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与技术指南 1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发展与现状 1978年9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颁布实施 本条例规定管理的急性传染病分为甲乙两类25种传染病 1989年2月21日我国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共35种 年 月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对该法完成修订 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 自 年 月 日起施行 2004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共37种 目前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共39种 2 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发展与现状 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登记与报告 各级疾控机构承担传染病疫情资料的汇总 分析和质量控制等工作 3 技术文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37号令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试行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2005年试行版 国家传染病诊断标准 4 印发规范的通知 卫办疾控发 2006 92号文件 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提高报告质量 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 流行提供及时 准确的信息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的有关规定 我部制定了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5 印发规范的意义与目的 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传染病防治法的细化提高传染病信息上报数据的质量督导检查有规范可依 6 规范主要内容 组织机构职责传染病信息报告报告数据管理传染病疫情分析与利用资料保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考核与评估 7 一 组织机构职责 总原则 分级负责 属地管理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管理工作 开展督导检查 疾控机构 负责业务管理 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医疗机构 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 报告和登记制度 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培训 协助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采供血机构 对献血员进行登记 报告HIV抗体检测两次初筛结果阳性者 8 二 传染病信息报告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报告病种填报要求报告程序与方式报告时限 9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 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 个体开业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注意 责任报告单位中无学校和卫生检疫机构 10 报告病种 现行39种法定传染病 甲类 2种 鼠疫 霍乱乙类 26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 病毒性肝炎 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 麻疹 流行性出血热 狂犬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登革热 炭疽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百日咳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 猩红热 布鲁氏菌病 淋病 梅毒 钩端螺旋体病 血吸虫病 疟疾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和肺炭疽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丙类 11种 流行性感冒 甲型H1N1流感 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 黑热病 包虫病 丝虫病 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手足口病 11 报告病种 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 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 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12 填报要求 病例分类 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 实验室确诊病例 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类进行报告 分类标准严格参照国家诊断标准 临床医生 疫报人员均要熟悉此标准 切不可凭主观认识 阳性检测结果仅供采供血机构填写 13 填报要求 病原携带者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 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旧 伤寒副伤寒 痢疾 梅毒 淋病 白喉 疟疾 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目前不需要报告 将会在以后的发文中有所体现 乙肝的病原携带者不需要进行网络直报 14 填报要求 分型 炭疽分为肺炭疽 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 乙型 丙型 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梅毒分为一期 二期 三期 胎传 隐性五类 疟疾分为间日疟 恶性疟和未分型三类 肺结核分为涂阳 仅培阳 菌阴和未痰检四类 乙型肝炎 血吸虫病应分为急性和慢性 15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的监测和报告按照 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 试行 和 