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食品生物化学》第二次离线作业.doc_第1页
江大《食品生物化学》第二次离线作业.doc_第2页
江大《食品生物化学》第二次离线作业.doc_第3页
江大《食品生物化学》第二次离线作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生物化学第四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1209 层次:高起专专业:食品工艺与检测 学号:812910086 身份证号姓名:孙浩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辅酶磷酸吡哆醛的主要功能是 ( D )。A、传递氢 B、传递二碳基团 C、传递一碳基因 D、传递氨基2、叶酸的功用是( B)。A、转氨酶的辅酶 B、一碳单位的载体 C、酰基转移酶的辅酶 D、NAD的辅酶3、维生素C的缺乏易得( A )。A、坏血病 B、脚气病 C、夜盲症 D、软骨病4、三羧酸循环中前后各放出一个分子CO2的化合物是( D )。211DA、柠檬酸 B、乙酰CoA C、琥珀酸 D、-酮戊二酸5、TCA循环中发生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化合物是( C )。A、-酮戊二酸 B、琥珀酰 C、琥珀酸CoA D、苹果酸7、三羧酸循环的限速酶之一是( A )。A、异柠檬酸脱氢酶 B、顺乌头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延胡索酸酶 8、原核生物中,有氧条件下,利用1摩尔葡萄糖生成的净ATP摩尔数与在无氧条件下利用1摩尔生成的净ATP摩尔数的最近比值是( C )。A、2:1 B、9:1 C、18:1 D、19:1 E、25:19、酶促反应的米-曼氏方程的动力学曲线图为:( C )A、一直线 B、矩形双曲线 C、S型曲线 D、抛物线10、某酶有4种底物,其Km值如下,该酶的最适底物为( D )。A、S1:Km510-5M B、S2:Km110-5M C、S3:Km1010-5M D、S4:Km0.110-5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关于变构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BC )A、通常变构酶为多亚基组成B、如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迅速与底物结合称正协同效应C、正协同效应的底物浓度曲线呈矩形双曲线D、底物与一亚基结合后,使其它亚基结合底物能力减少称负协同效应2、关于酶特异性的论述错误的是( ACD )A、酶催化反应的机制各不相同B、酶对所催化的底物有特异的选择性C、酶在分类中各属于不同的类别D、酶在细胞中的定位不同3、关于酶促反应特点的论述正确的的是( ACD )A、酶在体内催化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 B、酶在催化反应前后质和量不变C、酶的催化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平衡所需的时间D、酶对所催化的反应有选择性 4、维生素C的作用包括 ( BCD )A、使酶分子中的巯基保持还原状态 B、使G-S-S-G还原成G-SH,保护细胞膜完整 C、参与前胶原a-肽链的糖基化而防治坏血病 D、参与类固醇的羟化 5、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 CD ) A、吡哆醇 B、吡哆醛 C、磷酸吡哆胺 D、磷酸吡哆醛6、下列有关维生素的叙述哪些项是正确的 ( ACD ) A、维持正常功能所必需 B、是体内能量的来源 C、生物体不能合成 D、体内需要量少,但必须由食物供给7、不能经糖异生合成葡萄糖的物质是( AB D )A、生酮氨基酸B、丙酮酸 C、乳酸D、乙酰CoA 8、下列哪种酶与糖酵解途径有关?( ABD )A、己糖激酶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C、烯醇化酶 D、磷酸甘油酸激酶9、关于乙酰CoA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 ) A、丙酮酸生成乙酰CoA的过程不可逆 B、三羧酸循环可逆向合成乙酰CoA C、乙酰CoA是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中间产物 D、乙酰CoA含有高能硫脂键 10、关于三羧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 )A、每次循环消耗一个乙酰基 B、每次循环有4次脱氢、2次脱羧 C、每次循环有2次底物水平磷酸化D、每次循环生成12分子ATP 三、名词解释 (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寡聚酶 由2个或多个相同或不相同亚基组成的酶,称为寡聚酶。绝大多数寡聚酶都含偶数亚基,但个别寡聚酶含奇数亚基,如荧光素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均含3个亚基。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结合,容易分开。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5,000。相当数量的寡聚酶是调节酶,单独的亚基一般无活性,必需相互结合才有活性。其活性可受各种形式的灵活调节,对代谢过程起重要的调控作用。1如糖代谢过程中的很多酶均属于寡聚酶。已知所有的变构酶都是寡聚酶2,酵解 由10步酶促反应组成的糖分解代谢途径。通过该途径,一分子葡萄糖转化为两分子丙酮酸,同时净生成两分子ATP和两分子NADH四、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_微量_有机物质2、维生素主要作用是作为_辅酶_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3、全酶中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成分是 活性中心 。