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油库码头环境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石化油库码头环境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石化油库码头环境应急预案.doc_第3页
石化油库码头环境应急预案.doc_第4页
石化油库码头环境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总则1.1编制目的及时处理xx石化码头收发成品油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紧急状况,防治来自船舶、码头、装卸设备、输油管线、其它设施及相关油类作业造成的溢油、渗漏等污染损害,确保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的组织处理,保护水陆环境和资源,保障人身安全和社会公众利益。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年4月24日修订(主席令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年4月29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年2月28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14年12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8月30日施行。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006年1月24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年1月1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2006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施行。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4月4日施行。江苏省环境风险源管理方案2008年4月施行。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09年4月24日施行。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防治船泊污染管理条例港口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处置xx石化码头装卸设施及停靠在码头的船舶等溢油、渗漏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故。具体类型如下:涉及的主要类型工艺类型危害原因简析 管道输送油品的跑冒滴漏n 污染水环境n 引起火灾爆炸n 影响人体健康n 阀门、管道破损n 输送管道渗漏n 操作失误火灾爆炸n 财产损失n 人员伤亡n 污染环境n 油品泄漏n 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等火源水路运输及装卸泄漏n 污染水环境n 火灾爆炸n 管道老化破裂漏油;n 输油臂与受油管法兰接头不牢、脱落n 阀门渗漏;n 各种操作失误造成的漏油污染;火灾爆炸n 财产损失n 人员伤亡n 污染环境n 油料泄漏n 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等方面火源溢油n 污染水环境n 火灾爆炸n 油船碰撞或沉没n 装船溢油1.4应急预案体系36政府总体应急预案xx石化码头环境保护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行业/部门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x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xx市高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石化码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公司内部应急预案xx石化码头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xx石化码头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石化码头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大气污染事件应急措施水污染事件应急措施油品泄露现场应急措施周边其他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外部相关应急预案xxxxx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1.5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众健康和财产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环境危害。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环境安全,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预备工作。3.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4.科学预防,高效处置鼓励环境应急相关科研工作,加大投入,重视专家在环境应急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等日常准备工作,强化预防、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能力。二 基本情况2.1公司基本情况江苏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27日,是一家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xx,法人代码为:56034081-2。公司目前有5.6万立方米油库一座及配套装卸码头,主要从事成品油的经营贸易。2.2码头基本概况名称:xxxx港中心港区xx石化码头地点:xxxx市高新区、京杭大运河北岸;地形地貌为平原(见附图),(地理位置见附图3,交通图见附件4)规模: 3个500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000吨)成品油装卸泊位码头,1个待泊区,作业的货种为成品油(汽油和轻柴油),年设计通过能力120万吨/年,成品油的吞吐量为105万吨/年,其中进口45万吨/年,出口60万吨/年。