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ppt课件_第1页
肩关节周围炎ppt课件_第2页
肩关节周围炎ppt课件_第3页
肩关节周围炎ppt课件_第4页
肩关节周围炎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课件 2 肩关节周围炎 定义 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 韧带 腱鞘 滑囊等软组织的急 慢性损伤 或退行性变 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 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本病又名 五十肩 冻结肩 漏肩风 肩痹 等 本病体力劳动者多见 女性略多于男性 3 解剖生理 肩关节是人体具有最大活动范围的关节 它是由肩肱关节 肩锁关节 肩胛胸壁关节和胸锁关节四部分组成的关节复合体 4 解剖生理 5 解剖生理 6 解剖生理 7 解剖生理 8 解剖生理 9 解剖生理 肩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和韧带附着 以维持肩关节的稳定 及活动肩关节 10 解剖生理 11 解剖生理 肌肉包括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三角肌 胸大肌 胸小肌 背阔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等 12 解剖生理 13 解剖生理 14 解剖生理 韧带包括喙肩韧带 盂肱韧带 喙肱韧带等 15 解剖生理 16 解剖生理 17 解剖生理 同时肩部还有肩肱关节囊和众多的滑液囊 起润滑关节 减少摩擦的作用 肩肱关节的血供主要依靠锁肱前动脉 肩胛上动脉及旋肱后动脉等 肩关节血供丰富 靠近大血管主干 流速较快 细菌栓子不易在局部停留 肩肱关节及周围滑液囊主要受颈5和颈6神经支配 即肩胛上神经 肩胛下神经 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关节支支配 肩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 其运动分为前屈 后伸 外展 内收 外旋和内旋 18 解剖生理 19 解剖生理 20 病因病机 1 外伤 劳损 a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广泛的关节 其关节囊较松弛 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 多数依靠其周围的肌肉 肌腱和韧带的力量 跨越肩关节的肌腱 韧带较多 而且大多是细长的腱 正常人的肌腱是十分坚韧的 但由于肌腱本身的血供较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 常有退行性改变 21 病因病机 1 外伤 劳损 b 另一方面由于肩关节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 活动比较频繁 肩部软组织经常受到上肢重力和肩关节大范围运动的牵拉 扭转 容易引起损伤和劳损 损伤后 软组织的充血 水肿 渗出 增厚等炎性改变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久之则可发生肩关节软组织粘连形成 甚至肌腱钙化 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严重障碍 22 病因病机 2 肝肾亏虚 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 人到50岁左右 肝肾精气开始衰退 气血不足 血脉周流运行迟涩 不能濡养筋骨 筋脉失其所养 血虚生痛 日久 营卫失调 筋脉拘急而不用 23 病因病机 3 外感风寒湿邪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 素问 痹论 本病的发生与风寒湿三邪的侵袭有关 其中湿邪长期滞留于关节 是导致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因湿性重浊粘滞 使气血运行迟涩 易使肩部诸筋粘连 在日常生活中 患者久居湿地 风雨露宿或贪凉夜寐露肩当风 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 血受寒则凝 使筋脉失养 脉络拘急而疼痛 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关节 则关节屈伸不用 24 肩周炎的其他诱发因素 1 制动 肩关节的活动减少 尤其是上肢长期靠在身旁 垂于体侧 制动一般发生在外伤或手术以后 不仅肩部或上臂骨折 外伤后过久地不适当制动可造成肩周炎 而且有时甚至因为前臂 腕部骨折后应用颈腕吊带悬吊 或是胸部石膏固定等原因减少了肩关节的活动也可造成肩周炎 此外 由于心脏手术 胸外科手术 女性乳腺癌切除术 有时甚至肝胆外科手术也可引起同侧肩关节的肩周炎 这种手术以后引发的肩周炎 可能与术后疼痛 肩部活动减少有关 25 肩周炎的其他诱发因素 2 邻近部位的疾病 常见的邻近部位病变为颈椎疾患 有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有颈椎疾患的病人发生肩周炎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加 而且肩周炎病人也常伴有同侧颈椎侧屈和旋转功能的明显下降 颈椎疾患诱发肩周炎的原因也是不太清楚 可能原因是由于脊神经根受刺激后肩臂部疼痛或肌肉痉挛造成的肩部活动减少 或颈椎疾患的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特别是自主神经受累所造成 因此 在鉴别诊断或判明是否由颈椎疾患导致的肩周炎时要慎重 其它邻近部位的疾病还包括心脏病 肺部结核 膈下疾病等 26 肩周炎的其他诱发因素 3 神经系统疾病 有较多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 患偏瘫 神经麻痹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肩周炎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与肌肉力量降低 