4、全酶中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的是 辅酶因子 。5、.糖酵解抑制剂碘乙酸主要作用于_酶。五、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 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 3、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4、活性可调节性:包括抑制剂和激活剂调节、反馈抑制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和变构调节 5. 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6. 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2、 简述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1.酶和底物的浓度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对浓度(即他们数量的比例)。 2.温度 3.PH 4.激活剂 5.抑制剂 3、 简述酶的诱导契合假说。 为说明底物与酶结合的特性,在锁钥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说。底物与酶活性部位结合,会引起酶发生构象变化,使两者相互契合,从而发挥催化功能。4、 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1、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供还原剂(力),比如参与脂肪酸和固醇类物质的合成。 2、在红细胞中保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防止膜脂过氧化; 维持血红素中的Fe2+;)(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贫血病) 3、该途径的中间产物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如: 5-P-核糖 核苷酸4-P-赤藓糖 芳香族氨基酸 4、非氧化重排阶段的一系列中间产物及酶类与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的大多数中间产物和酶相同,因而磷酸戊糖途径可与光合作用联系起来,并实现某些单糖间的互变。 5、PPP途径是由葡萄糖直接氧化起始的可单独进行氧化分解的途径。因此可以和EMP、TCA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增加机体的适应能力磷酸戊糖途径指机体某些组织(如肝、脂肪组织等)以6-磷酸葡萄糖为起始物在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谢生成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又称为磷酸已糖旁路5.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一)糖异生作用的主要生理意义:是保证在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血糖的正常浓度为3.89-11mmol/L,即使禁食数周,血糖浓度仍可保持在3.40mmol/L左右,这对保证某些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停食一夜(8-10小时)处于安静状态的正常人每日体内葡萄糖利用,脑约125g,肌肉(休息状态)约50g,血细胞等约50g,仅这几种组织消耗糖量达225g,体内贮存可供利用的糖约150g,贮糖量最多的肌糖原仅供本身氧化供能,若只用肝糖原的贮存量来维持血糖浓度最多不超过12小时,由此可见糖异生的重要性。 (二)糖异生作用与乳酸的作用密切关系: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后者经血液运到肝脏可再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因而使不能直接产生葡萄糖的肌糖原间接变成血糖,并且有利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肌糖原,防止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三)协助氨基酸代谢:实验证实进食蛋白质后,肝中糖原含量增加;禁食晚期、糖尿病或皮质醇过多时,由于组织蛋白质分解,血浆氨基酸增多,糖的异生作用增强,因而氨基酸成糖可能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途径。 (四)促进肾小管泌氨的作用:长期禁食后肾脏的糖异生可以明显增加,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饥饿造成的代谢性酸中毒,体液pH降低可以促进肾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使成糖作用增加,当肾脏中酮戊二酸经草酰乙酸而加速成糖后,可因酮戊二酸的减少而促进谷氨酰胺脱氨成谷氨酸以及谷氨酸的脱氨,肾小管细胞将NH3分泌入管腔中,与原尿中H+结合,降低原尿H+的浓度,有利于排氢保纳作用的进行,对于防止酸中毒有重要作用。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1、写出一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过程所产生的ATP分子数? 葡萄糖 CO2 + H2O + ATP(1)糖酵解:葡萄糖 丙酮酸 + 2NADH + 2ATP;(2)丙酮酸 乙酰CoA,产生1分子NADH;(3)一分子乙酰CoA经过三羧酸循环,产生3NADH + 1FADH2 + 1ATP/GTP经过呼吸链:1NADH 2.5 ATP(旧数据是3A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