码头货运吞吐量见表:码头成品油吞吐量表(单位:万吨)货种2015年小计进口出口汽油73.531.542轻柴油31.513.518总计1054560作业时间:码头年运营天数310天,三班制,每班8小时(具体作业时间由船舶到港时间确定);企业定员:共配置员工38人,其中生产工人27人,辅助人员11人。2.3环境风险源基本情况调查2.3.1主要产品码头为成品油装卸区,不涉及生产,装卸货种为成品油(汽油和轻质柴油),按物质危险性、毒理指标和毒性等级分析,对照物质危险性标准表1,主要的危险物质识别见下表。物质危险性标准物质类别等级LD50 (大鼠经口) mg/kgLD50 (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危险物质识别表序号名称相对密度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类别毒性1汽油0.75-50-10390-5300.6-7.5甲B低毒2柴油0.8550350-3801.5-4.5乙A低毒2.3.2企业工艺流程2.3.2.1码头工艺流程图工艺简易流程图现场作业人员通知对应收货管线阀门是否处于开闭状态停止作业调度室信检查现场管线相通与安全隐患情况息信反息馈反是馈通知司泵员启泵作业结束2.3.2.2主要设备性能参数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容积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数量功率材质备注1离心泵200GY60B300m3/h1台75KW铸铁2平板楔式闸阀DN2501.6Mpa3台碳钢F250、F249、F401、F369 F3643平板楔式闸阀DN2001.6Mpa3台碳钢F402、F359、F6034平板楔式闸阀DN1501.6Mpa1台碳钢F6015清管阀150LbDN2001.6Mpa2台碳钢F381、F6046紧急切断阀Q347F-150Lb1.6Mpa1台碳钢F6057电动阀IQ10 F10 B4(DN150)1.6Mpa1台0.15KW碳钢F6028输油臂FB06H-0.1/9.5(DN150)2.0Mpa1个碳钢9质量流量计CMF400M443NQBPMZZZ4.0Mpa1个ss2.3.2.3雨水、清、污水收集、排放管网图2.3.2.4应急设施平面布置图及疏散图见附件72.3.2.5污水处理工艺根据本物料特点及水质、水量变化特点,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初期雨水、地面冲洗水洗罐废水隔油池气浮调节池油库污水处理池污水处理厂隔油池废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图2.3.3 污染物的分类及来源2.3.3.1大气污染码头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油品在装卸过程中挥发的油气及船舶废气。2.3.3.2水环境污染1)码头的水体污染源主要为装卸过程中油船的溢油、泄漏及火灾爆炸2)输送管道的泄漏3)码头作业面冲洗的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及船舶的生活废水2.3.3.3固废污染码头的固废污染主要为船员的生活垃圾及带油手套等劳保用品等废弃物2.4周边环境状况及环境保护目标情况2.4.1周边环境情况2.4.1.1大气环境该区域为二类区,SO2、NO2、PM10等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的小时浓度标准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4.0mg/m3)反推算得2.0mg/m3,日均值参考以色列总烃质量标准(2.0mg/m3)。具体标准值见下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m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1小时平均0.5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日平均0.15年平均浓度0.06NO21小时平均0.20日平均0.08年平均浓度0.04PM10日平均0.15年平均浓度0.07CO1小时平均10日平均4非甲烷总烃小时值2小时平均值根据排放标准反推计算,日平均参考以色列标准日均值22.4.1.2地表水环境根据江苏省地表水功能分类,京杭大运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马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其中SS参考使用水利部标准(SL63-94)中的相应标准,详见下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mg/L,pH除外)项目pH化学需氧量BOD5悬浮物氨氮石油类类6-9204301.00.05类6-9306601.50.52.4.1.3地下水环境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见下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mg/L,pH除外)项目pH总硬度(以CaCO3计)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汞砷铬(六价)铅铁石油类*类6.5-8.54500.23.00.0010.050.050.050.30.3*执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其余指标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2.4.1.4声环境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航道及两侧25m区域内执行4a类标准、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执行标准详见下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dB(A))类别3类4a类昼间6570夜间55552.4.2污染物排放标准2.4.2.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船舶废气排放执行MARPOL73/78公约标准,详见下表。船舶废气排放标准SO2NO2(g/kwh)NN130N2000燃油中硫份小于4.5%1745N-0.29.8注:N为柴油机输出功率(KW)。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见下表。 废气排放标准污染物名称无组织厂界监控浓度非甲烷总烃4.0mg/m32.4.2.