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I高层综合办公楼结构设计毕业论文第1章 绪论现代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商业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轻质高强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等,又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高层建筑在近几十年以来,蓬勃发展,在很多地方,在很多地方都形成了成片的建筑群。高层建筑形成了崭新的城市轮廓线,显示出人类塑造自己的空间环境,形成现代城市风貌的优越技术和才能。从经济方面看,高层建筑能实现在较小的土地范围内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可以缩短道路以及各项管线设施的长度,从而节约大量城市建设的总投资。而且高层建筑可以增加人们的聚集密度,缩短互相联系的距离,把横向水平交通与竖向垂直交通结合起来,使人们在地面上的分布方式空间化,节约了时间,增加了效率。从组合建筑空间,塑造建筑形象,形成丰富的环境的角度上看,高层建筑以其高耸挺拔的体量,在适当的布局下,确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给城市的造型与风貌增添色彩。高层办公楼是高层建筑中一个主要建筑类型。它已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中大量地建造。体现了经济和科技的一致性。我国的国情也是影响高层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城镇人口比例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但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三;二是可用地少;三是城市公共设施少,道路面积小,绿地贫乏。这些就决定了我国城市布局必须是紧凑的,而建筑密度又应是低的,以腾出更多的空地来发展交通,扩大绿化面积,兴建文化体育设施,开辟更多的休息娱乐场地。而达到局部的人口高密度,整体建筑的低密度,只有建造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用于人们日常办公,节约用地。本设计的设计任务是设计若干高层办公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2章 设计任务书2.1 项目名称财贸金融大厦2.2 项目地点拟建于哈尔滨市区2.3 项目简介本工程项目为以银、办公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建筑规模:建筑面积为10546.9mm2(不含地下)建筑类别:二类建筑2.4 设计基本要求1.认真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设计原则;2.进一步掌握建筑设计内容,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3.明确结构与建筑的关系;4.了解和运用有关设计规程和规范;5.认真选择结构形式及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掌握高层结构的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6.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及绘制施工图。2.5 设计条件2.5.1 自然条件(1):地势平坦(2):土壤冻结深度:-1.9m(3):场地土质条件与地基承载力:场地土类型为类,地面粗糙度为C类(4):抗震设防要求:按7度区考虑2.5.2 设备条件(1):给水、排水、供热、煤气、电力等与城市系统联网(设计时不必考虑)(2):电梯依据设计和防火规范要求设置2.5.3 建筑层数与层高(1):层数:10层(2):层高:首层层高4.8m,标准层层高3.3m2.5.4 房间组成与面积要求(1):营业部1营业大厅:400 m22值班:15 m23保卫:15 m24接待:15 m25业务办公室:15 m2(五间)6金库:100 m27票据库:50 m28公共卫生间:面积按规范标准计算9会议室:50 m210更衣室:15 m2(两间)11杂物库:10 m2(2):办公部分1写字间:开敞式2部门经理室:30 m2(每层两间)3接待室:30 m2(每层一间)4秘书室:30 m2(每层一间)5会议室:60 m2(每层两间)6服务员室:15 m2(每层一间)7卫生间:15 m2(每层男女各一间)(3):其它1消防控制室:30m22.设备用房:设于地下室2.6 设计内容2.6.1 建筑部分(1):要求完成1建筑平面功能划分2.建筑材料采用及建筑尺寸确定3.防水、防潮、保温等具体构造及做法4.建筑构造 (2):并要求完成下列图纸绘制1. 设计说明书,说明主要设计思想法及建筑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停车场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层数、标准层建筑面积(主要房间使用面积在图内标注)2.总平面图 1:5003. 首层平面图 1:100 4. 标准层平面图 1:1005. 正立面图 1:1006. 剖面图 1:1007. 主要节点构造详图 1:20 8. 