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1页
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2页
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3页
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4页
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酒店增层改造设计毕业论文 目目 录录 第第 1 1 章章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说说明明 1 1 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1 2 毕业设计的内容 1 第第 2 2 章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3 2 1 工程概况 3 2 2 主要设计规范 3 第第 3 3 章章 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方案 4 3 1 平面设计 4 3 2 立面设计 7 3 3 剖面设计 9 3 4 单间布置详图 10 3 5 楼梯详图 10 第第 4 4 章章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12 4 1 主要材料指标及设计指标 12 4 2 结构计算书 13 第第 5 5 章章 第五层钢结构加层设计第五层钢结构加层设计 24 5 1 钢结构夹层 PKPM 软件设计 27 5 2 钢结构夹层手算框架校核 33 5 3 钢结构设计 53 第第 6 6 章章 原结构加固部位及方法原结构加固部位及方法 58 6 1 梁加固 58 6 2 柱加固 63 6 3 基础梁加固 64 第第 7 7 章章 施工和加固细则施工和加固细则 68 7 1 土建施工要求 68 7 2 主要施工方法 68 总总 结结 7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72 致致 谢谢 7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 第第 1 1 章章 毕业设计说明毕业设计说明 1 11 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1 1 11 1 1 目的目的 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 专业知识和基本技 能分析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工程师基本训练 使 学生初步具有从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能力 并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1 1 21 1 2 要求要求 1 能综合运用学到的理论 知识和技能 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 熟悉使用土木工程设计的程序 方法和常用的技术规范 提高工程设计等 各方面的能力 3 掌握绘制施工图的技能和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4 树立正确的设计概念 陪养严谨的工作态度 遵守纪律 善于与他人合作 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1 21 2 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的内容 1 2 11 2 1 建筑设计任务与要求建筑设计任务与要求 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 熟悉设计任务书 2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3 设计前的调查研究 2 初步设计阶段 1 任务 提出设计方案 2 内容 根据旧建筑改造后结构形式进行建筑设计 达到美观实用的目的 3 图纸及设计文件 各层平面图及主要剖面图 立面图 A1 图纸 1 100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说明书 设计方案的主要意图 主要结构方案及构造特点等 3 施工图设计阶段 1 任务 满足施工要求 2 内容 原中庭部分用混凝土楼板封闭 新增钢楼梯两部 钢结构电梯井道一部 3 图纸及设计文件 各层建筑平面 各个立面及必要的剖面图 A1 图纸 1 100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 A1 图纸 1 100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 A1 图纸 1 100 建筑 结构等说明书 结构计算书 1 2 21 2 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1 设计要求 1 选定合理的改造方案 2 根据采用的改造方案对主要结构及构建进行设计计算和构造处理 2 结构设计内容 1 多层框架计算 2 基础设计及计算 3 梁设计及计算 4 楼板 楼梯的设计及计算 5 加固设计及计算 3 完成结构施工图 1 结构平面每层及屋顶布置图 2 加固设计图 3 框架施工图及节点详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 第第 2 2 章章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2 12 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顺德均安原富华大酒店加层加固工程 原结构为框架结构四层 桩基础 青灰砖填充墙 现在顶层加一层钢结构 层高 3 4m 1 本工程已使用 20 余年 其原设计图无 以现地勘资料 现场检测资料 现及现场测量构件尺寸及相关设计经验值为设计依据 设计使用年限 30 年 2 原中庭部分用混凝土楼板封闭 其新增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与钢 管桩基础相结合方式 3 新增钢楼梯两部 钢结构电梯井道一部 4 部分基础 柱 梁采用加大截面法加固 部分梁采用粘碳纤维加固 5 除原外墙砌体 其余墙体必须全部拆除 新增墙体必须采用轻质砌块 或轻质龙骨隔墙 若地面需重新做石材地面 原楼面地坪必须铲除 严禁在现 有楼面地坪上直接铺设石材地面 2 22 2 主要设计规范主要设计规范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05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87 