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频传输工程中的电磁干扰及抗干扰措施干扰是监控工程中的常客,也是令人讨厌,令人烦恼的不速之客.让干扰不再 打扰,应该是监控行业朋友们的共同心声和奋斗目标之一. 一,干扰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1)工程中的干扰我们可以概括分成 3 类: A)源干扰:视频信号源内部,包括电源产生的干扰视频源信号中已经包含干扰; B)终端干扰: 终端设备, 包括设备电源产生的干扰它能对输入的无干扰视频信号加 入新的干扰; C)传输干扰:传输过程中通过传输线缆引入的干扰,主要是电磁波干扰,包括地电位干 扰类. 源干扰和终端干扰, 尽管工程中也常遇到, 但都属于设备本身问题, 不属于工程抗干扰范畴. 本文涉及的只是第三类视频传输工程中的电磁干扰. 2)实验室研究成果提出了如下观点: 同轴干扰不是从屏蔽层缝隙中漏进去的, 无缝隙的编网铝箔编网铝箔四屏蔽 电缆,仍有传输干扰,就是最好的实践验证. 同轴干扰基本上是电磁感应电流在电缆屏蔽层纵向阻抗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通过 两端匹配负载对视频信号产生干扰信号的;所以才有短电缆,高编电缆干扰小的实践; 非屏蔽双绞线平衡传输原理,使它具有一定的抗共模干扰能力,但它的不平衡结构 (电阻误差 5%/100 米,线对之间的耦合,高衰减和高失真特性) ,使它的实际抗干扰能力 与某些抗超强干扰的宣传远不是一回事.屏蔽双绞线的大量应用,就应该有个起码的判断 了. 2005 年实验室又提出了防,避,抗,补的工程抗干扰四大基本要领. 二,视频传输工程抗干扰的防,避,抗,补四大基本要领 1)防:对干扰设防,把干扰拒之门外.常见的有效措施有: 给传输线缆一个屏蔽电磁干扰的环境, 这是最基本, 最有效的防止干扰入侵的手段. 将传输线缆穿镀锌铁管,走镀锌铁皮线槽,深埋地下布线等,这对于包括变电站超高压环境 下安全传输视频信号都是有效的.不足之处是成本较高,不能架空布线,施工较麻烦; 双绝缘双屏蔽抗干扰同轴电缆是抗干扰技术的一项自有知识产权的新成果,其原理与 穿铁管基本相同.外层是干扰屏蔽层,提供内部无干扰的传输环境,内屏蔽层是同轴传输回 路的实际信号地,干扰在外屏蔽层上产生感应电动势,通过接大地屏蔽干扰,内外屏蔽层 绝缘,使干扰感应电动势与视频信号传输回路绝缘,有效防止了干扰的入侵.优点是布线 简单方便,成本低,在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会有干扰的情况下,基本可以实现防干扰盲目布 线.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设防首先是应该考虑的. 2)避:避开干扰 ,另选一条 路,改变源信号传输方式. 属于这一类的技术有:光缆传输(包括模拟调制解调和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射频,微 波,数字变换等各种传输方式都属于信息调制和变换方式,或频分方式,它能有效避开 源信号传输中 0-6M 频率范围的直接干扰;这种方式抗干扰很有效.目前也有一些不肯介绍 原理的产品,如采用编码和向上移动信号频带的方法等,大概也属于这一类产品.采用避 的技术,工程中还应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成本和复杂度的提高,二是变换损失失真和信 噪比的降低,不要一个矛盾掩盖另一个矛盾. 3)抗:视频信号传输过程中,如果干扰已经混进视频信号中,使信噪比(指信号/ 干扰比)严重降低,必须采用抗干扰设备抑制干扰信号幅度,提高信噪比.目前主要技术措 施有: 传输变压器抑制 50/100Hz 低频干扰有一定效果,但局限性较大,通用性较差,应用 面还较少; 斩波技术,原理上是吸收或衰减干扰信号频率分量.问题是难以应付工程中千变万 化的干扰频率,对于谐波分量丰富的干扰(如变频电机干扰)抑制能力较差,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办法在吸收干扰的同时,也吸收掉一部分有用信号,造成新的失真; 视频预放大提高信号/干扰比(信噪比)技术:原理是:线路干扰大小是不会再变 的,可以在线路前端,先把摄像机视频信号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了整个传输过程中的信 号/干扰比(信噪比) ,在传输末端再恢复视频源信号特性,达到抑制干扰的目的.理论上, 实践上这种抗干扰技术都应该是可行的,有效的.问题是具体技术实现起来有一定难度,市 场上有一种这类产品,确实有一定的抗干扰效果.但没考虑线缆传输失真,放大失真问题, 没有真正解决视频信号的有效恢复问题,图像传输质量没有真正解决. 实验室在长期研究加权放大和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于 2005 年初成功的推出了含有 两项专利技术的新产品加权抗干扰器.