设计计算书2.6.2 结构部分(1)基础平面图布置图及剖面详图,1:100及1:20(2)柱平法施工图1:100(3)梁平法施工图1:100(4)标准层板施工图1:100(5)楼梯施工图1:100(6)雨蓬施工图1:1002.6.3 地基基础确定基础形式(1):若采用桩基础要求完成:合理确定桩的类型,桩长及截面尺寸,确定承台地面标计算单桩承载力。确定桩的数量及布置,计算群桩的承载力及验算群桩地基强度与变进行单桩荷载验算及单桩结构设计预计承台,进行承台抗剪、抗冲切及配筋计算绘制图纸12张,包括以下内容:i基础平面图,包括群房基础方案布置图。ii桩及承台配筋及构造详图。iii编写施工说明书。(2):若采用伐板基础要求完成:合理确定基础的地面积及伐板界面尺寸。用简化弹性地基梁法或弹性板法及其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基底反力和伐板内力与变形。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及地基变形验算。进行伐板抗剪、抗冲切验算及配筋计算。绘制图纸12张,包括以下内容:i基础平面布置图,包括群房基础方案布置图和沉降缝构造方案图。ii配筋及剖面构造详图。iii编写施工说明书。(3):若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及交叉梁基础要求完成:合理确定基础的地面积。进行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计算相邻柱中心的沉降差。用简化法地基梁的分析方法分析地基的内力,进行基础的纵、横向配筋,对基础进行剖面设计。绘制图纸12张,包括以下内容:i基础平面图,如有相邻群房,应考虑主体基础与相邻群房基础间的关系 ,基础梁布置图。ii绘制基础的纵向、横向剖面图 。iii 编写施工说明书。 (4):若采用箱形基础要求完成: 合理确定基础的地面积,基础内部隔墙的数量厚度。 考虑局部弯曲及整体弯曲计算顶、底板的配筋。进行底板的抗冲验算。进行箱基外墙的设计计算。计算基础的沉降量及倾斜。绘制图纸12张,包括以下内容:i箱基底板平面图、箱基剖面图,应反映底板、顶板、侧墙的配筋。ii节点构造图(绘制几个视情况而定)iii编写施工说明书。2.6.4 施工部分要求完成下列内容:1.设计说明书。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结构吊装图。4.模板配板图。5.进度计划图表。第3章 建筑设计3.1 平面设计3.1.1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使用部分建筑设计主要包括银行营业大厅,开敞式办公间、小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区等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采用矩形平面,建立“整合设计”的感念,突出 “以人为核心”的设计理论。外墙采用300厚陶粒混凝土墙外加80厚苯板保温,中间墙采用陶粒体隔墙和轻质隔墙,而且采用大跨度柱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改变房间布局。3.1.1.1 开敞式办公间考虑到大办公室在现在的办公楼中的使用特点,及结构的各项受力性能合理,所以整个框架结构选用了6m6m的柱距,既可以保证整个空间的光照条件,也可以满足使用上的高度自由布置。使建筑和结构上保持了一致,达到了和谐和统一。3.1.1.2 小办公室考虑到办公室的性质及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办公室布置灵活,又考虑到柱网的位置,使结构整体性更好,结构更合理。3.1.1.3 会议厅本设计方案由于会议厅要求面积较大,考虑到使用的方便和防火要求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m2,可设置一个出口。所以大面积的会议厅采用了双开门的设计。 本工程会议厅布置在建筑一侧。3.1.2 辅助部分的平面设计本设计辅助部分有卫生间、服务员休息室和杂物间。3.1.2.1 卫生间根据建筑规范要求,及结构布置的整体性原则,卫生间布置为3m3m,及3m3.9m两种形式3.1.2.2 服务员休息室和杂物间本设计采用了每层都布置服务员休息室和杂物间的方式,保证了服务员的休息空间和摆放杂物的要求。3.1.3 交通部分平面设计高层建筑设计总则,简明便捷的交通组织是建立良好建筑内部空间秩序的基本条件。交通部分包括室内交通和室外交通,室内交通设计由水平交通和竖向交通组成。水平交通设计可根据平面柱网形式,采用中走道、复式走道及环状走道等形式。水平通道的宽度应根据不同建筑使用功能来确定。垂直交通是建筑内部连接各层水平交通的枢纽,由电梯和楼梯组成。垂直交通在建筑中的位置分布必须附和建筑使用功能的使用要求。本设计走道宽度为2100mm。公共楼梯取3000mm双跑楼梯,较好的满足高层的防火设计。电梯取四部,均为10人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和楼梯共用消防前室,满足面积大于10。独立楼梯消防前室满足面积大于6.0。并保证满足防火规范。 3.2 剖面设计剖面设计主要解决层数、层高和空间组合等问题,它直接表达了不同的建筑空间尺度关系。3.2.1 层数本设计根据任务设计任务书和现代居住观念以及本设计的结构方案,本设计地上10层,外加一层电梯间出屋面层,地下1层。地下一层按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布置金库,票据室等。3.2.2 层高根据各层的使用要求,层高选择如下:地下室层高3.6m,1层层高4.8m,2-10层均为3.3m,出屋面电梯间层高3.9m,总高为38.4m。室内外高差取0.3m。3.2.3 剖面组合设计办公建筑在使用上无先后顺序,故2-10层的建筑部分按层高进行叠加组合。