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行走部减速器的设计书.doc_第1页
起重机行走部减速器的设计书.doc_第2页
起重机行走部减速器的设计书.doc_第3页
起重机行走部减速器的设计书.doc_第4页
起重机行走部减速器的设计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起重机行走部减速器的设计方案一 、 设计任务书1、设计条件1)机器功用 塔式起重机有较大的工作空间,用于高层建筑施工和安装工程起吊物料用,起重机可在专用钢轨上水平行走。2)工作情况 减速装置可以正反转,载荷平稳,环境温度不超过40;3)运动要求 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4)使用寿命 忙闲程度中等,工作类型中等,传动零件工作总数小时,滚动轴承寿命4000小时;5)检修周期 500小时小修;2000小时大修;6)生产批量 单件小批量生产;7)生产厂型 中型机械制造厂。2、原始数据题 号运行阻力(KN)运行速度(m/s)车轮直径(mm)启动系数kdH81.80.74001.63、设计任务1)设计内容 电动机选型;减速机设计;开式齿轮传动设计;传动轴设计;轴承选择计算;键、联轴器选型设计。2)设计工作量 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零件图2张(A3),分别为高速级输入轴和输出轴上大齿轮;设计说明书一份。3)设计要求 至少一对斜齿。二、传动方案的拟定1) 行走部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减速器3,在经联轴器4传至开式齿轮5,带动车轮6工作。传动系统中采用两级分流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结构较复杂,高速级齿轮相对于轴承位置对称,沿齿宽载荷分布较均匀,高速级和低速级分别为斜齿圆柱齿轮和直齿圆柱齿轮传动。2)根据机构工作计算车轮转速备用1500r/min的Y系列电动机,因此初步计算总传动比。查设计书表5-1选用二级分流式圆柱齿轮减速器。3)为加工方便采用水平剖分式。4)由于高速级转速较高且无轴向力,故选用深沟球轴承;中速级选用圆柱滚子轴承,低速级选用圆锥滚子轴承。5)电动机和输入轴,工作机构和输出轴均选用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h=10000hf=1800Nv=0.7m/sI=44.91三、电动机的选择查得公式(kw)式中,式中为总效率。查表9-1知:滚动轴承效率,齿轮效率,联轴器效率,车轮效率。得总效率。故kw由题目一直条件取K=1.6,则电动机所需额定功率kw查表16-2得:Y系列1500r/min电动机的具体牌号为Y100L2-4型,额定功率为3kw,满载转速为1420r/min。四、计算总传动比及其各传动比分配已知: 运行速度v=0.7m/s 满载转速为1420r/min则:利用公式计算工作机的转速为=33.439r/min 故总传动比为:=42.47对于分流式减速机,起传动比应逐级递减,故高速级传动比、中速级传动比,低速级传动比。五、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参数1)各轴转速计算从减速器的高速轴开始各轴命名为1轴、2轴、3轴,电动机轴记为0轴,输出轴为4轴,连接车轮的轴记为5轴。=83.5r/min2)各轴功率计算 (KW) (KW) (KW) (KW) (KW) (KW)3)各轴扭矩计算 =9500 /=19.97(N.m) =9500 /=19.57(N.m) =9500 / =93.95(N.m) =9500 / =306.86(N.m) =9500 / =690.82(N.m) =9500 / =707.88N.m)4)各轴转速、功率、扭矩列表轴号转速n(r/min)输出功率P(KW)输出扭矩T(N.m)014202.9719.97114202.9119.5722842.79493.95383.52.683306.86483.52.577294.73533.412.475707.88六、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高速级齿轮设计:1)选择齿轮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由教材表6.2选 小齿轮40cr调质 大齿轮45正火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计算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估取圆周速度V=3.27m/s查表6.7、表6.8(教材)选取小轮分度圆直径,由式6-15(教材)得齿宽系数参考表6.9(教材)=1.2按齿轮相对轴承为非对称布置小轮齿数=28大轮齿数=.=140 齿数比u=/=5小轮转矩 =/2=p.785初定螺旋角载荷系数-使用系数查表6.3(教材).25-动载系数 由推荐值 1.051.4-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01.2-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推荐值1.01.2=1.815材料弹性系数查表6.4(教材) 锻钢 节点区域系数查图6-3(教材)重合度系数 由推荐值0.750.88 ,螺旋角系数 =0.985许用接触应力 由式6-6(教材),=接触疲劳极限 查图6-4(教材)小齿=760大齿=700接触强度寿命系数应力循环次数N由式6-7(教材)得小齿轮循环次数N1=60.nj.