运动减少有关 如帕金森病病人肩周炎的发生率高达12 7 高发的原因明显地与运动减少有关 27 肩周炎的其他诱发因素 4 内分泌系统疾病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也与肩周炎关系密切 尤其是糖尿病病人 他们合并肩周炎的发生率可达10 20 因此内分泌功能紊乱也可能是肩周炎的诱发因素之一 28 肩周炎的其他诱发因素 5 免疫功能方面的改变 肩周炎的发生的免疫机制虽然不太清楚 但似乎可能与冈上肌肌腱等肌腱组织退行性改变诱发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老年人易患肩周炎和在肩周炎治疗过程中注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等现象都支持与免疫有关的论点 29 肩周炎的其他诱发因素 6 心理因素 抑郁 冷漠等心理因素也与肩周炎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当一部分肩周炎病人可有情绪不稳及精神创伤史 或有因长期患病 社会经济压力圈套而心情郁闷的情况 他们对痛觉比较敏感 即痛阈较低的人往往容易患肩周炎 可能的原因是一旦肩痛和炎症发生后 这些人往往因为对疼痛过于敏感而较难恢复运动功能 30 临床表现 1 有肩部外伤 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 2 肩部疼痛 初期常感肩部疼痛 疼痛可急性发作 多数呈慢性 常因天气变化和劳累后诱发 初期疼痛为阵发性 后期逐渐发展成持续性疼痛 并逐渐加重 昼轻夜重 夜不能寐 肩部受牵拉或碰撞后 可引起剧烈疼痛 疼痛可向颈部及肘部扩散 31 临床表现 3 功能障碍 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功能明显受限 早期功能障碍多因疼痛所致 后期则因肩关节广泛粘连所致 尤以外展 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 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 出现典型的 扛肩 现象 梳头 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受限 屈肘时手不能摸对侧肩部 日久 则可发生上臂肌群不同程度的废用性萎缩 使肩部一切活动均受限 此时 疼痛反而不明显 32 解剖生理 33 临床表现 肩周炎病人在来医院就诊之前一般均有数周至数月的肩部疼痛和关节功能逐渐降低的病史 然而要让病人说出具体的发病时间却是一件较为困难的事 特别是疼痛症状的发展似乎是隐匿的 大约只有1 5的病人能回忆起病前曾有过的肩部或上肢的轻微外伤 这种轻微的外伤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 如轻微的牵拉或震动等 涉及这种活动的力量显然是很难估计的 而绝大多数病人甚至连这种外伤史也没有 这种隐匿起病 逐渐发展特点是肩周炎的临床特点之一 34 检查 1 压痛点 本病在肩关节周围可找到相应的压痛点 主要在肩内陵 肩髃 肩贞 天宗 曲池等处 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2 肩关节功能检查 先作主动活动 再作被动活动 以作比较 作肩关节上举 外展 后伸 内收 内旋及外旋活动 观察并记录其活动幅度及粘连程度 3 X线检查 一般无异常改变 后期可出现骨质疏松 冈上肌腱钙化 大结节处有密度增高的阴影 关节间隙变窄或增宽等现象 35 解剖生理 36 肩周炎在临床上分期 肩周炎的临床分期大致可分为疼痛期 冻结期和恢复期 1 疼痛期疼痛期又称为早期 急性期或冻结进行期 持续时间为10 36周 该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 疼痛剧烈 夜间加重 甚至因此而影响睡眠 压痛范围较为广泛 在喙肱韧带 肩峰下 冈上肌 肱二头肌长头腱 四边孔等部位均可有压痛表现 伴有肌肉痉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 但主要是局部急骤而剧烈的疼痛反向性地引起肌肉痉挛 因此 肩关节本身还有一定范围的活动度 37 肩周炎在临床上分期 2 冻结期又称为中间期 慢性期或僵硬期 持续时间为4 12个月 该期病人疼痛症状减轻 但压痛范围仍较为广泛 由疼痛期肌肉保护性痉挛造成的关节功能受限已发展到关节挛缩性功能障碍 肩关节功能活动严重受限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 挛缩 呈 冻结 状态 38 肩周炎在临床上分期 2 冻结期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 以外展 外旋 上举 后伸等最为显著 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如梳理头发 穿脱衣服 举臂抬物 向后背系扣 后腰系带等动作均有一定程度的困难 做外展及前屈运动时 肩胛骨随之摆动而出现 扛肩 现象 严重者可见三角肌 冈上肌 冈下肌等肩胛带肌 尤其是三角肌的废用性萎缩 39 肩周炎在临床上分期 3 恢复期又称未期 解冻期或功能恢复期 持续时间为5 26个月 该期不仅疼痛逐渐消减 而且随着日常生活 劳动及各种治疗措施的进行 肩关节的活动范围逐渐增加 肩关节周围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挛缩 粘连逐渐消除 大多数病人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不过肌肉的萎缩则需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恢复正常 40 肩周炎在临床上分期 3 恢复期虽然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 但其症状总的持续时间可达12 42个月 由此表明 肩周炎即使可自发地恢复 但这一过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一般认为 疼痛期的时间的长短与恢复期的时间的长短相关 即疼痛期时间短者 其恢复期相对也较短 反之 则长 