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社会认知评估心理理论测试 1 第1节 心灵理论的背景 意义 操作过程的学习及分组操作 第2 3节 幼儿园实操 课程安排 2 1 学习心理理论测试原理 方法及应用范围 2 掌握心理理论测试的具体操作 3 设计和编制原理相同的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3 含义 对个体心理状态推测的认知知识体系 包括对他人信念 意图 愿望 需要 动机 情感等进行判断的知识体系 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基本能力之一 一 心理理论的含义 Theoryofmind ToM 4 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对成年大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出 心理理论 概念 1983年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Wimmer和Perner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并首创了 错误信念 的研究范式 该范式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经典实验 二 心理理论的历史 5 1987年 Pemer等设计的 欺骗性盒子 的实验 Baron等精简了Wimmer和Perner的实验 对孤独症患儿进行研究 提出了 心理理论 学说 6 理论论模仿论模块论匹配论社会化理论 三 解释心理理论获得的理论 7 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 mind 的理解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 儿童预先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 而是通过建构ToM 并在此基础上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 理论论 Theorytheory 8 认为儿童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 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来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 所谓激活过程 就是指儿童学会换位思考 从而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 模仿论 SimulationTheory 9 关注儿童ToM的起源问题 认为儿童ToM是一种内在的能力 个体出生时ToM模块就已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中 强调ToM的发展是一个儿童内部技能逐渐展开的过程 模块论 ModularityTheory 10 认为ToM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体地位 即在心理活动情境中 儿童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心理关系的认识 儿童通过观察和再认来发展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 匹配论 MatchingTheory 11 认为儿童的生活环境及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儿童ToM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化理论 12 测试儿童对 错误信念 的理解 心理理论实验是为了测验儿童对信念 尤其是错误信念的理解 这就需要儿童将错误信念归于他人 而为了说明儿童能把信念归于他人 就必须表明他们归于他人的信念不同于自己的信念 四 心理理论的研究目的及任务 13 信念 belief 人们对事实 真理或某物的正确性在思想上的接受或深信不疑的态度 错误信念 falsebelief 指他人或自己的一些与现实不一致的信念 14 欺骗行为 真正的欺骗行为指的是意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 表现为试图通过言语和动作来给他人制造错误信念的说谎行为 愿望理解 包括简单愿望理解 愿望形成理解 冲突愿望理解 对自己过去的愿望理解等 错误信念 研究核心是儿童 何时 如何 理解错误信念的 外表 事实的区分 通过该任务的测量了解儿童犯的现实主义错误 对儿童来说 实验中的事实情景比故事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更加直接明显 事实情景对儿童回答问题的影响比较大 导致了儿童信念任务上的失败 研究任务 15 现代心理理论测评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 而且主要采用故事法的测量实验方法 具体就是通过木偶道具 玩具模拟故事场景 或者通过图画卡片说明故事情节过程 向被试提出一些问题以确保其对故事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记忆 进行测验 五 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16 实验程序一般设计为 安排一种情境使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 而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 然后询问儿童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 如果儿童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的话 我们就会得出结论 儿童能把信念归于他人 也就是具有了心理理论 17 1 非预知性位置任务 也称作意外转移任务 即 Maxi和巧克力 任务 2 非预知性实物任务 也称作欺骗外表任务 即 糖果盒 任务 1 两类经典的错误信念理解任务 18 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一个故事 故事如下 男孩Maxi把巧克力放到壁橱的A处 然后他出去玩耍 当他不在时 母亲把巧克力转移到壁橱的B处 1 Maxi和巧克力 任务 19 要求被试判断1 Maxi回来时 将会去哪里找巧克力 信念控制问题 2 Maxi最初将巧克力放在哪里 记忆控制问题 3 巧克力现在在哪里 现实控制问题 20 错误的答案说明儿童还不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依赖于他的信念 正确的答案说明儿童已经知道 的行动依赖于他的信念 而不是现实情景本身 能区分信念与现实 21 主试向被试出示一个儿童所熟悉的盒子如糖果盒 让被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在儿童回答 糖果 后 实验者打开盒子表明里面不是儿童所预想的事物 而是一支铅笔 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回盒子 并问被试 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 会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 2 非预知性实物任务 也称作欺骗外表任务 即 糖果盒 任务 22 结果 发现小于 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 铅笔 说明小于 岁的儿童还不能区别信念与现实 容易犯现实主义的错误 23 标志 儿童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较为一致认为 把儿童通过这种 错误信念任务 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 2岁儿童能够理解个体的视线和行为的物理关系 进行假装游戏 开始理解假设的幻想世界 理解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联系 目标指向行为的思想 六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育 24 3岁儿童理解他人看到的世界不同于自己所看到的 理解想象的东西不同于真实的东西 理解人们的行为是由愿望 意图和思想决定 理解知觉活动 看见 被告知 以某种方式与 知道 概念相联系 25 4 5岁儿童 分水岭 能认识到不同的知觉视角会导致人们对同一物体或事件有不同解释 能在反事实世界里进行推理 并能理解意图独立于行为 能理解通过看见或听见所获得的信息与知识的因果关系如何 某人知道某事是因为看见了它 以及世界上的知识和信念如何与行为产生因果关系 信念使人按一定方式行动 26 兄弟姐妹的数量及相互关系家庭假装游戏家庭言语交流教养态度和家庭背景 七 影响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 27 1 日本版幼儿心理理论发育测验手册测试项目 1 莉莉的披肩2 哭泣的男孩3 彩色蜡笔盒里的剪刀4 兔子的蜡笔 八 实验内容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2 情绪识别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蒙城庄周拆迁管理办法
- 产业扶贫贷款管理办法
- 美甲店员工管理办法
- 肯德基员工管理办法
- 行业网格化管理办法
- 上海宠物疫情管理办法
- 仓储设施建设管理办法
- 中式餐饮运营管理办法
- 电信运行商管理办法
- 上海教育民办管理办法
- 音乐人工智能应用-洞察阐释
- 2026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1600个必背词汇 话题记忆+默写本
- 2025年华电煤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小流域治理工程监理工作报告小流域治理监理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蔬果保鲜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 幼儿园游戏空间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妊娠和排卵测试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精神病医院食堂餐饮管理服务项目投标方案
- 2025年《环境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标准
- 寺庙斋堂卫生管理制度
- 网格化闭环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