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和生活污水由海事部门委托市港务局污水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不得在本码头水域排放;码头冲洗废水和初期雨水经码头集水暗沟收集汇入后方库区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接入区域污水管网,执行xxxxx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xxxxx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三级标准,详见表1.4-8。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尾水排入马河,其主要功能为排涝、纳污,标准详见下表。xxxxx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pHCODSS氨氮石油类BOD5进水限值6-9350400353300注:氨氮参照污水排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pHCODSS氨氮石油类BOD5一级B6-9602083202.4.2.3噪声厂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4类标准(靠京杭运河侧厂界执行4类标准,其余各厂界执行3类标准),具体见下表。噪声标准评价范围标准等效声级Leq 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厂 界3类655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70552.4.2.4船舶垃圾排放标准船舶垃圾执行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详见下表。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物内河沿海塑料制品禁止投入水域禁止投入水域飘浮物禁止投入水域距最近陆地25海里以内,禁止投入食品废弃物及其他垃圾禁止投入水域未经粉碎的禁止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内投弃入海,经过粉碎颗粒直径小于25mm时,可允许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之外投弃入海。2.4.3环境保护目标码头环境保护目标见下表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环境要素序号名称方位离厂界最近距离(m)规模环境质量控制目标1后张圩村东南1340500人2农科东南1960600人3洋北镇西南15601000人4陈庄北400600人5陆墩村西北870400人6蔡河西北2220150人7义合村西北1570120人8柳园东北1500100人9荣闸村东北1040500人声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达3类标准水环境1京杭运河S大型河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马河N8500m小型河流生态环境1京杭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水源水质保护112.8Km2码头位于该区域限制开发区水源水质保护2xxxxx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饮用8万m3/d项目所在河段上游约12km水源保护,取水口在xxxx闸西约米处。三、环境风险源与环境风险评价3.1环境风险源识别3.1.1生产设施风险源识别输油管线、油船、管道阀门、氮气吹扫和油泵为主要火灾危险设备,若由于维护不当出现故障,造成油气的大量泄漏可能导致火灾甚至爆炸。油品在装卸作业时,若流速过快容易产生静电,在雷暴等条件下可能引发火灾。输油管线局部受到破坏,连接件失效,会造成油气泄漏、跑油,从而产生重大火灾隐患。油船装卸作业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造成油品外溢,以及油船行驶过程出现碰撞、沉没等造成溢油,污染水环境。本公司码头主要风险特征及原因分析见表。本公司涉及的主要风险类型及特征工艺风险类型危害原因简析管道输送原油的跑冒滴漏引起火灾爆炸影响人体健康油泵、管道破损输送管道渗漏操作失误火灾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污染环境油品泄漏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等火源水路运输及装卸泄漏污染水环境火灾爆炸码头、船舶之间供油、受油双方通讯联系不畅,导致爆管溢油;输油管老化,承受不住常压而爆管溢油;输油臂软管与受油管法兰接头不牢、脱落或阀门爆裂造成溢油;各种操作失误造成的溢油污染;装油换舱溢油。火灾爆炸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污染环境燃料泄漏存在机械、高温、电气、化学等方面火源溢油污染水环境火灾爆炸油船碰撞或沉没3.1.2物质风险源识别本公司码头进出口货种为成品油(汽油和轻质柴油),为危险品运输,营运期发生风险事故的可能性是溢油、火灾爆炸事故。按物质危险性、毒理指标和毒性等级分析,并考虑其燃烧爆炸性,对照物质危险性标准表,主要的危险物质识别见表。物质危险性标准物质类别等级LD50 (大鼠经口) mg/kgLD50 (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10LD50500.1LC500.5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注:(1)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为1、2的物质,属于剧毒物质;符合有毒物质判定标准序号3的属于一般毒物。(2)凡符合表中易燃物质和爆炸性物质标准的物质,均视为火灾、爆炸危险物质。危险物质识别表序号名称相对密度闪点()自燃点()爆炸极限(V%)火灾危险类别毒性1汽油0.75-50-20390-5300.6-7.5甲B低毒2柴油0.8550350-3801.5-4.5乙A低毒根据物质危险性标准以及危险物质识别表可知,汽油、柴油均为易燃易爆物质,存在火灾爆炸的风险,从毒性看均为低毒危害物质。油品极易挥发,尤其发生泄漏的情况下,蒸发面积和蒸发量较大,可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3.1.3事故处理过程伴生/次生污染风险识别根据本公司的特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故主要是码头平台火灾爆炸、管道溢油和水上溢油,为此事故处理过程的伴生/次生污染主要涉及消防水、事故初期雨水以及事故后的漏出油品的回收处置等。