=8.52=1.7查图6-5(教材)得=1.08=1.15接触强度最小安全系数=1则=1.08/1=820.8=1.15/1=805取较小的一个,即 =805综上,=17.65 cm法面模数取标准中心距=129.9圆整a=130分度圆螺旋角=分度圆直径mm,圆整取42mm齿宽b=52.23圆整取55mm大轮齿宽=55mm小轮齿宽 mm由式6-16(教材)得3)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当量齿数 查表6.5 (教材) 应力修正系数 齿形系数小轮 大轮 不变位时,端面啮合角端面模数mm重合度重合度系数螺旋角系数,推荐0.850.92选0.89 许用弯曲应力 由式6-12(教材),弯曲疲劳极限 查图6-7(教材),双向传动乘以0.7=420=371弯曲强度寿命系数查图6-8(教材)弯曲强度尺寸系数查图6-9(教材)(设模数m小于5mm)=1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1.4则=300=265综上知,齿轮弯曲强度满足大齿分度圆直径,圆整取218mm根圆直径 顶圆直径 2、低速级齿轮设计:由表6.2(教材)选 小齿轮40cr 调质 大齿轮45 正火许用接触应力由式6-6(教材),=解除疲劳极限 查图6-4(教材)=700接触强度寿命系数应力循环次数N由式6-7(教材)得小齿轮循环次数查图6-5(教材)得=1.15=1.11接触强度最小安全系数取=1则=805=610.5则 =610.5许用弯曲应力 由式6-12(教材),弯曲疲劳极限 查图6-7(教材),双向传动乘以0.7弯曲强度寿命系数查图6-8(教材)弯曲强度尺寸系数(由机械设计课本)查图6-9(设模数m小于5mm)=1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1.4则因为是软齿面闭式传动,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估取圆周速度参考表6.7、表6.8(教材)选取公差组8级小轮分度圆直径,由式6-15(教材)得齿宽系数(由机械设计课本)参考表6.9(1)按齿轮相对轴承为对称布置(2)小轮齿数(3)大轮齿数, 取(4)齿数比(5)小轮转矩(6)初定螺旋角(7)载荷系数-使用系数查表6.3(教材)-动载系数 由推荐值 1.051.4=0.761V=3.27m/s=1.2=28=140K=1.815N1=8.521.7a=130=42mmb=55mmmm=1.55mm=1.74=218mm公差组8级-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01.2-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推荐值1.01.2材料弹性系数查表6.4(教材) 锻钢 节点区域系数查图6-3 重合度系数 由推荐值0.750.88 ,故法面模数取标准分度圆直径,圆整取70mm中心距齿宽,圆整取100mm大轮齿宽 =100mm小轮齿宽 由式6-16(教材)得查表6.5 (教材) 应力修正系数 齿形系数 小轮 小轮大轮 大轮重合度重合度系数故根圆直径 顶圆直径 =1.45=70mm=234mma=152mm =100mm=1.583、开式齿轮计算:表6.2(教材)选 小齿轮40cr 表面淬火 大齿轮45 表面淬火由于是开式齿轮传动,主要形式是疲劳打断和齿面磨损,所只能进行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并将模数增加10%20%考虑磨损的影响。许用弯曲应力 由式6-12(教材),弯曲疲劳极限 (教材)查图6-7,双向传动乘以0.7 弯曲强度寿命系数查图6-8(教材)弯曲强度尺寸系数查图6-9(教材)=1(初设模数小于5)弯曲强度最小安全系数=2则因为是软齿面闭式传动,故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确定齿轮传动精度等级,按=0.471估取圆周速度参考表6.7、表6.8(教材)选取公差组8级小轮分度圆直径,由式6-15(教材)得齿宽系数参考表6.9(教材)由于齿轮为非对称布置选小轮齿数大轮齿数, 齿数比小轮转矩载荷系数-使用系数查表6.3()教材.25-动载系数 由推荐值 1.051.4取-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01.2取-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由推荐值1.01.2取材料弹性系数查表6.4(教材) 锻钢 节点区域系数查图6-3(教材) 重合度系数 由推荐值0.850.92,取故齿轮模数m =4.001 加大15%,即=4.602 取标准m=5小轮分度圆直径=140大齿分度圆直径圆周速度标准中心距齿宽给b=110mm大轮齿宽=110mm小轮齿宽=115mm 由式6-10(教材)得查表6.5 (教材)应力修正系数 齿形系数 小轮 小轮大轮 大轮 重合度重合度系数故根圆直径 顶圆直径 七、轴的设计计算轴的设计(一).高速轴设计已知n=1420r/min , T=19.57 T=T/2=9.7851. 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斜齿) 圆周力KN 径向力KN 轴向力KN 法向力KN 圆周力 ,径向力及轴向力的方向如图所示1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公式(教材) 初选轴的材料为45#,调质处理。查表8.6(教材)=110,得 13.97mm因为要在最小轴径处开联轴器固定键槽,故最小轴径应加大3%输入轴的最小直径是安装联轴器处的直径。