3.3 体型和立面设计3.3.1 体型设计平面组合就已经考虑到体型设计,为矩形平面,这样既能保证空间的使用,也可以体现结构的使用特性,体型简洁明了。3.3.2 立面设计从整体出发几次改进建筑方案,考虑美学原则: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以及性格与联想等,同时考虑结构方面。立面设计中,加强了门窗得节奏感和虚实对比,使立面生动活泼。采用清晰明快的浅色调,更加强了亲切宜人的观感。3.4 相关技术设计3.4.1 垂直交通设计3.4.1.1 电梯台数采用经验指标法,另外参考高规第4.1.7条规定,选4台可以满足。3.4.1.2 电梯容量 4台电梯均选用10人中速电梯。3.4.2 防火疏散设计按照高规的设计要求,设计要点如下:本建筑为二类建筑,二级耐火等级。本建筑为高层办公楼,疏散楼梯就为防烟楼梯。公共走道为3m宽,电梯四部。3.4.3 构造设计构造设计的内容很多,本设计仅选主要部分进行说明。其余均按有关规定、规范和规程设计。3.4.3.1 墙体构造1.内墙本结构内墙为200mm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2.外墙外墙结构层采用300mm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外包80厚苯板保温。 3.4.3.2 楼板构造本设计由于跨度较大,结合结构形式框架结构,采用双向板布置。3.4.4 屋顶构造屋顶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平屋顶,檐口采用1.2m高女儿墙。1.排水构造:屋面排水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取3%,设计为内排水 。2.防水构造:采用上人屋面,刚性防和柔性防水综合使用。3.保温构造:采用80厚的水泥珍珠岩保温3.4.5 楼梯设计1.楼梯采用双跑式。2.结构选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3.踏步尺寸为,高160mm,宽280mm。4.梯面装修采用30mm水泥砂浆抹面。5.梯段和平台下表面装修采用20mm水泥砂浆抹面3.4.6 门窗构造门窗选用标准图,具体见门窗表。3.5 工程做法3.5.1 散水采用混凝土散水20mm厚1:2水泥砂浆压实抹光。60mm厚碎砖夯实灌浆。120mm厚粗沙夯实。以下素土夯实。3.5.2 室外平台、踏步花岗岩板130厚3.5.3 地面20厚1:2.5水泥砂浆抹面100厚C10混凝土150mm厚3:7灰土素土夯实3.5.4 楼面1.卫生间地面20厚1:3水泥砂浆一道+3%防水剂现浇板T型轻型龙骨吊顶2.其他20mm水泥砂浆抹面140mm现浇板V型轻型龙骨吊顶3.5.5 屋面10厚绿豆砂面层3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层10厚三毡四油防水层15厚水泥沙浆找平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坡层8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层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4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V型轻型龙骨吊顶第4章 结构设计4.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建筑地点在哈尔滨的某财贸金融大厦,地上主体结构10层,电梯间出屋面,地下室为1层,1层层高为4.8m,2-10层层高3.3m,11层电梯间为3.9m,地下室为3.3m,结构顶层标高38.4m,地下标高-3.8m,框架柱及梁中主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板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箍筋均采用HRB235级钢筋,混凝土等级1-5层柱采用C40,其余柱采用C35,梁、板中混凝土等级均用C354.2 截面尺寸估算4.2.1 梁板截面尺寸估算本工程柱网采用6m6m,布置规则,框架梁截面高度取为h,其截面尺寸估算由刚度条件初步确定,按梁跨度的-确定,取梁高度为600mm,框架梁截面宽度取为梁高的一半,梁宽为300mm,板的最小厚度为,取板厚为140mm。4.2.2 柱的截面尺寸估算根据柱支承的楼板面积计算由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轴力,并按轴压比控制估算柱的截面面积。估算柱的截面面积时,楼面荷载恒载与活荷载标准值为12-18,本工程取为12。本工程将各柱的截面取为一种,取轴力最大的柱估算截面的面积,由平面图可求最大的轴力柱的截面面积由轴压比确定 Ac=N/0.8fc 按二级抗震计算()-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1.25-考虑弯矩影响和水平荷载影响的一个系数,取=1.1-柱的楼面负荷面积N=1.11.1() 21210=5940kN柱子混凝土强度等级,1-5层采用C40,6-10层采用C351-4层柱截面:Ac=N/0.8fc= =388743.46mm2柱采用等边矩形 b=h=则b=h = =623.5mm,可取b=h=700mm5-10层柱截面:N=1.1() 2121.256=3564kNAc=N/0.8fc= =266766.5mm2b=h=516 mm取b=h=600mm故本工程1-4层柱截面为700mm700mm 5-10层柱截面为600mm600mm5层底柱截面核算Nv=() 21.161.2512=3564kNNv/ Ac fc= =0.5180.86层底柱截面核算Nv=() 21.151.2512=2970kNNv/ Ac fc=0.4940.8故轴压比满足要求故柱的截面尺寸确定为1-4层柱截面:700mm700mm5-10层柱截面:600mm600mm4.3 基本假定及计算简图4.3.1 结构柱网布置及计算简图结构的柱网布置如下所示: 图4-1 柱网布置图结构的计算简图如下所示,取图中阴影部分为计算单元,为第5榀框架,设定梁柱形成刚性节点,柱与基础刚结,框架计算简图如下,其跨度为6m,因基础采用箱形,所以计算简图为十层框架结构,一层4.8m。