3.1.3.1消防水考虑到一旦输油管道泄漏导致码头出现火情,冷却输油管道及灭火产生的消防水会携带部分油品,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地收集和处置将会最终入京杭运河,对相邻京杭运河的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3.1.3.2事故发生所泄漏油品及被污染物管道泄漏以及水上溢油事故发生后,泄漏的油品、泄漏物以及被油品污染的物体等如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此,必须对泄漏的油品及被污染物进行及时有效的收集处置。3.2环境风险评价结果3.2.1风险计算和评价3.2.1.1评价方法风险值R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R风险值(危害/单位时间); P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事件数/单位时间); C最大可信事故造成的危害(损害/事件)。环境风险评价需要从各功能单元的最大可信事故风险Rj中,选出危害最大的作为家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并以此作为风险可接受水平的分析基础。即:最大可信事故下所有有毒有害物质所致的环境危害C,为各种危害Ci的总和:本公司码头的风险以社会风险表征,即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死亡时间之间关系,并与行业统计值比较,确定风险可接受水平。3.2.1.2风险计算参照本公司环评内容,风险预测结果表明,在各种最大可信事故情况下,半致死浓度范围内没有居民,受事故影响的人群主要是江苏xx石化有限公司及邻近公司的在班职工。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按照下式计算事故风险值(死亡/年):风险值=半致死百分率区人口数50%事故发生概率公司码头的风险值的计算结果见下表。码头风险计算危险部位主要危险物质致死浓度范围(m)/人数(人)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概率危险值输油管爆炸汽油111.6/5110-52.510-5管道液体泄漏挥发汽油0110-50液体泄漏进入水体汽油00.06-0.100风险可接受分析采用最大可信事故风险值Rmax与同行业可接受风险水平RL比较: 基于石化工业历年的事故估计分析和对国内化工行业统计资料,本评价标准见下表。风险评价标准参考值评价标准(FAFR)国别化工行业(FAFR)3.5(8.3310-5人死亡/年)美国3英国4中国70年代4.2,80年对3.7本公司码头在事故状态下的环境风险值为2.510-5,低于目前化工行业的可接受风险水平8.3310-5人死亡/年。3.2.2风险可接受水平3.2.2.1泄漏事故码头发生输油管破裂泄漏事故时,汽油挥发扩散到大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最大扩散超标范围为538米,经核查,码头周围538m 范围内,敏感点主要为陈庄村(位于码头北侧约400m),均不会出现半致死浓度,故码头输油管发生泄漏时,对周围居民区影响较小,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启动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将事故影响降至最低。油船在装卸过程时发生泄漏入河后,在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在风和水流的共同作用下,油膜向河段下游漂移,在约28分左右,油膜布满整个河宽并继续向下游漂移,影响距离行洪时共计约2242.8m,调水时共计约2948.1 m,不会影响水源水质和上游12km取水口的取水安全。连续油膜存在的时间为约2小时50分,该段时间可以满足发现事故至采取有效补救措施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因此,在采取可靠的设计方案和合理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措施的前提下,装卸油船泄漏和溢出入河事故都不会对事故发生地点周边人群造成明显危害,只是对周边环境空气和码头所在京杭运河上下游一定范围的水环境造成影响。3.2.2.2爆炸火灾码头输油管泄漏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时,最大死亡半径为111.6米,该范围内无居民,发生事故时仅会对工作区内的在班工作人员造成伤亡。综上,评价结果为:本公司码头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水平。3.3可能发生事件的后果及波及范围3.3.1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扩散后果和波及范围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半致死浓度限值作为评价标准。汽油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450mg/m,半致死浓度为103000mg/m,并参考下表非甲烷总烃挥发源项计算结果预测因子源强(kg/s)排放高度(m)持续时间(min)非甲烷总烃0.019155根据对泄漏的非甲烷总烃污染范围及危害程度进行模拟计算,预测结果见下表。物料泄露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污染物名称事故发生后时间(min)最大浓度(mg/m3)最大浓度落地距离(m)半致死浓度范围(m)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范围(m)无组织监控浓度范围(m)非甲烷总烃1321.28425.7177.72321.28425.7325.43321.28425.7454.74321.28425.7535.85321.28425.7537.7613.900193.4537.776.295371.2537.783.686547.0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汽油装卸作业输油管发生泄漏时,进入隔堤内的油品不断地挥发,将污染码头周围的空气,在最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非甲烷总烃的最大落地浓度为321.284mg/m,最大浓度落地距离为泄露点至下风向25.7m,无半数致死浓度区域,下风向污染物浓度均在短时接触最大允许范围内。在事故发生8分钟时,空气中非甲烷总烃浓度低于其无组织监控浓度4mg/m。由上表可以得出,非甲烷总烃的最远超标范围为538米。