它同时具有抑制干扰和视频恢复双重功能,可 有效抑制从 50Hz 到 10MHz 的广谱干扰,加权技术的成功应用,使频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 强, 进一步提高了高频干扰的抑制能力, 并继承了加权视频放大专利技术高质量的视频恢复 功能. 4)补:补偿电缆传输和信号变换造成的视频信号传输损失,恢复视频源信号特性.电缆 越长,产生干扰的概率越大,干扰幅度也越高.从视频传输角度考虑,在抗干扰的同时,必 须考虑信号衰减和失真问题.线缆引起的衰减,失真和抗干扰设备引起的附加衰减和失真, 只有有效的补偿措施才能算真正的,有效的视频传输设备. 三,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抗干扰措施 工程上解决干扰的问题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防,避,抗,补四大基本要领是从不 同的技术侧面采取的不同措施,掌握了它们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在工程中灵活运用,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视频基带的抗干扰传输技术分析视频信号传输方式,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视频基带直接传输方式简称基带 传输,第二类为视频基带变换传输方式简称变换传输.基带传输包括:同轴视频 基带传输方式(不平衡传输)和双绞线视频基带传输方式(平衡传输) .其特征是传输的信 号带宽仍然是视频基带信号 06M 的原信号带宽.变换传输包括:射频(CATV,一线通, 共缆,视频拓展器等类型) ,微波,光缆,数字及复合变换传输方式(两种以上的组合方 式) .其特征是变换后的传输信号带宽变为调制载波的频道带宽.如调幅射频频道带宽为 68M,调频微波为 1827M 等等. 本文集中探讨基带传输方式,也就是常见的同轴与双绞线传输方式.围绕视频抗干扰 传输这个现实问题,分析频率加权技术的作用,和对产品性能的影响.2000 年加权视频 放大专利技术问世, 推动了同轴传输视频恢复技术产品的发展和应用, 加权抗干扰专利技术 又进一步推动了抗干扰传输技术产品的发展, 包括同轴抗干扰传输和双绞线抗干扰传输技术 与产品的技术进步.这里提出视频基带的抗干扰传输技术的概念,可能更有利于更全面深 入的了解基带传输技术的应用和产品的性能. (一)频率失真与频率加权技术解释 1.视频信号在同轴和双绞线传输中,最基本的技术问题就是频率失真.下图照片是实 测线缆本身的频率失真特性: 左图: 距离测试信号特性, 0 06M 扫频测试信号; 中图: SYV75-5 电缆 1000 米的衰减和频率失真特性;右图为超 5 类双绞线 900 米的衰减和频率失真特性; 照片可以更好的给出一个定性形象的印象,准确的测试数据,过去已多次给出,这里从略. 2.线缆频率失真的特点是:低频衰减最小,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组成视频信号 的各种频率分量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左图扫频测试信号高低频幅度比例为 1:1,经过电 缆的传输后,发生了重大改变:传输后高低频比例少于 1,频率越高比例越少线缆的这 种与频率有关的衰减特性, 这就叫频率失真; 线缆越长, 频率失真越严重, 电缆长度加倍, 衰减的 db 数加倍;比较中图和右图,可以明显看出:双绞线固有的频率失真要比同轴电 缆大得多,大约 430 米超 5 类双绞线和 1000 米 SYV75-5 电缆的衰减和频率失真相当.应该 了解这是国标线缆固有的特性,不是劣质电缆,这一点在选择传输线缆类型时,要特别注 意,应做到心中有数; 3. 基带传输设备的基本作用是提供一定的放大增益,补偿线缆的传输衰减.显然,要 补偿频率失真,传输设备的补偿特性应该与电缆的频率失真特性相反,互补,才能实现视 频信号特性的真正恢复. 4.补偿特性应该是:传输设备的增益必须具有频率越高增益越大的基本特点这就 是频率加权的基本概念.上面实测的线缆频率失真特性,都是国产合格国标电缆的固有特 性,显然,用这类线缆传输视频信号,传输设备应该具有频率加权特性,才能实现全补 偿的视频恢复目的. 5.线缆越长,频率失真越严重,电缆长度加倍,衰减的 db 数加倍.工程中电缆长度是 随机的,这就要求传输设备提供的频率加权补偿性能也应该是可变的,对于任意长度电缆, 都能够提供出与电缆频率失真特性相适应的完善的互补特性,这既是技术实现的要点,也 是技术难点.不同产品性能和水平的差异也就出自这里. 对于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产品和真假难辨的宣传, 应该如何把握?首先应当深入了解 它们的应用性能. (二)传输产品的四大应用性能 之一:视频恢复性能 1) 视频传输都是要实现视频传输视频的全过程, 源头是视频, 结果还是视频. 不管是视频传输产品,还是视频抗干扰(器)产品,都应该具有合格的视频传输特性.