2001 年版 3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 89 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 2005 5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 2006 6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 7 建筑结构设计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10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 98 11 中南地区建筑配件图集合订本 98ZJ001 12 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中国钢结构协会房屋建筑钢结构协会合编 钢结构设计与计算 第 2 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3 严正庭 严立编著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计算构造手册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97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 第第 3 3 章章 建筑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方案 本工程因为加层加固工程 其原有大体结构形式已经确定 除中部柱拆除 和新添外其余柱位不变 改造后希望供宾馆或洗浴中心使用 综合上述两点 本建筑方案按照底层商场 二至五层为宾馆的用途进行设计 其中宾馆标准层提供标准双人间 标准大床房和豪华双人间三种不同的房 间类型 以适应不同顾客的居住需求 设置钢楼梯两部 钢结构电梯井道一部 3 13 1 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3 1 13 1 1 改造前标准层平面图改造前标准层平面图 图 3 0 改造前一层平面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5 3 1 23 1 2 一层平面图一层平面图 根据新建筑底层供商场使用的要求 设计平面图如下 图 3 1 一层平面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6 3 1 33 1 3 二至三层平面图二至三层平面图 根据房间使用要求 2 3 层平面布置如下 图 3 2 标准层平面图一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7 5 3 1 43 1 4 顶层平面 即屋面组织排水 顶层平面 即屋面组织排水 图 3 3 顶层平面图 3 23 2 立面设计立面设计 3 2 13 2 1 正立面图正立面图 根据原有结构层高及平面布置 建筑正立面图如下所示 图 3 4 正立面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8 3 2 23 2 2 背立面图背立面图 图 3 5 背立面图 3 2 23 2 2 左侧左侧立面图立面图 图 3 6 左侧立面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9 3 2 33 2 3 右侧立面图右侧立面图 图 3 7 右侧立面图 3 33 3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 3 3 13 3 1 1 11 1 剖面图剖面图 图 3 8 1 1 剖面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0 3 3 23 3 2 2 22 2 剖面图剖面图 图 3 9 2 2 剖面图 3 43 4 单间布置详图单间布置详图 图 3 10 房间一 二 三详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1 3 53 5 电梯设计电梯设计 本旅馆属于小型旅馆 楼层数 10 层 采用全程服务 1 将运载人数 约 100 人 最大运载量 2 可能停靠站 4 层 3 电梯运载容量 13 人 4 停靠站数目 4 站 5 行程 28 4m 6 电梯最小运行速度 2 5m s 7 计算运行周期 RT 1 m28 4m 11 36s m s2 5m s 行程 电梯速度 2 加速度允许差 减速与限定时间 2 5m s 的电梯的标准值 加上 4s 为每站停 靠所需的加速度与减速 加上 6s 为每次向上与向下运行的限定时间同到底层 的加速度与自底层向上的减速 3 乘客进入轿厢时间 每人 1 2s 4 乘客离开轿厢的时间 每人 1 7s 5 每次停站开门与关门时间 5s 总运行时间 RT 上列量的总和 88s 8 电梯在 20min 内的运载人数 20 60s1200 h 13 195 88 运载容量 人 人 运行周期 9 计算所需电梯数量 100 0 51 h195 运载总人数 N 台 故可只设置一台电梯 轿厢额定荷载为 1000 13 15 kg 人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2 3 63 6 楼梯详图楼梯详图 图 3 11 楼梯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及楼梯 单间等各详图详见附建筑施工图纸 第第 4 4 章章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4 14 1主要材料指标及设计指标主要材料指标及设计指标 1 钢结构加层及钢楼梯 电梯井道钢材选用Q235 强度设计值 f 215N mm fv 125N mm fce 320N mm 其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 碳素结构钢 GB700 88 的有关规定 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 伸长率 屈 服强度和硫 磷含量的合格保证 钢材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 比值不应小于1 2 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 且伸长率应大于20 钢材应有 良好的可焊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2 混凝土 新浇及加固基础 新增一层柱的混凝土为C30 