经核查,码头周围538m 范围内,敏感点主要为陈庄村(位于码头北侧约400m),均不会出现半致死浓度,故码头输油管发生泄漏时,对周围居民区影响较小,事故发生后,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启动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将事故影响降至最低。3.3.2爆炸火灾后果和波及范围3.3.2.1池火灾后果和波及范围柴油在进行装卸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液体泄露事故,当大量的可燃性液体自输油管道泄漏到地面后,将向四周流淌、扩展,由于受到防火堤、隔堤的阻挡,液体将在限定区域(相当于围堰)内得以积聚,形成一定厚度的液池。这时,若遇到火源,液池将被点燃,发生地面池火灾。池火灾一旦发生,除对处于池火中的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外,也会对周围的人员和设备造成损坏。在热辐射的作用下,受到伤害或破坏的目标可能是人、设备、设施、厂房、建筑物等。本次事故后果考虑最不利的情况,输油管泄漏时最大泄漏量为10.805kg,全部发生池火灾事故,在此事故下引起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预测见下表.池火灾事故后果预测死亡半径(m)二度烧伤半径(m)一度烧伤半径(m)财产损失半径(m)11.81522.915.4由上表可知,火灾热辐射影响死亡半径、二度烧伤半径、一度烧伤半径、财产损失半径分别为11.8m、15m、22.9m、15.4m,影响主要限于码头范围内,距离码头最近的敏感点约280m,故火灾热辐射不会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但上述池火灾影响的财产损失半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范围内的设备将受到热辐射破坏,工作人员将造成伤亡。因此,本公司码头输油管发生池火灾,在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情况下,将使火灾影响波及范围内的建构筑物和设备、设施等发生破坏并导致输油管发生更大规模的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使危险程度和破坏范围进一步增大。3.3.2.2爆炸后果和波及范围爆炸后果评价结果见下表。爆炸热辐射评价结果死亡半径(m)二度烧伤半径(m)一度烧伤半径(m)财产损失半径(m)111.6263.1472306.5由上表可知,发生输油管爆炸时热辐射影响死亡半径、二度烧伤半径、一度烧伤半径、财产损失半径分别为111.6m、263.1m、472m、306.5m,据调查,距离码头最近的敏感点约280m,发生输油管爆炸时,各敏感点不会出现人员死亡。但上述爆炸影响的财产损失半径、死亡半径、重伤半径范围内的设备将受到热辐射破坏,工作人员将造成伤亡。3.3.2.3火灾事故伴生的燃烧废气后果和波及范围码头装卸作业泄漏火灾时在成品油燃烧过程中会伴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NOx等污染物,同时由于输油管发生火灾后,油品的急剧燃烧所需的供氧量不足,属于典型的不完全燃烧,因此燃烧过程中还将产生大量CO,这些污染物均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规定的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半致死浓度限值作为评价标准。SO2的LC50为6600mg/m,1h(大鼠吸入);伤害阀浓度IDLH为270mg/m;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0mg/m。NO2的LC50为126mg/m,4h(大鼠吸入);伤害阀浓度IDLH为96mg/m;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10mg/m。CO的LC50为2069mg/m,4h(大鼠吸入);伤害阀浓度IDLH为1700mg/m;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为30mg/m。根据以上标准,废气污染结果鉴下表。物料泄露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污染物名称最大浓度(mg/m3)最大浓度落地距离(m)半致死浓度范围(m)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范围(m)伤害阀浓度范围(m)SO26.908189.5/NO21.769611.1/CO95.013808.9/967.9/结果表明,各可能产生的废气均不出现半致死浓度和伤害阀浓度,故公司码头输油管一旦发生火灾,火灾伴生的燃烧烟气对公司周围的居民影响很小。3.3.3溢油后果和波及范围3.3.3.1溢油对京杭运河清水通道水质的影响溢油入水后,一部分覆盖水面,一部分蒸发进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溶解和分散于水中。扩散在水中的油将长时间停留在水中,直至被水生生物吞食,或与水中固体物质进行交换而沉入水底。从某种意义上讲,分散在水下的石油比漂浮在水面的石油危害更大。就溢油的回收处理而论,扩散于水中的石油难于回收。在枯水期发生事故时,在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的情况下,其表层最大浓度为2.76mg/L,低于一级排放标准5mg/L,对京杭运河水质的影响较小。3.2溢油对水生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码头发生溢油事故后,进入水环境的成品油,在发生湍流扰动下形成乳化水滴进入水体,直接危害鱼虾的早期发育。据黄海水产研究所对虾活体实验,油浓度低于3.2mg/L时,无节幼体变态率与人工育苗的变态率基本一致;但当油浓度大于10mg/L时,无节幼体因受到油污染影响变态率明显上升。对虾的蚤状幼体对石油毒性最为敏感,浓度低于0.1mg/L时,蚤状幼体的成活率和变态率基本一致,即无明显影响;当浓度达到1.0mg/L时,蚤状幼体便不能成活;浓度大于3.2mg/L时,可导致幼体在48小时内死亡。本公司装卸作业时发生事故泄漏后,在及时采取防范及应急措施前提下,最终进入京杭运河随波漂流的燃料油较少。根据预测,从汽油泄漏至油膜破坏约2小时50分钟,油膜最大直径约560m。由于油膜持久时间短,影响面积较小,不会对浮游植物和鱼类造成大影响。3.3.4事故消防废水的影响后果和波及范围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码头事故消防污水若泄漏入将对京杭运河水体造成污染。在码头前方设有阻燃型围油栏和集水沟,后方厂区设有事故水池,能够满足事故废水和消防废水的储存要求。发生事故时,对码头的事故污水、泄漏物料、消防液经围堰和地沟收集至后方库区的事故水池,同时立即启动事故应急监测,关闭排水总阀,所有消防废水送至事故池暂存,直到所有事故解决,废水处理系统能力恢复后,方可打开排水总阀,消防废水经完善的收集后,不会对京杭运河水体造成影响。