考察 视频传输产品, 首先就是它具有什么样的视频恢复性能即视频失真度的技术性能指标 或者说依据什么视频传输通道技术标准. 2)不管什么传输方式,视频失真度技术标准应该是基本一样的.宏观的看,不应该有 哪种方式传输的质量好,哪种方式传输的质量不好的区别.具体的看,就存在不同厂家依据 和贯彻的标准是什么?是客观技术标准,还是主观感觉标准? 3)恢复到什么程度?传输产品的视频恢复性能,应该是以客观技术标准作依据的,这 就是视频失真度技术标准.视频失真,包括线性失真和非线性失真,有亮度信号失真和色度 信号失真,还有亮度和色度信号相对关系的技术指标等等.在诸多技术指标中,最基本的应 该是恢复的幅频特性.因为它不仅是多数线性失真度指标能否合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 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他非线性失真度指标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先决条件. 例如, 色亮增益 差和色亮延迟差失真,如果幅频特性不好,它们就不可能合格,只有幅频特性好了,它 们才可能合格;再如,非线性失真的微分增益 DG 和微分相位 DP:信号经过 1000 米长电缆 传输后, 幅频特性严重失真超标, 图像已严重失真, 变坏, 但此时的 DG, 一般还是合 DP 格的,这种 DG,DP 的所谓合格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进一步说,当用传输设备把 幅频特性恢复好后,DG,DP 却不一定能合格了,这就是信号处理电路的水平问题了.公 认的幅频特性是:06M 频带内-3db;具体含义如下图所示,0.55M 范围内0.75db;也 有执行 06M 范围1.5db 的3db标准的. 4)在我国历史上,还没有承认过任何主观感觉的视频传输标准,但在安防行业产 品里,这类主观感觉的视频产品却到处可见.下图为某些号称可以和光端机媲美的双绞 线传输器在给出的最大传输距离上的视频恢复特性.所谓媲美,是没有技术基础的. 5)EIE 品牌产品贯彻的视频恢复特性 EIE 品牌的视频传输产品,包括同轴类和双绞线类基带传输产品,其视频恢复特性依据 的技术标准,都是以-3db幅频特性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指标作基础生产的.所以,在产 品标称传输距离内都可以实现完全补偿的视频恢复特性. 下图为一种基本传输型双绞线传输产品,在 UTP 双绞线 1000,900,600,300 米不同 距离上的视频恢复特性照片:可以看出,只有 600 米时低频略有一些过补偿,但也在允许误 差之内.46M 的高端,全程都没有欠补偿缺陷,这是确保传输质量的技术基础;产品采 用全程连续可调的频率加权控制,可以对标称距离内的任意长度电缆实现精密全补偿;EIE 品牌产品抗干扰型双绞线传输产品标称传输距离已经做到 1400 米和 1800 米; 6)最大传输距离的定义 1.最大传输距离 LMAX 是建立在上述视频恢复特性和图像质量标准原则下的最大距离. 目前 EIE 品牌产品实现的技术水平如下: 同轴 75-5 电缆基带传输产品: 前端传输电缆直接连接摄像机输出,只用后端视频恢复设备:LMAX 2000 米; 前后双端分别采用加权传输和加权视频恢复设备:LMAX 3000 米; UTP 超 5 类平衡(双绞线)基带传输产品: 基本传输型加权平衡传输器:LMAX 1000 米; 抗干扰传输型加权平衡传输器:LMAX 1400 米; 远程抗干扰传输型加权平衡传输器:LMAX 1800 米; 2.上面提到的某些号称可以和光端机媲美的双绞线传输器就是典型的主观感觉产 品,它的标称最大传输距离 1500 米,上文那个照片就是这类产品的代表特性;按照技术标 准,它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要打 3050%以上的折扣,其实际补偿特性还需仔细考察. 3.某些双绞线传输器厂家宣传说:多级串联可以达到 2,3 公里以上距离.单级传输特 性都有严重缺陷,多级串联传输,频率特性是多级幅度相乘关系,即频率特性各点 db 数的 相加关系,结果会怎么样?信噪比又会怎样?显然,这是毫无依据的虚假误导宣传. 4.安防市场上,还有一类同轴抗干扰器,采用幅度压制干扰原理,前端提升视频信号幅 度, 后端采用固定电阻分压器, 或可调电阻分压器, 号称传输距离可以做到几百米到 1 公里. 这类产品的视频恢复性能,是电缆的频率失真,加上产品固有的频率失真,比单电缆传输特 性还要差,这是因为它不具备频率加权视频恢复性能,虽然有一定的抗干扰效果,但不 属于传输类产品. 对于各种视频传输产品,包括抗干扰器类产品,了解和掌握它们的视频恢复性能,是 第一位的. 之二:抗干扰性能 同轴传输属于封闭电磁场传输类型,信号电磁场被封闭在屏蔽层内部传输,与外界没 有电磁交换关系,同轴电缆这种屏蔽内外电磁场性能,决定了电缆本身具有优异的抗干扰 性能.