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ppt课件 (2).ppt_第1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课件 (2).ppt_第2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课件 (2).ppt_第3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课件 (2).ppt_第4页
抗血小板药物ppt课件 (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抗血小板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二病区李春菊 抗血小板药物机制 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的物质 如肾上腺素 凝血酶 血清素 5羟色胺 和胶原等 血小板膜有多种受体 如凝血酶受体 ADP受体 5羟色胺受体等 凝血酶等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可激活血小板 使血小板形成并释放TXA2 ADP 5羟色胺 它们都可使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激活后 其膜糖蛋白Ib 复合物和 b a复合物与各自的配基vWF和纤维蛋白原结合而发生血小板黏附和聚集 抗血小板药就是通过封闭血小板膜上的受体或血小板内TXA2合成途径等使血小板不被激活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抗血小板药物的分类 常根据其作用机制将其分为 1 抑制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 包括环氧酶抑制剂 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TXA2合成酶抑制剂 TP TXA2 PGH2 受体拮抗剂等 2 阻碍ADP介导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3 血小板膜GP b a受体拮抗剂 4 凝血酶抑制剂 5 其他 1 环氧酶抑制剂 阿司匹林 Aspirin 药理作用 1 抑制环氧化酶1 COX I 阻碍AA演变成TXA2 COX I能将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H2 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素又将之转化为前列腺素和血栓素A2 2 抑制PG合成酶 从而减少PGI2与TXA2的合成 3 抑制血小板释放肾上腺素 胶原 凝血酶 抑制内源性ADP 5 HT等释放 阿司匹林 1 口服单剂量ASA其抗血小板作用可持续7天 接近血小板平均生存期 7 10 天 循环的血小板每日更新约10 因此停用阿司匹林后需5 6天才能使患者50 的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 ASA的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 由于每日均有新的血小板产生 而当新的血小板占到整体的10 时 血小板功能即可恢复正常 所以ASA需每日持续服用 2 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 大约30 40分钟血浆浓度达到高峰 服药1小时出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但肠溶制剂需3 4小时血浆浓度方可达到高峰 阿司匹林可以胃吸收 因此 若为达到速效 而且在用肠溶片时 应嚼碎服用 3 早晨服药组的PGI2水平夜间高于白天 晚间服药则低于白天 夜间为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 为保证夜间PGI2处于较高水平 ASA早晨服较晚间服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2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双嘧达莫 1 双嘧达莫 dipyridamole DPM 又名潘生丁 Persantin 药理作用 抑制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和第二相聚集 1 通过抑制血小板内磷酸二酯酶 AC 的活性和抑制腺苷酸摄取 进而激活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浓度增高 而cAMP又可抑制和阻止血小板内TXA2的生成 2 此外它还可增强内源性PGI2的活性 亦可诱发血管内膜释放PGI2以减少血小板聚集 3 它还能抑制红细胞和血管内皮对腺苷的摄取和代谢 使血管内皮中腺苷水平增加 从而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抑制血小板聚集 高浓度时 50mg ml 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 双嘧达莫 口服后吸收迅速 血浆半衰期为2 3h 每次50 100mg 4次 d 如与ASA合用 剂量可减至100 200mg d 副作用为头痛 头晕 恶心和轻度胃肠不适 减量后可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不宜使用 进行脑卒中防备可降低脑卒中发作和病死率 无心脏血栓的脑缺血患者 建议合用小剂量ASA 缓释双嘧达莫 200mgbid 但不建议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联合应用 药理作用 西洛他唑是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 可抑制PDE活性和阻碍环磷酸腺苷 cAMP 降解及转化 它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直接舒张血管 进入可以使游离钙更多地变成钙的储存颗粒 使血小板惰性化抑制了血小板的一次聚集 此外 cAMP增多可以使血小板内TXA2生成减少 