其他部位均为C25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3 钢筋为HPB235级 HRB335级 3 焊条 E43系列用于焊接HPB235钢筋 Q235B钢板型钢 不同材质时 焊条应与 低强度等级材质匹配 手工焊接用焊条应符合国家标准 碳钢焊条 GB5117 或 低合金焊条 GB5118 的规定 4 植筋及粘碳纤维布结构胶选用A级胶 其各项指标应满足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 计规范 要求 5 碳纤维布采用0 167mm厚 级布 其各项指标应满足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 范 要求 6 锚栓 M14 M22均为普通型 7 楼面荷载要求 楼面活荷载2 0KN 喷淋活载0 3KN 吊顶恒载0 3KN 楼面 装修恒载1KN 未经设计单位许可 不得擅自增加楼面荷载 4 24 2 结构计算书结构计算书 工程为多层框架结构 除第五层为新加钢结构外 其余均为混凝土结构 结构计算除基础部分和加固措施外 其余均采用PKPM软件进行计算 4 2 14 2 1 结构材料信息结构材料信息 混凝土容重 kN m3 Gc 25 00 钢材容重 kN m3 Gs 78 00 水平力的夹角 Rad ARF 0 00 竖向荷载计算信息 按模拟施工加荷计算方式 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 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 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 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 特殊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 结构类别 框架结构 裙房层数 MANNEX 0 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m DMAX 2 00 墙元侧向节点信息 内部节点 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4 采用的楼层刚度算法 层间剪力比层间位移算法 4 2 24 2 2 风荷载信息风荷载信息 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kN m2 WO 0 70 地面粗糙程度 C 类 结构基本周期 秒 T1 0 00 体形变化分段数 MPART 1 各段最高层号 NSTi 5 各段体形系数 USi 1 30 4 2 34 2 3 地震信息地震信息 振型组合方法 CQC耦联 SRSS非耦联 CQC 计算振型数 NMODE 15 地震烈度 NAF 7 00 场地类别 KD 1 设计地震分组 一组 特征周期 TG 0 25 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1 0 08 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Rmax2 0 50 框架的抗震等级 NF 3 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RMC 0 50 周期折减系数 TC 1 00 结构的阻尼比 DAMP 5 00 是否考虑偶然偏心 否 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0 4 2 44 2 4活荷载信息活荷载信息 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从第1到5层 柱 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不折算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5 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折算 柱 墙 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数 折减系数 1 1 00 2 3 0 85 4 5 0 70 4 2 54 2 5调整信息调整信息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BK 1 00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BT 0 85 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BM 1 00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BLZ 0 70 梁扭矩折减系数 TB 0 40 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RSF 1 00 0 2Qo 调整起始层号 KQ1 0 0 2Qo 调整终止层号 KQ2 0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NTL 0 顶塔楼内力放大 RTL 1 00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CPCOEF91 1 15 是否按抗震规范5 2 5调整楼层地震力IAUTO525 1 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IREGU KZZB 0 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NWEAK 0 4 2 64 2 6 配筋信息配筋信息 梁主筋强度 N mm2 IB 300 柱主筋强度 N mm2 IC 300 墙主筋强度 N mm2 IW 300 梁箍筋强度 N mm2 JB 210 柱箍筋强度 N mm2 JC 210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6 墙分布筋强度 N mm2 JWH 210 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100 00 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100 00 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150 00 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 RWV 0 30 4 2 74 2 7 设计信息设计信息 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1 00 