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关光传送网的国际建议和国内标准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ITUT)于1988年开始制定SDH标准,到1992年形成了第一批建议。我国于1994年引进国外SDH产品,并开始制定我国国内的SDH标准,包括国标、行标和其它规范。ITU-T经1993-1996和1997-2000年两个研究期的工作,又制定了一批新建议,并对早期的建议进行了修订。标准的编号也进行了调整,原G.707、G.708和G.709建议合并成新G.707建议,原G.781、G.782和G.783建议合并成新G.783建议。到1999年为止,有关SDH的国际建议见表1。在SDH国际建议中引用得较多的其它国际建议见表2。国内制定的国标见表3,行标见表4,其它与SDH有关的体制、规范、规定见表5。表1:ITU-T和ITU-R (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部门)有关SDH的建议ITU-T建议G.691(1996)带有光放大器的单信道SDH系统和和STM-64系统的光接口ITU-T建议G.692(1997)带有光放大器的多信道系统的光接口ITU-T建议G.707(1996)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ITU-T建议G.708(1999)STM-O子速率接口的比特率和复用结构ITU-T建议G.773(1993)传输系统管理用的Q接口协议栈ITU-T建议G.774(1996)同步数字体系(SDH)网元信息模型ITU-T建议G.774.1(1996)SDH网元性能监视ITU-T建议G.774.2(1996)SDH网元的净荷结构的配置ITU-T建议G.774.3(1996)SDH网元的复用段保护管理ITU-T建议G.774.4(1996)SDH网元的子网连接保护管理ITU-T建议G.774.5(1996)SDH网元的连接监视功能(HCSLCS)的管理ITU-T建议G.774.6(1996)SDH网元的单向性能监视ITU-T建议G.774.7(1996)SDH-G.774执行者指南ITU-T建议G.774.8(1997)SDH网元无线中继系统的管理。ITU-T建议G.780(1999)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和设备的术语汇编ITU-T建议G.781(1999)SDH传输系统和媒质,数字系统和网络系列;网同步层功能ITU-T建议G.783(1997)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块的特性ITU-T建议G.784(1999)同步数字体系(SDH)的管理ITU-T建议G.785(1996)在同步数字环境中的灵活复用设备的特性ITU-T建议G.803(1997)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传送网体系结构ITU-T建议G.813(1996)同步数字体系设备运行适用的从时钟定进特性ITU-T建议G.825(1999)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建议G.828(1999)国际恒定比特率同步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指标ITU-T建议G.829(1999)SDH复用段和再生段的差错性能事件ITU-T建议G.831(1996)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传送网管理能力ITU-T建议G.832(1995)准同步数字体系(PDH)网中传送SDH单元:帧和复用结构ITU-T建议G.841(1995)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保护结构的互通ITU-T建议G.842(1997)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保护结构的互通ITU-T建议G.861(1996)在SDH传送网中卫星与无线系统集成的原则与指南ITU-T建议G.957(1999)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ITU-T建议G.958(1994)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光缆数字线路系统ITU-T建议M.2101.1(1997)国际SDH数字通道和复用段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ITU-T建议O.172(1999)用于SDH数字系统的抖动和漂移测试设备ITU-T建议O.181(1996)评估STM-N接口误码性能的设备(附ITU-R有关建议)ITU-R建议F.750(1997)基于SDH网的无线中继系统的体系和功能概述ITU-R建议R.751(1997)用于SDH网的无线中继系统的传输特性和性能指标ITU-R建议F.1092-1(1997)可能形成27500Km假设参考通道的国内部分或全部通道的数 字无线中继系统基群和基群以上速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ITU-R建议F.1189(1997)可能形成27500Km假设参考通道的国际部分或全部通道的数 字无线中继系统基群和基群以上速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ITU-R建议S.1149(1997)构成部分SDH传送网的FSS中的数字卫星系统的网络结构和设 备功能表2: SDH标准中引用较多的其它建议ITU-T建议G.652(1997)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建议G.653(1997)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建议G.655(1996)非零色散单模光纤光缆的特性ITU-T建议G.661(1996)光纤放大器的相关通用参数的定义的测试方法ITU-T建议G.662(1995)光纤放大器与子系统的一般特性ITU-T建议G.663(1996)与应用有关的光纤放大器和子系统的概貌ITU-T建议G.703(1998)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ITU-T建议G.704(1998)1544、6312、2048、8448和44736Kbits系列级用的同步帧 结构ITU-T建议G.706(1991)与建议G.704规定的基本帧结构有关的帧定位和循环冗余校验 (CRC)程序ITU-T建议G.805(1995)传送网通用功能体系结构ITU-T建议G.810(1995)同步网有关的定义和术语ITU-T建议G.811(1996)基准时钟的定时特性ITU-T建议G.812(1996)适用于同步网节点时钟的从时钟定时要求ITU-T建议G.823(1999)基于2048Kbits体系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建议G.826(1996)基群和基群以上速率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参数和指标ITU-T建议G.827(1996)基群和基群以上速率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可用性性能参 