使ADP和5HT释放减少 从而使血小板的二次聚集量减少 2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西洛他唑 西洛他唑 在吸收后6小时内发挥抗血小板作用 它是一种可逆性血小板抑制剂 停药后48小时内血小板凝集恢复到用药前水平 它在肝脏中代谢 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 该药耐受性较好 不良反应少 危险性低 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 服用100mg每日1 2次 有效率达76 88 用药过程中可出现头晕 头痛 心悸等现象 这可能和西洛他唑的扩张血管作用有关 大多为一过性的 返回 TXA2合成酶抑制剂 奥扎格雷 作用机理 本品为血栓烷 TX 合酶抑制剂 能阻碍前列腺素H2 PGH2 生成血栓烷A2 TXA2 促使血小板所衍生的PGH2转向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用以合成PGI2 从而改善TXA2与前列腺素PGI2的平衡异常 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 1 能改善脑血栓急性期的运动障碍 改善脑缺血急性期的循环障碍及改善脑缺血时能量代谢异常 对不同诱导剂所致血小板聚集均有抑制作用 对大鼠中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脑梗塞有预防作用 2 本品对人血小板聚集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较低 为4nM 用自身血注入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试验表明 本品持续注入静脉 具有抑制血中TXB2浓度及脑血管挛缩等作用 奥扎格雷钠 改善脑血栓症 急性期 每次40 80mg 溶解到适量的电解质液或糖液中 并以每次2小时持续静脉滴注 每日2次 连续进行1 2周 改善蛛网膜下出血手术后的脑血管痉挛收缩以及伴随而产生的脑缺血症状 每天一次 每次用量80mg 溶解到适量的电解质液或糖液中 并以24小时持续静脉滴注 连续用药2周 可根据年龄及症状适当增减剂量 与其他抗血小板药合用时 可减量 避免与含钙液体 林格溶液等 混和注射以免发生混浊 奥扎格雷钠 奥扎格雷钠 不良反应 血液 有出血的倾向 肝肾 偶有GOT GPT BUN升高 消化系统 偶有恶心 呕吐 腹泻 食欲不振 胀满感 过敏反应 偶见荨麻疹 皮疹等 发生时停止给药 循环系统 偶有室上心律不齐 血压下降 发现时减量或终止给药 其他 偶有头痛 发烧 注射部位疼痛 休克及血小板减少等 严重不良反应可出现出血性脑梗塞 硬膜外血肿 脑内出血 消化道出血 皮下出血等 某些出血性疾病患者 如出血性脑梗死 硬膜外出血 颅内出血或并发有原发性脑室内出血的患者 禁用 患有脑梗死症的患者禁用 对本品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有消化道出血 皮下出血者 重症高血压患者 重症糖尿病 血小板减少的患者慎用 与抗血小板剂 血栓溶解剂 抗凝血剂合用时应慎用 并注意监测调整用药剂量 返回 3 ADP受体拮抗剂 噻吩吡啶类药 1 主要通过与血小板的ADP受体 P2Y1和P2Y12受体 特异性结合 抑制血小板膜ADP受体的表达 结合及其活性 2 能够减弱其他激活剂 胶原和凝血酶等 通过血小板释放ADP途径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3 抑制由切变应力引起的血小板聚集 对已形成的血小板血栓能够产生去聚集作用 由于血小板功能被不可逆地抑制 其抗血小板作用强而持久 通常停药后仍持续7 10天 临床评价 A抗血小板作用等于或略大于阿司匹林 B起效慢 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IP 等严重不良反应 自费且价格高 噻氯匹定 力抗栓 即抵克力得 抑制凝血因子 与血小板膜ADP依赖性结合而阻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主要通过与ADP受体P2Y12发生不可逆结合而竞争性抑制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还可以抑制由A A 胶原 TKR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等所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其最终作用是干扰血小板膜糖蛋白 b a受体与Fib结合 从而抑制血小板激活 口服吸收良好 24 48h起作用 3 5d达高峰 T1 2为24 33h 生物利用度为80 90 开始服用的剂量为250mg 次 2次 d 1 2周后改为250mg 1次 d维持 主要用于不能耐受ASA的患者 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 恶心 腹泻 约10 约有1 的可引起骨髓抑制 包括各类血细胞减少症 不良反应多在用药3个月内发生 故在用药前3个月内应经常查血常规 每两周查1次白细胞及血小板 一旦出现上述反应 应立即停药 ADP受体拮抗剂 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是新型ADP受体拮抗剂 其化学结构与TCPD十分相似 与其不同的是口服后起效快 副作用明显低于前者 不需要查血象 现已成为TCPD的替代药物 氯吡格雷 药代动力学特性 氯吡格雷是一个前体药 自身没有活性 85 在肠道被脂酶水解灭活 15 在肝脏转化为活性代谢物 肝功能不良者药效减低 血浆消除半衰期为6 8小时 活性代谢物半衰期为30分钟 活性代谢物与血小板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 使血小板永久失活 口服后2小时起效 健康人服50 100mg氯吡格雷后第2天产生25 30 抑制率 第3 7天达到稳态 40 60 抑制率 停药5天恢复 负荷量300mg快速起效 3小时内达到全面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一般先采用300mg负荷剂量 然后每日75mg 至少1个月 可持续9个月 女性作用弱于男性 肾功能障碍病人作用减弱 血小板IIb IIIa受体拮抗剂 单克隆抗体 阿昔单抗 肽类 KGD环肽 依替非巴肽 