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doc_第1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doc_第2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doc_第3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doc_第4页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试题注意: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模块考试题,共100分。第二部分为非模块考试题,共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题纸3页。特别注意:考生作答时,1-10题和13-16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第一部分模块考试题(共100分)一、基础知识部分(每题3分,共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繁芜(w) 琴弦(xun) 缄默(jin) 瘦削不堪(xio)B.混沌(hn) 两颊(xi) 脑髓(su) 奄奄一息 (yn)C.威吓(xi) 慰藉(ji) 祈祷(q) 卓有成效(zhu)D.窥探(ku) 自诩(x) 暴戾(l) 不可估量(li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理睬 梳妆 贯注 冠冕堂皇 B.诡秘 两迄 瞻养 毫无顾忌C.嘻戏 诀别 逃遁 洁白无暇 D.涵盖 凶捍 烟蔼 浅尝辄止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黝黑(yu) 不啻(ch) 回溯(s) 翘首企盼(qio)B. 木讷(n) 纤维(xin) 档案(dng) 肆无忌惮(dn)C. 阴霾(mi) 翌日(l) 摈弃(bng) 噤若寒蝉(jn)D. 信笺(qin) 嫉妒(j) 纰漏(p) 浑金璞玉(p) A.当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B.他是我最真诚的朋友,经常对我耳提面命,使我能在工作中少犯许多错误。C. 期中考试,孙亮同学数学获得满分,真可谓登堂入室了。D. 历史上所谓西藏问题的形成,是由西方势力恶意促成的,而英国恰恰是始作俑者之一。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英国著名大戏剧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B.惠特曼,19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其诗集飞鸟集开创了本国文学史的新篇章。C.歌德,德国著名大诗人,浪游者为歌德的绰号,主要作品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D.波德莱尔,奥地利诗人、批评家,其代表作恶之花被誉为深化浪漫主义传统、开启现代主义先河的划时代作品。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谏伐匈奴书是我国古代谏疏中的名篇,目的是给君王提建议、讲道理,所以这种文章有鲜明的议论色彩,而且目的明确,措辞得体。B.与韩荆州书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C.拿来主义的作者是鲁迅,他的三部小说集是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拿来主义的议论结构是先破后立。D.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光照千秋的演讲词,他不仅表达了对马克思的爱戴和深切悼念,而且也告诉了世人马克思是怎样一个人。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0月3日晚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但由于投资者依然担心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国际金融市场仍将持续动荡 自古以来,西亚就是亚、非、欧三洲之间交往的必经之途。人们也把这一地区和埃及一起称为中东。 A. B.C. D.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为了更好地 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市政府近日设立了热线电话。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 龙王降雨,保佑丰收。A篡改 沟通 祈求 B. 窜改 沟通 乞求C窜改 勾通 乞求 D. 篡改 勾通 祈求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1、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12分)_,江船火独明。海内存知己, 。_,到黄昏,点点滴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遂迷,不复得路。无丝竹之乱耳, 。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 有所广益。越明年,政通人和, 。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2、请以“倾诉”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要求: 1 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第二部分 非模块考试题(共50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的相应题目中)唐邕,字道和,太原晋阳人也。其先自晋昌徙焉。邕少明敏,有材干。初直神武外兵曹,以干济见知,擢为文襄大将军督护。文襄崩,事出仓卒,文宣部分将校,镇压四方,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帝甚重之。文宣频年出塞,邕必陪从,专掌兵机,承受敏速。自军吏已上劳效由绪,无不谙练,占对如响。或御前简阅,邕多不执文簿,唱官名未尝谬误。七年,于羊汾堤讲武,令邕总为诸军节度。事毕,仍监宴射之礼。亲执其手,引至太后前,坐于丞相斛律金上。启太后云:“邕一人当千。”仍别赐钱采。邕非唯强济明辩,亦善揣上意,是以委任弥重。帝尝白太后云:“邕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中六度赐物。又尝解所服青鼠皮裘赐邕云:“朕意在与卿共弊。”后谓邕云:“高德正妄说卿短,而荐主书郭敬,朕已杀之。卿劬劳既久,欲除卿作州,频敕杨遵彦求堪代卿者,如卿实不可得,所以遂停。”文宣或切责侍臣云:“观卿等,不中与唐邕作奴!”其爱遇如此。后拜护军将军,从武成幸晋阳,帝至武军驿,因醉责虞候都督范洪,将杀之。邕谏,以为若非酒行戮,族诛人无所怨;假实有大罪,因酒杀人,恐招横议。洪因得免死。邕又以军人教习田猎,依令十二月,月别三围,以为疲弊,请每月两围。帝从之。邕政颇严酷,然抑挫豪强,公事甚理。寻除中书监,仍侍中,迁尚书右仆射。武平初,坐断事阿曲,为御史所劾,除名。久之,以旧恩,复除将军、开府,累迁尚书令,封晋昌王。隋开皇初,卒。(取材于北史列传第四十三)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宣部分将校,镇压四方 部分:指挥,分派B夜中召邕支配,造次便了 了:完结,停当 C邕又以军人教习田猎 田:田地,农田D武平初,坐断事阿曲 阿:偏袒,庇护(文宣帝)对太后说:“唐邕一人就应当赏赐千金。”