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恢复期时间长短没有相关性 即症状重者 不一定恢复期长 症状轻者 不一定恢复期短 41 肩周炎在临床上分期 肩周炎恢复过程可能并非呈直线型发展 肩关节功能运动的改善有时会出现起伏 甚至停滞 而且 大约有1 10的病人在恢复期后仍存在不愿参加娱乐活动 运动量相对较小等轻微的自我运动限制 被动运动检查也可发现轻微的被动运动受限的表现 这说明某些肩周炎病人的肩关节运动功能可能在恢复期后也会遗留一些症状 42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年龄及典型症状 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肩关节平片检查一般无异常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 冈上肌腱炎 疼痛多在肩外侧冈上肌肌腱止点处 局部压痛 且可触及肌腱增粗 变硬等 肩外展出现典型的疼痛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43 解剖生理 44 诊断与鉴别诊断 2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疼痛部位局限在肩前肱骨结节间沟处 少数患者可触及条索状物 肩关节内旋试验及抗阻力试验阳性 45 解剖生理 46 诊断与鉴别诊断 3 肩峰下滑囊炎 疼痛部位在肩外侧深部 并向三角肌止点放射 活动受限以外展 外旋为主 47 治疗 目前 对肩周炎的治疗 多数学者认为 服用止痛药物只能治标 暂时缓解症状 停药后多数会复发 而运用手术松解方法治疗 术后容易引起粘连 所以采用中医的手法治疗被认为是较佳方案 若患者能坚持功能锻炼 预后相当不错 48 手法治疗 1 治疗原则 对初期疼痛较敏感者 采用轻柔手法在局部治疗 以疏通经络 活血止痛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加速渗出物的吸收 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 对后期患者或感觉迟钝者 治疗以改善肩关节功能为主 可用较重手法 如扳法 摇法 拔伸等 并着重配合关节各功能位的被动运动 以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 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49 手法治疗 2 取穴及部位 肩井 肩髃 肩内陵 秉风 天宗 肩贞 曲池 手三里 合谷及肩臂部 3 主要手法 滚 拿捏 点压 弹拨 摇 扳 拔伸 搓抖等 50 手法治疗操作方法 1 松解放松法 患者坐位 医者站于患侧 用一手托住患者上臂使其微外展 另一手用滚法或拿揉法施术 重点在肩前部 三角肌部及肩后部 同时配合患肢的被动外展 旋外和旋内活动 以缓解肌肉痉挛 促进粘连松解 2 解痉止痛法 接上势 医者用点压 弹拨手法依次点压肩井 秉风 天宗 肩内陵 肩贞 肩骨禺各穴 以酸胀为度 对有粘连部位或痛点施弹拨手法 以解痉止痛 剥离粘连 51 手法治疗操作方法 3 运动关节法 接上势 医者一手扶住患肩 另一手握住其腕部或托住肘部 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摇动 幅度由小到大 然后再作肩关节内收 外展 后伸及内旋的扳动 本法适用于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者 具有松解粘连 滑利关节的作用 4 舒筋活血法 接上势 医者先用搓揉 拿捏手法施于肩部周围 然后握住患者腕部 将患肢慢慢提起 使其上举 并同时作牵拉提抖 最后用搓法从肩部到前臂反复上下搓动3 5遍 以放松肩臂 从而达到舒筋活血的作用 52 刮痧疗法 刮痧部位 颈部 哑门 风池 大椎 肩背部 肩井 天宗 胸部 中府 云门 缺盆 上肢部 肩贞 外关 曲池 合谷 下肢部 足三里 条口 53 中药治疗 五十肩活化汤秦艽15克黄芪15克制附子10克苍术10克姜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6克羌活6克细辛6克白芷6克蜈蚣1条加减 气虚者 加党参10克 血少者 加熟地6克 白芍10克 疼痛甚者 加乌梢蛇10克 壁虎6克 高血压者去黄芪 加活血藤15克 用法 每天1剂 水煎服 30天为1疗程 同时扶他林片剂 75mg s i g 75mgp o q n 54 注意事项 1 有条件的地方 在治疗前先拍X线片 以排除骨关节本身病变 因骨折或脱位而继发的冻结肩 须经复位或骨折愈合后 方可作推拿治疗 2 运用手法要轻柔 不可施用猛力 以免造成损伤 3 注意局部保暖 防止受凉 以免加重病情 影响治疗效果 4 治疗期间须配合适当的肩部功能锻炼并遵循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 因人而异的原则 55 肩周炎患者自我锻炼方法 1 屈肘甩手 患者背部靠墙站立 或仰卧在床上 上臂贴身 屈肘 以肘点作为支点 进行外旋活动 2 手指爬墙 患者面对墙壁站立 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 使上肢尽量高举 到最大限度 在墙上作一记号 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 反复进行 逐渐增加高度 3 体后拉手 患者自然站立 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 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 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56 肩周炎患者自我锻炼方法 4 展臂站立 患者上肢自然下垂 双臂伸直 手心向下缓缓外展 向上用力抬起 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 然后回原处 反复进行 5 后伸摸棘 患者自然站立 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 屈肘 屈腕 中指指腹触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