数和指标ITU-T建议K.41(1997) 电信中心内部接口对浪涌电压的抵抗能力ITU-T建议M.20(1992) 电信网的维护原理ITU-T建议M.2100(1995) 国际PDH数字通道、段和传输系统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ITU-T建议M.2110(1997) 国际数字通道、段和传输系统的投入业务ITU-T建议M.2120(1997) 数字通道、段和传输系统故障检测和定位程序ITU-T建议Q.811(1997)Q接口低层协议框架ITU-T建议Q.812(1997)Q接口高层协议框架ITU-T建议Q.821(1993)Q接口的二层和三层描述告警监测ITU-T建议0822(1994) Q接口的二层和三层描述性能管理表3:有关SDH的国标GB7611-87脉冲编码调制通信系统网路数字接口参数GBT14731-93同步数字体系的比特率GBT15409-94同步数字体系信号的帧结构GBT15940-95同步数字体系信号的基本复用结构GBT15941-95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GBT16712-1997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技术要求GBT16814-1997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测试方法表4:有关WDM/SDH的行标YDT724-95 同步传送模块STM-1、Sm-4的帧结构和复用YDT748-95 PDH数字通道差错性能的维护限值YDT767-95 同步数字系列设备和系统的光接口技术要求YDT768-95 同步数字系列光缆数字线路系统技术要求YDT852-1996 电信管理网(TMN)总体设计原则YDT871-1996 电信管理网(TMN)通用信息模型YDT877-1996 SDH复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YDT878-1996 2048Kbits接入端口的64Kbits交叉连接设备进网要求YDT879-1996 Q3接口的告警监测YDT880-1996 Q3接口的性能管理YDT882-1996 STM-1、STM-4、STM-16再生中继设备主要技术要求YDT886-1996 STM-N的基本帧结构YDT900-1997 SDH设备技术要求时钟YDT902-1997 STM-1、STM-4、STM-16再生中继设备测试方法YDT912-1997 Q3和X接口的低层协议框架YDT9141997SDH系统的误码YDT947-1998 Q3接口的高层协议框架YDT966-1998 SDH性能分析仪技术条件YDT967-1998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和设备术语YDT 973-1998SDH 155 MbitS和622 Mbits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YDT 974-1998 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975-1998 评估STM-N接口差错性能的测量设备的要求YDT 986-1998 155 Mbits和622 Mbits光收发合一模块技术条件YDT 987-1998 TSP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技术条件YDT 1015-1999 用于传输设备的0接口适配器技术要求YDT 1017-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表5:有关SDH的体制、规范、规定YDN 002-1996 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技术要求YDN026-1997 SDH传输网技术要求-SDH数字通道和复用段的投入业务和维护性能限值YDN 027-1997 SDH传输技术要求环形网YDN 028-1997 SDH光缆系统及设备的保护线性复用段、自愈环及其它类型结构YDN 029-1997 在PDH用络中传送SDH单元-帧与复用结构以及设备的功能描述YDN 037-1997 同步数字体系(SDH)管理网管理功能、ECC和Q3接口协议规范YDN 045-1997 同步数字体系(SDH)管理网网元(NE)信息模型的基本规范YDN 086-1998 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体制YDN 099-1998 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YDN 105-1998 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终端设备测试方法YDN 114-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元管理功能验证和协议栈检测YDN 121-1999 SDH网的同步状态信息技术规范YDN 123-1999 SDH网传送同步网定时的方法YDN 5019-96 同步数字系列(SDH)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N 5021-96 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N 5024-96 本地电话网局间中继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YDN 5044-97 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传输设备安装工程验收暂行规定1997 SDH光缆系统工程采购设备技术规范1997 省内干线及本地网SDH传输工程传输设备竣工验收指标1997 SDH网管理系统基本功能要求1998 SDH光缆干线工程全程调测项目及指标通过阅读表1的建议,可以看出ITU-T建议内容在分类、编目和组织方面都较好,-般没有重复,但个别问题在不同的建议中有不同的规定。例如B2字节在1707中规定为BIP-24N,而在G.829中规定为BIP-1。在制定国内标准时已注意到这种问题,明确规定为BIP-24N(参见表5 YDN 0991998)。从内容编排的角度来看,表3、4和5的国内标准,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国内标准是等同或等效采用单一国际建议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构成针对某一技术专题的标准。另一种国内标准是将多个国际建议的内容综合汇编在一起,构成针对某一应用领域的标准。这样就造成有些技术内容在不同国内标准中重复出现。由于制定标准的时间不同,引用国际建议的版本不同,加之译文上的差异,使得重复出现的内容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给标准的使用者带来困惑。一般说来,颁布时间较晚的国内标准技术内容更准确,更能反映最新国际建议的相应内容。在使用ITU-T建议时,还需注意其内容是否适合我国国内情况。