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 试行 的规定执行 最近 我市医疗卫生机构有报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经核实为误报 需进一步规范不明原因肺炎的报告和处理程序 16 报告程序与方式 传染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传染病报告卡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现场调查时发现的传染病病例 由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现场调查人员填写报告卡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报告卡 乡镇卫生院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收集和报告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信息 军队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服务时 发现传染病应向属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7 报告程序与方式 现场调查人员如在调查中发现传染病报告卡信息有误 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进行订正或删除 同时告知原填报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中规定 采供血机构发现HIV两次初筛阳性检测结果也应填写 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诊断日期填写第二次初筛检测结果阳性的日期 18 19 报告方式 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 没有条件实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 在规定的时限内将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属地县级疾控机构 20 法定传染病报告程序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 应立即填写或录入传染病报告卡 并交 邮寄 予责任报告单位的疫情管理人员 疫情管理人员收到传染病报告卡 在核实确认后 应在当天将其输入报告系统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每日 工作日 上网审核辖区内责任报告单位报出的卡片 对有疑问的卡片必须向责任报告单位查询与核对 确认后的卡片参与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统计汇总 21 报告时限 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有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 有可能发生暴发或流行 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传染病 数天内就诊多例同一病症不明原因的急性疾病 提醒 其它急性传染病发生死亡时应高度关注 如手足口病 甲型H1N1流感 麻疹等 22 报告时限 对其他乙 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到无网络直报条件责任报告单位报送的传染病报告卡后 应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 23 报告时限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 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要求报告 24 三 报告数据管理 审核订正补报查重 25 三 报告数据管理 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录入人员不能在对于病人实际情况不了解 没有事实依托的情况下 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随意修改或补填 举例 如补填 病例分类 工作单位 等项目 26 三 报告数据管理 审核 疾控机构必须每日对报告信息进行审核 如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非典 脊灰的病人或疑似病人以及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的报告信息时 应立即调查核实 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对信息进行确认或订正 27 三 报告数据管理 审核 以下情况需要重新审核 但各级原审核时间不变 只有订正终审时间发生变化 病例从疑似 病原携带变更为临床确诊 实验室确诊病例从一个病种变更为另一个病种 必须为审核级别发生变化 如果CDC进行订正 代表本级已经审核 如果直报单位进行订正 则CDC需重新对该张卡片审核 28 三 报告数据管理 订正 在同一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报告病例诊断变更 已报告病例死亡或填卡错误时 应由该医疗卫生机构及时进行订正报告 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 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对报告的疑似病例 应及时进行排除或确诊 29 三 报告数据管理 订正 诊断日期 初次报告时 填写初诊的日期 订正报告时 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 如肺结核由 未痰检 订正为 涂阳 时 填写确诊的日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仍填写初诊的日期 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 30 三 报告数据管理 订正 转诊病例发生诊断变更 死亡时 由转诊医疗机构填写订正卡并向病人现住址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 应由核实单位更正为地址不详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病种 由专病管理机构对卡片做出订正 31 三 报告数据管理 补报 责任报告单位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 应及时补报 32 三 报告数据管理 查重 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大疫情系统中的查重功能 默认查重条件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业 病种 现住址 删除重卡的原则 工作指南 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 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最高的病例 如同时存在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保留实验室病例 