其余层为3.3m,其下部和基础为刚结4.3.2 结构的基本假定4.3.2.1 计算模型的简化为方便计算,假定框架梁和柱间节点为刚性节点,框架柱在基础顶面按固定端考虑,在计算模型中,各杆的截面惯性矩:柱按实际截面确定:框架梁则应考虑楼板的作用。当采用现浇楼板时,现浇板可作为框架梁的翼缘, 图4-2 框架的计算简图故框架梁应按T形截面确定其惯性矩,工程中为简化计算,允许按下式计算框架梁的惯性矩,一边有楼板的梁截面惯性矩取=1.50,两边有楼板的梁面惯性矩取=20 I0为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梁截面惯性矩4.3.2.2 荷载的简化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允许不考虑次梁的连续性,按各跨均在支座处间断的简支梁来计算传至主梁的集中荷载。作用在框架上的次要荷载可以简化为与主要荷载相同的荷载形式,但应对结构的主要受力部位维持内力等效。如框架主梁自重线荷载相对于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可谓次要荷载,故此线荷载可化为等效集中荷载叠加到次梁集中荷载中。另外,也可将作用于框架梁上的三角形,梯形等荷载按支座弯矩等效的原则改为等效均布荷载。4.4 荷载汇集4.4.1 竖向荷载(1):标准层楼面大理石面层30mm厚1:3干硬性水泥沙浆、面上撒2mm厚素水泥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1.16 kN/m2结构层140mm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0.1425=3.5 kN/m2抹灰10mm厚混合砂浆 0.17 kN/m2合计 4.83 kN/m2(2):屋面荷载防水层3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1.0 kN/m2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0.4 kN/m2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20=0.3 kN/m2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0.01520=0.3 kN/m2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平0.0414=0.56 kN/m2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0.0814.5=1.16结构层14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0.1425=3.5 kN/m2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0.0117=0.17 kN/m2合计 7.39 kN/m2(3):屋面和楼面活荷载均取2.0kN/m2雪荷载:Sk=1.00.45=0.45 kN/m2(4):框架梁自重=300mm600mm梁自重 250.3(0.60.4)=3.45 kN/m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0.01(0.60.14+0.3)217=0.26合计 3.71 kN/m(5):柱自重=700mm700mm柱自重 25kN/m20.7m0.7m=12.25 kN/m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0.010.7417=0.476 kN/m合计 12.726 kN/m=600mm600mm自重 250.60.6=9 kN/m抹灰层 10mm厚混合砂浆 0.010.6417=0.41 kN/m合计 9.41 kN/m(6):外纵墙计算标准层纵墙 0.9 0.48=2.88 kN/m铝合金窗 0.35 1.8=0.63 kN/m水刷石外墙面 (3.31.8)0.5=0.75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3.31.8)0.36=0.54 kN/m合计 4.8 kN/m底层纵墙 0.90.48=2.88 kN/m铝合金窗 0.353.3=1.155 kN/m水刷石外墙面 1.50.5=0.75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1.50.36=0.54 kN/m合计 5.325 kN/m内隔墙计算2.70.28=4.32 kN/m玻璃幕墙:3.8(4.80.6)0.04=0.6384 kN/m 4.4.2 水平风荷载查荷载规范中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中的数值为0.55 kN/m2,对于高层建筑结构,其基本风压可按基本风压分布图中数值乘以系数1.1后采用,即=1.1 0.55=0.605 kN/m2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Wk按下式计算= 风荷载体形系数=1.3风压高度变化系数,与高度有关,查规范确定风振系数=1+ 