作品主题相符合,暗示了核舟的背景、主题,增添了艺术情趣。5.“各具情态”。6.总计核舟的人、物、文字数目,赞叹雕刻者的技艺高超。(二)1.(1)职业(2)适逢(恰逢、正赶上)(3)离开2.C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父适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大道之行也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jmgunfnwzhng2.(1)“与”通“举”选举(2)“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3.(1)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归大道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大路贼 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4.B5.(1)学习,培养。修长。(2)雕刻。是。(3)能人。能够。(4)职业。长度单位。(5)以为子。子女。(6)女子出嫁。回来。6.D(“亲”“子”名词作动词,奉养,抚育。)7.(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8.(1)礼记礼运 儒 大同(2)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3)贤能德才兼备(4)谋盗窃乱贼外户而不闭二、(一)1.中心是“天下为公”。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2.(1)信:诚信。睦:和睦。(2)憎恶。(3)奸邪之谋。(4)兴起。3.“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天下为公、老有所终、选贤与能、夜不闭户等。5.开放型试题,不求统一答案。漏洞如忽视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法制建设等。(二)1.(1)识辨(2)回答(3)都(4)的确、确实(5)除去(6)用2.(1)这儿肯定是秦朝牢狱所在的地方。(2)于是就派人把“怪哉”虫捉来放到酒中,过了一会儿这虫子就化掉了。3.传说中因人含冤怨愤而变成的虫子,在酒中就会化掉。4.东方朔的解说,含有劝喻汉武帝要宽待百姓的意思。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z di lng y zn y sh y2.(1)宗/夫/如鲁/青/未(2)时/花/溅别/鸟/惊(3)呼/一啼/一(4)久/语闻/泣3.B4.(1)决眦入归鸟(2)烽火连三月(3)会当凌绝顶(4)恨别鸟惊心(5)死者长已矣(6)夜久语声绝(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9)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二、(一)1.最后两句。2.对五岳之首泰山的揣摩和赞叹泰山的伟大和神奇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昂扬向上,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二)1.时间。暮、夜、夜久、天明。2.交代了诗人投宿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诗人以朴实简练的笔触营造出战祸连年、人民不得安宁的充满恐怖的悲剧气氛。3.这两句诗是从诗人的听觉和感觉来描写“吏呼”和“妇啼”的。表现了诗人对差役蛮横态度的憎恶和对老妇人一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4.兵役苛酷、战争惨烈、人民生活贫苦、战争破坏严重。5.表达了诗人同情、悲愤、凄凉之情。诗歌以浓厚的悲剧气氛结尾,悲愤之情绵绵无尽。(三)1.七言绝句2.草色遥看近却无3.A(四)1(1)妻子和儿女。 (2)纵情饮酒2.剑外忽传收蓟北。3.抒发了诗人欣喜若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渴望国家统一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4.当诗人一听“收蓟北”的消息后,“初闻涕泪满衣裳”欢喜得泪流满面,以泪写喜,更是喜极而泣、悲喜交集的最生动的写照。“漫卷诗书喜欲狂”由流喜泪而呈喜态,写出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狂喜之情。“白日放歌须纵酒”由呈喜态而放声高歌、纵酒痛饮。“青春作伴好还乡”这里是由欣喜若狂到迫切思归。最后两句仍然写“还乡”,是想象中具体的回家路线,更让人想见诗人归心似箭的急切而喜悦的心情。全诗喜始喜终,一贯到底,给人以强烈的快意。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综合练习配套练习册答案一、1.(1)A(2)B(3)A(4)A(5)A(6)A2.阡陌hu馨jsnru3.(1)以(之)为异,认为(它)奇怪。(2)作标记(3)生枝蔓(4)以为子。4.(1)代桃花林的景象(2)主谓之间,不译。(3)那(4)代核舟5.(1)与 举推举(2)简 拣挑选(3)要邀邀请(4)诎屈弯曲6.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7.(1)诗史诗圣(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修睦8.D9.(1)作为向(2)作标记作标记(3)寻找不久(4)极致消失10.(1) (2) (3) (4)11.(1)会当凌绝顶(2)恨别鸟惊心 (3)妇啼一何苦(4)水波不兴(5)草色入帘青 (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8)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二、(一)1.(1)类(2)全,都(3)邀请2.A3.(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或:这个人为(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4.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5.寄托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二)1.(1)更加(2)玩弄 (3)应当(4)美妙到了极点2.D3.B4.(1)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2)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5.(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艳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例二: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