由专病管理系统推送的卡片由专病管理部门进行删除 33 四 资料保存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 传染病报告卡 及传染病报告记录保存3年 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 其传染病报告卡由收卡单位保存 原报告单位必须进行登记备案 工作指南 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责任报告单位 应按月将 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的卡片导出后保存 工作指南 各级疾控机构应按时将传染病卡片导出及生成相关分析报表 并保存 34 五 考核与评估 卫生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医疗机构 35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 传染病报告卡 统一格式 用A4纸印刷 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内容完整 准确 字迹清楚 无错项 漏项和逻辑错误 填报人应签名 36 一 卡片编号由责任报告单位按年度编制并填写 便于填报单位内部管理 基本格式为 年份 4位数字 科室代码 2位数字 自行编号 顺序号 4位 如 2012 04 0001 直报时不需录入 由系统自动生成 生成的卡号格式为机构编码 9位 年份 4位 顺序号 5位 为了便于管理 可将系统生成的卡片编码填写在纸质报告卡上 37 二 报卡类别初次报告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 初次报告 订正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 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 必须再次填报 标识 订正报告 其中 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 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 原则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但对于有特殊要求的传染病按规定进行报告 注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 38 三 姓名 性别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 性病 AIDS等可填写代号 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 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敏感 特殊病种的病人姓名在录入前需进行核对 保证姓名的准确性 性别 填写社会性别 患儿家长姓名 十四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39 四 出生日期应详细填写出生年月日 公历 新生儿需填写出生日期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 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 出生日期不详时才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 大于等于1个月 不满1周岁的 按月龄填写 年龄单位选择 月 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 年龄单位选择 日 新生儿 填写日龄 不填写出生日期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年龄 28天 常见问题 年龄与职业不匹配 40 五 工作单位填写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 含农民工 学生 托幼儿童 详填发病时所在学校 托幼机构 及班级名称 注意统一采用标准名称 不得用简写无 工作单位 者填写 无 学生 幼托儿童 教师 干部职员 医务人员 工人 民工等集体单位必填常见问题 没填写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填写成现住址 职业与工作单位有逻辑性错误 41 学生和幼托儿童 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 42 干部职员 民工 工人工作单位填写常出现问题 43 六 联系电话填写可与患者保持联系的电话号码 以便追踪 核实和随访14岁以下的患者要求必须填写联系电话常见问题 不填 乱填 44 联系电话填写常出现问题 45 七 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 居住时间 6月 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 并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指南中所定义的 目前按此定义执行 1 本县区2 本市其它县区3 本省其它地市4 其它省5 港澳台6 外籍另 用于标识患者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区的关系在相应的类别前划 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 现不使用该定义常见问题 概念不清 填写混乱 纸质卡不填 由录入人员随意填 46 八 现住址至少详细填写到乡镇 街道 现住址的填写原则上是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 可以是家庭地址 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 旅店 便于随访常见问题 未详填写到乡镇 街道 47 九 患者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划 选择职业的目的是为了在卡片汇总时发现传染病可能的高发职业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 选择原则是 选择主要职业 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 如食品厂工人 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 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 2 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 其他 项中 如警察 飞行员等 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 和尚 道士和乞丐等 虽不属职业 也可填写在 其他 项中 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 选择相应的职业 3 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 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方式选择 出生场所为医院时 住院分娩 选择 其它 