选取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公式为 (11) 查表14-1(教材),取=1.3,则=1.319.57 =22.5 根据=22.5及电动机轴径D=28mm,查标准GB4323-1984,选用TL5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确定轴最小直径=25 mm2 轴的结构设计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经分析比较,选用如图所示的装配方案(1) 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 联轴器采用轴肩定位,I-II段=25mm ,查GB联轴器尺寸可知=42mm,又因联轴器采用轴肩定位,肩高3.5mm,所以=32mm2) 有前面传动方案分析知,初选深沟球轴承。根据=32mm,查GB276-89初步取0组游隙,0级公差的深沟球轴承61907, 故=35mm3) 取=37mm,根据小斜齿齿宽取=76mm 4) 由于箱体内壁到轴承座孔端面的距离mm(教材) ,取=45mm,采用凸缘式轴承盖,则=53mm5) 选定齿轮端面到箱体内壁的距离为16mm。根据深沟球轴承尺寸标准可知=31 mm(轴承多出轴外端面=3mm)34mm6) 根据总的传动方案,参考大小斜齿齿宽及中速轴上直齿齿宽选定L=115mm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采用普通C型平键连接,按=25 =mm,=42mm 查GB/T1095-2003取=8mm7mm33mm 。校核: 4)绘制轴的弯矩图与扭矩图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470N190N弯矩=27260=13570总弯矩M=30531.5扭矩TT=19570当量弯矩=36265.1N.mm(教材)取=1 根据扭力弯矩图确定危险面并根据上表对危险截面进行校核,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0.6,轴的计算应力4.9MP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8.2,8.9(教材),得=60MPa,因此,故轴安全。(二)中速轴的设计与校核 已知T=93.95 ,n=284r/min 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470N ,=190N,=130N =2684.3N=977 N轴上力的方向如下图所示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方法同上,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8.6(教材),取=110 ,于是得Amm=24.64mm 。该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轴承处的直径,参考GB,取=30mm3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如图(2)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根据=30mm 取=30mm,轴承与齿轮1,3之间采用挡油环定位,取=36mm,齿轮1与齿轮2之间用套筒定位,取=42mm ,齿轮2与3之间采用轴环定位,查阅资料取h=5mm ,则=52mm ,查资料知两齿轮之间间隙为10mm,计算得出7.5mm 取=105-3=102 mm ,则62.5mm 52mm 2)根据GB/T283-1994选NF206型圆柱滚子轴承,初步选取0组游隙,0级公差的,则取=42.5mm , 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的周向定位都采用普通A平键连接 查GB/T1095-2003取各键的尺寸为 1、bhL=10mm8mm40mm 2、bhL=10mm8mm70mm 3、bhL=10mm8mm30mm中速轴的校核: 4)绘制轴的弯矩图与扭矩图 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872.15N298.5N弯矩=365262.675=47080.75总弯矩M=368284.4扭矩TT=93950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扭力弯矩图确定危险面,并根据上表对危险截面进行校核,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0.6,轴的计算应力51.2MP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8.2(教材)得=60MPa,因此,故轴安全。(三)低速轴(轴III)的设计 已知T=306860 1求作用在轴上的力 =2684.3N =977N 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8.6(教材)取=110,于是得 Amm=37.66mm 。该轴的最小直径为安装联轴器处的直径,根据GB选取联轴器的型号为TL8型。选取轴孔直径d=40mm,其轴孔长度L=84mm,则轴的最小直径=40mm3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经比较,选取如下图所示的方案(2)根据轴向定位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1)取d-= d-=40mm,L-= L-=81mm,考虑到避免干涉现象,联轴器采用套筒定位。