同轴传输干扰的产生,主要源于电缆太长,电缆以天线效应接收外界电磁场 在屏 蔽层两端形成干扰电压, 通过两端匹配负载与芯线构成回路产生干扰的. 干扰不是从屏蔽层 缝隙漏进去的. 双绞线平衡传输用差模传输信号,以共模抑制干扰,属于开放电磁场传输类型, 信号电磁场与外界电磁场具有直接的耦合交换关系, 平衡传输共模抑制干扰的性能是建立 在传输线平衡基础上的.前几年,所谓双绞线具有超强的抗干扰抑制能力的虚假误导宣 传,依据的就是绝对平衡理想状态推理.实际上要做到线对结构参数的绝对平衡,开放 电磁场的传输特点还要求每根导线的外部电磁环境也要绝对平衡.问题就来源于这个不可 能实现的绝对平衡,工艺上,国标线仅直流电阻一项误差就达到 5%,还有扭绞的长度误 差,导线直径误差,线间距误差,绝缘层厚度误差等等.外部电磁环境更是工程的随机因 素,无法控制;这就必然存在不平衡因素和参数,这种不平衡因素和参数会把一部分共 模干扰信号转换为差模干扰信号, 而双绞线严重的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 又要求传输器具有 超高倍数的放大增益.这就决定了双绞线传输的干扰抑制能力不可能达到超强的抗干扰能 力和比同轴电缆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水平.几年来工程应用中,干扰还是屡屡发生的实践 就印证了这个事实. 基带传输系统的干扰抑制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线缆本身的干扰抑制能力, 二是传 输设备提供的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同轴传输的抗干扰性能目前达到的产品水平是: 1.同轴电缆常规传输方式,利用电缆本身屏蔽抑制干扰性能,可以实现监控工程中多数 常规环境下的无干扰传输; 2.加权抗干扰技术原理:这项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前端采用频率加权幅度提升压制干扰 技术,后端采用频率加权视频恢复技术,提供同轴传输系统的附加干扰抑制能力,其含义 是:可以把同轴电缆的干扰抑制能力,再提高多少倍(或 db) .几年来的工程应用表明: 包括高层电梯,工厂变频电机群,中央空调和变频供水系统,小区系统等较恶劣环境下的电 磁干扰,都可以有效抑制;采用复合频率加权技术,有效提高了系统的视频恢复能力,特 别是提高了传输信噪比, 1000 米上, 在 设备的视频加权信噪比可以做到 75db,这是各类传输 方式中的领先技术水平;有效解决了同轴基带传输方式下的抗干扰传输问题; 3.同轴加权抗干扰产品能实现的抗干扰性能: 基本抗干扰型标称传输距离:01000 米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1624db; 增强抗干扰型标称传输距离:01000 米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2432db; 超强抗干扰型标称传输距离:01000 米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2440db; 其中,超强抗干扰型还可以提供特需专用定制产品,传输距离可以定制 13 公里 的远程型. 双绞线传输的抗干扰性能目前达到的产品水平是: 1.常规无源和常规有源传输产品, 抗干扰能力只是双绞线本身的干扰抑制能力, 没有附 加干扰抑制能力,适用于普通环境下较近距离的传输; 2.双绞线平衡传输采用加权抗干扰专利技术:和同轴加权抗干扰技术原理一样,可以在 充分发挥双绞线平衡传输共模抑制干扰能力基础上, 运用频率加权幅度压制干扰技术, 由传 输设备再提供一定的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也是把双绞线的干扰抑制能力, 再提高多少倍 (或 db) ; 3.EIE 加权平衡传输产品能实现的抗干扰性能: 基本传输型标称传输距离:01000 米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210db; 抗干扰传输型标称传输距离:01400 米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1525 db; 远程抗干扰传输型标称传输距离:01800 米附加干扰抑制能力 1525 db; 之三:防护性能 1.电磁环境防护:指传输设备本身的 EMC 电磁防护性能.EIE 传输和抗干扰产品都采 用具有电磁防护性能的双层铁磁屏蔽; 2.自然环境防护:内部电路具有防潮,防水,防腐蚀保护性能.使用中注意做好 BNC 连接器和电源的防护即可. 之四:防强电入侵性能 1.防雷电感应:产品应具有雷电瞬态感应脉冲防护的可恢复自我保护功能; 2.防高电压入侵:由供电系统或接地系统缺陷问题偶然引入的高电压,也可以瞬间成批 的烧毁前后端设备,同轴电缆良好的屏蔽性能和屏蔽层在电缆两端的短路效应,使传输系 统具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性能,所以工程中烧毁案例发生概率很低.