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 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不作为刚域 是否考虑 P Delt 效应 否 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 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0 85 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30 00 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30 00 是否按砼规范 7 3 11 3 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否 4 2 84 2 8 荷载组合信息荷载组合信息 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 20 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 40 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 40 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 H 1 30 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 V 0 50 特殊荷载分项系数 CSPY 0 00 活荷载的组合系数 CD L 0 70 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CD W 0 60 活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CEA L 0 50 4 2 94 2 9荷载分析荷载分析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7 4 2 9 14 2 9 1 楼面荷载楼面荷载 活荷载 LL 2 0 0 3 2 3 2 KN M 恒荷载 DL 1 0 3 1 3 2 KN M 原有墙体荷载 QL 0 2 3 6 7 965 73 KN m 新增墙体荷载 XQL 2 0 2 0 3 3 60 216 KN m 4 2 9 24 2 9 2 风荷载相关参数风荷载相关参数 图 4 1 风荷载相关信息 4 2 9 24 2 9 2 地震荷载相关参数地震荷载相关参数 图 4 2 地震荷载相关信息 4 2 9 34 2 9 3 梁板柱设定梁板柱设定 根据建筑施工图布置梁板 原梁尺寸不变 为200 450 新增梁尺寸预设为 200 500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8 考虑中庭部分封板 原中庭周围一圈柱需要提高承载力 适当加大截面为 540 540 新增柱截面为 400 450 其他柱不变 为 400 400 标准层信息如下图 图 4 3 标准层信息图 标准层平面布置如下图 注 除图中注明外 其余梁 柱均为原建筑物原有结 构构件 截面尺寸 梁 柱 mmmm 200450mmmm 400400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19 图 4 4 标准层布置图 将原有墙体作为梁上荷载 新增墙体荷载较小 可均布于板面 得到 标准层板面恒荷载下所示 单位 2 KN m 图 4 5 标准层板面恒荷载图 标准层板面活荷载图如下图所示 单位 2 KN m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 图 4 6 标准层板面活荷载图 标准层梁间荷载图如下 图 4 7 标准层梁间荷载图 经 SATWE 软件分析计算 标准层恒载简图如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1 图 4 8 标准层恒载简图 标准层活载简图如下 图 4 9 标准层活载简图 在荷载最不利组合作用下 标准层梁内力包络图如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2 图 4 10 梁内力包络图 梁设计配筋包络图如下 图 4 11 梁设计配筋包络图 标准层梁弹性挠度图如下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3 图 4 12 标准层梁弹性挠度图 底层柱最大组合内力图如下 图 4 13 底层柱最大组合内力图 风荷载作用下 各层位移见下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4 图 4 14 风荷载作用下各层位移图 地震荷载作用下 各层位移见下图 图 4 15 地震荷载作用下各层位移图 4 34 3 钢楼梯设计钢楼梯设计 图 4 16 楼梯详图 4 3 14 3 1 几何参数几何参数 楼梯净跨 3600mm 楼梯高度 H 1800mm 踢步数 n 10 阶 n l 楼梯宽 b 1480mm 下平台宽 1170mm 上平台 原混凝土板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5 4 3 24 3 2 荷载标准值荷载标准值 4 3 2 14 3 2 1 踏步部分踏步部分 恒荷载 横板 30mm 混凝土 2 25 0 030 75 kN m 4mm 钢板 取 2 78 0 0040 312 kN m 2 0 35 kN m 合计 2 1 1 kN m 竖板 22 18 27 1 1 0 73 kN mkN m 踏步合计 2 1 83 kN m 折算为斜梯板 22 1 83 27 32 451 52 kN mkN m 防火层按斜梯板取为 2 0 5 kN m 总计 222 1 52 0 5 2 02 kN mkN mkN m 折算至梯梁 2 02 1 48 21 5 kN m 栏杆荷载 0 20 f qkN m 梯梁自重 0 358 kN m 故斜梯梁总恒载为 取1 50 20 3582 058 kN m 2 5 kN m 活荷载 2 5 qkN m 斜梁总活载为 取2 5 1 48 2 27 32 451 54 kN m 1 6 kN m 4 3 2 14 3 2 1 休息平台部分 休息平台部分 恒荷载 30mm 混凝土 2 25 0 030 75 kN m 4mm 钢板 取 2 78 0 0040 312 kN m 2 0 35 kN m 加劲板取 2 0 2 kN m 防火层取 2 0 5 kN m 小计 2 1 8 kN m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6 折算至梯梁上 1 8 1 48 21 31 kN m 梯梁自重 0 358 kN m 梯梁总恒载为 取1 31 0 3581 668 kN m 2 kN m 梯梁总活载为 2 5 1 48 21 75 kN m 4 3 34 3 