四、组织机构与职责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针对该预案下设志愿消防队、溢油救援组、抢修组、溢油回收组、警戒组、救护及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4.1组织体系4.1.1指挥部总 指 挥:副总指挥: 成 员: 4.1.2志愿消防队队 长:成 员:全体人员4.1.3溢油救援组组 长:成 员: 4.1.4溢油回收组组 长:成 员: 4. 1.5抢修组组 长:成 员: 4.1.6警戒组组 长:成 员: 4.1.7救护及后勤保障组组 长:成 员: 4.1.8通讯联络组组 长:成 员: 4.2 主要职责4.2.1指挥组:组织制定本环境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岗位人员进行预案演练,指挥部常设机构在公司质量安全部;发生污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负责现场指挥工作,负责现场的力量调动,向参加环境应急处置的各小组下达命令;当发生火灾爆炸时,立即启动火灾应急预案;在上级单位赶到后立即移交指挥权,并说明现场情况,协助现场情况处置。负责保护事故现场,收集事故现场相关数据。当险情解除后根据上级应急指挥部指令,终止应急状态,恢复生产作业。在应急管理过程中,总指挥无法赶赴事故现场时,由副总指挥按序代理行使总指挥职责。4.2.2志愿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接警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消防司泵员立即启动消防泵向码头现场供水,确保码头消防所需水压,同时做好供应泡沫的准备。志愿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在消防队长组织险情侦察的同时,合理展开现场监护。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各成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投入灭火战斗。4.2.3溢油救援组:发生险情后,现场作业人员立即形成第一救援力量,及时内部报警,向值班领导汇报险情;协同抢修组查找事故部位,并采取堵源、接漏等各类措施防止泄漏的油品流入水域;协助回收组将输油臂内的油品回收;如果是冒舱等船上原因引起的事故,并立即通知船上采取有效措施并协助应急处理,根据现场情况,增加布放围油栏。4.2.4通讯联络组:负责保持内外通讯系统畅通,做好各小组与指挥部的信息联络,配合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根据指挥组的指令向上级地方政府部门进行汇报,请求增援;同时将上级部门的各项指令及时传达到指挥组及作战一线。4.2.5后勤保障及救护组:负责应急物资及人员生活用品的供应,配备车辆、担架、药箱等,对伤员进行简单救护,必要时送医院或联系“120”救治。4.2.6警戒组:负责险情现场及周围的警戒,保持大门通道畅通,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库区,疏散库区车辆、船只和人员。 4.2.7抢修组:负责对在险情中造成破坏的设备设施进行紧急抢修,在充分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漏油点堵漏、管道封堵,协同溢油救援组查找事故部位,并采取堵源、接漏等各类措施防止再次泄漏。4.2.8溢油回收组:负责对泄漏油品进行回收,特别应注意回收过程中须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器具,防止次生灾害发生,保证人身安全;根据指挥部指令组织油品输转作业;在没有回收任务情况下协助伤员救护及后勤保障组做好应急物资供送工作。4.2.9岗位值勤 :电工检查供电设备,保证救援用电需要,根据指挥部指令对油库相关区域(设备)采取断、供电措施;消防司泵员负责启动消防水泵(泡沫泵)向现场供水(泡沫);各生产作业场所执勤人员岗位待命,保持通讯联络畅通,有异常情况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并接受指令。五、预防与预警5.1环境风险源监控5.1.1危险源监控5.1.1.1油船停靠码头时,将围油绳绕船一周铺设。5.1.1.2 全天24小时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人员定期现场巡查,一旦发现现场有油品泄漏,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并启动应急预案。5.1.1.3有消防火灾报警系统,当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可以启动火灾报警系统。5.1.1.4有可燃气体报警系统,随时对码头发货场等主要场所动态检测现场可燃气体浓度,一旦有异常,及时警报并反馈到中控。5.1.2预防措施5.12.1建立管理制度,建立危险源管理台账、档案;5.1.2.2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环保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5.1.2.3及时整改治理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隐患;5.1.2.4对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及时进行整改;5.1.2.5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术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能力;5.1.2.6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防止跑、冒、滴、漏及确保防护装置的完好无缺损;5.1.2.7在易燃易爆场所,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在警戒区域内,设立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5.1.2.8对危险源定期安全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5.1.2.9压力容器按规定定期检测,安全附件和仪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检定;5.1.2.10督促各个部门指定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5.1.2.11督促各个部门对可燃气体监测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视频监控、高液位报警等安全监控设备设施定期检查保养,保证运行正常;5.1.2.11每年定期开展对仓储设施进行防雷防静电检测;5.1.2.12保证消防设备、设施、消防器材的使用有效。