出生在其它场所时 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 选择 散居儿童 此项分类仅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 无其它统计学意义 常见问题 职业与年龄 职业与工作单位出现逻辑错误 48 幼儿园大班 职业应填写托幼儿童 49 年龄与职业存在逻辑错误 50 年龄与职业存在逻辑错误 51 十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 乙肝 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慢性填写实验室确诊病例 临床表现 特异性检查 如病原学诊断 血清学诊断等临床诊断病例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检查 如查体 血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等疑似病例 临床表现 一般非特异性检查 仍不能明确诊断病原携带者 查出病原体 无明显临床表现阳性检测结果 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只有病种是HIV病例分类才能选择阳性检测 别的病种不允许选择 而采供血机构只能对发现的两次初筛阳性的HIV进行报告注 确诊的HIV患者需选实验室诊断 52 阳性检测 仅限血站报告HIV 病原携带者 霍乱 脊灰 乙肝 伤寒 副伤寒间日疟 恶性疟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要求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 脊髓灰质炎 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其他病种的病原携带者可不报告 疑似诊断不可报 脊灰 AFP 艾滋病 HIV 肺结核中涂 仅培阳 临床诊断不可报 脊灰 HIV肺结核中涂 仅培阳 实验诊断不可报 AFP 肺结核中菌 未痰检 实验室诊断必填实验室结果 如手足口病 甲肝 戊肝 狂犬病 新破 流感 丝虫病 慢性血吸虫病 感染性腹泻病只有临床和确诊病例诊断乙肝 丁肝 淋病 梅毒只有疑似和确诊病例诊断原则 按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病例分类报告 53 十一 发病日期填写到年 月 日本次发病日期 即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 不明确时填写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就诊日期采供血机构填写献血员献血日期常见错误 如乙肝 血吸虫病 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填报的是最早发病日期 而非本次发病时间 54 十二 诊断日期精确填写到年 月 日 时本次诊断日期订正报告时 如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 如肺结核由 未痰检 订正为 菌阳 时 填写确诊的日期 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仍填写初诊的日期 诊断日期不得早于发病日期采供血机构报告填写HIV第二次初筛阳性结果检出日期常见问题 诊断日期未填写到小时 录入人员随机填写 55 常见问题 部分临床医生与疫情管理人员对于传染病报告卡的 发病日期 与 诊断日期 选项定义理解有误 填写为患者最早就诊的发病日期与诊断日期 导致卡片从诊断时间到卡片生成时间大大延长 超过几个月甚至几年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定义发病日期 填写病人的本次发病日期 诊断日期 临床医生对病人本次就诊疾病的诊断日期 56 十三 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 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 不需填死亡日期 当一个病人同时患有几种传染病时 只在其第一死因 根本死因 的传报卡上填写死亡日期 并在备注栏中说明 对狂犬病填报死亡日期 保证死亡数和发病数一致 57 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 当已报卡的HIV携带者发展为艾滋病病人时 须重新填写一张传报卡 若病人首次诊断时已为艾滋病病人则无须补填HIV携带者的传报卡 报告卡填写关于报告类别的补充 58 订正病名 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 退卡原因 填写卡片填报不合格的原因 报告单位 填写报告传染病的单位 报告人 填写报告人的姓名 填卡日期 医生填写本卡日期 将卡片录入国家系统时 由系统自动生成 报告卡生成时间 备注 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特别注明的信息 如说明传染途径 传染病病例 含疑似病例及病原携带者 订正为其它疾病的病名 霍乱病例 含病原携带者 的菌型 输入性病例的说明等重卡删除的说明等注 报告卡带 部份为必填项目 59 慢性传染病的报告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在做出乙肝 肺结核 艾滋病 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诊断时 如已知该病例曾经作出诊断并被报告过 则本年度可不再进行报告 如对该病例的报告情况不清楚 或在同年内多次接诊的该类病例 包括复发病例 则仅对首次就诊进行一次报告 再次就诊且诊断结果未发生变更时则可不再进行报告 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 可不进行网络直报 60 报告数据管理 审核 传染病报告卡录入人员对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须进行错项 漏项 逻辑错误等检查 对有疑问的报告卡必须及时向填卡人核实 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 不再进行网络直报 61 发现以下情况时 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 I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II 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不明原因死亡病例 III 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 街道 集体单位 场所 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 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 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 应于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 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 区 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62 系统完善的功能点及相关的业务要求 63 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 