3 材料材料 235Q钢 2 215 fN mm 2 125 v fkN mm 4 3 44 3 4 结构计算结构计算 4 3 4 14 3 4 1 梯梁 梯梁 荷载设计值 踏步部分 取 1 2 2 5 1 4 1 65 24 kN m 5 5 kN m 平台部分 取 1 2 2 0 1 4 1 754 85 kN m 5 0 kN m 应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计算结构内力 结果如下图 a 轴力图 b 剪力图 C 弯矩图 图 4 17 楼梯内力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7 max 8 72MkN m max 9 41VkN max 5 84NkN 梯梁选用 腹板面积 25b 3 289600 x Wmm 2 2250Amm max 289600 21562 38 72MkN mMkN m max 2250 125281 39 41VkNVkN 满足要求 4 3 4 24 3 4 2 踏步板 踏步板 取 1m 板计算 2 1 2 2 5 1 4 2 56 5 qkN m 2 max 1 8 6 5 0 270 059MkN m 4mm 钢板抗弯 22 max 61000 4 6 2150 570 059MbhfkN mMkN m 满足要求 4 3 4 34 3 4 3 休息平台休息平台 平台板 2 max 1 8 6 5 0 50 200 57MkN mMkN m 满足要求 加劲板 选用 2 0 5 6 53 25 qkN m 2 max 1 8 3 25 1 481 89215 227004 9MkN mMkN m 满足要求 第第 5 5 章章 第五层钢结构加层设计第五层钢结构加层设计 5 15 1钢结构夹层钢结构夹层PKPMPKPM软件设计软件设计 5 1 15 1 1 柱网布置柱网布置 依据已完成的 4 层的柱网布置情况及相关层的建筑图进行布置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8 5 1 25 1 2 结构形式选择结构形式选择 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应满足传力可靠 受力合理的要求 对多层钢结构建筑 可使用纯框架形式 框架应双向刚接 由于本工程位于 7 度抗震设防地区 加 建部分只有一层 加建部分高也只有 3 4 米 含檐口 结构形式又比较规则 结构刚度要求不太高 纯框架形式很容易满足 经济性能优于框架支撑体系 故采用刚框架结构形式 5 1 35 1 3 楼板形式选择楼板形式选择 楼板的方案选择首先要满足建筑设计要求自重小和便于施工的原则 还要 保证楼盖有足够的刚度 常见形式有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预制楼板等 目前 多高层钢结构楼板多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具有结构性能好 施工方便等特 点 根据压型钢板对组合楼板承载能力的贡献 楼板可分为组合型和非组合型 两种 前者压型钢板兼起配筋作用 可部分或全部代替楼板的受拉钢筋 后者 在受拉区应配置能承受全部拉力的受拉钢筋 除此之外 在楼板支座处 应根 据计算配置负弯矩钢筋 同时 板中还要按构造配置分布钢筋以满足抗裂要求 本设计楼板采用组合型 组合楼板要进行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计算 施 工阶段 设置临时支撑体系 可不进行压型板受力验算 在使用阶段 按压型 钢板和混凝土板共同受力计算 此外 对组合型楼板 必须进行防火处理 喷 涂防火漆 5 1 45 1 4 梁柱选择梁柱选择 考虑屋面自重和上人荷载 暂定梁尺寸为 HN350 175 HN250 125 HN198 99 三种 柱尺寸为 HW250 250 钢梁结构找坡 2 5 1 55 1 5 钢结构加层平面图钢结构加层平面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9 图 5 1 钢结构加层平面图 5 1 65 1 6 新加层恒载简图新加层恒载简图 图 5 2 新加层恒载简图 5 1 75 1 7 新加层活载简图新加层活载简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0 图 5 3 新加层活载简图 5 1 85 1 8 新加层最不利组合内力包络图新加层最不利组合内力包络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1 图 5 4 新加层最不利组合内力包络图 5 1 95 1 9 新加层验算图新加层验算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2 图 5 5 新加层验算图 验算表明 新加钢结构层梁柱配置合理 满足承载力要求 选择一榀框架进行分析演算 此处取B轴线对应框架 5 1 105 1 10 弯矩包络图如下弯矩包络图如下 图5 6弯矩包络图 5 1 115 1 11配筋包络图配筋包络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3 图5 7配筋包络图 由此看出 配筋包络图可将内力包络图完全包住 保证承载力 满足要求 5 25 2 钢结构夹层手算框架校核 钢结构夹层手算框架校核 5 2 15 2 1 横向框架计算横向框架计算 以 E 轴线对应框架为代表 取计算单元如下图所示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4 图 5 8 框架计算单元图 上图底部四层为现有混凝土结构 下面只分析加建钢结构层对应框架 5 2 1 15 2 1 1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考虑屋面恒荷载 恒载分项系数为 1 2 活载分项系数为 1 4 楼面标准值 4kN m2时 取 1 3 结构重要性系数 o 1 0 1 屋面恒载 80 厚压型钢板 面材厚度 0 6mm mkNmkN 50 0 2 18 3 109 0 2 钢梁自重 mkNmkN 50 0 2 1 4 0 现浇混凝土板重 mkNmkN 50 128 32 111 0 25 3 20mm 厚 1 2 水泥砂浆抹面压光 m kN88 22 1602 0 m kN20 3 合计 mkN 38 16 考虑到屋面为倾斜 若用简化为水平计算 将其略微增大 取 17 00kN m 2 屋面活载 屋面雪荷载 mkNmkN 66 2 4 18 3 5 0 2 屋面活荷载 上人屋面 mkNmkN 23 124 18 3 3 2 2 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 取两者较大值 因为相等 则取 12 23kN m 3 各层框架节点集中荷载 1 A 列 纵向主梁 kNmkN37 1 2 18 3 3 0 2 B 列 纵向主梁 kNmkN37 1 2 18 3 3 0 3 C 列 纵向主梁 kNmkN37 1 2 18 3 