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先秦.docx_第1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先秦.docx_第2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先秦.docx_第3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先秦.docx_第4页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先秦.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学案一、专题概述1.北京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遗址的发现,证明我国境内很早就有了人类活动,并开始定居和从事农业活动。2 .夏商周奴隶制王朝的发展更替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活动的政治经济中心。3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也加速了社会的变革和不同思想的兴起。4 .灿烂的青铜文明和成熟的甲骨文使商周成为文明古国的典型标志。二、复习目标1 .中华文明的起源知道北京人,了解其生活生产方式。了解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炎帝,黄帝的历史传说。2.夏商周时期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及其作用。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知道老子,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三、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生活方式群居生活 生产方式懂得使用和保存天然火,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2.农耕生活原始居民时间地点农作物原始手工业住房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 千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水稻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 六千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彩陶,会纺线、织布、制衣半地穴式房屋3.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黄帝)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2) 夏商周时期1. 更替发展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建立者贤臣亡国之君都城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禹 桀阳城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汤伊尹纣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姜尚周幽王镐夏-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盘庚迁都到殷,上成为世界大国周-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 改革、战争、经济春秋时,_任用_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战国时期,_任用_进行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周武王通过_,灭掉商朝。春期时期,晋文公在_中打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战国时,秦国在_中大败赵国,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春秋时,农业生产中出现_和_,到战国时得到广泛运用,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_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3. 先秦文化_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代表作品有_和_。与商周同期,成都平原的青铜文化被称为“三星堆”文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朝开始,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战国末期楚国,_创作离骚,端午、龙舟等传统节日,习俗等与他有关。孔子是春秋时期_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在教育方面创办私学,_记载了他的言论。老子是春秋时期_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对立的观点,并且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百家争鸣学派代表人物时期主张墨墨子 战 国“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儒孟子“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轻徭薄赋,遵循时令道庄子顺其自然法韩非子改革,中央集权兵孙子春秋/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民以食为天,自远古时代我国先民就创造性的发展了农业,改造着自然从而不断进步。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回答问题: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材料一的信息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生产力有了哪些新成就?图1指哪一工程?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材料二中改革的哪一内容最能提高农民的成产积极性?五、学以致用,举一反三1.下列我国原始居民中,最早会使用天然火的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 半坡人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 打制石器 钻孔石斧 鱼纹彩陶盆 稻谷遗存A B C D3.毛泽东曾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这里的“始祖”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该人物是指(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4.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 D大盂鼎5.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6.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7.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与哪一事件有关( )A.牧野之战 B.齐桓公首霸 C.城濮之战 D.分封制 8. 如右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于商王武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 多个文字的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直接、最重要的文字是( )A符号 B甲骨 C铭文 D小篆9.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春秋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B孟子道德经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C孔子论语“仁”,“为政以德”D韩非子孙子兵法“兼爱”、“非攻”10.材料: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国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哪一种制度?有什么作用?经过春秋战国的长期兼并战争,哪一战役的胜利加速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秦朝统一后,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否定了西周的这个制度,在全国推行什么制度?秦的措施体现了诸子中哪一家的思想?今天为建设多民族国家,中央政府采取什么民族政治制度?有何现实意义?11.近几年,我国同一些国外文化教育机构合作,在该国设立孔子学院,加强文化交流,使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了中国。材料一 材料二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请回答:孔子在教育方面最为后人称道的创制是什么?他的教育观点记载在哪部著作里?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结合材料二,当时他提出什么治国主张?他的观点在封建社会得到统治者的认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请举例加以说明。孔子的思想今天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的哪一治国理念体现了他的政治思想?参考答案:四、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粟和水稻 铁农具和牛耕在农业上的使用;都江堰奖励耕战五、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1-9:ACBAB CBBC10 .分封制,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长平之战;郡县制;法家民族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