式中为脉动影响系数,当高层的高宽比不小于2,地面粗糙类别为C类时=0.63,对于本工程,查规范可得=0.44为脉动增大系数,与基本风压,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及地面粗糙度有关,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取T=0.09n=0.0910=0.9T2=0.6050.92=0.49查表可得脉动增大系数=1.31各层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结果如下 表4-1 各层风荷载标准值距地面高度Hi=35.71.5391.071.30.6051.29534.51.5251.061.30.6051.27131.21.4941.021.30.6051.19927.91.4640.971.30.6051.11724.61.4360.911.30.6051.02821.31.4000.861.30.6050.947181.3630.801.30.6050.85814.71.3210.741.30.6050.76911.41.2490.741.30.6050.7278.11.1770.741.30.6050.6854.81.1050.741.30.6050.64301.0000.741.30.6050.5824.5 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由平面图看出,中间各榀框架受风面积相同,选取中部第5榀进行计算,其余框架从略。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设计。4.5.1 计算在风荷载作用下各楼层节点上集中力及各层剪力 计算风荷载作用下各楼层节点上集中力及各层剪力时,假定风荷载在层间为均匀分布,并假定上下相邻各半层层高范围内的风荷载都按集中力作用在本层楼面上。各楼层节点集中力计算如下10层顶处风荷载作用下楼层节点集中力计算F10=(/2)B =(1.2951.2+1.2713.3/2)()=21.91kN9层处风荷载作用下楼层节点集中力计算F9=()B =(1.2713.3/2+1.1993.3/2)6=24.453kN(m)为层高,B(m)为框架跨度其余各层风荷载引起的节点集中力及各层剪力计算结果见下表表4-2 风荷载作用下水平集中力及层剪力层号i层高(m)风荷载标准值各层集中力Fi(kN)各层剪力 V i=(kN)女儿墙1.21.295103.31.27121.9121.9193.31.19924.4646.3783.31.11722.9369.3073.31.02821.2390.5363.30.94719.55110.0853.30.85817.87127.1543.30.76916.10143.2533.30.72714.81158.0623.30.68513.98172.0413.30.64313.15185.194.5.2 计算各梁柱的线刚度和计算梁的线刚度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一边有楼板的梁截面惯性矩取=1.50,两边有楼板的梁面惯性矩取=20 I0为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梁截面惯性矩线刚度计算公式 = ,各染柱的线刚度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4-3 各杆件惯性矩及线刚度表b h(mm)(mm)(N/mm2)(mm2)=20= (Nmm)梁30060060003.151045.41091.0810105.671010柱70070048003.2510421010-1.35101170070033003.2510421010-1.97101160060033003.251041.081010-1.06101160060033003.151041.081010-1.0310114.5.3 计算各柱抗侧移刚度值为使柱上下端产生单位相对位移所需施加的水平力,计算公式为 ,各柱的抗侧移刚度如下表4.5.4 各柱剪力计算同层各柱的剪力柱的抗侧移刚度进行分配设第i层第i个柱的值为,该层柱总数为m,该柱的剪力为 ,各柱的剪力计算结果如下表表4-4 柱的抗侧移刚度及剪力计算层/柱列轴号(105) (kNm) (105)=(105)(kN)10/3.3A1.031.1340.550.2160.2451699003.15B1.032.2681.100.3550.4031699005.19C1.032.2681.100.3550.4031699005.19D1.032.2681.100.3550.4031699005.19E1.031.1340.550.2160.2451699003.159/ 3.3A1.031.1340.550.2160.2451699006.69B1.032.2681.100.3550.40316990011C1.032.2681.100.3550.40316990011D1.032.2681.100.3550.40316990011E1.031.1340.550.2160.2451699006.698/ 3.3A1.031.1340.550.2160.24516990010B1.032.2681.100.3550.40316990016.44C1.032.2681.100.3550.40316990016.44D1.032.2681.100.3550.40316990016.44E1.031.1340.550.2160.245169900107/ 3.3A1.031.1340.550.2160.24516990013.05B1.032.2681.100.3550.40316990021.47C1.032.2681.100.3550.40316990021.47D1.032.2681.100.3550.40316990021.47E1.031.1340.550.2160.24516990013.056/ 