非肽类衍生物 替罗非班 分类 水蛭素 水蛭素及其衍生物是凝血酶的直接抑制剂 水蛭素与凝血酶活性中央的可识别位点牢固结合 甚至在活性中央外的广泛区域 二者都有紧密接触 形成高度稳定的非共价结合复合体 可抑制凝血酶产生的血小板聚集和分泌作用 从而削弱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和交联蛋白形成的血小板聚集物的稳定作用 使其易于溶解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1 吲哚布芬 2 达唑氧苯 3 前列腺素E1及其衍生物 4 竞争性抑制剂 GR32193 人工合成RGDS 酮色体 磺曲苯 吲哚布芬 临床评价 可逆 选择性多靶点抗血栓独家新药 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变 静脉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栓形成 药理作用 1 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 使血栓素B2 血小板聚集的强效激活剂 生成减少 2 抑制二磷酸腺苷 ADP 肾上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胶原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3 降低血小板三磷酸腺苷 血清素 血小板因子3 血小板因子4和 凝血球蛋白的水平 降低血小板粘附性 1 口服吸收快 2小时后血浆浓度达峰值 半衰期为6 8小时 12小时后仍有显著抑制作用 90 24小时内恢复 血浆蛋白结合率 99 75 的药物以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形式随尿排泄 部分以原形排出 2 口服 每日2次 每次100 200mg 饭后口服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每天以100 200mg为宜 3 常见消化不良 腹痛 便秘 皮肤过敏反应 齿龈出血等 如出现荨麻疹样皮肤过敏立即停药 4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先天或后天性出血疾病患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有胃肠道活动性病变者慎用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慎用 应避免与其它抗凝血药或阿司匹林等同时服用 吲哚布芬 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中草药 我国有不少基础和临床资料表明 传统医学中的活血化瘀药具有抗血小板治疗作用 1 降低血小板黏附性 川芎 红花 赤芍 五灵脂 薄黄等 2 降低血小板聚集性 冠心 号 当归和阿魏酸 川芎和川芎嗪 丹参和丹参素 郁金精和赤芍801 大剂量参芪复方 刘寄奴 红花 赤芍 三棱 独活 炙甘草 蒲黄 吴茱萸 大蒜 洋葱 郁金 益母草 黑木耳 葛根 三七 鸡血藤 血竭 毛冬青 银杏叶 灯盏花 海风藤酮等 都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 应当加以发掘 努力推广 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原则 注意长期应用的低剂量原则 长期应用选择最低的有效剂量 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 阿司匹林100mg d 氯吡格雷75mg d 心脑血管病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75mg d 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应用 1 抗血小板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消化道溃疡或溃疡并发症史 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 年龄 65岁 使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 同时服用皮质类固醇 同时服用其他抗栓药物 多种抗血小板药物联用 与抗凝药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存在其他严重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等 2 抗血小板药不宜与银杏叶萃取物并用 患有心脏病 脑梗塞 各种血栓症并且在服用丙酮苄羟香豆素 华法令 等抗血小板药的时候 应该尽量避免同时服用银杏萃取物 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化应用的主要原则 识别胃肠出血高危患者 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1 对于需要长期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 首先进行消化道出血危险因素的评估 对于有溃疡病史或溃疡并发症史的患者应行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 检测 对于阳性患者给予根除 同时 监测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中的胃肠道并发症 注意有无黑便并常规进行便潜血检查 2 对于有消化道出血史 消化性溃疡史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合用抗凝药物等的患者 应加用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pumpinhibitors PPIs 如奥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 或H2 受体拮抗剂 H2RA 如法莫替丁 雷尼替丁 和有效的黏膜保护剂 如硫糖铝 胶体次枸橼酸铋 替普瑞酮 若无以上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