因此取d-=43mm。联轴器外部用轴端挡圈固定。 2)查GB,初选NF209型圆柱滚子轴承,故d-=d-=45mm 3)轴承采用嵌入式端盖定位。考虑到端盖的轴肩定位,取d-=60. 4)考虑到齿轮采用轴肩定位,给d-=55mm,L-=100-3=97mm。齿轮的另一端采用轴套定位。给d-=50mm5)因为箱体内壁轴的长度应相等,根据结构图,确定L-=86.5mm L-=83.5mm6)参考轴承宽度,以及轴承到箱体内壁的距离取8mm.确定L-=25mm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采用普C连接,轴的周向定位采用普A连接,查GB得: 1、3:bhL=16mm10mm60mm 2:bhL=14mm9mm50mm 校核: 4)绘制轴的弯矩图与扭矩图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1342.15N488.5N弯矩=202664=73763.5总弯矩M=215638.6扭矩TT=306860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根据上表对危险截面进行校核,以及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0.6,轴的计算应力22.49MPa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8.2(教材)得=60MPa,因此,故轴安全。八、轴承的选择和校核计算已知轴承的预计寿命为=2000h1输入轴承的选择与计算由轴的设计知,初步选用深沟球轴承,由于受力对称,只需要计算一个,其受力=506.95 N,=0,=3 ,转速n=1420r/min1)查GB知深沟球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9500N,基本额定静载荷=6800N 2)求轴承当量动载荷P 因为=0,径向载荷系数X=1,轴向载荷系数Y=0,因工作情况平稳,查表13-6(教材),取=1.2,则 P=(X+Y)=228 3)验算轴承寿命 =849000h 故所选用轴承满足寿命要求。确定使用深沟球轴承619072轴II上的轴承选择与计算由轴II的设计已知,初步选用圆柱滚子轴承NF206型,由于受力对称,故只需要校核一个。其受力=298.5N,=0,=10/3,n=284r/min1)查GB知圆柱滚子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19500N,基本额定静载荷=18200N2)求轴承当量动载荷P 因为=0,径向载荷系数X=1,轴向载荷系数Y=0,因工作情况平稳,查表13-6(教材),取P=(X+Y)=298.5N3)验算轴承寿命 66000000h 故所选用轴承满足寿命要求。确定使用圆柱滚子轴承NF206型。3输出轴上的轴承选择与计算由轴的设计知,初步选用圆锥滚子轴承30209型,由于受力对称,只需要计算一个,其受力=488.5 N,=0,=10/3 ,转速n=83.5/min1)查GB知圆锥滚子轴承30209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67800N,基本额定静载荷=83500N,y=1.9 2)求轴承当量动载荷P 因为=0,径向载荷系数X=0.4,轴向载荷系数Y=1.6,按表13-6(教材),取=1.5,则 P=(X+Y)=246.12N3)验算轴承寿命 =41000000h 故所选用轴承满足寿命要求。确定使用圆锥滚子轴承30209型。九、键连接的选择与校核计算1高速轴与联轴器的键连接 1) 由前面的设计知初步选用键C8X7X25,=19.57 2)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键、轴和轮毂的材料都是钢,由表11.1(教材)查得许用应力=100-120MPa,取=110MPa。键的工作长度=L-b/2=21mm,键与轮毂键槽的接触高度k=0.5h=0.57mm=3.5mm。由式可得 =21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故选用。2中速轴上(代号在上图体现) 1) C:10X8X40,=93.95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方法如上。L=35mm,K=4 =37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故选用2) C:10X8X70,=93.95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方法如上。L=65mm,K=4 =17.3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故选用1) C:10X8X30,=93.95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方法如上。L=25mm,K=4 =62.63MPa 可见连接的强度足够,故选用3低速轴上键的校核 1) A:16X10X60,=306860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方法如上。L=52mm,K=5 =42MPa2) C:14X9X50,=306860 校核键连接的强度 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