非屏蔽双绞线传输系统, 由于可以开放式接收外界电磁场,并且不具备电缆两端的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几年来双 绞线传输设备烧毁的概率较高.所以应当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保护设备的安全. 3.通用防雷器也有以上功能,但很难做到防护电路的设计应与传输设备具体电路结 构相匹配,对于没有防护电路的产品,采用防雷器,只能做到比不采用访雷器好, 对于已经具备防护电路的传输产品,再采用防雷器就有些多此一举了,甚至还会影响防 护电路的有效性.特别是一些误导宣传,错误的引导工程设计到处接大地,引入复杂的 地电位环路干扰这叫花钱买干扰. 4.视频传输设备应该远离避雷针,建筑物防雷系统设备和接地点.视频传输设备应该在 这些接雷设备大保护伞之下隔离运行. (三)真假干扰问题 抗干扰器可以抑制干扰,并恢复视频特性实现视频信号的抗干扰传输. 有了抗干扰器是否就能解决工程中的所有干扰呢?不是! 有了抗干扰器是否就可以随便设计传输系统了呢?不可以! 为什么有的工程的干扰, 用了各种抗干扰器还是解决不了呢?这里面, 就有个真假干扰 问题. 真干扰:仅指传输线作为接收天线收到的空间电磁干扰信号,这类干扰,加权抗干扰 器一般可以有效解决. 假干扰:包括设备故障引起的干扰现象,系统设计和施工缺陷和接地不合理等故障 因素引起的干扰现象, 供电系统设计配套不合理, 使电网传导干扰直接进入主机系统等故 障 引起的干扰现象,统称为故障类干扰,简称假干扰. 假干扰, 总体看来属于主观因素或主观责任造成的. 如摄像机输出信号中就有干扰, 这虽然是设备故障,但也属于主观责任,只要主动排除故障设备(电源或摄像机)就 可以解决.企图使用抗干扰设备来解决这类干扰,显然是又犯了一个主观错误.再如,系 统设计施工,引入了严重的地电位环路干扰现象,轻的,用抗干扰器也可以掩盖干扰, 重一些的用抗干扰器有部分效果,但当电网发生开路,短路或三相电严重失衡故障时,可以 瞬间烧毁抗干扰器,摄像机,采集卡,甚至可能成片的烧毁设备.所以地电位环路是监控 系统严重的安全隐患.应该从主观上提高设计施工水平,总结施工经验入手解决. 这里需要明确两个概念:监控系统的抗干扰设计概念与用抗干扰设备实现抗干扰传 输的概念. 1.监控系统的抗干扰设计,这是监控系统设计的新概念.抗干扰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尽 可能避免出现故障类的假干扰现象.这是主观方面的任务和责任,也是工程能力和水平的 体现; 2.用抗干扰视频恢复设备实现抗干扰传输,用以解决真干扰.但不能也不应该企图用 抗干扰器帮你排故障. 3.合理的监控系统抗干扰设计是实现抗干扰传输的前提和保证条件; 二者互相补充, 不是替代关系. 监控系统常见的图像干扰及其解决方法 1. 木纹状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就无法观看了(甚至破坏同 步).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1)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 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 .与此同时,这类视频线的线电阻过大,因而造成信号产生 较大衰减也是加重故障的原因.此外,这类视频线的特性阻抗不是 75 以及参数超出规定 也是产生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产生上述的干扰现象不一定就是视频线不良而产生的故障, 因此这种故障原因在判断时要准确和慎重. 只有当排除了其它可能后, 才能从视频线不良的 角度去考虑.若真是电缆质量问题,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把所有的这种电缆全部换掉,换成符 合要求的电缆,这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2)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而引起的.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 的电源(50 周的正弦波)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 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 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 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 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 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 UPS 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 (3)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这可以通过调查和了解而加以判断.