C后拜护军将军,从武成幸晋阳(唐邕)后来被封为护军将军,跟随武成帝到达晋阳D邕政颇严酷,然抑挫豪强,公事甚理 唐邕施政颇为严酷,但敢于(压制)打击豪强,处理公事非常合理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邕聪明能干,反应敏捷,记忆力强,因而颇得器重B太后多次赏赐唐邕,高德正诋毁唐邕,被皇帝处死C武成帝要处死范洪,唐邕据理力谏,范洪得以幸免D唐邕被几代帝王恩宠,后被封王,一直活到隋朝初年17阅读延伸题:第卷文言文中,唐邕两次直言进谏都得到了皇帝采纳,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结合现实,请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1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6分)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10分)峡口送友人 送蜀客司空曙 雍陶峡口花飞欲尽春, 剑南风景腊前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山鸟江风得雨新。来时万里同为客, 莫怪送君行较远,今日翻成送故人。 自缘身是忆归人。(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他是通过那个意象表达出来的?(4分)(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2分)(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是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4分)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社科文,完成20-21题。宴饮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学者看来,宴饮可不是简单的饮食烹饪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政治的重要问题。我国考古学发掘证明,在远古时代,先后出现了两种宴饮的方式,第一种是竞争性宴饮,第二种是礼仪性宴饮。宴饮是早期部落(国家)的资源控制策略,是当时部落(国家)的贵族群体之间谋求更大利益和权力的工具之一,也是部落(国家)对外显示其“软实力”的方式。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尉迟寺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宴饮的存在。陕西灵宝有一个西坡遗址,出土了距今55006000年的“宴会大厅”。这是一个83平方米的宴会厅,用于部落贵族举行盛宴。宴会规模之大,食品之丰富,令人惊叹。那么,在50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举行这样的盛宴,目的何在呢?原来,在新石器时代,部落内部还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部落之间的竞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宴饮也就成了部落之间进行竞争的一种“武器”。在食物极其匮乏的远古时期,一场盛宴是该部落实力强大的最好证明,对外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软实力”。 进入了早期国家时代之后,宴饮的地位更加重要,出现了“礼仪性宴饮”。这时的宴饮高度重视用餐器皿的规格,餐具由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变成了青铜器。伴随着社会关系出现裂变,宴饮也成为等级分化的标志。上层贵族希望通过大型宴会,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威望,获取拥戴,巩固现有的权力;另一方面,也借以彰显自身的高贵和富有,宣示其统治阶层的身份。到了距今约4000年前,作为“礼仪性宴饮”最高规格的“国宴”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早期国家举办盛大的“国宴”,能够宣扬国威,宴会越丰富、越奢华,说明这个国家越富足、越发达,从而震慑四方,不战而屈人之兵。远古时代,食物是最稀缺的资源,谁控制了食物,谁就拥有了权力。早期国家最大的威胁,不是侵略,而是饥饿,国之根本就是食物供给。作为软实力的宴饮,与作为硬实力的军队一样,在早期国家的政治关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竞争性宴饮”与“礼仪性宴饮”都有规模大、食品丰富的特点,都是“软实力”的体现。B在新石器时代,盛大的宴饮活动是部落贵族们在内进行权力争斗,对外宣扬实力的工具。C在早期国家时代,青铜器成为礼仪性宴饮的餐具,这说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飞跃。D宴饮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国家政治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21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新石器时代的“竞争性宴饮”和早期国家时代的“礼仪性宴饮”有哪些不同?(7分)参考答案5、选D 解析:A趋之若鹜:比喻成群的人追逐不正当的事物,含有贬义。B耳提面命:应指贴着或附着耳朵叮嘱他,表示教诲的殷勤恳切。多形容长辈的教导热心恳切。C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D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6、选C 解析:A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正剧,不是悲剧,应为奥赛罗B惠特曼的诗集是草叶集D 波德莱尔是法国诗人7、选B 解析:李白号青莲居士8、选A 解析:B句式杂糅,改为“原因是”或“由引起的”C成分残缺,在“将记入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前加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D搭配不当,“提高”与“是否”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9、选D解析:这里的七个语句,在内容上属于两大部分:一是地理位置(空间),二是历史文化交流(时间)。在叙述时,应先空间,后时间,这样才能和原语段语意相衔接。时间部分应先总后分。10、选A解析: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贬)窜改:一般地改动成语、对联等(中),选“篡改”。 勾通:勾结连通(贬)沟通:使两方能通连。选“沟通”。乞求:向人讨要(施舍、宽恕)祈求:恳切希望。选“祈求”。11、略12、略13C(田:通“畋”,打猎)14A(焉:兼词,于此。B、为:前者动词,做,担任;后者介词,被。C、前者代词,代他;后者助词,用在时间词后,无实义。D、前者介词,在;后者介词,表被动。)15B(应译为:(文宣帝)对太后说:“唐邕(精明强干),一人可以抵得上一千人。”)16B(应为:皇帝多次赏赐唐邕)17、略18、孟子曰/(对话标志词)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对称)登泰山而小天下/故(句首语气词)观于海者难为水/(类似对称句式)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并列结构)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句尾语气词)流水之为物也/(句尾语气词)不盈科不行/(对称)(1)暮春 飞花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2)思念故乡之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前一首“同为客”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