有些国标建议主要是针对国际互联网的,例如M.2000系列是的建议,其中有些规范,考虑了小国家、中等国家和大国家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规定。我们应参考其思路和原则,不宜完全照搬、照抄。在使用国内标准时,要重视那些与国际建议不同,或在国际建议中没有的内容。这种内容虽然数量不多,但很重视,例如YDT 900-1997中关于“SDH时钟保持1天,频编0.37106的规定“等等,它们是我国SDH网建设和运行经验的总结,在SDH设备研制中,在SDH工程建设中遵循这些规定,对于保证我国SDH网络传输质量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 光纤标准最新研究情况介绍 作者:李海清, 李进延, 会议 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 2004年- 光纤标准最新研究情况介绍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 Optical Fiber Standards up to the Minute 作者:李海清,李进延,陈永诗, 期刊-核心期刊 光通信技术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2004年 第09期- 光纤光缆国际标准的动态(上)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Optical fiber and Cables(Part One) 作者:徐乃英, 期刊 邮电设计技术DESIGNING TECHNIQU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7年 第01期- 光纤光缆国际标准的动态(下) Progress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Optical fiber and Cables (Part Two) 作者:徐乃英, 期刊 邮电设计技术DESIGNING TECHNIQUES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007年 第02期- 近年来光纤和光缆的ITU和IEC的研究动态综述 作者:薛梦驰, 会议 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中国通信学会2006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6年- 我国光纤、光缆现行标准概览 作者:张万春, 杜鹃, 会议 中国通信学会2005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中国通信学会2005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5年- 光纤类型、标准和最新发展(上) Optical Fiber Types,Standards and New Progress on Standard Study 作者:陈永诗, 期刊 电力系统通信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2004年 第09期- 光纤类型、标准和最新发展(上) Optical Fiber Types,Standards and New Progress on Standard Study 作者:陈永诗, 期刊 电力系统通信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2004年 第09期- 光纤类型、标准和最新发展(下) Optical fibre types, standards and new progress on standard study 作者:陈永诗, 期刊 电力系统通信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2004年 第10期- 光纤类型、标准和最新发展(下) Optical fibre types, standards and new progress on standard study 作者:陈永诗, 期刊 电力系统通信TELECOMMUNICATIONS FOR ELECTRIC POWER SYSTEM 2004年 第10期- 光纤光缆现行标准概览 An Outline of Standards for Optical Fibers and Fiber Optic Cables 作者:张万春,杜鹃,ZHANG Wan-chun,DU Juan, 期刊-核心期刊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OPTICAL FIBER & ELECTRIC CABLE AND THEIR APPLICATIONS 2006年 第01期- 光纤光缆现行标准概览 An Outline of Standards for Optical Fibers and Fiber Optic Cables 作者:张万春,杜鹃, 期刊-核心期刊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OPTICAL FIBER & ELECTRIC CABLE AND THEIR APPLICATIONS 2006年 第01期- 国内外最新光纤标准介绍和动态分析 作者:李海清, 李进延, 陈伟, 蒋作文, 彭景刚, 会议 第三届中国光纤器件发展研讨会第三届中国光纤器件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6年- 电力架空光缆内光纤的选型 The t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价格策略与市场细分-洞察及研究
-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策略-洞察及研究
- 港口自动化调度系统-洞察及研究
- 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洞察及研究
- 可编程视觉处理器设计-洞察及研究
- 建筑工地汽车吊安全作业方案
- 医学院校临床实习安排方案
- 2025江西新余市北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华能能源交通产业控股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泰来县文体中心公益岗保洁人员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督导门店工作总结
- 水泥行业年度汇报
- 2026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邮储银行校招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重获驾驶权限科目一机动车理论考试题库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选聘大学生村文书5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d证科目一考试完整题库及答案
- 铝灰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