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心理发展与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2 认知发展与教育 品德发展与教育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课程内容 3 第一节认知发展与教育 4 认知发展 cognitivedevelopment 认知发展 是指个体在出生后 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 对事物的认识和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变的历程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84页 5 皮亚杰 JeanPiaget1896 1980 6 皮亚杰 JeanPiaget 1896 1980 瑞士 11岁时 发表关于白斑雀的观察记录 奠定了对生物学感兴趣的基础 1918 博士毕业 软体动物 1919 巴黎大学学习病理心理学 1924 升任教授 1955 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 1971 退休 他首先是一个生物学家和哲学家 其次才是一个发展心理学家 7 一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人的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人的知识是怎样增长的 发生认识论 8 一 发生认识论 geneticepistemology 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具权威性的理论之一 皮亚杰因此被成为当代心理学三巨人之一 其最大贡献在于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两个方面 9 二 临床法 临床法 clinicalmethod 的主要特点 以实验为主 辅以观察和谈话 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由于研究的目的 研究主题的不同 使用的方法 被试的数目 结果的分析方法也随之改变 利用数理结构来描述儿童的思维结构 10 液体守恒实验 6 7岁以下的儿童仅根据杯子里水的高度判断水的多少而不考虑杯子的口径的大小 11 液体守恒实验 6 7岁以上的儿童对这个问题一般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即他们都同时考虑水面的高度和杯子口径两个维度来决定杯子里水的多少 12 三 认知发展的基本过程 1 适应 adaptation 环境变化 有机体改变自身 与环境协调 达到平衡 目的 追求生物体的自我保存与维持适应的历程依赖于有机体的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协调 使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 同化 顺应 平衡 图式 13 认知结构可以协调具有同样性质的各种活动 将具有同样特征的所有活动予以同化 并且在重复运用中仍然能够保持其共同性 这种认知结构被命名为 图式 认知的发展在于个体的图式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改变 如 小时候收集玩具长大了集邮 聚集的图式 将石头 字母 数字按大小排列 秩序的图式 2 图式 schema 14 3 同化 如果新事物包含的知识与原有的图式之间的关系是同质性的 只是概括程度不同 同化 assimilation 环境因素纳入生物有机体已有的图式 或结构 之中 以加强和丰富有机体的动作 引起图式的量的变化 使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 15 如果新事物包含的知识与原有的图式之间的关系是异质性的或矛盾性的顺应 accommodation 有机体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客体 必须建立新的图式或调整原有的图式 引起图式的质的变化 使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 4 顺应 16 平衡与失衡 disequillibrium 平衡 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种平衡状态向另一种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5 平衡 17 皮亚杰认知发展过程图 18 四 认知发展的阶段 19 客体永久性实验 上图中的小婴儿还没有建立客体永久性 实验开始时 给婴儿呈现一个玩具小象 当他对这个玩具正感兴趣时 用纸板把玩具挡住 他就不再关心这个玩具了 20 年龄稍大的儿童则不同 当处于类似的实验情景时 儿童能够爬过遮挡用的帷幕 寻找他所感兴趣的玩具 客体永久性实验 21 三山实验 22 1 几个具有质的差异的连续阶段 2 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 3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 4 发展的阶段性不是阶梯式的 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叠 五 认知发展阶段的规律 23 六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评价 1 长处 1 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发性与主动性 2 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 3 确认儿童发展速度是因人而异的 4 对教育提出一些有启发意义的见解 24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评价 2 局限 1 个体维度vs 社会文化维度 2 宏观规律vs 微观规律 3 发展先于学习较少教育价值 4 各年龄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 25 维果斯基 LevVygotsky 1896 1934 26 一 核心内容1 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一切 如风俗习惯 宗教信仰 衣食住行 历史文化 社会制度 行为规范等构成人类生活中的文化世界 既影响成人 也影响儿童 大文化 小文化 二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7 2 两种心理机能与儿童心理发展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 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心理机能之所以从低级发展到高级 一是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 二是语言 符号的掌握 三高级心理机能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3 认知发展和言语发展休戚相关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28 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是指介于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实际水平 第一个发展水平 与经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所能达到的水平 第二个发展水平 即潜在发展水平 之间的那段差距 支架 scaffolding 别人给予的帮助 4 最近发展区 29 最近发展区的一维 二维 三维空间图 30 1 教学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 2 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重要手段 3 搭建支架 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 