64 65 系统完善的功能点 报卡管理 报告 订正 审核 删除 查重 统计报表质量统计 66 1 报卡 增加逻辑校验病种和疾病分类的限制条件 67 1 报卡 逻辑校验 年龄14岁以下 职业不能填报从业人员 年龄14岁以上 职业不能填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 死亡日期不能早于发病时间 医生填卡日期不能早于诊断时间 诊断时间 医生填卡时间 发病时间不能晚于当前录卡时间 订正报告时间 68 1 报卡 逻辑校验 身份证号 提示x字母用小写 患者家长姓名 联系电话 年龄14岁以下 含14岁 必填 患者工作单位 幼托 学生 干部 工人 民工 教师 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必填 职业 其它 需明确 注在所选职业内无选项的 填写其它 病例分型 乙肝 丙肝 血吸虫病的急慢性与未分型为必填 诊断时间 必填且必须精确到小时 诊断名称 名称列表中 其他疾病 作为传染病排除订正的选择 可输入具体病名 其他传染病 的 其它 需明确具体病名报告人 填卡医生名字必填 69 1 报卡 病种和疾病分类的限制条件阳性检测 仅限血站报告HIV 病原携带者 霍乱 脊灰 乙肝 伤寒 副伤寒间日疟 恶性疟 疑似诊断不可报 脊灰 AFP 艾滋病 HIV 肺结核中涂 仅培阳 临床诊断不可报 脊灰 HIV肺结核中涂 仅培阳 实验诊断不可报 AFP 肺结核中菌 未痰检 实验室诊断必填实验室结果 如手足口病 70 1 报卡 要求 县级及以上 现住址国标不能填报 不详 71 1 报卡 现住详细地址 根据 现住址国标 自动生成 不能修改 在其后面手工填写村 街道 门牌号等信息 72 2 删除卡片 删除原因 未及时报告未及时审核卡片重复报告卡片错报卡 如正式系统中报的测试卡等 73 2 删除卡片 增加填写删除原因 需填写的卡片ID指与要删除的卡片相重的保留下来的卡片ID 74 2 删除卡片 未审核的已删除卡保留记录 同时为蓝卡 但不能恢复已审核的删除卡可以恢复 75 3 查重 查重 当前日期为1 3月份时 开始时间默认为终止时间往前3个月 当前时间为4月及以后时 开始时间默认为当年度1月1日次年2月1日不能对上一年度的病例进行删除 乙肝等慢性病 前一年度曾报告过 本年度不需要再次报告 急性传染病 核对是否为多次发病 如是 在姓名后加A 1等 76 4 订正 审核 问题 诊断时间 医生填卡日期晚于报卡录入时间 县区审核时间 77 4 订正 审核 要求 诊断发生变更时更新医生诊断日期 法定传染病 再次审核 诊断变更 任意病种变更和诊断分类变更更新诊断时间 1 订正疾病名称 2 订正诊断类型 测试中 从病原携带者转临床无提示 从临床转实验室有提示 诊断时间的变更 再次审核 1 订正疾病名称 为法定传染病 小类仅包括 病毒性肝炎各分型之间的订正HIV 艾滋病 2 订正诊断类型 法定传染病 订正为临床或实验室诊断县区疾控中心如果录卡即审核则订正时不需要再次审核 78 4 订正 审核 系统操作流程 增加订正报告时间 变更县区审核时间 变更诊断时间 79 4 订正 审核 质量评价报告及时性由乙丙类传染病订正为甲类传染病 由非法定传染病订正为法定传染病 审核及时性如医疗机构订正疾病名称 诊断类型 则需疾控中心再次审核 纳入审核及时性评价 80 统计报表 疫情分析报表 和 汇总疫情分析 增加按发病率计算选项 81 系统报告质量综合评价 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重卡率 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取代 网络报告率 及时报告率 及时审核率 和 重卡率 根据系统报卡管理流程的功能调整进行适当调整 82 1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统计期限内机构有用户正常登录网络直报系统即视为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统计期限 月度评价统计期限为一个月 年度评价统计期限为全年 统计期限内正常登录一次即此期间信息网络正常运行 网络直报系统 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包括突发事件报告 死因报告及其他所有专病系统等 机构有用户正常登录 用户在网络直报系统登录页面输入 用户名 密码 和 验证码 后 确定 可进入系统 一般为首页 公告 根据用户权限不同可能有不同 则视为用户正常登录 登录用户信息中包括其所属机构 83 1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用户正常登录 84 机构网络报告率 网络正常运行率 有病例报告率 85 单位用户登录系统测试 网络机构运行率 86 1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机构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 网络正常运行机构数 机构总数 100 参与统计的机构指主要的传染病诊疗机构 沿用2012年规则根据报告单位所属地区统计到各个地区 87 2 卡片及时报告率 报告时限要求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其他乙 丙类传染病病人 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 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88 2 卡片及时报告率 统计规则 统计期限内的所有原始卡和订正卡 卡片初始录入为有报告时限要求的法定传染病 则报告卡片数记1 报告时间间隔 录入时间 诊断时间 如卡片已为订正卡 此处的诊断时间为订正前的诊断时间 统计期限内的订正卡片 卡片初始录入为非法定传染病而订正报告为有报告时限要求的法定传染病 或者初次录入为报告时限要求24小时的法定传染病而订正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多智能体协作算法考题(含答案与解析)
- 2025年交通事故免责声明及处理细则
- 2025版金融期货交易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房产中介合同(含智能家居)
- 2025版全新教育供应商返点及支持政策合同下载
- 2025年卫生监督技能竞赛测试题及答案
- UPVC排水管施工方案
- 2025年主管护师考试指导手册试题及答案
- 供方认可及人员资格管理指南 2024
- 视觉信息提取-洞察及研究
-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 汉字形旁分类及其组字表
- NY-T 4251-2022 牧草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 代建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20191226
- YS/T 690-2009天花吊顶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 GB/T 26463-2011羰基合成脂肪醇
- 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 连铸坯质量控制与缺陷控制课件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件
- 雕塑基础教学课件
-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200236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