3.3A1.031.1340.550.2160.24516990015.87B1.032.2681.100.3550.40316990026.11C1.032.2681.100.3550.40316990026.11D1.032.2681.100.3550.40316990026.11E1.031.1340.550.2160.24516990015.875/ 3.3A1.061.1340.5350.2110.24617160018.23B1.062.2681.070.3490.40817160030.23C1.062.2681.070.3490.40817160030.23D1.062.26810.70.3490.40817160030.23E1.061.1340.5350.2110.24617160018.234/ 3.3A1.971.1340.2880.1260.27420060019.57B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34.71C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34.71D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34.71E1.971.1340.2880.1260.27420060019.573/ 3.3A1.971.1340.2880.1260.27420060021.59B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38.3C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38.3D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38.3E1.971.1340.2880.1260.27420060021.592/ 3.3A1.971.1340.2880.1260.27420060023.5B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41.68C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41.68D1.972.2680.5760.2240.48620060041.68E1.971.1340.2880.1260.27420060023.51/ 4.8A1.350.5670.420.380.26715300032.32B1.351.1340.840.4720.33215300040.19C1.351.1340.840.4720.33215300040.19D1.351.1340.840.4720.33215300040.19E1.350.5670.420.380.26715300032.324.5.5 确定柱的反弯点高度比y反弯点距柱下端距离为y: y=y0+y1+y2+y3式中 y0-标准反弯点高度系数; y1 ,y2, y3当上下层梁线刚度改变、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系数的修正值y0根据结构总层数m及该柱所在层n及值由规范查得4.5.6 计算柱端弯矩根据各柱分配到的剪力及反弯点位置yh ,计算第i层第j个柱端弯矩上端弯矩 =(1-y)下端弯矩 =反弯点高度及柱端弯距计算如下表表4-5 反弯点高度及柱端弯矩层/(m)柱轴线号 (kNm)(kNm)10/3.3A0.551010.280000.287.532.86B1.11010.360000.3611.056.08C1.11010.360000.3611.056.08D1.11010.360000.3611.056.08E0.551010.280000.287.532.869/3.3A0.551010.350000.3514.357.73B1.11010.410000.4121.614.7C1.11010.410000.4121.614.7D1.11010.410000.4121.614.7E0.551010.350000.3514.357.738/3.3A0.551010.400000.4019.813.2B1.11010.450000.4529.8424.41C1.11010.450000.4529.8424.41D1.11010.450000.4529.8424.41E0.551010.400000.4019.813.27/3.3A0.551010.430000.4324.7618.3B1.110110.460000.4638.6132.24C1.11010.460000.4638.6132.24D1.11010.460000.4638.6132.24E0.551010.430000.4324.7618.36/3.3A0.551010.450000.4528.823.57B1.11010.460000.4646.9639.2C1.11010.460000.4646.9639.2D1.11010.460000.4646.9639.2E0.551010.450000.4528.823.575/3.3A0.5351010.450000.4533.0927.07B1.071010.50000.549.8849.88C1.071010.50000.549.8849.88D1.071010.50000.549.8849.88E0.5351010.450000.4533.0927.074/3.3A0.2881010.450000.4535.8428.74B0.5761010.450000.4563.051.54C0.5761010.450000.4563.051.54D0.5761010.450000.4563.051.54E0.2881010.460000.4635.8428