3 0 4 D 列 纵向主梁 kNmkN37 1 2 18 3 3 0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5 4 风荷载 基本风压 0 6 kN m2 B 类场地 屋顶标高 20 800m z 0 818 h h B 20 80 24 1 5 故 z取 1 0 1 外墙迎风面 mkNq 09 2 4 18 3 6 0818 0 8 00 1 1 2 外墙背风面 mkNq 31 14 18 3 6 0818 0 5 00 1 2 3 屋面迎风面 mkNq 56 1 4 18 3 6 0818 0 6 00 1 3 4 屋面背风面 mkNq 30 14 18 3 6 0818 05 00 1 4 计算按左风和右风考虑 风荷载对屋面的作用力为向上 且小于屋顶自重 可将其视为有利荷载 为方便进行内力计算 可将其忽略 且对计算简图进行 进一步简化 简化后的荷载图 见 图 5 9 图 5 9 简化荷载图 注 右风作用下受力效果与左风呈镜像 故未画出 5 2 1 25 2 1 2 截面初选截面初选 1 框架梁 工字形梁的截面高而窄 在主轴平面内模量大 楼板可视为刚性铺板 没 有整体稳定问题 截面只需满足强度 刚度和局部稳定的要求 故本工程的主 次梁截面可考虑工字形钢 此处选用窄翼 H 型钢 HN 系列 其经济性好 若考虑横梁的组合效应 计算时对边梁刚度放大 1 2 倍 中梁放大 1 5 倍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6 这里偏于安全的不考虑横梁的组合效应 按钢梁计算 本工程横向主梁的跨度分别为 6200mm 5250mm 5250mm 6200mm 主梁在和柱连接部位 柱腹板应设加劲肋 以满足传力的要求 且加劲肋间距 应大于 150mm 否则难以施工 因此 同一梁柱节点处 梁的梁面高度若不一 致 其差别最好在 150mm 以上 跨度为 6200mm 时 高跨比为 1 15 1 20 则 梁高可取 310 410mm 取梁高为 350mm 查 热轧 H 型钢和部分 T 型钢 本 层的横向主梁可选用 HN350 175 跨度为 5250mm 时 横向主梁梁高可取 250mm 选用 HN250 125 次梁可以选用 HN298 99 2 框架柱 柱的截面通常采用 H 型钢截面 不过一般应选择宽翼缘 HW 系列 以保证 弱轴方向的抗弯能力 本设计采用 HW250 250 此处 初选由工程经验得出 也可以通过计算选取 5 2 1 35 2 1 3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图 5 10 线刚度图 单位 mkN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多层框架的侧移较小 且各层荷载对其他层的水平构 件的内力影响不大 可忽略侧移的影响 把每层按无侧移框架用弯矩分配法进 行计算 水平构件的内力即为计算值 垂直构件为相邻层的同一垂直构件内力 叠加 根据分层法分析结果可知 多层框架中某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对与其相邻 的节点影响较大 对其他节点影响较小 因此 可假定某一节点的不平衡弯矩 只对与该节点相交的各杆件的远端有影响 这样可将弯矩分配法的循环次数化 简到弯矩二次分配和其间的一次传递 框架构件刚度为 EI 其中 E 206 106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7 kN m2 各构件线刚度 i EI l l 为构件计算长度 则框架各构件线刚度 见 图 3 6 然后按照力矩分配法进行计算 也可直接采用计算软件进行计算 本设计计算采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计算 1 恒载弯矩图见 图 5 11 图 5 11 恒载弯矩图 2 恒载轴力图见 图 5 12 图 5 12 恒载轴力图 3 恒载剪力图见 图 5 13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8 图 5 13 恒载剪力图 4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计算方法同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载弯矩图见 图 5 14 图 5 14 活载弯矩图 活载轴力图见 图 5 15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39 图 5 15 活载轴力图 活载剪力图见 图 5 16 图 5 16 活载剪力图 5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计算结果 左风弯矩图见 图 5 17 图 5 17 左风弯矩图 左风轴力图见 图 5 18 图 5 18 左风轴力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0 左风剪力图见 图 5 19 图 5 19 左风剪力图 右风弯矩图见 图 5 20 图 5 20 右风弯矩图 右风轴力图见 图 5 21 图 5 21 右风轴力图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1 右风剪力图见 图 5 22 图 5 22 右风剪力图 以上各内力图中杆件内力正负号规定与结构力学中规定相同 弯矩 轴力 剪力单位分别为 kN m kN kN 5 2 1 45 2 1 4 内力组合内力组合 当内力组合中考虑有风荷载与活荷载共同作用时 所有活荷载考虑组合系数为 0 9 荷载基本组合的框架内力 见 表 5 1 5 2 1 55 2 1 5 杆件截面验算杆件截面验算 1 基本组合时的杆件截面验算 1 柱 以 1 柱为例 柱及横向主梁截面 见 图 5 23 截面特性 边柱截面特性 HW250 250 9 14 图 5 23 柱及梁截面图 A 91 43cm2 Ix 10800cm4 Iy 3650cm4 ix 10 8cm iy 6 28cm Wx 867cm3 Wy 292cm3 横向主梁截面特性 HN350 175 7 11 A 62 91cm2 Ix 13700cm4 Wx 3650cm3 计算长度 696 0 6200 3400 10800 13700 0 K 查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 表 D 2 并用插值法计算得 0 670 则计算长度 lo l 0 670 3400 2278mm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2 内力组合 kNN mkNM 89 108 35 62 强度 2 3 6 2 3 4 80 5 6891 11 1086705 1 1035 62 1043 91 1089 108 mmN W M A N nxx x n 满足条件 2 mm N295f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3 