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价值 31 第二节品德发展与教育 32 品德发展 品德发展 moraldevelopment 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 因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其自身心智的不断成长 使其对待自己和别人的一切心理与行为 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生变化的历程 人格发展 personalitydevelopment 33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图 时间 教师威望 小学 中学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34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35 一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36 约翰在他的房间 家里人叫他吃饭 他走进餐厅 门背后有椅子 15个杯子的托盘 约翰不知 推门进去 门撞倒了托盘 15个杯子全部撞碎 亨利 母亲外出 想从碗橱里拿果酱 爬到椅子伸手 果酱位置太高 够不着 碰倒了一个杯子 摔碎了两个问题 这两个儿童犯了一样的错误么 你认为哪个儿童的过失较大 Why 一 对偶故事法 37 1 善即公正 2 儿童道德的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 3 个体的道德随年龄的增长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 4 品德发展起于主体与社会道德环境的积极交互作用 二 关于品德的基本假设 38 1 判断儿童品德发展的两个标准 1 尊重准则 2 社会公正感 三 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论 39 1 自我中心阶段 2 5岁 2 权威阶段 6 8岁 3 可逆阶段 8 10岁 4 公正阶段 11 12岁 2 儿童品德发展的四个阶段 40 1 优点 皮亚杰发现了如是规律 儿童的道德认知是呈阶段性发展的 这些阶段与认知发展密切相关 从而为人们正确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 对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论的简要评价 41 1 年幼儿童会不会忽视行为者的意图 2 年幼儿童会不会尊重所有的规则 与成人的权威 3 父母会不会阻碍儿童的道德发展 2 不足 42 二 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43 劳伦斯 科尔伯格 LawrenceKohlberg1927 1987 44 科尔伯格 当代美国最著名的道德发展心理学家 是皮亚杰道德认识发展理论的追随者 一生奉献于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他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提出了 道德发展阶段 理论 在国际心理学界 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科尔伯格 45 一 科尔伯格的理论特色 1 人类的道德不是有无的问题 也不是归类的问题 主张每个人的道德都是随年龄经验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 2 将习俗 convention 一词引人其理论中 目的 一是想说明道德判断不单纯是一个是非对错的问题 二是想说明道德是相对的 因为不同社会的习俗不是完全相同的 46 二 关于品德的基本假设 1 随着年龄的增长 个体的道德将由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 2 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道德判断的自律发展有直接影响 3 道德发展的阶段水平或类型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47 三 一种经典的研究儿童品德发展的方法 两难故事法 是根据所要研究的道德主题 设计并编写出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两难故事 组成不同的结构形式 要求个体辨判是非或对错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从他们对特定行为情境的评价中去推断他们的道德发展水平 两难故事法 48 海因兹偷药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 生命垂危 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才能救她 它是本城一个药剂师最近发明的镭化剂 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 药剂师索价还要高过成本10倍 他花了200元制造镭化剂 而这点药他竞索价2000元 病妇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向熟人借钱 总共才借到1000元 只够药费的一半 海因兹不得已 只好告诉药剂师 他的妻子快要死了 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 或者允许他赊欠 但药剂师说 不成 我发明此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在夜晚竟撬开药店的门 为妻子偷来了药 49 四 科尔伯格关于个体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 50 51 52 五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贡献 1 揭示了人类道德认知发展的两大规律 由他律向自律方向发展的规律 循序渐进的规律 2 让人清楚的看到了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3 个体的品德具有浓厚的主体特征 53 六 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主要质疑 1 只研究了公正问题 忽略了关爱 2 只研究了禁令取向的道德推理 没有研究亲社会道德两难情境的道德推理 3 只通过研究言语反应来考察人的道德发展水平 4 只研究了道德发展的一般性问题 没有考虑道德发展的特殊性 54 三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55 一 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继承和发展 埃里克森是当代最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学派者之一 主张品德理论与人格理论是密切联系的 品德或道德是人格的一部分 1 异常者VS 心理健康者2 性心理发展论 本能论 VS 心理社会发展论 56 二 道德或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57 58 三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1 发展中危机重重 自我成长不易 2 教育既可能是发展的助力 也可能是发展的阻力 59 第三节影响个体身体发展的因素 60 一 已有观点的简要回顾 一 单因素论1 遗传决定论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 名人传记和家谱调查 977 332 1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 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2 环境决定论洛克 华生 61 简要回顾 二 二因素论凡是主张个体的身心发展只由某两种因素所决定的观点 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