如果属于这种原 因,解决的办法是加强摄像机的屏蔽,以及对视频电缆线的管道进行接地处理等. 2. 较深较乱的大面积网纹干扰 严重时图像全部被破坏, 形不成图像和同步信号, 这种故障是由于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 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这种情况多出现在 BNC 接头或其它类型的视频接头上.即这种 故障现象出现时, 往往不会是整个系统的各路信号均出问题, 而仅仅出现在那些接头不好的 路数上.只要认真逐个检查这些接头,就可以解决. 3. 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 干扰信号的频率基本上是行频的整数倍,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是 75 而 导致阻抗失配造成的. 也可以说, 产生这种干扰现象是由视频电缆的特性阻抗和分布参数都 不符合要求综合引起的.解决的方法一般靠始端串接电阻或终端并接电阻的方法去解 决.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传输距离很短时(一般为 150 米以内) ,使用上述阻抗失 配和分布参数过大的视频电缆不一定会出现上述的干扰现象. 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 选购视频电缆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必要时应对电缆进行抽样检测. 4. 由传输线引入的空间辐射干扰 这种干扰现象的产生,多数是因为在传输系统,系统前端或中心控制室附近有较强的, 频率较高的空间辐射源. 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在系统建立时, 应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 尽量设法避开或远离辐射源; 另一个办法是当无法避开辐射源时, 对前端及中心设备加强屏 蔽,对传输线的管路采用钢管并良好接地. 监控系统常见的图像干扰及其解决方法 1. 木纹状的干扰 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就无法观看了(甚至破坏同 步).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 (1)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屏蔽网不是质量很好的铜线网,或 屏蔽网过稀而起不到屏蔽作用) .与此同时,这类视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能家居系统物业接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离婚协议范本: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赡养协议书
- 离婚协议范本:债权债务分担及子女抚养安排
- 离婚抚养合同:子女轮流抚养权及监护责任分担协议
- 个人外汇政策培训大纲
- 辽宁省培训安全平台课件
- 技术设计面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济宁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工商银行2025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江苏地区
- 邮储银行2025白城市秋招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及参考答案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兵役法教学课件
- 第六届山东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职业技能竞赛(无人机测绘操控员)题库(含答案)
- 第1章三角形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文素材(选必上)
- 苗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汽车材料(第三版)整套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