表 5 1 荷载基本组合的框架内力 内 力 1234 内力组 合 恒载活载左风右风 MAX KN m MAX KN m Nmax KN 截面 组合内力组合内力组合内力 Z1 上端 M 29 1 22 640 87 0 87 62 203 62 3502 N 50 77 38 390 32 0 32 106 43 108 892 V 13 06 9 99 0 910 91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 2k 26 657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29 406 下端 M 14 8111 32 3 563 5634 0775 27 5496 N 50 77 38 390 32 0 32 106 43 108 892 V 13 06 9 993 51 3 51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 Sw2k 30 37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23 8368 Z2 上端 M 13 1510 061 62 1 6230 4968 26 2505 N 104 279 96 0 130 13 24 394 62 1325 V 5 84 441 08 1 08 1 2Sgk 1 4Slk 0 6 1 4Sw1k 13 9152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2k 11 274 下端 M 6 57 5 03 2 062 06 16 817 15 5293 N 104 279 96 0 130 13 24 394 62 3509 V 5 84 441 08 1 08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13 9152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1k 13 0884 Z3 上端 M 001 62 1 122 0412 2 0412 N 88 31 67 5800 191 12 191 123 V 000 86 0 86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1 0836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1 0836 下端 M 00 2 061 81 2 5956 2 5956 N 88 31 67 5800 191 12 191 123 V 000 86 0 86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1 0836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1 0836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4 Z4 上端 M 13 15 10 061 53 1 53 28 897 28 8965 N 104 279 9600 62 242 62 2417 V 5 8 4 441 04 1 04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 2k 13 055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2k 13 0548 下端 M 6 575 03 2 012 0115 4873 15 4873 N 104 279 9600 62 242 62 2417 V 5 8 4 441 04 1 04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 Sw2k 13 055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2k 13 0548 Z5 上端 M 29 6122 640 50 564 6884 64 6884 N 49 77 38 39 0 250 25 108 41 108 41 V 13 069 99 2 082 08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25 6386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25 6386 下端 M 14 81 11 32 4 524 52 37 73 37 7304 N 49 77 38 39 0 250 25 108 41 108 41 V 13 069 995 03 5 03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34 5972 1 2Sgk 1 4Slk 0 6 1 4Sw2k 34 5972 L9 左端 M 29 6122 64 0 870 8762 9622 62 9622 N 13 16 9 99 0 910 91 29 526 29 526 V 48 437 02 0 320 3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104 32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104 322 右端 M 56 2443 011 14 1 14123 117 123 117 N 13 16 9 99 0 910 91 29 526 29 526 V 57 43 58 0 320 3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123 71 123 714 L8 左端 M 43 0932 95 0 480 4892 6202 92 6202 N 7 26 5 550 17 15 491 15 4908 V 45 7835 01 0 20 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98 7966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98 7966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5 右端 M 37 0228 310 56 0 5680 8002 80 8002 N 7 26 5 550 17 15 491 15 4908 V 43 47 33 24 0 20 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94 298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94 2984 L7 左端 M 37 0228 31 0 570 5779 3764 78 1996 N 7 26 5 