.743/3.3A0.2881010.460000.4638.8332.42B0.5761010.490000.4964.4661.93C0.5761010.490000.4964.4661.93D0.5761010.490000.4964.4661.93E0.2881010.460000.4638.8332.422/3.3A0.288101.460.5400-0.060.4840.6436.91B0.576101.460.5200-0.050.4772.964.6C0.576101.460.5200-0.050.4772.964.6D0.576101.460.5200-0.050.4772.964.6E0.288101.460.5400-0.060.4840.6436.911/4.8A0.4210.6910.790-0.02500.7736.46118.68B0.8410.6910.650-0.02500.6372.34120.57C0.8410.6910.650-0.02500.6372.34120.57D0.8410.6910.650-0.02500.6372.34120.57E0.4210.6910.790-0.02500.7736.46118.684.5.7 计算梁端弯矩由柱端弯距,并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端弯距边跨外边缘处的梁端弯矩中间支座处的梁端弯矩=()=()由以上公式,计算框架梁端弯矩所以框架梁在左侧风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所示 图4-3 框架在左侧风荷载作用下弯矩图 单位:kNm4.5.8 计算梁支座剪力及柱轴力根据力平衡原理,由梁端弯矩和作用在梁上的竖向荷载可求出梁支座剪力;柱轴力可由计算截面之上的梁端剪力之和求得。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梁剪力及柱轴力如下图 图4-4 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梁剪力及柱轴力 单位:kNm4.5.9 梁柱弯曲产生的侧移因H50m ,所以只考虑梁柱弯曲变形产生的侧移,第i层结构的层间变形为由=可得:=21.91/169900=1.29m=46.37/169900=2.73m=69.30/169900=4.08m=90.53/169900=5.33m=110.08/169900=6.48m=127.15/171600=7.4m=143.25/200600=7.14m=158.06/200600=7.88m=172.04/200600=8.58m=185.19/153000=12.1m则顶点的总侧移为=6.301m顶点相对位移=6.301/34.5=1/54711/500最大层间相对位移/=12.1/4.8=1/39671/450满足结构位移要求4.6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上荷载计算同样选取第5榀框架进行计算,分为框架梁间的均布荷载和框架柱上的集中荷载,选项取A,B,C,D,E轴框架进行计算。4.6.1 计算轴线间框架梁的均布荷载4.6.1.1 A-B轴线间框架梁荷载计算(1):屋面板传荷载恒荷载 7.39 kN/m23m5/82=27.71 kN/m活荷载 2.0 kN/m23m5/82=7.5 kN/m(2):楼面板传荷载恒荷载 4.83 kN/m23m5/82=18.11 kN/m活荷载 2.0 kN/m23m5/82=7.5 kN/m梁自重 3.71 kN/m(3):A-B轴线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屋面梁 恒荷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71 kN/m +27.71 kN/m =31.42kN/m 活荷载=板传荷载=7.5 kN/m楼面梁 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 =3.71 kN/m +18.11 kN/m =21.82 kN/m 活载=板传荷载=7.5 kN/m4.6.1.2 B-C轴线间框架梁荷载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空港物流考试题及答案
- 科学100考试题及答案
- 考试题目及答案初中
- 舟桥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军训教员考试题及答案
- 惊恐障碍考试题及答案
- 前厅服务员设备维护与保养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例分析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多膛炉焙烧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生鲜乳运输管理制度
- 测绘保密自查管理制度
- 测绘数据保密管理制度
- 2026高考作文备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素材:觉醒是一种持续的心态
- 2025年《网络营销》课程标准
- DB32-T 5092-2025 低压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数据采集要求
- 儿童VTE防治课件
- 2025年中国微网雾化器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即墨区离婚协议书
- 别墅设计全套方案
- 精神患者监管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