5.1.2.13建立必要的企业周边环境档案5.1.2.14组定期检查码头功能区的情况、消防器材布置、学习和演练巡查线路图、环境突发应急预案及相关应急预案、码头紧急疏散图。5.2预警行动5.2.1 预警等级按照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受事故影响的范围等,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三级。一、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级)油品发生重大泄露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重大影响;区政府参与处理的二、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油品发生较大泄漏,造成人员轻伤事故,对当地经济、社会活动造成较大影响。公司领导层组织形成事故应急处理小组。三、一般突发环境事件(级) 油品发生泄露事故,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场人员及班组长处理此事件,防止污染扩大。预警级别情形预警颜色级预警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码头上下游河由于油品污染,大面积出现死鱼等情况红色级预警事故造成的油膜污染飘浮对下游水域的威胁橙色级预警发生泄漏,危急河道水域,能及时控制黄色5.2.2 预警发布、解除级预警信息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决定并发布和解除,级预警信息由区级或市级政府应急机构发布和解除,级预警信息由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发布和解除。5.2.3 预警行动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预测结果及各岗位上报的预警信息,采取以下预警行动:(1)符合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发出启动本预案的指令;(2)通知各岗位进入预警状态;(3)指令相关岗位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5.3报警、通讯联络方式本公司备有紧急突发状况地方部门应急联系表,具体联系方式见附件14六、信息报告与通报6.1信息报告与处理6.1.1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值班领导手机24小时开机,应急电话:xxxxxxx,各部门设24小时值守电话。6.1.2任何人在发现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应立即向本单位值班领导报告并立即拨打本单位24小时报警电话,同时报告应急总指挥,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6.1.3应急总指挥接到报警后,确定是否启动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向所在地环保、安监、港口、消防、海事等有关部门报告。6.1.4应急指挥中心通知各应急救援组和相关人员,动员应急人员立即采取行动,并提醒其他无关人员采取进入安全场所或撤离现场。6.1.5现场通讯联络组立即投入工作,保持现场指挥部与各应急救援组织的通讯联络畅通,同时,要保持与应急指挥中心、外部相关机构的联络畅通。6.2报告环境事件的报告应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为从发现事件后起30 分钟内;续报为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初报可用电话直接报告,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1)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级别2)人员伤亡情况3)物料的泄漏量及影响范围4)现场气象状况5)周边居民分布状况及疏散情况6)应急人员及器材器具到位情况7)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或已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情况8)救援请求续报采用书面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件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件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七、应急响应与措施7.1分级响应机制应根据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坚持“企业自救、属地为主”的原则,超出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级有关主管部门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7.2应急响应程序7.2.1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报告,开展自救,实施应急处置措施,控制事态发展;7.2.2对超出自救能力时,应及时与xxxx市应急中心指挥部联系,报告污染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并在第一时间通知地环保、消防、海事、安监等部门,在当地政府部门统一指挥下开展救援。7.3应急措施7.3.1突发水环境事件现场应急措施7.3.1.1码头平台溢油及泄漏的处理(未流入运河)1)现场操作人员立即关闭相关连通阀门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指挥部安排中控调度室紧急停泵,切断污染源。2)现场人员立即准备好消防设备,开启消防阀门,并通知消防泵房值班人员随时待命。 3)终止一切作业活动,抢修组迅速检查码头区排水槽是否封堵,防止外泄进水域,并排查泄漏原因。4)为防止油品向水域及附近的敏感区域扩散,溢油救援组应立即用吸油毡进行围控和清除,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5)志愿消防队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