551 04 14 395 15 24 V 43 4733 24 0 20 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93 7944 1 35Sgk 1 4 0 7Slk 0 6 1 4Sw2k 91 4277 右端 M43 0932 950 51 0 5193 8676 90 0341 N 7 26 5 551 04 14 395 15 24 V 45 78 35 01 0 20 2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99 301 1 35Sgk 1 4 0 7 Slk 0 6 1 4Sw2k 95 9448 L6 左端 M56 2443 01 1 031 03120 383 118 939 N 13 16 9 992 08 25 759 27 5562 V5743 58 0 250 25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122 996 1 35Sgk 1 4 0 7 Slk 0 6 1 4Sw2k 119 8684 右端 M29 6122 640 5 0 564 6884 61 7407 N 13 16 9 992 08 25 759 27 5562 V 48 4 37 02 0 250 25 1 2Sgk 0 9 1 4Slk 1 4Sw1k 105 04 1 35Sgk 1 4 0 7 Slk 0 6 1 4Sw2k 101 41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6 平面内稳定 150 1 21 108 2278 0 x x i l 查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 表 C 6 得 x 0 967 b 类截面 kN EA N x EX 3795810 1 211 1 1043 9110206 1 1 3 2 232 2 2 mx 1 0 N N 8 01 W M A N EX x1x xmx x 65 6832 12 37958 89 108 8 011086705 1 1035 620 1 1043 91967 0 1089 108 3 6 2 3 满足条件 22 295 97 80mmNfmmN 平面外稳定 15014 54 8 62 3400 y y i l 查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 2003 表 C 6 得 y 0 838 b 类截面 则取 b 0 972 0 1972 0 235 345 44000 1 54 07 1 23544000 07 1 2 2 yy b f tx 1 0 1 0 3 6 2 3 1y 108670 1 1035 620 1 0 1 1043 91838 0 109 108 xb xtx W M A N 满足条件 22 295 13 86mmNfmmN 局部稳定 翼缘 翼缘满足要求 4 12345 235152 9 21 5 193 21 2 13400 t b 腹板 3 0 x 3713 2 8 35 13700 2 h I Wcm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7 2 3 6 2 3 max 3 86 9 59 4 26 103713 10 3 222 1069 218 10 4 577 mmN W M A N x 2 3 6 2 3 x min mm N 5 33 9 594 26 103713 103 222 1069 218 10 4 577 W M A N 6 139 1 0 53 0 19 0 53 max minmax 0 腹板高厚比限值为 6 45345 23525 0 165 036 1 16345 235255 016 0 则 腹板也满足要求 6 455 27 13 358 t h w 0 5 2 25 2 2 横向主梁计算横向主梁计算 本工程采用组合楼板 框架梁与楼板有可靠连接 能阻止梁上翼缘的侧向 失稳 在支座负弯矩处 一般可在受压下翼缘设侧向支承 另外 对 6 度及非 抗震地区 轧制 H 型钢的局部失稳能够保证 不必进行验算 因此 框架梁只 需进行强度和挠度验算 另外 主梁一般不考虑组合效应 按钢梁计算 按梁端负弯矩校核 截面特性 HN350 175 7 11 截面图见 图 5 23 A 63 66cm2 Ix 13700cm4 Iy 985cm4 ix 14 7cm iy 3 93cm Wx 782m3 Wy 113cm3 内力组合 因截面相同 可选择最不利内力组合 现选取 L9 梁右端内力组合验算 取 Mmax组合 其也可作为最大剪应力组合 kNV kNN mkNM 7 123 5 29 18 123 max 梁端截面验算 正应力 5 1576 4 10782 1018 123 1066 63 10 5 29M A N 3 6 2 3 x n nx W 满足要求 2 2 2 2 N310 310 1 162 9 152 mmf mmNf mmN mmN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8 剪应力 2 4 23 6 31 121013700 27164 5 16911175 10 7 123V mmN It S w x 满足要求 2 v mm N180f 梁跨中截面验算 由内力计算结果知梁跨中弯矩最大为 Mx 105 09 94 74 199 8kN m 与支 座弯矩相比 Mx小许多 故不再计算 挠度验算 有求解器求得 L9 梁中 截面在恒载作用下的挠度为 4 1mm 在活载作用 下的挠度为 3 1mm 故 mm l VmmV TT 5 15 400 6200 400 2 71 31 4 均满足要求 mm l VmmV QQ 4 12 500 6200 500 1 3 5 2 35 2 3 次梁计算次梁计算 次梁截面为 HN198 99 4 5 7 钢材为 Q345B 压型钢板厚度为 0 8mm 型号为 YX51 200 600 压型钢板顶面上钢筋混凝土厚度为 100mm 混凝土等级为 C20 以 轴 AB 跨上的次梁为研究对象 组合次梁截面 见 图 5 24 图 5 24 组合次梁截面 截面特征计算 a 钢梁截面特征计算 钢梁截面 A 23 59cm2 截面惯性矩 I 1610cm4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49 钢梁上翼缘的弹性抵抗矩 W1 162 6cm3 钢梁下翼缘的弹性抵抗矩 W2 162 6cm3 b 组合截面特征计算 钢与混凝土弹性模量比 查表得 08 8 E E C E 混凝土板的计算宽度为 mmb l hb ae 120099600600 6 6 0 mmb ll be136699 6 3800 6 3800 66 0 取 be 1200mmmm3000200 2 2003000 2 2003000 b 2 S 2 S b 0 00 e 混凝土板的截面面积为 2 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